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风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风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晚霞湖被称为西和人乞巧的圣地。
说起乞巧,就不得不要提一下“巧娘娘”的故事了,其实这个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俗称的“巧娘娘”,其实也就是天庭的七公主—织女。
农历七月初一,姑娘们就开始了乞巧的第一步,把巧娘娘迎进家门。乞巧总共有七天,直到农历七月初七晚上才把巧娘娘送走。送的时候可以送到河边,但最佳的地点还要属晚霞湖了!
在湖边还有一个巧娘娘的塑像。虽然她只是一个塑像,但在人们的心中,她永远是神圣的。脸庞白里透红,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她就像是晚霞湖的守护神。
晚霞湖还是旅游的圣地!
清晨,碧波荡漾的晚霞湖升腾起乳白色的雾,给周围绵延起伏的群山披上了一层轻纱。一会儿,太阳冉冉升起,逐渐冲散了湖上的雾。
中午,游人们正在湖边嬉戏。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像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还像撒满了珍珠一样。群山、湖水,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高远。微风一过。湖水又恢复了平静。湖边的几片荷叶是那么绿,又给湖水增添了几分姿色。这时,有的人灵感来了,面对湖水挥笔作画,有的举着照相机,拍下那优美的风景。
一到夜晚,湖周围的农家小院里的灯和环湖路边的路灯映在水中,把湖面照亮,仿佛湖面上也有农家小院。
我还为晚霞湖写了一首诗:
远看似镜不是镜,
湖边柳条映水中。
游人戏水乐呵呵,
笑看湖水绿如蓝。
西和的晚霞湖虽说没有杭州西湖的美,没有西湖那么出名。但在我的眼里,家乡的晚霞湖是最美的。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习俗,晒笋干就是家乡绍兴春季特有的习俗之一。
每年清明节前后,挑个天朗气清的日子,爸爸和爷爷总会背着锄头,拿着麻袋,去自家山上挖笋。挖来的笋种类多样有雷笋、毛笋、淡笋、笔头笋……这些都是可以晒成笋干,而且口味也不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全家人忙得不可开交。我和爷爷负责剥笋;奶奶把笋里的泥和笋根部红色的根须用菜刀削除干净并清洗;爸爸的力气最大,切笋的任务就是他的,把笋切成四五厘米的笋片或笋条,把它们摞列到竹篮内,装满后拎进厨房。
妈妈已经在柴灶里生旺了火,把它们倒入大锅,烧到七分熟,妈妈便会把干菜放进去,煮大概40分钟,放上一些盐,焖上一小会,待水分焖干一锅又香又嫩的笋就出炉了,竹笋透亮微红,清香四溢,每当竹笋出锅时,我便会偷偷吃上几片,啊!味道好极了,鲜嫩可口。咬一口,里面的汁水就会溢出来。像这样忙活一个上午,十来锅的竹笋便煮好了。
接下来,就要开始摊晒了。我和爷爷先在门口的水泥地上铺开一张张大竹匾,把一篮篮的笋拎出来,均匀地铺在网上,只需等猛太阳晒上几天,笋就晒干了。
爸爸用干净的袋子把笋干袋袋包好,送给亲朋好友。笋干用来做汤或者烧肉煮排骨,那味道真是没得说,保管你吃了还想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