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文章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读者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呢?
一、用总分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例如:喜鹊的羽毛大部分黑而带绿,只是背和腹部有白色羽毛,显得朴素洁净。喜鹊的体态轻盈,优美,鸣声清脆响亮,使人有喜悦的感觉。不论是在萧瑟秋风的树下,还是在冬天野外的路旁,喜鹊迎面飞来,生机勃勃,欢欣活跃,令人感到振奋。因而,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喜鹊》作者先从喜鹊的羽毛、体态、鸣声、飞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喜鹊的可爱;再总述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翠鸟》这里,作者通过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翠鸟外形鲜艳美丽的特点,而且还赋予了翠鸟一种人性的.美。
三、用举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松鼠喜欢在树林里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枝上去。(《松鼠》松鼠十分机灵,究竟机灵到什么程度?作者用人们触动树枝后,松鼠怎样反应这一事例具体说明。
四、用描摹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趵突泉》这里作者描摹了小泉的各种不同形态。具体写出了“小泉比大泉更有趣”的特点。
五、用比较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太阳》这里,作者通过有太阳和没有太阳这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具体写出了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六、用数据说明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其实还有比象大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三十二万多斤重,最小的也有四五千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八万多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鲸》这里,作者通过鲸的重量、身长等数据,具体准确地突出了鲸的巨大。
除了前面所讲的方法外,为了使文章具体生动,我们还应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只有观察细致,才能把观察的景物具体生动地表述出来。
议论的对象选定以后,一些文章便侧重阐发理由。例如《安于途中》一文,作者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这就形象地告诉读者,与生俱来,人总是在靠近某个可知或未可知的终点。以此为境,作者在文中逻辑而且形象地诠释了哲理生活的理由: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刻意靠近终结的辉煌。人生的风景在于充实生命的过程;安于途中并不是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而是要关注人生过程,品味生活,展示生命魅力;生命只有在途中才成其为生命,生命不只是为了抵达,主要是为了经历,具体的经历构成了生命的精彩。必须补充一笔的是,在诠释以上的为什么时。作者还精心营构了象中之象,使得相应的理由更加生动而且具体。例如,在阐发抵达并不那么重要,终点并不那么美好时,作者以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设喻,警策人们:生命的终点是死亡。这样的生花妙笔。全文俯拾即是。《安于途中》实在是一篇形象生动,义理隽永的绝佳美文。
小老鼠有一本魔法书。那是一本可大可小的书,小老鼠可以把它装在口袋里,不管他是到外面去找吃的,还是散步、晒太阳,都能带着它,什么时候想看了,就可以掏出来看。
如果正巧下雨了,那本书就能变大,变成一间人字形房子,硬壳的书皮变成屋顶和房檐,让小老鼠住在里面。住在这样的书屋里,只要小老鼠愿意,他可以开一个小窗子,趴在窗口中,听外面的雨声,看外面的风景。要是雨下得太久,到天黑还不停,那也不要紧,小老鼠只要翻到一个“灯”字,说一声“开灯!”灯就会亮起来。小老鼠再找一个“床”字,说声“给我一张床”,一张舒适的床就铺着松软的被子,等着小老鼠去睡。
小老鼠睡在床上,还可以看书,因为天花板上全都是字,那些字就组成一个一个故事。
有了这样的一本书,小老鼠就什么也不缺了,万一缺了什么也不要紧,只要小老鼠认识书上的字,找到那个字就行了。所以,识字是非常重要的。小老鼠一有空就识字。
当然,乘坐一本小小的书飞行,是需要有点儿胆量的\',因为书飞得很快,在天空中,有些鸟儿很好奇,以为这本书也是一只乌,经常会飞过来看一看。
有一回,一只老鹰飞来,看见了小老鼠,就很想把他带回家去给自己的孩子当作小宠物。小老鼠急忙钻进书里,找到了一把“弓箭”,弓箭跳到空中一阵猛地,把老鹰吓跑了。
小老鼠终于死里逃生了。不过,那次他被书压得扁扁的,简直就像一张书签。因为书飞起来的时候,要变得像一张毯子那样薄,才飞得快。小老鼠从书里出来以后,不能像平时一样跑了,只能像一张纸一样的在风里飘。他随风飘到一个修自行车的老爷爷那里,让老爷爷用打气筒给他往身体里打气,才恢复了原形。那滋味可真是不好受。
现在,这只小老鼠就住在老爷爷的自行车棚里。
①调动情感的问题。做好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大题目,里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选材的问题。如果选取一些自己比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难调动起自己的创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比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们生活的环境里的一些人或事。还有一个尽快入题的问题。150分钟的语文划给作文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那么我们从审题立意到开始动笔,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当然也不能少于1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仅要考虑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让自己“走进”所要记叙的场景之中去。这种“身临其境”正是情感被调动起来的表现。
②截取生活片断,借助“主旨”这根红线,连缀成篇。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决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够交代清楚,也只能是叙述故事的梗概。这样,不仅内容不厚实,而且还缺乏生动性,不可能“以情动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断,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则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③描写还是叙述的问题。叙述故事情节,往往容易出现语言干巴,欠生动的\'现象,这样就达不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所以在记叙文的写作中,最好采用描写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两个特写镜头,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描绘。我们知道,对事物的描写,越具体了就越形象,从而也就越生动。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充分地利用课文。
既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是的,除了快餐式的文章,还有那些垃圾式的文章之外,我们读什么文章都可以。
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的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将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之后还附有一些注释,它们可以给我们解疑答惑,帮助我们积累知识。既然除了快餐式的垃圾式的作文之外,读什么都可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课文这个最有力的工具呢?第二,课文大都是一些典范作品,不需要我们再去浪费时间挑选。第三,高考的出题原则是“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就是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得重视我们的课文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