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1、符号笔记
就是用不同形状或不同颜色的线条、图形在书刊上作出标记。有时还可以配合符号写上简要的几个字使符号的意义更具体明确。
这种笔记一般在初次阅读时使用目的是引起注意。因为在阅读过程感到有些问题须作进一步思考或者要设法记住它便随手标示出来准备回过头来再仔细研究。
必须强调的是书刊要是属于自己的才能在上面打上各种标记。如果书刊是图书馆或朋友的藏书切忌使用这种形式。常见有人在借来的书上面乱写乱画这种举动的用意可能借此炫耀学识但在别人看来这些圈圈点点刻画出一个丑陋的灵魂令人恶心。一个自尊自重的人是不该去做这种蠢事的。
符号笔记的各种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由自己掌握。但要注意:各符号使用前要加以设计线条和图形的含义要固定阅读自始至终都要前后一致不能一天一变否则反而把自己弄糊涂了。使用的符号不可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点过的书就能看明白。还要注意圈点和勾划的地方也不宜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起不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2、批注笔记
批注笔记就是在书眉上写上校文、订误、提示、心得、评语等眉批或在原文后面加尾批在行与行之间加行批在正文两边加旁批在佳妙处加旁点在最精警处加旁圈。这类笔记的好处是随读随写不受约束往往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写得好的批注笔记小而精见解独到一语破的能启发顿悟即所谓“思理入妙要言不繁。”这样的批注是哲学思辩性与文学精炼性的统一不但于笔记者本人有回味的价值其他读者亦以一睹为快。
批注时应该做到既言之有物又简明扼要。批语要有分析不管是褒是贬都应该说出点根据来。但批语也不应过长啰哩啰唆地说不到点子上也不好。
和符号笔记一样这种形式也是当书刊是属于自己时才适用。
3、摘抄式笔记
就是把原文重要的语句、数据、公式、定理、精彩段落、精辟的论述、佳句、警句或重要的史实、资料等摘录下来甚至全抄原文以便日后查检。关于词句、个别论点、个别事物的摘录则宜用卡片或活页纸的形式以便于分类保存查检;长篇文章的详细抄写宜用笔记本的形式可多备几个笔记本按需要分门类分别抄写。更为省事的'就是将这些文字(或图画剪下来帖在笔记本或不用的杂志上。如果书刊不是自己的则可以先复印后剪贴。
采用摘抄式笔记须注意:
(1 摘抄那些精彩、有价值、有必要的内容。
(2 录后要经过核对注意与原文相符甚至标点符号也要与原文一样否则就有可能把作者的原意弄错。
(3 摘抄前后或中间有所省略要用省略号表示。如果遇上原文已有的省略号要加括号注明“(省略号为原文已有”以便于区别。
(4 一定要在抄录(或剪贴后注明资料的来源如书名或刊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等需要时可查考原文。
(5 使用卡片摘抄资料时一张卡片只能记一条材料否则不便于分类也不便于检索。
(6 如果能在抄录后随时写一点体会、感想可以加深自己对原文的理解。
4、索引式笔记
即将所读书、文中的重要资料按问题性质将出处、作者、页数等在卡片上记明。索引是检索资料的一种工具。在什么情况下要做索引笔记呢?第一种情况是为了研究某个问题急于从很多书中找全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读过以后来不及摘抄;第二种情况是整本书中有关某个问题的论述材料很多简单抄摘不解决问题详细抄下来又太耽误时间;第三种情况是自己有这本书只需要按问题编出索引随时查阅就很方便不需要再专门抄摘;第四种情况是有时写的专题笔记很多使用时查阅起来仍有困难也还需要做一个笔记材料索引。
索引的特点就是只记一个意思(或文题和出处非常简明。除了方便查阅外有时单把有关某个问题的所有索引浏览一下也非常有益它能够帮助你概要地掌握全部观点和材料。
5、提纲式笔记
编写提纲就是把整本书的内容要点用简练的语言以标题的形式依次地记载下来。提纲是一篇作品的明细表采用不同种类的提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作品不同角度的内容。做提纲式笔记既概括了读物内容锻炼了概括能力又使我们印象中的作品更具条理性便于掌握全书的内容、逻辑结构、作者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其效果比重读一遍还要好。复习时便可凭借这些提纲生发开去产生丰富联想而又不把主要意思遗漏掉。不少读者就是通过提纲的办法把书“读薄”的。
提纲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段落提纲、情节提纲、描写提纲、说明提纲、人物提纲、论点论据提纲和论证提纲等多种。但使用最多的是段落提纲。
6、提要式笔记
即把原文的基本内容、中心思想用自已的话加以概括。这种笔记写法常常在读长篇、中篇的各种书籍时使用可记在卡片、活页纸或笔记本上。这种笔记要求首先要把原文读通、读懂抓住重点然后再把基本内容概括出来力求文字简明扼要目的是使自己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回忆起书的基本内容。如果是故事或小说等记人叙事的文体就应该抓住它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中心思想用很经济的文字予以概括;如果是论说文体可按论证的结构将论点、论据记下来主要观点力求不遗漏对阐述、论证部分可以从略。刚开始学写整本书的提要可以参考书前的内容提要也可以作提纲笔记选练习编写文章的段落提纲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时间一久便熟能生巧了。这对提高综合、归纳能力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7、读书心得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经过认真的思索参考有关的资料联系社会实际或个人的思想、学习、工作的实际总会有一些见解、体会和心得把这些体会或心得写下来形成完整独立的一篇文章就是读书心得也读后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与批判。总之读书心得是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系统整理而形成的与上面介绍的各种形式相比它是读书笔记中要求更高的一种笔记形式。
第二天早上,我充满好奇地带着这个问题去问科学老师。科学老师说:“还是去查查资料吧!”
放学后,我回到家,打开电脑,查看了资料,我恍然大悟,原来,雷电是由雷云(带电的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的自然放电引起的。在天气闷热潮湿的时候,地面上的水受热变为蒸汽,并且随地面的受热空气而上升,在空中与冷空气相遇,使上升的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积云。云中水滴受强烈气流吹袭,分裂为一些小水滴和大水滴,较大的水滴带正电荷,小水滴带负电荷。细微的水滴随风聚集形成了带负电的雷云;带正电的`较大水滴常常向地面降落而形成雨,或悬浮在空中。由于静电感应,带负电的雷云,在大地表面感应有正电荷。这样雷云与大地间形成了一个大的电容器。当电场强度很大,超过大气的击穿强度时,即发生了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就是一般所说的雷击。
我还发现:闪电总是比雷来得快,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见打雷。
这一次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从这次观察中,令我收获不少。
唐朝的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里讲他写读书笔记,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读记事的历史书,把重要的事件摘记下来。他读哲理书,把主要论点摘出来。韩愈的读书笔记,有几篇还保留在他的集子里。有一篇《读〈鹖冠子〉》。引在下面,看他是怎样写提要钩玄的读书笔记的。其内容如下:
《鹖冠子》十有九篇,其词杂黄老刑名。其《博选篇》,“四稽”、“五至”之说当矣。使其人遇时,援其道而施于国家,功德岂少哉!称“贱生于无所用,中流失舟,一壶千金”者,余三读其辞而悲之。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灭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
他先写明这部书有多少篇,没有写作者是谁,什么地方人,因为无从查考,作者没有写出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其次指出这部书的内容是讲什么的。这部书属于先秦诸子,先秦诸子分好多流派,所以指出“其词杂黄老刑名。”黄老就是道家,讲黄帝,老子的学说的;刑名就是法家。指出这本书的内容是道家兼法家。再指出这本书中的要点,有篇叫《博选篇》,里面提出“四稽”“五至”的学说,“四稽”指出从四个方面来考察,“五至”要达到五个要求,都是为治理国家打算的。韩愈认为他的学说很恰当,假使他被国君任用,用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功效是不少的。又引了书中的话,说有的东西被看轻,由于没有利用它。比方一个大葫芦,大家看不起它。要是在大河中船翻了,抱了大葫芦就可以救命,这时候一个大葫芦就价值千金了。韩愈反复读这些话,引起了悲哀。书里用大葫芦来比人才,人才弃而不用,所以被看轻,韩愈因此悲哀。韩愈又改正书中的文字脱误,改正三十五个字,把颠倒的字勾过来的有三处,涂去的错字二十二个,旁边注明改正的字的有十二个。
从这篇里我们看摘要的读书笔记是怎样写的。不是把一本书的要点记下来就算。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内容主要讲什么的。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写出自己的意见。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到改正书中文字的脱误。从“三读其辞而悲之”看,“三”字虚数,表示反复读。可见韩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话,不是看过就算,是要反复读的。这就是韩愈写的摘要的读书笔记。里面确实摘记了要点,但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包括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要对全书的内容作概括的说明。那就不光把一本书读过就算,读后还要思考,从全书的内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话都要考虑,直到对书中的错字都不放过。从这里,我们既可以学习怎样写摘要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学习他是怎样读书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