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指共生互动、相同互通、和而创新;“不同”则是相异互补。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正好用来解释三者的关系,人文、科学与生活三者之间既有着相同互通、共生互动的关系,又有着相异互补的区别。
想起电影《阿凡达》的结局不禁思考:为什么拥有了高科技的地球人最终却败给了原始的土著纳威人?其实思考后会得出这样一个道理:社会、人类要想和谐健康发展,既离不开科技的发达,也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提升,而这一切都源于生活。就像材料所给的那个故事一样,如果没有瘟疫,也不会有人想去研究微生物,而有了瘟疫却没有显微镜的发明,那么单靠人文精神的力量是拯救不了那些瘟疫中奄奄一息的人们的。所以三者有了联系就要发挥各自的不同,在不同中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好的效果。
1988年,当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有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个白发苍苍的学者思考片刻后回答道: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记者不解的问。“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表示歉意等等。”学者这样回答了记者。正是这一番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一位为世界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影响他的东西不是哪个实验室,而是幼儿园,是幼儿园里渗透给他的一种人文精神,而这种人文精神来自于生活同时也作用于生活。所以说这种来自于生活的人文精神需要科学的力量做奠基,这正是它们三者相同互通的地方。
我们离不开人文情怀,也离不开科学探索。南丁格尔的事迹众人皆知:她开护士学校,并带领护士将战场的死亡率由42%降低到2%!没有心系国家,心忧百姓的人文情怀,她就不会做出这般举措。取而代之,她会尽情享受父亲提供的优厚的物质生活,终生活在上流社会的“幸福”中。没有科学探索,她不可能把救死扶伤做到极致。空有一腔爱国心,却没有任何的实际工作,只是站在战场上大喊“我要降低死亡率!”有何作用?因此,我们说,我们呼唤人文情怀,也追求科学探索。
玛丽修女的质问让大家感悟人文情怀,施图林格的回复让大家警卫科学探索。人文情怀饱含对自身的关切、对他人的关怀,对世界的关注;科学探索富有对物质本真的探究,对未知事物的探秘,对理想假说的探求。我想,对于个人至于全人类的幸福生活而言,总离不开悲天悯人、关注当下的人文情怀,更离不开务实求新、开拓进取的科学探索。
现如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张,运算速度已可高达每秒万亿次以上,计算机应用的触角几乎深入到各领域,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然而网上的h客、病毒却肆意横行。这种科学的进步正需要合理的人文精神做导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和谐和健康。有了正确的人文精神做导向后,要想让科学得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很显然,这一切又回归到了生活中。人文、科学和生活这三者正是从“和而不同”的基点出发,在相同互通中进行相异互补。
假如你在一间书店(该书店卖各种杂志和书籍里打工,书店的老板是一个英国人。
每天很少顾客光顾,书店老板请你提出一些吸引顾客的建议。
注意:1、用英语表达,词数:120字左右。
2、可以编写对话或使用其他叙述方式。
One possible version:
them with interesting magazines and books.a poster outside announcing subjects of interest,such as music,films,video,football and so on.a special introductory price for first—time customers.Once they have come into the shop they will then see the other attractions.
where they can trade old books for new ones at a special price.in the shop where books and magazines interesting to them are on show.Invite them to come and sit in the comfortable chairs provided to meet their friends and look through books and magazines.
就像我本人所经历的一件事。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可以说是闺蜜,我们初三时坐在一张桌。初三的`时候,老师要我们交一篇征文。我便问了老师一句:“老师,用什么笔,什么纸写啊。”老师告诉我后,她问我:“你要交那篇啊?'我说:“为什么不交呢?交了还有可能得奖呢。”
而她却说了一番让我没有想到的话,她说:“就你那作文水平还交呢?”我回了她一句;"你作文水平好你交啊,我水平不好,我知道锻炼。”她说;"我作文水平不好我也不交,我也不丢那人。”
我当时就气哭了。后来,那篇作文我交了,而且,我还获了奖。她当时就无话可说了。
事后我想了想,其实,事情不仅仅只有那一面,如果不是她的那番话,或许我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写那篇作文,也就不会得奖了;或许,我可以从这件事中看清她本来的面貌,可以知道她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朋友;或许,这件事给我打了一个预防针,让我以后不会再被她所伤害。
凡事都要考虑周全,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考虑好这件事情的多面性。不要只看单方面的有利条件就去做,要想想这件事是否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
就像那句话。只有弱者才会把自己的不行归给于外界因素。如果你强大,整个世界都为你让路。这就是两种角度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换一个角度去看事情。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结果。
欢呼,在一朵朵不同的唇上出现。
招手,在一只只不同的臂前挥舞。
——题记
你看到过这样的镜头么?
一声急促的放学铃,校门在铃声中打开了。一群如小鸟般的孩子,脸上充满了笑容,奔走出了校门,逐渐逐渐散开去,四下寻找自己大人的身影。而大人们正在对面眺望是不是有自己的孩子出来。
你看到过这样的镜头么?
马路对面的大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立刻开始大声喊叫,比方说,这里会喊出一句:“宝贝,妈妈在这里。”那里又会喊出一句:“唉,人在这里,你的眼睛看到哪里去了?”“孩子,快,车多,到奶奶这里来!”之类的。于是,整个对面,充斥着大人的呼唤。有粘糊糊的、有强健有力的、有沙哑的.······
你看到过这样的镜头么?
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离自己比较近,于是一把拽过孩子,拉到自己身边,一边拿下孩子身上负重的东西,一边抱怨着,不信,你听:“哎呀,你怎么这么晚才放学呀,我都等了好久。”而孩子则没理会这些,自顾自的说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而大人则怜爱地听着。而没有接送的孩子,揪准机会买一点小零小碎的东西吃。人都是这么长大的。
你看到过这样的镜头么?
看见孩子在和同学打打闹闹,完全不顾大人的焦急等待。大人们先会是稍有放大愠怒,但那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于是表情也缓和下来了,变成一种温和的笑。轻轻拉着孩子,告诉他该回家了,下午还可以一起玩,一起聊,然后教孩子们互相道别。孩子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已经握在手里,难道还放不下么?
似乎,你也看到这样的镜头。
Paul Robert在《英语句子结构》(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据多数情况来看,歧义的产生并非故意的。它是由运用句子结构时的疏忽造成的,以致没有能够将可以使意义清晰的标记包罗到句子中去。(周立人,1997∶6”于是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就引起了语法歧义。伍谦光(1995∶199认为:“‘语法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语法歧义最常见,也最复杂。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类例:
1.1词性
一个句子往往由于无法确定某个词的词性而变得无法理解。
(1College demands change.
很明显,例句中的demands既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change同样如此。于是此句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思:(1大学要求改革。demands是动词,change是名词。(2大学的要求改变了。demands是名词,change是动词。
1.2名词(修饰语+名词
1.2.1复合名词或名词短语
(2an English teacher
此例在书面语中易引起歧义:(1一位教英语的老师。English teacher是一个复合名词。(2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师。English作为修饰语加在名词前构成名词短语。
1.2.2-ing+名词
(3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此句也产生了两种意思:(1驾驶飞机会是危险的。Flying是动名词。(2正在驾驶的飞机会有危险。Fling是现在分词,作形容词用。
1.3带有’s的名词所有格
(4This is his teacher’s book.
句子中teacher’s book可以是一个整体,即“教师用书”。但his teacher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即“他的老师”。所以此句产生了两个意思:(1这是他的教师用书。(2这是他老师的书。
1.4不定式动词短语
(5The tiger is too small to kill.
此例也有两种含义:(1这只老虎太小以致于不能伤人。此意对tiger来说,是主动的动作。(2这只老虎太小了,还不能被***。此意对tiger来说,是被动的动作。
1.5“及物动词+宾语”结构
(6I found Jim an experienced teacher.
及物动词found后面接了两个名词Jim和an experienced teacher。这句话有两个意思:(1我发现吉姆原来是一位有的老师。(2我为吉姆找到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师。
1.6并列连词and
(7Tom and Lucy are married.
此句可理解为:(1汤姆和露西两个成了亲。其中and连接两个名词,构成一个简单句。(2汤姆和露西两个都已结婚。该句可看作一个并列句。
1.7悬挂式否定词not
(8His object is not to eat.
此句产生的两种意思为:(1他的目的不是吃。作此意讲时,is和not的关系紧密,可写作isn’t。(2他的目的是绝食。作此意讲时,not与to eat的关系紧密,形成“绝食”的含义。因此not是悬挂式的(即可以自由摆动。
1.8悬挂式代词
(9The man informed his brother that he should lose weight.
人称代词he位于两个名词the man和his brother之后,句意变得模糊:(1这个男的告诉他的哥哥他自己应该减肥。人称代词he代指the man。(2这个男的告诉他的哥哥他应该减肥。这时人称代词he代指his brother。
1.9悬挂式状语修饰成分
(10The people who saw the play frequently praised it.
这里的frequently很难说是修饰saw the play还是praised的,因为状语修饰成分是“悬挂的”,所以产生了两个意思:(1经常看戏的人们称赞了它。(2看了这出戏的人们频繁地称赞它。
1.10悬挂式定语修饰成分
(11Lily likes the vase on the table which she bought yesterday.
此句中的which she bought yesterday是定语从句,这个定语从句可认为是修饰vase,也可以认为是修饰table。也引起了歧义:(1莉莉喜欢放在桌子上的那个昨天买的花瓶。(2莉莉喜欢放在昨天买的桌子上的那个花瓶。
[1]Lyons,J.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Saeed,J.I.Semantic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 Itd,1997.
[3]陈汉生.基础英语中的几种歧义现象[J].外国语,1994,(4:72-74.
[4]侯国金.英语语言学精要回答与指南[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5]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引论(修订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7]维多利亚·弗罗姆金,罗伯特·罗德曼.语言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8]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9]周立人.英语歧义类例论析[J].国外外语教学,1997,(1:1-7.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