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企业运营健康状况有三个关键指标:员工敬业度、客户满意度和现金流。这一点我表示非常认同,内在逻辑就是通过内部的管理优化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果,进而提升客户的体验和满意度,最终体现在财务上的回报。一看到这个我就想起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地图所描绘的,它们是相通的。管理大师们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体现为不同的形式,我们学习和运用管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融会贯通。
(1)员工敬业度是更高层次的满意度,从物质和表面上的满意上升到精神和骨子里的认同,员工才能真正的热爱工作和体现主人翁精神,加强自我驱动,最大程度发挥他的价值。齐心协力是员工敬业的核心,大家往一个方向发力才能形成合力。提升员工敬业度,除了富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等要素外,我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前文提及的协同力,领导者阐明使命并明确指出员工应该采取哪些行动,然后评估和奖励表现出色的员工,始终保持员工的行为与公司的期望是一致的,对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度有重要作用。二是对工作的及时认可和奖励,这种认可和奖励不一定是物质的,很多时候,领导在公开场合的一个口头表扬同样能发挥这种作用,中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对口头表扬或精神上的鼓励不太看重,认为涨薪或晋升等奖励才有作用,其实不然,公开场合的表扬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很大程度的认可,对于80后尤其是90后来说,它的作用绝对不是三五百块钱奖金可以媲美的。甚至听大公司的朋友讲过,公司的高管们尤其是老板如果能直接叫出一个无名小卒的名字,他们已经觉得莫大的荣幸了,虽然有些许夸张,但道理是很明显的。
(2)客户满意度书中提及用NPS(净推荐值)衡量,即“你愿意多大程度上向自己的朋友或同事推荐我们的公司、产品或服务”。这与互联网思维的要求是一致的,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前提还是好的产品或服务。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好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就自带光环,很快被人熟知,马太效应特别明显,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以前去外面吃饭总是很不理解那些人为什么宁愿花一两个小时等位,也不愿意去旁边那个不用等位的去吃,现在想想用NPS就很容易解释。
韦尔奇认为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做好五个方面:一是要体量下属,二是要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三是要为下属的前进道路扫清障碍,四是要愉快的展示“慷慨基因”,五是要确保下属快乐工作。
(1)首席解释官还是挺有趣的。在很大程度上,领导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团队找到正确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充满激情地向下属解释目标,告诉他们我们正处于什么境地,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将奔向什么目标,你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置是什么,你应该做些什么。不断地重复甚至啰嗦,让下属真正的理解公司的使命目标并为之努力的时候,没有什么是实现不了的。
(2)冰壶运动。看冰壶比赛不是太多,因为不是太懂规则,但是印象却很深刻。一个人掷球出去以后,两个人在前面拼命擦扫地面,清除可能的障碍,让冰壶能到达预定的区域。优秀的领导者也应该是这样,为下属扫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从而推动他们个人和整个团队目标的实现。从这一点来看,将领导者称为助手也不为过,清除障碍和整合各种资源应称为其工作重心。
(3)快乐工作。从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作是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如果连最重要的这一部分都很无趣的话,的确是个悲哀的事情。所以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和环境绝对是领导者的必修课。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深入挖掘员工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并进行平衡,也许都是让员工快乐工作的途径吧。
总体来说,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商业的本质和管理的本源是一脉相通的,研究大师们的管理精髓对从事管理的人员应该是相对的捷径。
这个问题在穷人的世界里比较严重,作者通过实现对比和调查发现,穷人很多时候并不是缺乏食物,而是在食物得到满足得前提下,很多时候居然会优先选择当前吃得更好,例如买更好的食物和精神满足,例如购买收音机,电视这些,而不是考虑怎么让以后吃得更好,这是一个方面;在健康问题上也是,作者发现,穷人虽然在健康上的花费比例并不比普通人少,但是,怎么花却是个大问题。贫穷的人不喜欢在平时为健康做长期的投资,而是习惯于在生病之后花大钱来治病。
对于这个问题,却是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不仅仅是父母辈,其实我自身也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当然,可能父母辈会更加明显一些,例如作者提到的很浅显的健康问题,平时每年花一些钱去体检(当然,很多信奉科学的人也觉得体检无用)都不愿意,但是,真正到生病的时候,得花老本去治病;还有就是一个已经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家庭家里老人得了不治之症(例如尿毒症),医生都已经告知没有什么办法了,依旧苦苦支撑,最后人也是去的,还拖跨了一个家。
就于我个人来说,这其实也是有一些问题的,例如,一些时候,会出于原始冲动趋向于短期利益,而导致长期的价值缺失。例如简单的来说,看书就是一个长期的价值体现,而玩游戏呢是一个短期的利益体现,例如玩一局王者,顶多一小时,你就能体验一遍完整的游戏周期,而且马上就能因为激素的刺激收获愉悦的感受;但是,读书就不一样了,不同于学校期间,可能每月一次你能在一个月的周期内看到回报,在社会工作中,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回报,而且这个回报可能是慢性的,甚至于说就收不到回报,那么能不能坚持下去就是一个问题了。
最近有幸拜读了杰克韦尔奇先生写的《商业的本质》一书。获益匪浅,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获得了一些想法和今后做事的方法。
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发现了我在我日常的'企业管理中比较严重的问题。
第一条:
当读到韦尔奇先生关于团队目标设立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强调,我们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是一家人,都应该一起合力,抓成一个拳头来奋斗。我们整个是一体的,我是头,大家是四肢等等。但是恰恰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居然没有设立一个明确的企业的目标,而且也没有告诉所有的员工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这样如何才能叫所有的员工有所目标的努力奋斗啊,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企业的情况,没有一点的危机意识。忽然就汗如雨下啊,这是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啊!
第二条:
员工犯错没有及时指出,而且并没有及时的告诉员工对的是什么。而且为了顾及员工的面子,并没有告诉其他员工,他做错了,是如何错的,对的是什么样子。还有就是做的好的员工,赞扬和奖励也不够及时。
综上所述,通过对韦尔奇先生《商业的本质》的学习,特别制定出了今后具体的改进和应用。
面对第一条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一月一次的员工大会上直接使用6张ppt,首先明确企业的目标,并且多次重复强调记忆。通过ppt直观的叫所有员工了解企业的运行状态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并了解双方的市场地位和市场潜在的一些变化因素。
面对第二条的解决方案:
员工如果犯错,及时指出,并告诉员工如何做是对的。并及时告知所有人。
员工如果做的好,就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及时的奖励以及告诉其他的所有员工。
经过以上两条长期的潜移默化,所有的员工就会逐渐形成适合于我们企业的是非观,知道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错的。
至于不认同我们企业目标,无法改变以及劝阻的,及时清理出队伍。“心要善,刀要快。”这一句好像是马云说过的!
以上几条,已经开始执行中,由于工作的原因,这篇读后感也好,计划书也好,还是晚到了两个月左右,但是可喜的是,通过以上的这些计划的实际应用,员工的凝聚力和主观能动性明显提高。所以现在写的这篇东西,也算是确实实践过的东西,希望对朋友们能有所帮助。
此书彻头彻尾属于一本学术性书籍。但是他给你的收获也是满满的,而不是鸡汤似的。但是也许鉴于问题的严重性和严肃性,或许鉴于其他方面,很遗憾作者真的没有勇气直面结论,道出贫穷的本质,给出答案。到底为什么贫穷?作为读书笔记,我把答案从书中各处提取总结到这里。
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存在一个叫贫穷陷阱的恶性循环。这一点不论从世界和国家层面的宏观意义上,还是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个体上,都是存在的。简单来说,就是一旦落入这个”陷阱“(就是财富价值或者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就有可能发生恶性循环。如同中国有句话:越穷越见鬼。这是最可怕的。为什么可怕呢?这个陷阱里面都有什么?全球和国家层面宏观性,我们无法做点什么,那就来看看个体上,一般都有什么事情在这个陷阱里发生,了解这些,我们才可能摆脱进而跳出来。
也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这是陷阱中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你一旦缺乏信息,所做的决定几乎都是错误的,错误的决定后果只可能是灾难性的。例如,因为你接触不到某些人或事,所以无法知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钱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所以无法获得新知识;因为你不知道化肥的作用和意义,所以你只能承受庄家的灾难;因为你没有足够的医疗常识,所以拒绝疫苗抗生素导致疾病肆虐。等等。总之,任何决策(包括生活事业上的任何决定)都需要足够的正确知识和数据,否则决定可能就是错误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