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王母娘娘身边有一个美貌的侍女——玉姬。她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因此动了凡心,偷偷走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冰清玉洁的鲜花——荷花。
虽然这是个神话,但莲花确如仙女下凡,令人喜爱。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即有栽培,现在辽宁及浙江均发现过碳化的古莲子,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莲的`一生都为人们默默奉献,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
莲的花期一般在6~9月,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莲花亦有白、红、粉等多种颜色。汉刘氏有曰:“白色为莲,红色为荷。”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
每值盛夏,莲花纷纷盛开,亭亭莲花与挤挤莲叶相映成趣,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为人们奉献了自己的美丽与清香,也把“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送给了人们。
到了暮夏,荷叶与荷花逐渐退去。等到9~10月,莲藕与莲子上市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藕微甜而脆,白白的,活像胖娃娃的小手臂。它可生食也可做菜,且药用价值相当高,藕入药不仅可止泻、止痛、散瘀、生肌,据说服食藕粉还可以延年。难怪早在清咸丰年间,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呢!
莲子甘涩性平,有补脾止泻、清心养神益肾的作用,常用来治疗心悸失眠等症。
七月赏莲花,九月品莲藕。莲,真是浑身是宝啊!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有不少人在小的时候,都曾经诵读过这首周敦颐的《爱莲说》。但是又有几人能真正喜爱上这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呢?
莲*生活
初次与莲相见,是在石家庄的长安公园里。那是一个夏日,空气中都带着些许的燥动。那一片荷花池中,开满了莲花,红,白。还有一些莲花还未完全开放,掩映在荷叶的下面。那份属于夏日的燥动立刻就消失了踪影。
再次与莲相见,是在北京的圆明园。此时,已不是盛夏,莲早已不再盛开。在我眼前是一幅破败的景象,几片干枯的荷叶,水面上一池的花瓣,突然,一只红蜻蜓飞了过来,停在了唯一的那朵还在盛开的白莲上。这一池的莲花仿佛又有了生气……
莲*国画
莲不仅仅是,诗作中的常客更是国画中的常客。我还记的我买过一本国画教程是专门教画莲花的。
倘若你去欣赏国画的荷花,你总会感觉画得不太真实。国画所画的荷花,不只是花,更是一种意象。你去看看齐白石先生所做的荷花,挥毫泼墨,一挥而就。红与黑,形成鲜明的反差。
相比于红莲,我更喜欢白莲。相比于红莲,白莲更为抽象,更能体现出莲花的君子之美。寥寥几笔,一幅画上,只有墨的深浅变化和几点藤黄,就有一种清秀绝俗之美。
我也曾见过有一个画家,画的是冬天的荷花,一池的枯叶和枯梗,几个枯莲蓬,毫无生气地耷拉着。按理说,这是顶无趣的一片死寂景象,但画家别出心裁,在那片枯黄之上,加了一只蜻蜓。那幅画好像立刻就有了生气。在这一片死寂之中,仿佛孕育出新的希望。
莲*禅意
在古诗文中,莲也很受文人的推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文人看来,莲花不仅仅只是花,它更是代表了君子高尚的情操。
佛教则更是钟爱荷花。佛教认为,莲花象征了那些正直,高尚的僧人或居士。在佛经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如人中芬陀利华。”“芬陀利华”指的就是白莲花。
我喜爱莲花,我更喜爱莲花所代表的高贵品质。莲花所象征的,正是五千年的儒家文化,正是“君子”。“子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
莲花早已抽象化为了一种符号。它从周敦颐的《爱莲说》幻化出来,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上……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
它的果实和茎都是食物中的佳品,从遥品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黄昏的时候,莲花让我顿觉神清气爽,夕阳渐渐隐去炫日的辉煌。树上传来几声鸟儿的叫声,一层淡淡的水雾悠悠泛起,仿佛给池塘披上一袭轻纱,绿叶儿,红花儿沐浴在这朦胧的雾气中,显得格外润泽,娇嫩。出淤泥而不染。应是最佳的注脚吧!你看,眼前的荷花不就像那冰清玉洁的青春美少女,它不为淤泥而污染,更不随逐流,俏立于清清白白的水中,散发着脉脉的幽香,绽放着得不生命的本色,真不愧是一位高雅、清纯、坚贞的群子啊!
夕阳下,满地的盛开的荷花挨挨挤挤,热热闹闹,犹如一群活泼欢快的孩子,仰着一张灿烂的笑脸,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的脑海中忽然闪出“接开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虽是黄昏但放眼望去,那圆荷叶像一条绿毯铺在碧之上,让那些调皮的鱼儿失去了露脸的机会,倒是那些彩斑斓的蜻蜓在莲花间卖弄着舞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