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今天我干了什么事情的作文)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今天我干了什么事情的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2-10-15 10:47:48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今天我干了什么事情的作文)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眼中的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眼中的书。而在我眼中,书是一辆豪华的车,载着我领悟人世的真谛;书是一阵凉爽的风,送给我无限的快乐与舒畅;书是一位智者,为我指引人生的方向。

以前,我不怎么喜欢看书,就算是要看书也只看一些漫画书,有很多插图的小人书。直到有一天,一本书改变了我。

那天,我又一次去山东表哥家里玩。表哥家的故事书很早就被我囫囵吞枣地看完了。感觉无聊之际,只能顺手拿起一本《笑猫日记》看了起来。我以前听表哥讲起过《笑猫日记》,总以为它是一本很无聊的书。可我没想到,刚一打开它,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书中的情节让我流连忘返。看完后,我久久地回味故事里的情节不能忘怀。让我惊喜的是,表哥家的书厨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书。我像极了一匹饥饿的狮子,把所有的书都当成了我的食物,看书的过程中我甚至忘记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有一天我竟一口气看了五本书。

渐渐地,除故事书,对其他类型的书我都产生了兴趣。不同题材的书丰富了我的知识,拓展了我的视野。《十万个为什么》带我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皇帝的新装》让我哈哈大笑之时认识到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苏菲的世界》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籍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以前是一个小电视迷,没事就坐在电视前看动画片,而现在成了啃书虫,一天不看书就睡不着。读书越多,越是感觉所掌握的知识太少,想要了解和学习的东西越多,妈妈经常被我问的问题难住,但妈妈还是经常夸奖我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这都是书籍的功劳啊。叶文玲说的好——“但愿天下无尽书,化作生生世世伴。”书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二】

现在,整个青海湖都干了,就像乌龟背上的裂缝,像张开了大嘴,在像我们要水。它的泪都哭干了,黄色的泥土都在裂开了很大的.缝,鱼儿都消失了。人们都去找水,根本不工作,也不学习,只去找水,不做其它事情。温家宝爷爷带着许多解放军叔叔一起去抗旱救灾,送去许多救灾物资。

原来,湖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能看见湖底的沙石、小鱼、小蝌蚪、小乌龟。人们都安居乐业、幸福快乐地生活着,每天都是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过着幸福安康的日子。谁知,会被这场灾难袭击,被这场灾难害得这么惨,都是人们不爱护环境造成的巨大灾难。天气变暖了,树也要被人砍光了,仿佛到了世界末日。

站在干涸的湖底的小孩,他穿蓝色外套,深蓝色牛仔裤,绿色鞋。他可能在想:我们好久才能有水呢?难道我们要被渴死吗?没有水我们怎么生活呀?难道世界真的到了末日?人们为什么要砍树?怎么这么不低碳?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灾情吗?我们好久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呢?……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三】

乐感文化是先生在1985年春在一次题为《中国的智慧》演讲汇总提出的,收录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由于中国氏族血亲传统,加以小农经济不断巩固的社会结构,使中华文化更关注现世,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性格和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心理结构。

《论语》开篇首章便体现了这种性格与心理结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白话文来讲,就是学习有益的知识并时常实践,收获一种快乐;与远方来的朋友一起畅谈人生理想,交流经验也是十分快乐的事情;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么?(李泽厚先生译)从文义来看,因为学习并时常实践,所以感到快乐,让人的感情升华。作为群体当中的个体,与其他个***流精神感受,也感到快乐。在人群中,虽然没有人知道,但是也没有感到不开心。该篇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种乐感的生命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强调人的主体,立足于一个世界、现实世界,赋予人在自然中的本体地位,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心理结构和民族性格。先生指出中国人很注重现世的努力和幸福:“从古代到今天,从上层精英到下层百姓,从敬酒礼仪到行拳猜令(酒文化),从促膝谈心到摆龙门阵(茶文化),衣食住行都展示出中国文化庆生、乐生、肯定生命和日常生存中去追寻幸福的特征,尽管深知人死神灭,犹如烟火,人生短促,人世无常,中国人却仍然不畏艰难而生活。”

立足于现实世界、一个世界,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诸如日本“耻感文化”、基督教世界“罪感文化”最大的不同。孔子的世界观就是立足于现实世界,承认一个世界,因此孔子“不语乱、神、鬼、力”,也总说“敬鬼神而远之”,却一定告诉大家要敬祖敬贤。后世儒家对“天”的探讨止于“感应”,更玄的道家虽然抬出一个无所不能、视万物为刍狗的圣人,但最后还要实现“天人合一”。而基督教世界的“罪感文化”设定另外一个世界,人有原罪生来是赎罪的,还创造一个人格神祗。比如,一个人犯了罪去教堂找神父忏悔,经历了一些仪式后,罪就被上帝知道并且将心灵“净化”了(这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激烈批判的,宗教裁判不能代替世俗裁判,如此正义得不到实现)。可见,基督教世界的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另一个世界的人格神祗,根据宗教教义,人格神祗已经为世人指明方向。并且,另外一个世界变成“葬心之地”,可以在这里将精神、心灵中不纯洁的东西放下。所以基督教世界的人们在精神层面是相对轻松的。

这样来看,“乐感文化”又不总是那么喜乐,精神负担比存在人格神的文化沉重得多。在中华文化中,没有人格神祗向世人展示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什么,需要人自己去追寻,正如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追求“仁”是要靠自己的,难道要靠别人么?)而人在追寻最终目标过程中,依己不依他(人格神祗),无依无靠,没有什么可以救赎,只有靠自我不断探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内心悲苦,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忧从中来,正在于此。也由于此,塑造了中华文化讲求坚忍不拔的文化性格,于实践中见真知,于平凡中见伟大,从现世的人生追求精神的升华,赋予人生积极的意义。中华文化也因此得以代代相传,不曾断绝。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四】

先生认为,实用理性是中华文化又一个特征,在《论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什么是实用理性?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阐述:这是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坚持人的价值本位,并且具有极端重视现实实用的特点,不在理论上去探求讨论、争辩难以解决的哲学课题,并认为不必要进行纯思维的抽象。实用理性从文化层面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实用理性强调对现实的关注和经验的传授。例如对“仁”的解释,“仁”是《论语》的核心思想,出现109次。孔子的弟子问何为仁,结合具体语境,孔子每次回答都是不同的,告诉世人应当如何行事,并没有在逻辑上对“仁”进行理论分析。所以黑格尔就嘲笑说《论语》就是一本处世格言。但是这些“处世格言”却有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李泽厚语)。正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正是人探索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没有通过严密的逻辑形式来展现,而是讲授经验,就好像和蔼可亲的老者对着年轻人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气氛自然而活泼。

极端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现实的实用,使得实用理性缺乏探索精神。理性不会越界超出经验之外,缺乏严格的形式推理和抽象的理论探索。这就使民族获得和承续这中庸心理:不狂暴,不玄想,贵领悟,轻逻辑,重经验,好历史等等(李泽厚语)。所有这些,给民族文化、哲学体系、行为方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层面,实用理性在适应迅猛发展的科学之路上显得步履蹒跚。

实用理性强调现实效果,对民族性格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孟子离娄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符合礼法么?孟子回答:符合礼法。又问:如果嫂子溺水,该怎么办?答:应当出手援救,不救人与豺狼无异,应当权变。这种权变使得中国人变得圆融、灵活,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为了达到现实效果,不可避免要进行变通,导致中国人对规则的淡漠。在古代社会实用理性巩固了人治基础,并不适应现代法治建设的进程。这样就又回到了“解构—重建”的问题,先生强调:“保持和发展实用理性中那种乐观而韧性的人性态度,去重建那超越伦理的准宗教的心灵境界。这样,我们或许能够突破绵延至今的政教合一,克服目前日趋严峻的道德颓丧和信仰危机。”

解构与重建,总结与展望,钻研与引申,李泽厚先生通过《今读》以其现代视角传达了千年智者内心的声音,帮助我们找到了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知道做一个中国人原来是这么美的一件事情。同时先生也清醒地看到传统文化之于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解构—重建”的理念,警惕“民粹”对现代社会的破坏,更好地实现中华文明的转型,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五】

孔子与《论语》所代表的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核的“心魂”所在。千年以来,对《论语》的解读浩若繁星。步入现代,今人对《论语》解读最有分量的是李泽厚先生(以下简称先生)所著的《论语今读》(以下简称《今读》)。这本书不是对《论语》进行快餐式、布道式、鸡汤式的误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认认真真读过一遍《今读》,尽管有不明白的地方,却足以让读者找到作为人本个体和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同时,先生还从文化的角度剖析现代社会的问题的成因。因此,《今读》不仅是对《论语》的解读,还融合了先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入思考。本文就对先生的主要观点以自己的理解进行简要梳理。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六】

“过什么生日啊?又不是小孩子,还迷恋那个大大的奶油蛋糕!”我不需要像小时候那样在朋友们的欢呼声中迎接自己的17岁,我想一个人来面对,一个人来掀开命运女神在17岁时神秘的面纱,一个人来迈开走向17岁的脚步贩贩贩我学会了独处,喜欢上了寂静,沉浸到了夜的深沉里。

我觉得变化应该是从读的书开始,我发现,不管我愿不愿意,不管我有意还是无意,我的阅读兴趣都在悄悄的向一个方向转移着,我虽然还不能说出这个方向的特点,还不能指明这个方向,但是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走着:从以前超喜欢的几乎都有一个欢乐的结局的童话,但是现在我喜欢看的几乎都是悲剧,渐渐发现其实悲剧比喜剧更有读的意义、更吸引人去思考。生活中的,其实应该是不完美,正因为有了太多的不完美,我们才会为了珍贵的完美去奋斗,去创造,去拼搏。就像牛郎织女的故事比白雪公主,比灰姑娘的故事也许少了许多浪漫,但是却多了的真实,的生活的东西,我们东方文明的气息。

以前一直都喜欢那些气冲斗牛、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文章,特别是那些豪放派的词,背了好多,没事的时候,自己在家里激情澎湃地朗诵,还真有“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那种豪情万丈的`感受呢!而现在,突然发现其实婉约词才是风光无限啊!小桥流水,留恋戏蝶,轻风细雨,人面桃花贩贩贩曾经很是鄙视的李煜,现在却觉得他真的是当之无愧的“词中之帝”。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乎道出了千年来所有失意之人的心声,也许他作为一个帝王的确很失败,但是作为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他却开创了一个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新天地。

“那年我们17岁,笑那么直接狂野,泪流的不知不觉,不懂什么叫明天贩贩贩”他们的歌声唱出了我的感受,确实是这样的,不知不觉中,我学会了忧伤,学会了流泪,学会了把自己藏起来,学会了躲在眼镜后面看人。学会了很多我想学会的,也学会了很多我不想学会的。

我开始很在意“多愁善感”这个词,某些时候,还会很刻意的去寻找这种感觉。呵呵,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我的文章很大气。可是他们都不知道我其实很喜欢的文章是那种很细腻、很精致的,我喜欢的感觉不是什么气壮山河啊、豪气冲天啊的那种,而是很会欣赏生活的细节的那些,就像一幅写意山水画和一幅花鸟画,虽然意境开阔的感觉很让人鼓舞,但是精细妍丽更令人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激起人们创造的激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尽管我有时候也会很激动地去准备写一篇计划中应该是很婉约的文章,感情也是有些柔弱,甚至有些忧愁的,可是一写就变成了很是慷慨大气的,很乐观的那种语调了!呵呵,真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为我的高考作文担心了:我的文章嘛,喜欢的呢就觉得是大气;不喜欢的呢,就觉得是粗枝大叶、玩世不恭。嗨!到底要怎么写才好啊?上帝救救我啊!

还有什么呢?17岁,这年,我,发现自己变得很啰嗦——迷上了和朋友聊天,不知道他们烦不烦贩贩贩

哦!还有,17岁,过了这一年,下一年就是高考!

高考?!

高考!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七】

学生时代的我,对“之乎者也”的国学望而生畏,但是读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是越读越有味,听李泽厚先生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以微言释大义,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令人颇有感悟。我想,很多读者应该和我一样,不在意它是不是纯粹的孔子的论语,在意的是,这本书带给我们大家思想上的冲击——“礼”、“仁”。

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需要的快乐。全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立身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的言论、配以李泽厚先生的解读,书中每一个片段都使我们在处事做人上有所启迪。

孔子一直十分重视学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表明着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默默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推崇的,所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所必须具备的。孔子对于学习也提出了很多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话已是我们从小背到大的名言名句了,其所蕴含的道理已不用多说。子曰:“我非生而知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李泽厚在记中重点说了这个“敏”,体现了孔子对于知识对于学习的渴望,不断努力追求的精神也一直被中国文化所赞赏和实践。

“学而时习之”,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我们对孔子的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获得,随时随地的生活经验都是我们的书本,都给我们教育。

《论语》文中还多处提到了仁爱,可见,在孔子的心中仁爱的重要性。它也无声地提醒着我们:对学生要充满仁爱。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教学要重启发引导,实施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必须抓住合适的时机、把握好“度”,针对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因势利导、启发点拨,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希望通过主动学习来掌握它。另外,还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死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

《论语》中还有着诸多关于做人、人格塑造、治国安邦等至今看来仍然睿智无比的描述。我想其中的做人、处世与学问这些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授业、还要传道,既要教书,还要育人。我们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就让我们追随圣人的足迹,牢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训导,抱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好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

相信只要我们深刻体会《论语今读》中孔子的精辟言论和李泽厚先生的解读,并将其作为行动准则,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实践、反思,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今天都干了什么作文【八】

今读,以现代人的视角,倾听千年智者内心的声音,做法无非两种——解构与重建。

解构什么?解构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千年以来,儒学是中国式“政教合一”的文化内核,经历了多次重要演变。根据典籍记载,最初儒学是古代巫术演化而来,在祭祀过程中,氏族族长(也就是祭司)是唯一有资格与“天”交流的,而交流的过程就是娱神跳舞。在娱神的过程中,祭司产生的诸多情感(这种情感很神秘)不断分化被抽象为“诚”、“仁”、“敬”、“恕”等典型儒学词汇,正如子曰:发乎情,止乎礼。这代表人类精神文化层面的觉醒,人类的发展立足于人本身而非人格神祇。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学发展到了汉代,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该学说并没有创造出类似于“上帝”、“安拉”等具有人格的神祇,但是“天人感应”影响、统辖古代政治的方方面面。皇帝如古代祭司一般,是国家政治领袖,是社会道德领袖,也是宗族宗教领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每逢大灾,皇帝要下罪己诏,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灾害如“天”降下的罪罚,只有皇帝(祭司)能够承受了。到了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兴起。“理学”依然否认人格神祇,坚持“天理人欲”的人本心性论,却展现出“天人合一”不可违抗的道德律令,规范古代社会的各个阶层。这些都表现出儒家伦理(人)秩序—自然(天)秩序结构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来规范人的身心活动。具体的表现就是将伦理道德(如修养、情感)和社会秩序(如体制、规范)融为一体。而在这套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运行的过程中,伦理道德(私德)和社会秩序(公德)无法区分,无法理顺,如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遂令不从”。一旦伦理道德强加于社会秩序,价值观就会扭曲,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会发生“道德绑架”,为什么会产生“大义灭亲”,为什么出现“假道学”,为什么在今天探讨法律问题依然会陷入道德评价的“怪圈”,为什么在抵制海外不良企业的时候某些公民会做愚蠢的事情等等。[①]

重构什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儒学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以旧有方式传播于社会中,要批判继承。而批判继承的前提就是重构,将儒学道德性、宗教性、伦理区分开来。儒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否认人格神祇,却影响着世间方方面面,是不可违抗的道德律令,形成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先生认为,重构儒学,不需要再创人格神祗,而要转变为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例如“天地君亲师”,“天地”是带有宗教意味的超自然非人格存在,“君亲师”是古代政治、伦理、纲常。重构,就是要将“天地”带有宗教意味的超自然非人格存在进行转化,消除伦理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引导的内容。由此,“天地君亲师”则变成了家族亲属、师生朋友、家园乡土的精神归宿。重构儒学,回归人本位,还原儒学活泼、自然、现实的本来面目,所展望的只是普通平凡人的身心健康、充分发展和自己决定命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李泽厚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