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宇宙与人》,第一反应是震撼,震撼于宇宙的浩瀚,震撼于生命的强大。只是当沉静下来的时候,就想认真的思考,作为大学生我想,我们应该要具备这样的思想,去探究一部电影带给你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第一反应”。这才能叫有所学有所得。
这部电影生动的阐释了从宇宙诞生至今的各种神奇及重大的现象,还有各种元素的产生背景、前提条见、形成代价。不同种类与类型的物质、能量、生命的关系。并且详细的说明了生命出现的必备环境,也讲了人、太阳、宇宙的现在、将来与过去。整个影片始终始终贯穿着一种东西——生命。生命,是整个《宇宙与人》阐述的主题,是这个宇宙存在的主题。不仅是生物,而且是宇宙,它们的存在本身是有生命的。
关于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许多人有不同的看法,目前科学上好像也没有确定的结论。我没有特别丰富的科学知识,对于宇宙和生命只是浅薄的认识,仅仅也是从这部《宇宙与人》的影片中得出的微小的观点。所以下面的内容可能有些看起来非常可笑,但只是想分享我所谓的思想。在说我的论述之前,先简单说一下目前被最多科学家接受的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和关于生命起源的进化论。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发生在大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现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时间与空间以及所有物质均始自那次大爆炸。按照进化论,生命起源于一些构造复杂的大分子,好像是类似氨基酸之类的物质。目前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由这些物质在长达几十亿年的时间里进化来的。在不违反上面这两个前提的情况下,我从中认识了几点。
一是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现象,但由于宇宙极其巨大,而生命这种存在形式太过脆弱,所以不同星球之间的生命想要互相联络完全不可能。这是一种比较令人绝望的情况,这意味着地球上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已经命中注定无法在宇宙中找到同伴,也永远无从知晓宇宙中是否存在着同伴。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生存是没有保障的,随时可能因为意外而中止,比如小行星撞击和附近宇宙空间中出现超新星爆发等。
二是生命在宇宙中并非普遍存在,它只是在地球上偶然发生的一个特例。乍一看这种猜测比上一种更加令人绝望,因为这更容易使人想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种绝望。但我说地球是特例却并不意味着宇宙是单调乏味的。也许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种令人惊异的现象,而生命只是其中非常普通的一种,而且在未来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也许我们还可以与一些现在我们还无法想象的现象实现某种互相影响,这种情况可能会与几千年前人类萌芽时期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比较相像。
三是生命普遍存在,而且可以实现互相沟通。人类看到的宇宙是有限的,然而,人类惊异地发现,即便不看到整个宇宙,也能判断宇宙究竟有多大,在干什么。而在这个如此大的空间里,人类及地球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角色,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而宇宙是一个群体,一个物质的群体,在银河的彼岸,是否还有另一种“人类”呢?
答案是肯定的。要不何来的外星人一说。宇宙中千千万万个尘埃,千千万万个星系,遥遥之外,也有千千万万种生物在它们的“地球”上生存。不同的环境肯定会有不同的生物形态,也许它并没有四肢、五官,而是以别的形态呈现出来。但是,也许在它们之中,有比我们生存年代更久远的,有比我们具有更高的文明的,也有可能和传言中的一样,能够驾驶着高速宇宙飞船,自由来往于宇宙各个星球之间的,甚至有能够在它们的星球之间用某种感应电波来自由交流的,等等。
人类不可能做宇宙的孤儿!可是我们在近期不可能发现外星人。即使发现他们也不会伤害我们。没有一种智能愿意扼***生命。宇宙中孤独的“霸主”---可能有很大智力的生物。在这种猜测中,宇宙中应该已经存在着类似星战中银河共和国的星际组织。但为什么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呢?很可能是因为尽管不同星球之间可以实现互相交流,但由于距离过于遥远,所以这种交流只能局限于极小的范围(以整个宇宙为尺度,而地球恰恰处在一个偏僻的地区,而我们的文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让其它星球感觉到我们的存在,但是这种孤立的情况可能会因我们科技发展而改变,可能是主动的(我们发现别人,也可能是被动的(别人发现我们。
四是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生命实验中的一部分。宇宙中也是普遍存在生命的,为了探索论证这样一个宇宙生命,地球的生命也就这个探索实验中的一部分。破坏生命也成了宇宙中的部分。你看,到处都是被污染得很严重的河流,被烟雾弥漫的世界,沙漠入侵,地震,海啸,泥石流,过多的人口,过度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制造大量的垃圾。在不断的探索宇宙生命中,智能者却是在创造生命问题。如今在科学界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科学界的道德水准的制定了,越高越好,是“吃人礼教的复生”;低越自由,是“司机允许闯红灯的危险境地”。学界的道德水准可能是符合现代道德、伦理以及法律,并且保证科学界言论自由、百花齐放且有理有据,并要保证和平、合理、合法、安全的利用一切科学技术,并要保持科学家的作风。科学技术可以创造并改造人类文明,但是它可以随时毁灭人类,所以我们的道德水平必须要达到是人类和平、合法、合理、安全的利用一切科学技术和资源。正如影片最后慷慨的陈述:“从人类用笨拙的手在岩壁上用简单的图形记录自己的生活,到创造辉煌的史前文明,最后穿越宗教的'黑暗,迎来科学的曙光,只用了几万年。今天,人类更加强大,这种强大连人类自己都为之振奋。的确,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我们相信,一个还拥有40亿年太阳光辉的智能生命,将不会辜负如此厚爱我们的宇宙”。
《宇宙与人》通篇提到最多的就是“生命”一词,所以能够感受到的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宇宙是浩瀚的,生命是坚强的。
1.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缺乏人文关怀
2009年,复旦大学课题组对全国289所院校1282名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有63.2%的大学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笔者认为,这种普遍懈怠状态正是大学综合英语定位在基础英语,造成学习内容重复和应试教学而产生的。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从心理上来讲,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心理得到的满足会相应递减。简单地说,一个人得到的享受会随着***的不断满足而不断减弱,最后变成反感。我国小学阶段就开设了英语课,这属于基础英语,教学语法是为了升学。到了中学甚至大学,学生们还在学习基础英语,还是语法分析,还是为了考试。12年的英语学习内容相同、目的相同,学生最初的新鲜感、享受感会随着学习效用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去,乃至消失。英语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为了考试,这不得不说是极大的浪费。
2.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科学
大学基本上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同时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英语教材都是为了适合或针对各种英语水平考试而开设和编写的。这样一来,学生就很自然地把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定位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上。而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后,一部分学生又会按照自身的需求再接再厉地考英语六级、考口译、考研、考托福。可见,如果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只是为了打基础,只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那么只会把我国大学英语引向应试教学。综观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现有的高校英语教学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是一味地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摆脱不了语法结构的束缚。教师与学生都被文章中的语法结构驾驭,使得英语教学从根本上停留在语篇结构的层面,在低水平阶段循环反复,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匮乏,教学效果不理想,从而违背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生态学整体性、联系性、系统性等原则,课堂生态系统不是静态的、孤立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联系的、开放的、发展的整体,课堂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而发生着联系。在课堂生态系统内部,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师生,师生与环境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着彼此间的有机联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并通过反馈机制调整和协调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英语是一门兼知识性、工具性、实践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加强人文教育,这是由英语学科的性质和本质决定的,也是英语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与科学性的融合。
在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其中也不乏盛世,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可能高于现在,但是对于那时环境污染的记载却几乎没有。而在近一个世纪里,尤其是最近的几十年中,环境被严重破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人类的生存条件日渐降低,许多的生物已经绝种,大量的物种濒临灭绝,为何?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我国博大精深文化中的一句。我认为非常有道理。最近的一个世纪,科技的兴盛,创造了无数的前所未有,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科学技术的运用发明了更多的产品,也使人类的***更加膨胀,带来了战争,于是大量开发矿产,破坏地形地貌,破坏了生物链,最终也破坏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在我国五六十年代,庄稼所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用家畜的粪便或用河道里的於泥,腐烂的草,土地的特性得到保持,但在使用化肥农药后,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土地日益酸碱化,农作物也受此影响,而这种现象要大自然用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减弱。另外,河道中的淤泥日益增多,破坏了生态环境,加上工业污水使鱼儿无法生存,前些年,太湖大面积的发生蓝藻,使无锡市民得不到饮用水,也是这方面的因素。
而工业的发展更加剧了破坏环境的进度,石油和煤炭的大量开采,大量的排放和尾气产生了地球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产生了变化,引发了许多的自然灾害,如此长久下去,人类迟早会毁灭在自己的手中。
幸好人们发现了这种变化,许多国家在发展工业的进程中也加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德国是一个人造森林最多的国家,在破坏的同时绿化相同的面积,从而保持了总的'生态环境。在我国,这种做法也在逐渐推广,运用科技力量,在发展中注重环保,但是只起到一部分的作用,同样,在太湖蓝藻事件中,许多的方法只起到了表面的作用,最后,放养了大量的鲢鱼去食用蓝藻,用生态平衡法则来解决根本问题。
近几年来,在我们农村,环保意识史无前例的加强了,建立了许多生态保护区,更多品种的生物回来了,在我家后面的河面上,多了一些不认识的水鸟,爷爷说四五十年没见到了,这让人感到欣慰。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使命更神圣了,责任更大了,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提倡“低碳”生活,处处进行“节约”生活,从细节着手,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保护好大自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