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次朋友的关心,一条中肯的建议。都会让你明白:爱就在你身边。
记得我的老师说过:“愿意对你说真话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不管话语多么尖刻……”
我认为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讨厌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尤其是背后。我认为我也是一个爱听好话的人,起码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她——却改变了我……
她曾是我的同桌,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你知不知道你很烦啊!每次出去都要拉着我,像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似的。真是的,你难道就没有独立性嘛!”她冷漠不屑平淡地脱口而出。当这些尖酸刻薄的话语进入我的耳中时,我的心像被刀割了似的。我做人怎么那么失败啊,真是一点想法都没有了。想着想着,鼻子一酸,眼泪就像细小的珍珠滴落了下来。仿佛每一颗都那么珍贵,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无情却又自私地挥霍着我的眼泪,仿佛每一滴都是廉价的眼泪,当心被撕碎麻木,不再疼痛的时候,眼泪也停止了,冷静地回想,反思刚才发生的一切。我抽泣着回到了坐位,之后擦干了眼泪……放学回家后,又回放了一遍情节。下课,我让她陪我去交作业,她不肯,然后的不想再想起了,她无情地甩了我搭在她身上的手臂。
也许,她并没有做错,她也是在关心我啊,我思考着。“嘟”的一声,一条短信刺痛了我的眼球,“对不起,今天不应该这样。我们和好吧。”眼泪肆意地下落着。可我知道,这是因为感动。爱就在我身边,对啊!朋友说的好话,是关心。难道坏话,我听得不高兴的话就是责备,就是厌恶么?只要是真话,她对我说的,我都应该接受,不是吗?
我拿起手机发了三个字给她:“谢谢你。”
第二天,我们依然是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只是我不再那么霸道了。爱,朋友的关爱。时刻在我的身边。只要是对我说真话,即便不是那么赞美我的语言,我,都会接受!
爱,就在我的身边。朋友,真心的关心!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随着孩子的成长,我还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需要耐心和信心。借用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让我们在开始的立志、过程的挑战和坚持的结果中,为培养独立自信、团结合作、积极乐观的`孩子而共同努力。
八岁的阿曼达有着一个幸福、平和的家,他的妈妈是一位“白衣天使”,爸爸是一个小工厂的头头,他还有一个可爱的妹妹,一切都是那么祥和。直到那一天,战火打破了应有的平静。
核——一个本身并不可怕的字眼,但是它与“弹”字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拖着长长的尾巴的***人魔王,所到之处,一切化为灰烬,夷为平地。
在这次紧锣密鼓的`核查中,并未查出任何***伤性武器和生化武器。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战争,还是爆发了。
几番空袭过后,平民大量伤亡。阿曼达的妈妈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回家了。在轮番的攻击中,阿曼达的爸爸不幸中弹,在医院里,这对夫妇又相见了。
学校早已停课,阿曼达和妹妹守在空荡荡的家里,十分寂寞,于是便走出门去找妈妈。
走上大街,原本十分热闹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毁损的房屋和满耳的哭泣声。他和妹妹来到医院,找到了妈妈,她正穿梭在一个个病床间,几天不见,妈妈瘦了一大圈。在她的病房里住满了受伤的人,在离他最近的一个病床上,一个叔叔正对着摄像机说着什么,忽然,摄像机转向了阿曼达,他突然想哭,阿曼达看了看受伤的叔叔,又看了看深不可测的镜头,突然哭出声来。 最后,妈妈把他俩送回了家,嘱咐他照顾妹妹,接着又返回了医院。
当天晚上,阿曼达站在窗前,眺望着妈妈所在的方向,他想妈妈,妹妹也是。突然,他发现一颗流星快速向自己飞来,他闭上眼睛,许了一个愿望: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
第二天的电视新闻中,播音员说道:在昨天的空袭中,又有一些平民死亡,其中包括八岁的阿曼达和他六岁的妹妹萨拉……
《规矩与爱》这本书看了一个多月终于看完了。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家庭金字塔顶端的小珍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如这句老古话般。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宠爱和呵护让原本的小天使们或许化身成为了小霸王。针对如此的教育现状,其实很是值得用长远眼光看问题的,家长们触目惊心到想要及早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作家王涛推出的《规矩和爱》一书,尽管只是文字的述说,但是我们却可以在看书的过程中学习并给孩子设置爱的规矩。
在全书后半部分中,我们可以读到更多细节方面的规矩要求。这里的规矩是为孩子设置的规矩;这里的规矩是真正带着爱的温情;这里的规矩是目标明确的教育方式;这里的规矩是时刻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的衡量准则。
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未来。他们理应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而方法何在呢?《规矩和爱》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好的提示,让有爱的“规矩”时刻伴随他们的成长。
千年来,多少次人类在睡梦中看到一只白色的和平鸽衔着嫩绿的橄榄枝在天空中翱翔;多少次,人类听着那枪声炮声,只能无助的叹息;又有多少次,人类在战争中受伤,失去亲人,却只能默默流泪……
战争,是由统治者引起的,去只能因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告终。那为什么要发起战争呢?是为了是自己的国家领域更大,还是为了向别的国家证明自家的强大?
可战争究竟能带来什么?百姓的无家可归,妻离子散;还有那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生灵化作冤魂。那些发起战争的统治者们,天天看到这些,难道不会做噩梦吗?
而和平又是什么呢?
和平就是和平鸽在蓝天的'背景下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和平就是黎明的花蕾在晨曦的风中摇曳;和平就是没战乱,全世界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游戏;和平就是……
对和平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对和平的维护,是人类的天职!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只爱而不知教也。”这句话是出自司马光的《温公家范》,也是我读《规矩和爱》一书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身为人母,为了女儿的教育问题,我曾翻阅了不少书,如《斯波克育儿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在左管教在右》等等。在阅读这些书的过程中,我从未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像读《规矩和爱》一样,边看边记边思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需要写一篇感想,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总结一下在对女儿教育中的得失。
爱而知教,教之以义方,然何为义方?在书中,在生活中,亦在感悟中。总结我对辛雨的教育,有成功也有失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小时候,我的睡相一直不好,母亲就一直半夜起来为我盖被子,让我不至于着凉。那时,爱就像无形的潮水一样包裹着我。
我渐渐长大了,对爱的理解也渐渐麻木了。我开始沉迷于电脑的世界,整天茶不思,饭不想。妈妈的劝告我也不听。就这样,我越陷越深……
那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夜色凝重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家里异常的安静,只有窗外的风在“呼呼”作响。我暗自庆幸,嘿嘿,今天妈妈不在家,我可以尽情玩电脑了。于是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点卡,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电脑……
谁知,世事难料。妈妈竟在这个时候回了家。夜空悄悄的下起了雨。屋内,我站在妈妈面前,耷拉着脑袋接受审判的到来。妈妈紧皱眉头,死死地盯着我。终于,她说话了。“你现在长大了,胆子也大了,竟然拿钱去买点卡!先进屋给我写封!”看着妈妈那张严肃的脸,我知道,我没法解释。
手中的检讨越写越长,我心中的悔恨也越来越深。门外的责骂声不断传入我的耳,让我刚积累起的羞愧在一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怒火。最后,我忍不住了。我冲进了客厅,涨红了脸,对她大吼:“我已经知道错了,你有必要一直说一直说吗?有必要在我的伤口上撒盐吗?”说完,便转身离去。妈妈或许是被我的行为震住了,她只是平静的看着我,没有说话……
夜已经很深了,窗外“滴答滴答”的雨声让我难以入眠。忽然,我察觉到了门外的动静。一定是妈妈!我急忙闭上眼睛。心想:哼,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对付我。门被小心的打开了,一个身影缓缓地走到了床边。她默默地注视着我……良久良久,她伸出了她那双手——那双历经了沧桑的手,熟练地为我盖好被子,便落寞的离开了我的房间。门被小心的关上了,我张开了那双早已噙满了泪水的双眼,望着天花板,就再也睡不着了。
哦!我感觉到了,这爱的潮水时时刻刻在我的身边。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这个小孩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 庸 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