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的科技发展,我们身边的各种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使的环境变得也越来越差。
一天,我同学和我一起的另外一个同学家去玩,因为我们同住在一个小区,所以不用那么费力还要跑来跑去。当我们走出小区时,我和同学们都惊呆了,因为我们看到这样一幕:垃圾桶里的垃圾多的都撒在地上了,马路上到处都是垃圾,而且还出了一点点小车祸,人行道上也不另外,有的人还被垃圾绊倒了呢!看到这里,我心里很难过,然后就先带着同学去另外一个同学家去了。
当我们俩到了同学家就对同学说我们成立一个垃圾分类小队吧!他们就说:“好,好,好”,然后我就问:“那么你们自己丢不丢垃圾?”他们俩对视了一眼,然后大笑的说,没有,然后大笑的说:“我们怎么可能丢垃圾啊!”我说:“好吧,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成立一个垃圾分类小队,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分类小队的一员是不可以乱扔垃圾的。”他们俩点了点头。
我们决定先到我们住的小区的附近去调研一番,还没有走出大门,我们就看到有一个垃圾桶里面的垃圾都漫出来了,地上散落着许多垃圾,一股臭味迎面而来。然后又到公园附近去,发现那里的垃圾没有分类,地上还散落着许多其他的垃圾。我们三人商量一下,决定先把地上的垃圾都捡起来分好类放入垃圾桶里面去。很快我们就捡完地上的垃圾了,当然我们也把它分好类了。
通过我们的一番调研我们发现:每一个放垃圾桶的附近都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和一个黄色的垃圾桶,绿色的垃圾桶写着厨房垃圾,黄色的垃圾桶写着其他垃圾,虽然这些标识都很清楚,但是我们观察到行人扔垃圾都是随手一扔,根本没有看标识,也不管分不分类的问题。路边的草丛里,也有扔的垃圾,环卫工人正在一点一点的把那些草丛的垃圾捡起来。
垃圾分类可分为四种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现在小区使用最多的是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而且我们现在的这个小区,每家每户也都分发了一个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还有垃圾袋。但是大家对于这个垃圾分类的意识还很浅薄,根本就没有进行垃圾分类。我们也看到很多地方都有宣传语,都是关于垃圾分类的,其中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就是“垃圾不落地余杭更美丽”。
我要告诉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们:请大家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让身边的垃圾无影无踪,还我们一个健康美丽的余杭。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们闻涛小学科技先锋小队的队员们一起去开展垃圾分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滨江区金东方社区。我们在社区驿站集合,开启志愿服务工作,任务是劝阻不按规定扔垃圾的居民,以及分类清理垃圾。我们开始分组,我、江嘉轩、张圣涵一组,我们每人分管一个垃圾桶。志愿者叔叔告诉我们,他们有专门的人员会从垃圾桶里把垃圾拿出来,并给那一家打分。我们奇了怪了,问,“你们怎么知道这个垃圾就是这户人家的呢?”叔叔笑着答道,“哈哈,现在这个年代,二维码可是万能的,扫一下,这是谁家的垃圾一下子就知道了。”
刚当完“检查”员,我们又当起了“调查员”。我们组拿着15份调查表,去小区里展开调查。我们的速度很快,没几分钟就调查完了十来个人。他们在纸上写的都是很关注垃圾分类……我们发现,这个小区里99%都是知道垃圾分类的,但还是有些人没有很好的去做,有的觉得是无所谓,有的觉得是看别人不做自己也不做。接下来我们来到绿能发电厂。我们先看了两部影片,了解了发着恶臭的垃圾是怎样变成电的。我们又去了总部了解叔叔阿姨是怎样监控垃圾变电过程的,还去了抓垃圾的车间观察垃圾是怎样被抓去发酵的。那个大爪子,我越看越像抓娃娃机上的“钳子”,不过它容量可以抓娃娃机上的大多了,一次能抓起三吨呢!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约60%的居民是实行垃圾分类的,40%是知道而没很好实行的。我觉得,小区里宣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断地有志愿者来劝导服务,来提醒大家要做好垃圾分类。我在这里呼吁大家,垃圾分类,让整个城市变得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我还有一些建议:居民们要用指定的垃圾袋来扔到指定的垃圾桶;志愿者要多劝导乱扔垃圾的居民,要在家里就把垃圾分类分好再到下面来扔垃圾,让城市环境变得更美好;政府要多注意城市周边的垃圾,并及时清理干净;还有,我觉得学校里也要给小朋友做垃圾分类的宣传知识,由小朋友呼吁带动大朋友一起做好垃圾分类。
生活中处处有垃圾,垃圾不但占地方,而且污染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环保,似乎已被人们定义为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垃圾分类,它已成为21世纪一种全新的健康方式。
说起垃圾分类,我不由地想到日本,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国家。每个日本人都能很好地规划工作与生活,而日式垃圾处理方法早已融入到每一个家庭中,他们不仅自觉地将垃圾分成专属垃圾桶,还引用智能化管理,这种分类巧妙有效。
而我们这次参观的鄞州区中兴小区,是首批启用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的社区。这一跨越,使垃圾分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提升。社区的叔叔告诉我们,这套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功能可强大了。
功能一:居民们首先要了解垃圾分类方式,通过自身实践,最后对垃圾进行正确投放来兑换积分。
功能二:通过手机APP,居民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就可以实现查阅积分、益币等10多个功能。我还亲自尝试了垃圾箱的智能化功能,垃圾箱里装有电脑芯片,当有人倒垃圾时,通过垃圾箱里装的感应器,垃圾箱上的盖子就马上打开,当你把垃圾扔进去的时候,它里面的智能芯片能辨别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功能三:该系统还配备了专门的智能垃圾箱。箱口处绿灯表示桶内垃圾未满可继续投放,红灯则表明桶内垃圾已满,很快会有工作人员及时将垃圾运至后面的垃圾分类站,并换上新桶。
功能四:在分类站还配备了除臭设备,解决垃圾的臭味问题。看,宽阔的马路上到处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放垃圾的地方再也看不见飞扬的蚊虫;再也闻不到刺鼻的臭气;过往的行人再也不用捂着鼻子,皱着眉头。有了这种垃圾箱我们将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里……
在很多小区,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一排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清楚标示着“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但垃圾桶内的东西却名不副实。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已为我们开启新的篇章,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捡起脚边的垃圾,扔进不远的'垃圾桶,让我们的地球母亲重现光彩!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在宇宙里是一个非常美的蓝星,可是在地球里却有很多臭水沟、黑色浓烟……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大部分都是垃圾填埋法和垃圾焚烧法造成的,让我细细道出它们俩办法的特点吧!
垃圾填埋法:简单地说也就是把垃圾放进人类事先挖好的大坑里,在用泥土稍微盖上去。可这种办法根本没用,除了可以不在生活中看见垃圾。可是在垃圾上面的土壤是寸草不生,不能在房子,也就是说这里是一个弹丸之地。经过人类多年来的改进,将衬垫隔离了土壤与地下水,将臭气从排气管排到高空,下雨造成的污水不会外泄,可这里还是不能造房子,所以这个办法怎么说都是不好的。
垃圾焚烧法:这种办法可以快速将垃圾“消失”,缺点有费电、有遗留物、黑色费烟……可这个方法受到了大多数政府的一致肯定,因为填埋法又破地又破财而且没什么用。垃圾分类主要用于垃圾焚烧法,第一步将可回收垃圾排去,剩下别的垃圾;第二步是将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这些干垃圾用普通火烧掉;第三步将厨余垃圾用电烧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费电情况。
虽然垃圾分类很重要,但是减少垃圾“生产”更重要,所以人人都要担当起这个责任。
继上海出台法规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后,北京也要推动垃圾分类立法,但垃圾分类标准与上海并不完全一致。近日,垃圾分类相关话题在网上持续引起热议。网民对垃圾分类普遍表示支持,但在具体执行中引发的讨论,也值得关注。
垃圾分类政策好不好,十个人里可能有九个人会竖起大拇指。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还在于是否在推行上动了真格,是否让每个人都切实感受到垃圾分类的紧迫感,是否都认识到了这项举措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否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全国46个重点城市将在2020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认真梳理舆情,回应群众关切,也是目前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垃圾分类动真格值得点赞,但不能忽视执行过程中造成的生活困扰。比如,有的地方推广扫码扔垃圾,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个人隐私与公共事务之间的越界;有的小区投放时间限制太死,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无法按时按点倾倒垃圾;更不用提不同城市垃圾分类标准不一,好不容易养成的意识到了另一个地方需要从头再来……这些现象都说明,垃圾分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较真碰硬,关键还得循序渐进。从“你是什么垃圾”的网络段子,到“吃饭10分钟,分类半小时”的日常吐槽,再到“干湿垃圾”的品类之争,可见垃圾分类是一场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方位变革,需要付出相当的认知、沟通和执行成本。分摊垃圾分类的制度成本,只依赖志愿者短时间的提醒远远不够,单靠强制手段集中推行也不现实。让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更加广泛,才能更有效果。比如,厂家可以在商品包装上添加垃圾分类建议;再比如,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浸润到教育当中等等。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施行,都需要一个臻于完善的过程。重点在于,如何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减少群众的困扰、降低转型的成本。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地铁开始实行安检,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城市地铁道路上进行安检。10多年过去,从奥运会的特事特办到变成常态保留,地铁安检已经成为北京百姓的日常。如今不断改善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北京地铁安检,用十年检出116万违禁品的成绩,为民众树起一条安全保障线,更培养出了坐地铁配合安检的日常习惯。可见,任何政策的推行都需要规范和完善,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要靠自发和自觉。
说到底,垃圾分类不只是一个文明意识的问题,也是一个基层治理的命题,既需要细密周全的考虑,也需要灵活人性的执行。从上海到全国各地,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掌声也有怨言。比起简单的通知和要求,规范标准统一、更多主体参与才能营造出可持续的氛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