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揭示了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之后,说明文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因为说明文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和读写说明文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例如前面提到的《中国石拱桥》一课,作者对芦沟桥的桥面装饰作了生动的描绘,“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态,惟妙惟肖”。对石狮子的这种神态逼真、活灵活现的刻画,显示了桥的高度艺术价值,增添了说明的文采,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带解说性的生动、形象的描绘语段,无须多做分析,只要张口诵读,闭目神思,细细品味,便可以想象到作者观桥时的那种喜悦之情,体会到作者作此文时那种对祖国古代灿烂文化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赞颂之情。同时,学生对我国劳动人民、科学家、科学事业的热爱景仰之情就会涌上心头,增强民族自豪感,立志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
像是一种宿命,古代的女子习惯了等待。又像是一把枷锁,等待,使她们寸步难行。
你于大汉深宫,手抱琵琶,低头沉思。你在等待,等待那人以你为妃,等待幸福。望着镜中你的美貌,你以为等待不过是瞬时之事。然而,你忘了,在这尔谀我诈的宫廷,美貌不过是蜻蜓点水之轻,画师把你绘于宣纸之上,却已不再是你的容颜。飞蛾,尚有扑火之勇,你怎会于此等待至老?面对和亲,你说,我去。其实,你在心里呐喊的,应是莫等待吧。
等待的枷锁应声而碎。莫等待,一首《昭君怨》流传至今;
莫等待,你让一个失去你的人视后宫粉黛如飞尘;
莫等待,你让另一个得到你的人甘愿对大汉朝俯首称臣。昭君,是你打开了等待的枷锁,吹响了莫等待的号角,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
你,十四岁进宫,却因太宗去世而被送入尼姑庵。最美好的时期,你在后宫中等待;
最难熬的时期,你在青灯前等待。我们都应该知道,你不会甘于等待。于是,你抓住时机,成功逃离那座寺庙。
从才人到贵妃再到母仪天下,你也曾受过冷落。或像他人,于深宫处等待斯人;
或,莫等待,自寻办法,主动争取。深思过后,即使为时代所不容,你依旧选择了莫等待,你却找当时最受宠的贵妃,一席谈话,如醍醐灌顶。“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的语句该是形容你的吧。
莫等待,你不必空对青灯;
莫等待,你统率着后宫三千佳丽;
莫等待,你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莫等待,你,使日月为空。
等待如一把枷锁,将你牢牢束缚,既如此,何不将自身化作刀剑,斩断人间束缚,让自身得以解脱。
人之一生不过百年,任你风华绝代,任你才情无限,到头来,还不是一抔黄土。
古代妃子如此,我们又何尝不是?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不必等待,自此开始,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之一是虽然短暂,但刹那的光辉,便似永恒。
暑假的一个星期天早上,当我从睡梦中来时,天以大亮,爸爸妈妈早已上班去了。当我穿好衣服,肚子已经咕咕叫了。我赶紧洗脸牙,就去吃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稀饭。我一边吃,一玩弄着桌上的东西。忽然,我发现桌上还有一个鸡蛋呢!我使劲一转,真好玩!我又从冰箱里拿了一个鸡蛋,两只手同时将两个鸡蛋一起转。原先的一个鸡蛋转得又快又稳,时间又长,可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那只鸡蛋却转不了两三圈,就歪歪斜斜地躺在桌子上不转了。
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又去转动那“罢工”的鸡蛋,可还是老样子。而原先的那个鸡蛋还在欢快地转呢!这是怎么回是呢?
我看看“罢工”的鸡蛋,又看看还在转的鸡蛋,真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我摸摸“罢工”的鸡蛋,又摸了摸刚才欢快地转动的鸡蛋,都一样光滑,沉沉的,也没有什么两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又不停地转着鸡蛋,一边探索着它转与不转的原因。突然,“罢工”的鸡蛋“啪”的.一声,掉到地上;蛋液流了一地。我急忙从桌子上拿了一块抹布去擦地上的蛋液,不料却把桌上的另一个鸡蛋带到了地上。咦,这个是熟蛋!然而,我冷静下来想:为什么熟鸡蛋转得快而生鸡蛋转得慢,甚至不动呢?
我看着两个已破的鸡蛋,熟鸡蛋蛋白蛋黄凝结在一起,是一个整体;生鸡蛋蛋白是液体而蛋黄是半固体。我用双手搓转熟蛋,整个蛋一起转动;搓转生蛋时,蛋白和蛋黄不能一下混合起来转动,鸡蛋自然就不能旋转了。
啊!我高兴极了!我发现了熟蛋和生蛋转与不转的秘密,我恨不得马上告诉大家我有个“伟大”的发现!
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生活中找到灵感的。
最近,我就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疑惑不解的问题。外婆给我买了一个粉红色的新书包,它的形状有些像四分之一个椭圆形,上面还印着一个白雪公主。昨天我对着书包发呆。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还在用手画着它正和反的轮廓。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都说眼睛看见的所有东西都是反的,现在我看见书包是正的,书一本也不会掉出来;但其实现在的书包是倒过来放的,书包里的书为什么没掉出来呢?这不是与科学家牛顿的发现矛盾了吗?难道那时科学家并不知道眼睛看见的一切东西都是反的?那这属于是研究的一点疏忽吗?
自从我发现了这一点,我就有些怀疑磁场的原理是真是假。我打算以后去好好研究一下,说不定我的发现也能震惊世界。
生活中的发现,细小微略的往事。这种偶尔往往是微妙的。往往产生于生活的偶尔,也孕育在生活的偶尔中,杉树林的快乐,夹翼在生活中的发现,火烧云的奇妙闪现在生活中的发现。以至于,牛奶加茶,也晃在生活的发现。但却总是存在于偶尔中。即使你挖空脑袋去想,也未必能发现什么。其实,这也是生活的多彩。
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提起重大的发现,大家可能会想到科学家,似乎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只要用心,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耐人寻味的科学现象。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我开始留心观察了:偶然中,我发现在冬天,高高的电线总是绷得很紧;而到夏天,电线就会耷拉下来。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怀着一颗炙热的好奇心,上网查了资料。原来呀,这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最有趣的一次——我在家里画画,没过多久便画了大半。最后,只剩下用油笔勾线了。可是不听使唤得手不小心把笔掉到了衣服上。于是我想到用清水洗。没想到却越洗越脏。心急如焚的我想到用纸巾擦,用开水泡。却还是消灭不掉可恶的污迹。我不知不觉走进了厨房。一眼望过去,看到了那瓶白醋。我马上想到:油笔的油是油性的,白醋是酸性的,那就一定能用醋把油污弄掉!于是我在衣服上脏的地方滴了几滴白醋。等它干了以后,再放到加了醋的水里面。我又搓又洗过了一会儿,那油污竟然没有了!那又磋又洗又泡都洗不掉的油污,竟被几滴白醋消灭了。还有一次,我不小心把200毫升油倒进了水里面。我心想:这下可惨了,妈妈非得骂我了。过了一会儿,油竟然浮在了水面上!原来啊,油的比重是比水轻的。真是塞翁失马,焉祸得福啊!
给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我不禁发出了感叹。这个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去发现。我真想把它们都找到,品味世间的奥妙。
所谓再造想象是指根据对于某种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这一事物的新形象的过程,即在脑子里“放电影”。在教学中,借助于再造想象,使学生头脑中重现出教材中所说明、描绘的事物,培养、丰富和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深刻地领会教材内容,牢固地掌握知识,并转化为技能。
初中课本说明文中不乏形象描述的部分。教学中,只要注意引导“观文”、“览物”,带入那些以描写作为说明手段所创造的情境,体验一定的情感,就会由于美的感受而引起兴趣。梁衡的《晋祠》是一篇“发现美,表现美”的优秀说明文。作者把准确说明与生动描写相结合,充分表现了古晋明珠——晋祠的自然美与社会美“浑然一体”的突出特征。讲说时,我注意抓住那些以动写静的动词,引导赏析,带入情景,让每个学生头脑中放映出晋祠。文中写山,用了一个“拥”字,表现其巍巍的气势之美。山拥抱着祠,“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轩榭”的祠,多么壮伟;祠,偎依着山,高大、幽深,景色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魅力无穷的山,何等怡适。文中写树,用了“荫护”一词,表现其苍劲的风骨之美。树,以自己“挑着”的青枝,“如盖”的绿叶,“荫护”着古老的祠,好大的力量;祠,正由于隐身于“托天”、“拔地”的古木荫中,才显得格外的幽静而典雅,这又是多么的美好。文中写水,用了一个“飘”字,表现其柔静之美。晋祠的水多、清、静、柔。作者把水与祠和其他景物连在一起写。水在祠中“穿”、“绕”,祠在水上“飘”着,水面有波,是微微的波;水“带”在流,是静静地流……水中有景,是数以万计的亭台楼阁的倒映之景。可以想象,在那景色如画,“飘带”如“织”的水边游览,移情于物,该是一种何等美妙的享受啊!由于生动的动态描写,本是静止的历史文物“三绝”,也处处给人以动势感,动则生势,势则感人。千百年来,山因祠而名,祠以山而存;苍劲的树,柔静的水,都成了古祠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美丽的自然风景,璀璨的`古代文物就是如此动人的“浑然融为一体”!教学此文,由于我引导学生“观文”如同“览物”,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练习写说明文时,也初步学会运用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中,借助课文本身的文学因素,将学生引入描述意境,不仅能促进对被说明事物的理解,而且能学到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