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梳理个人在过去服务中的经历,有这么一些经验与诸位分享,关联建立中的“四多”,服务工作中的“四勤”,团队沟通中的“四分”。
第一、关联建立中的“四多”,即多聊、多动、多看、多帮忙。
对于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接触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人群,进行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这时最需要的就是与服务对象建立关联,如何建立关联?参看“四多”
法宝:多聊、多动、多看、多帮忙。
一多是多聊,所谓多聊就是要多和服务对象(老师、学生)沟通、交流,多与他们聊天,从中了解状况、评估需求。社会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说话、聊天是必不可少的。在建立关联时要多聊,那里的聊不是漫无目的、天马行空的聊,在聊的过程中需要有必须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即有一个聊天的主题。聊天的过程是我们了解状况、了解需求的最好时机,多聊的过程就是多知道、多了解、多熟悉、多获取的过程。
二多是多动,所谓多动就是要经常走动,要多走出去,去与服务对象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每个学校都有社工站作为我们的工作阵地,我们工作时刻的大部分也都是在办公室或活动室度过,要么处理文案资料,要么开展活动。我们对阵地周边的环境是否了如指掌?我们是否经常走动,是否常从阵地中出来?我们需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联,就需要多和他们接触,多走进他们的圈子,多去探寻,多去接触。多动,从阵地中走出来,去看看阵地外的事物,我们会发现其实校园里处处都是好风景,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有收获。
三多是多看,所谓多看就是要多观察,多用眼睛去看,去发现。每个学校都有不一样的需求,我们的服务又难以满足全部需求,也难以和每一个学生建立关联,但我们能够利用课间时刻,走访班级的时刻,上社工课堂的时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然后就观察到的现象与同伴、督导、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交换意见,增加对所观察学生的认识。当我们用心去看时能够看到很多平时未被察觉的资料,能更好的明白学生,在关联建立中也更得心应手。
四多是多帮忙,所谓多帮忙就是多伸出我们的双手,为周边的人搭一把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正因我们的工作就是助人。对年轻的我们,学会去帮忙他人,力所能及的.事做一点其实吃不了亏,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多帮忙能够拉近我们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多做事能够加深我们在学校师生中的印象,对关联的建立以及服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第二、服务工作中的“四勤”,即勤思、勤做、勤写、勤论。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思考-行动-再思考-再行动。对我们的服务工作需要做到勤思、勤做、勤写、勤论这“四勤”,并相互结合。
首先是勤思,进行完需求评估之后,我们要针对需求制定服务计划,服务计划的制定也不是说有就有的东西,它需要思考。勤思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样样,事先预设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或问题。在行动之前,我们先要思考,行动之后,我们还要思考。前后的思考侧重不一样,前者所思考的是我们的服务计划是否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我们在带给服务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未知状况,我们需要预备哪些方案和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而后者所思考的是我们的服务是否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在带给服务时所遇到的困惑与挑战。不管是哪种思考,在我们的工作中,都需要多思考、勤思考。
其次是勤做,所谓行动才是最有效的。思考之后就需要行动,行动的表现之一就是去执行、去操作,将我们的计划付诸实践。虽然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算成熟,作为大学生,身上总会带着一丝学生气,这能够明白,但我们能够尝试做我们所思考过的事情。只有实践后才知道计划或方案是否贴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只有实践后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只有实践后才知道服务对象对我们服务的反馈。做十分的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有差错也是情有可原的,情不可原的是我们怕去做,甚至不去做。虽然做不容易,做好更不容易,但是不做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的潜质和优势。多做、常做、勤做,在做中学,在做中积累经验,这样才有收获。
再次是勤写,我们的工作不是做了就结束,需要有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成长的证明,也是工作的交代,需要保存这些重要的资料。勤写,多动笔,多动脑,需要我们在服务完成之后能够以文本的形式将服务予以呈现,记录服务中的心路历程,并从中总结出服务的特色和亮点。写能够帮忙我们记忆,也能积累资料,成为宣传的素材。
最后是勤论,所谓勤论就是在服务前后要多进行讨论,针对服务方案、活动设计进行讨论,针对服务状况、活动现场、服务对象反馈进行评估,了解服务的成效。在一个活动开始前先讨论,讨论时常常会碰撞出多彩的火花,这些火花就是服务中的特色和亮点,而这些火花常常是一个人所想不到的,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两个人的想法综合在一齐就成了一个全新的想法。在活动结束之后及时进行沟通讨论,就活动中的优劣进行商讨,取长补短、补缺补漏,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勤论不仅仅能够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而且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团队沟通中的“四分”,即分工、分享、分析、分先后。
在项目学校带给服务的不是个人,是团队。作为团队就少不了沟通、交流、协作、配合,在团队沟通中需要分工、分享、分析、分先后。
分工在团队沟通中能够明确成员的身份主角,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各尽所长,发挥优势。分工合作是团队沟通中的一块重要资料,没有一个明确的分工就难以确定团队成员的职责与位置,彼此的行动便会相互干扰、不相一致,同时会出现资源闲置或紧缺的现象,这样团队的行动就缺乏组织性和协调性,不能最好的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成员的优势。
分享是团队沟通中情感支持的一种表现。作为同来实习的驻校社工,大家来自不一样的地方,远离自己的家乡,然后聚集在一齐,在异地他乡开展实习工作,从情感上来说需要有人支持与关怀,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与交流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分享能够及时了解不一样项目学校的工作动态,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指点,为下一步的服务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分析是团队沟通中对问题的回应。一个团队正因不一样性格的成员组合在一齐,难免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这个团队的发展。分析能够帮忙我们理清团队沟通中的问题所在,为我们解决问题带给帮忙。科学、理性、对事不对人的问题分析能够使我们的团队更加凝聚,并一齐完成既定的目标,展现团队风采。
分先后是团队沟通中处理各项事务时的原则。一个团队一齐开展工作,需要处理的事务常常不只一项,沟通之时需要遵循分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的处理原则,分清事务的主次、类别,合理分配时刻,相互商讨决定,重要紧急的事务先处理,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务后处理,避免无主次、无秩序,不分轻重的状况出现,同时也能够规避沟通中的冲突,使团队成员更容易达成共识,统一行动。
我只能算的是一个较为懂事的孩子。在漫漫人生路这十几年里,我制定好了计划。可,这还不够。没有行动的计划,不过也只是空中楼阁。
我是个普通的学生,成绩算不上好,却也未差到哪里去。朱熹曾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生长河却是无限的。人生没有追求又怎能称得上是快乐美好的呢?
我从小就羡慕能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授人知识的老师。手指在黑板上游走的动作对于我来说无疑是胜过什么舞姿了!我的理想,也是成为那样的一个人吧!喜欢,这还不够。青春,就是要奋斗拼搏的啊!我勉强算得上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见到陌生人却抑郁不住的恐惧害怕,或是性格使然,又或是生就如此。在学习上只会空谈,却永远付诸不到实际上去。学习上算不上努力用功,老师交代的事情也能应允做好。别人努力读书的时候我却在发呆空想;他人奋笔疾书时我或许已躺在床上。别人的床上也许干干净净,我的却乱七八糟。老师说我安静稳重,实则闹腾活泼。一一列出自己的坏习惯,我发现——真的还不够。
我闲着无聊时,喜欢拾起笔找个小本子随手记录下些什么。习惯是好的,对于文笔并不好的我,这也的确不够。我喜欢看书,却不爱《三国演义》,更不爱《水浒传》,也从未细细品过文字间的韵味。我喜欢中国历史长河中遗留下的文学作品——古诗。却也未下工夫去背诵。我是希望我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学习多用功努力,文学上有些造诣,实则做个好人。
人生却是不过寥寥数十年,人要做的事不可寥寥数十件。做人,不求多优秀,只求能一直上进,一直思进取,做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周末晚上,百无聊赖之际。百度搜索社工电影,《癫佬正传》是排名第一位的社工电影,想着打发时间便打开电脑试看一下,怎料却如此触动自己的心灵。这个电影虽然于1986年上映,但也照样反射了如今社工行业的种种阻碍,作为一名刚入职不到半年的社会工作者,这部电影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下面不妨跟大家说说我的感受。
影片讲述了阿狗、阿松与阿全三位精神病患者的故事,篇幅有限。在这里先讲一下阿狗的故事吧,阿狗在菜市场与人们产生了冲突,菜市场的`人害怕拿刀的阿狗伤害到自己,叫来警察,这时社工出现,用玩偶吸引阿狗的注意力,让阿狗镇静下来,这才平息了一场***乱。与其说是精神病的阿狗制造了这场***乱,不如说是众人的不理解与内心的恐惧,菜市场的人因为知道其有精神问题,对其唯恐避之不及,更何谈平心静气与他沟通。也许这样说会给人一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感觉,毕竟大部分人面对一个手持道具的精神病患者是不可能保持镇静的。但作为一个社工,要遵守的首要价值观就是要尊重服务对象,如果社工自身不能尊重案主,更何谈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勒麦特和贝克的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是由于其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得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
电影中的记者问社工:“为什么不把这些精神病患者抓起来?”社工回答:“为什么要把他们抓起来?”记者回答:“因为他们影响市容。”社工说到:“如果我说你也影响市容,要把你抓起来你怎么想。”记者听了不做声,“那如果他们***人怎么办?”社工答到:“要是你***人怎么办?”记者沉默。
面对精神病患者,作为社工不应该将其视为特定群体,而应该将其正常化,把他们当做一个正常的人,他们照样拥有不同层次的需要,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不是社会的另类。
确实,生活中许多人对精神病患者有着偏见,认为他们怎么怎么样,不符合社会的秩序,其实这大都是建立在污名化之上的,偏见先入为主,自然不会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被自己认为不正常的人和事物。社工在面对精神病患者时首先要去标签化,秉持尊重,接纳的价值观如此才能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的专业关系,运用沟通技巧,为服务对象链接心理资源与医疗资源,让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照顾,病情得到控制,是社工在为这类人群服务时需要注重的地方。
诚然,作为一名社工,深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不易,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因素都是我们在开展工作时的阻碍,但好在我们都在这条社工路上,不是吗?
人生每一段的经历都是个性的,从来没有哪一段能够暂停重来。选取做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也是旅途中的一段独特记忆,值得我们保存,若干年后,它就成为我们生命故事的一部分,能够传讲。期望每个人都有新的与感悟,带着自己的热情、投入、爱心、真诚继续服务,实习结束之后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生活中,我们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这还不够,因为你总不可能永远第一;我们会做出一些很圆满的事,但,这还不够,因为我们要尝试去追求完美;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这还不够,因为还有很多事,你并没有为你的`父母着想……
我们的人生中,会经历许许多多,但,这还不够!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还远远不够。”记得上小学时的一次,我拿了满分,对于一个第一次考试并且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优异的成绩!可当我拿给父亲看是,他对我说:“这还远远不够。”当时,我诧异极了:“这已经是最好的分数了,还不够吗?”父亲只是微微的笑,然后摸了摸我的头说:“你还太小,这还不够。”
又过了几年,我上了三年级了,老师说班里要重选班干部了,我才想起来父亲当时对我说的话,难道他口中的不够是我没有当班干部吗?在那个幼小的年龄,我肯定了我自己的说话,由于急迫的想得到父亲的肯定的我,参加了班干部的竞选,当时我竟选的是班长。也许是因为水平的差距,也许是老师的喜爱,也许是因为同学的偏见,我,落选了。我失落的回到家,告诉了我父亲事情的原委,父亲又笑了,他对我说:“成绩不是一个精彩人生的开始,也不是唯一一个衡量人的办法,你爸爸我活了三十多年,从来没有满足过现在的生活,也就是这样我才有了做所有事情的动力,你还这么小,一次满分就足够了吗?一个班长竞选就足够了么?你还要经历许许多多人生中的苦难,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了。”也许我当时太小了,并不理解父亲话中的意思,但我好像被点通了。
直到后来,我竟入了初中生活,我彻悟了爸爸话中的意思,对啊,我们不能满足与现在的生活,满足只会让我们失去信心,变的慵懒,我们还年轻,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挖掘自己生命深处的宝藏,我们还充满活力,应该自己去拓展自己为人生,为自己的人生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光明的大道!当你累了,当你倦了,当你悔了,要记住,对自己说:这还不够!重新燃起对生活斗志的烟火!
记得当时在护士周筱红的组织下,二区的绘画小组成立了。我们的队伍良莠不齐,这也让我们这些缺少绘画功底的人暗自担心,能不能很好的参加这个小组,结果又会是怎么样?然而当我们第一次走进课堂时,就被眼前五颜六色的\'绘画材料所吸引,开心的拿起笔在画板上涂鸦,第一堂课上的很新奇,老师对我们没有任何要求,只是用画笔在画板上引导我们,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受和想法用我们手中的笔描绘出来,也就是这第一次奠定了我们对绘画的热爱!
“乐爱”的社工,我们亲切地称呼她为乐乐,她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待人很温和也很诚恳,她和我们交流时没有距离感。我清楚地记得她一笔一划的教我们画“乐爱”标志时的情景。
“乐爱”来到我们身边已经快1年了,这一年里我充分地感受到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乐爱”社工里的新生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沈佳秀更是成为了我们的好老师。她一笔一划的教我们画,帮助我们调配色彩,帮助我们把画修改的更完美。而每当我们画画遇到困难时,我们都会亲切地呼唤“小老师”来帮忙。在这期间,我们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圣诞节来临之前,她还亲手为我们发放了圣诞礼物,天气凉了,她嘱咐我们多加一件衣服……
现在的“静之书画社”已经成为翊园最受欢迎的活动,我们特别期盼每次活动的到来,它已经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凡是社工小组都有个时间限制,我们特别希望像“乐爱”这样的社工团体能多多来到我们翊园,给我们带来阳光,带来温暖!
今天,我们班的眼保健操扣了分,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
我有些不满,懊恼是哪个检查的人和我们班过不去,可是念一想,这能怪那个检查员吗?不能。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地做了眼保健操,那么检查员会故意和我们班过不去以至于扣我们的分吗?
找来找去,原来不怪别人,原因在于自己,我们自己没有认真做,没有认真地去看待眼保健操,甚至有些人根本没做,当然会被扣分。换做我是那个检查员,看了这种情况,我也会扣分的。
开始写检讨时,我边写边觉得老师这样做不公平,是啊,我每次都认真做了,为什么扣分时我还要写呢?当我想到集体二字时,我终于明白了,班级就是一个大集体,如果每个人干每个人的事,那么集体就团结不起来,光自己做好是不够的,还要让更多的人做好,只有做到这样,班风才会好起来,整个集体才会团结起来。
一个人来号召领导是带动不了五十二个人的,就像拉车一样,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前面拉,那么,就会觉得很吃力,但如果多数的人在前面拉,车子才能够快起来,才能起到团结的作用。只有大多数人团结起来,努力做好榜样,才会带动其他人,这不就是集体二字的含义吗?
我仔细回忆着,的确,我是认真做了,但是,当时教室很吵,一个星期下来都很吵,但我并没有阻止,只是做着我应该做的,继续让教室吵下去。现在想起来是多么不应该啊,且不说我是班干部,就算是班级中的一员,也应该想到要阻止一下说话的人,起一下带头作用吧!
这次的扣分责任不全在说话的人,也不全在于没有阻止他们说话的人,更不在于检查员,这次的责任是我们全班都要来承受的\',要让我们都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件小事。
分已经扣了,没有机会再去挽回了!但是扣分也未必是件坏事,它带给我们的虽然有失落和郁闷,但它给我们全班敲响了警钟,也让我明白了集体的重要性。
也许,如果没有这次扣分,我就不会自我反思,重新认识一些道理;也许,没有这次扣分,我怎么也不会明白集体的重要,不会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如果不是这次扣分指出了我的错误,我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去,终而误了大事。
扣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在这次的扣分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不吸取经验教训,那么扣分不也是白扣?
不要用一种愤怒和烦恼的心态去面对扣分,也许有时,扣分也未必是件坏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