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在价值方面的取向,而我国长期存在的“社会本位”的片面教育理念,即认为一旦社会取得发展,个人就自然而然的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然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与受教育这两者都是教育的主体,其本身是密切的`相互促进关系,属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同时,这两者之间又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与条件,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培育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点,旨在完善人的多方面需要,不断提升人的精神需求,并促进人用科学思维、科学立场、科学观点以及科学方法等去认识、理解这个世界。因此,丰富个人的思想精神世界,不但有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利于个人思维、情感、智慧以及品质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从而更好更快的实现个人价值。[2]
(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把教育者作为整个环节的核心,而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改变这种教育方法,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即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如立场、需要、利益、期望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广大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与自我提升,实现个人思想、性格、心理、精神等的全面发展,最大程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人价值实现的功能。
(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今社会,要想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一方面要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引导和教育,帮助其克服困难、强化意志力,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大力宣传法制教育,营造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还要增强公民的纪律教育,强化公民的纪律意识,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如此才更加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3]
(一由“成圣”转向
“成人”现代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就个体而言,道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各阶段组成的过程。由“成人”到“成圣”也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且“成人”是“成圣”的基础和前提。圣人的高度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先“成人”方有可能“成圣”,越过“成人”直接提出“成圣”的要求,只能揠苗助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将“成人”作为基本追求,确保教育标准的设定立足于多数人,力求对多数人的道德发展提供指导。
(二由知识转向生活
道德与生活密不可分,它不仅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还存在于生活、实现于生活,更是在生活中得到确证。道德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真正获得道德,而道德的最终目的也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因此,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道德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建立在生活基础上。
(三由说教转向导育
当今多数学者都认为,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或者说思想道德主体的形成,主要还得依靠受教育者自身,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是其自主构建的,教育者仅仅是一个外因,只能为受教育者提供“帮助”。虽然各个阶段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同,但总体而言都包含知情意行等要素,对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掌握道德知识,却很难使其形成受教育者所期望的情感、态度与行为。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由说教转向导育。
教育团体的内部管理与人员素质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教育工作要理顺领导层面的主体地位,明确思政的教育理念,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高校的日常思想教育中去。
2.1构建健全的思想教育工作框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以党委为领导核心,统一分配下属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工作职责,构建责任框架的树形结构。校党委要针对本职工作内容定期开展有方向、有重点的调研活动,讨论教学的改进方案,进行交流与工作总结。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系统性与理论性相对较强,在工作开展之前就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调动教学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意义。
2.2以人为本,创新工作理念
新时代的教育观念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的贯彻到日常的工作中,当教学机构更多的将自己定位为服务角色时,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细致,将会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同。由于当代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较为分散,统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根本解决所有对象的心理问题,因此有针对性的点到点式的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是一个能在人才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团队,辅导员通过在生活中与学生沟通可以更好的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辅助思想政治课程有效开展,保障人才健康成长。
2.3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质量
在工作中高校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目前各高校已将思政教育作为教学中的必修课程,而由于探索研究的程度不足,其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思政教育“走场”不精同时又占用了人才大量的专业课学习时间,可谓两败俱伤。我们应避免过份注重人才专业技能知识培养的现象,杜绝思想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端正态度为人才铸造一座坚固的思想堡垒。
2.4吸取外国的先进经验
国外的思想教育特别强调政治氛围自然化,在生活中影响人才的潜意识。学生无论是在家庭或是学校都有着相当大的自由。而我国应试教育下人才被过多的束缚,造成其思想的形式化、机械化,不利于人才的发展,因此重新理清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教育工作本身应具有系统性与阶段性的特点,人才的教育不是单方向的灌输,而是应采取双方互动的原则,使学生获得主动权并最终实现自我教育。教育要首先营造民主平等的环境,从是非观到人生理想引导人才逐步融入到社会主义制度中。
2.5更新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如今网络成为了最为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因而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应合理的利用这块有利阵地。各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络中开展党政窗口,及时传达先进的理论思想,并针对当前的时事设立相应的论坛通道,由党政老师参与管理保证学生间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实践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好方法,实践能够将人才推向社会、推入集体。我们不应孤立的被动授课,要使人才获得教育的主动权。
新时期的国际国内的时局依然动荡不安,经济危机的余温尚在,就业压力巨大,资本主义国家加快脚步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不良风气影响着人才的人生观与政治信仰。在此种形势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制约,但只要正确分析当前局势,找到“瓶颈”的要害所在,努力研究科学合理的改革工作路线,人才必将肩负起历史的伟大使命,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美]全球化的利弊[N].国际先驱论坛报,2001,1,4(4.
[2]石国亮.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青年探索,2005(1:41-43.
[3]童静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政治思想教育,2006(876.
[4]徐建楠,施向荣.思想政治教育:大的与管理下的社会管理方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世界有许多国家,因为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形成了阶级之差,使处在不同阶级的人们的思想也产生了分歧!
大家是否知道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国际的学校中,一天,老师说:“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讨论一下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就其他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结果,同学们无言以对,当老师进一步追问的时候,美国学生说:“老师,什么叫‘其他国家’?”欧洲国家学生说:“什么叫‘短缺’?”非洲学生说:“什么叫做‘粮食’?”而中国学生怯生生地望着老师说:“什么叫‘自己的想法’?”
美国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在那里,有各国的精英,它虽是由英国分出的,但是科技却领先于英国,在美国人眼里,自己的强大以满富余他们,他们眼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能与他们媲美由此理至于美国学生的眼里根本没有其他的国家,但他们可知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道理。
欧洲是富有的,在那里很少有会有年在街头饿死人,在那里人们的生活总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个人的钱包即使不是鼓鼓的,也不会有空的时候,看街上来来往往的小轿车,那一座座的摩登大厦,便可知道欧洲人的生活富裕。事物有利有畀,欧洲人永不会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非洲贫困地区多少人民饿死街头,在那里一粒米,一滴水都是如此珍贵,甚至是用血汗换来的,每个非洲人民可谓对珍贵体会的淋漓尽致。
以上不理解“其他国家”“短缺”“粮食”都是不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不理解“自己的想法”。
中国人不理解什么叫做自己的想法,也许是受封建文化的渲染,古代有个“夫唱妇随”嘛,如今要延续到改革开放,八零后的炎黄子孙们,也要学学,别人人口既开,言则对!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听话?
思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思想乃国家之魂魄。
今天我们有幸聆听了新学校心理老师的有关心理健康讲座,觉得很有收获。现代的孩子们,被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弄得不知所措,常常不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加上各种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容忽视。
老师主要针对对于来到新环境的我们不适应做出了解释并且给予我们帮助。以前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总是觉得它非常的神奇。但是联系到自己呢,总觉得心理研究不是自己所能涉足的领域。深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回忆自己读书时感受。课堂上呈现的材料尽管十分有趣,十分让人信服,但是却不能十分清晰的指导相关的日常教学实践,简单的说,那时学的心理学总是停留在理论,或是理论都没有到,只是觉得神奇,有意思,好象也没有现实生活中看的到,摸的到的展示给我们看,总觉得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高不可攀。
听了老师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感受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高深,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静下心来,多思考,多反思就是研究。发现以前自己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真的非常的匮乏,要多看看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书,这样以后遇到一些问题,就不必手忙脚乱了。
聆听老师的演讲,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很多知识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演讲主要围绕:如何走出贫困的心理阴影;如何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如何调整不稳定的心态;如何积极改善人生。众多的如何都可以从老师的演讲中找到答案。
演讲的时间尽管很长,但是我们丝毫没有觉得乏味。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构思向我们诠释着人生哲理:人与人是平等没有高低之分,人生的最终意义如何在于自身的努力。人来到世间,经济上的差距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心灵上的差距是后天形成的,以不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感受。自卑也好,自傲也罢,这与家庭的经济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要用平衡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存环境。周老师还举了生活中的实例,每一个例子过后她都会留给大家许多心得体会。
演讲短暂而精彩,留给我们隽永的深思,“知识改变命运”这一永恒的真理激励着无数不甘于现实的人们。我相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贫困带给我们不只是困扰更是一种创世的精神。我来自农村,深知生活赋予贫苦人们的心酸,然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虽没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我的精神生活是充实的。我积极向上,我坚信现实不会停滞,我的付出会有回报。
大学四年很长也很短,这要看我们如何运用每一天。希望每一位处于逆境中的同学都能够学会勇敢地面对。用微笑迎接挑战,以从容应对人生!
星期六上午,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中小学感恩教育》,深受启发。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于丹老师讲的那个故事:一个小男孩每天在一棵苹果树下天真的玩耍,摘果子、揪树叶、爬树干,有的时候发脾气还在树上乱刻乱画,但是大树从来都不生气,当孩子长成少年时,他突然不来了,当他再次出现在大树面前时,已是愁容满面,原来他的同学都拿着学费上很好的学校,买很多新玩具,而他却问大树能否给他,大树让他把它所有的果子都摘了卖掉,交了学费,买了新玩具,以后这个孩子每年都来摘果子,孩子长大了,树也老了,孩子还是不高兴,因为他的同学全都成了家,他连盖房子的钱都没有,大树又让他把树枝砍了,盖了一栋房子,娶了新娘。很明显这个孩子既没有孝心,又没有爱心,更不要说自立、自强了。
其实,我平时做的也不好,每次去吃肯德基,都是爸爸妈妈面带笑容的坐在那里看着我吃,自己从来都没舍得买一个尝尝。每换一个季节,爸爸妈妈都没买新衣服,可我至少要买两套。平时妈妈总是问我吃饱了吗,穿暖了没有,而这些话我从来没有问过爸爸妈妈。另外我觉得现在我们确实知心朋友很少,在家上网、打游戏的超过一半。其实我们应该多出去走走,了解一下大自然,多结识一些新朋友。而且我们从小就应该多方面发展,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通过于丹老师的讲解,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孝心、爱心,并且能够自立、自信、自强的好孩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