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时,无意间看到了在角落里“沉睡”了许久的玩具,它们身上已经布满灰尘,可它们仍残留着我对儿时的回忆。
想想儿时,单纯的想法,天真的笑容,幼稚的.话语,还有玩具们的陪伴,总会让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没有作业的负担,没有成绩的压力,没有烦恼的困扰,有的只是那无尽的笑容。
想想儿时,极容易满足的我,一件开心事可以乐上半天;“童言无忌”的我,常让父母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演讲”。
可是,时间冲淡了一切,冲淡了我对儿时的美好回忆。
而现在,学习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在了我的身上,让我喘不过气儿。每天,脑海中浮现的只有学习这两个字。父母的严格,让我的作业本“更上一层楼”。现在的我,远离了快乐,远离了欢笑。烦恼的事多如牛毛。
不知何时,我已不再抱起那个可爱的洋娃娃,还有那些曾让我爱不释手的玩具。学习已成了我的一切;成绩决定了我的“生死”,烦恼成了我最熟悉的词语……
角落里的玩具仍在等待我的光临,但是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了,不可能再天真地抱着玩具们欢笑,而时间,也会洗刷掉我对玩具快乐的回忆……
真希望能回到过去,回到那个只有欢笑,没有忧愁的童年时代。然而,这个希望,伴随着夕阳的最后一缕阳光,渐渐地消逝了……
在英语村里,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四个场景——“城市馆”、“自然馆”、“生活馆”和“商业馆”,四个场馆中的部分物品和布景都是实物,每个场馆又被分成几个场景,外教和中教轮流授课,我们这次可真是与英语世界来了个亲密接触。在全英语的语言环境和实物情境下,我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涨。就比如说在城市馆里吧,刚进城市馆,一个美丽的大都市——上海的模型立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一个个地标性建筑物的模型,在镭射灯光的映衬下是显得格外的雄伟壮丽,你甚至猜想不到的是在城市馆里居然会有一节能移动的地铁车厢,在最后一节课中,老师终于带着我们“乘坐”了一次地铁,这“地铁”中,老师不停的作者令人捧腹的`动作,使得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想“乘坐”一次平时已经坐得习以为常的地铁。每当外教拉开悬挂的粉红色幕布时,或旋转布景板进行场景切换时,我们都会发出声声惊叹,因为,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学习过英语。在商业馆的超市里,甚至可以看到真实的收银机等等实物,我们真实地体验着用英语对话来购物的整个流程,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来学习这个角色所要说得话;在生活馆里,老师会用英语生动地为我们介绍各式厨具用品,并且还和我们做游戏,让我们在游戏当中来巩固与加深你对这个英语单词的印象,如果你读得好的话,老师会和你拍手,表示鼓励;在自然馆中,我们仿佛亲身来到了大自然中,有热带雨林,有北极,海洋,在教室的墙上还贴着国家的地图和标着英语单词的国旗名称,在自然馆中最有趣的还是要数在进门时有一座假山,不高的假山上悬挂着一个吊绳,仿佛可以真的用来攀岩一般。我们不时为老师们幽默、生动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爆发出阵阵笑声,为同学的精彩表现鼓掌加油。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快乐的学习了一次英语,也然我的英语水平提高了不少,希望以后这样的实践活动多一些,能够我们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我期待着有更多的同学能来到这个英语村里来,让他们也体验到更多学习英语的快乐!
我儿时的天堂一直是石家庄开发区中的小区花园。
不必说璀璨的夜星,纯净的天空,柔媚的桃花;也不必说朋友们的欢笑弥漫整个花园小区,鸟儿们在树丛间高声欢叫,打篮球的青年被旁边的观众鼓舞着。单是那小小的一片草地,就令我陶醉着迷,它是我的天地,任我穿梭。
蛐蛐儿在那里唱着它的小曲儿,蜈蚣在那里玩着它的迷宫。更有趣的是,只要是时候,拿一把小铲稍微在土里挖两下,就可以挖到一窝西瓜虫,胆子大的男孩子,把西瓜虫放到手里,西瓜虫会迅速卷成一个球,用树枝把它展开,露出里面毛茸茸的小脚,“哇!呀!……”,虽然吓得尖叫,但却激动、欣喜无比。
那时还经常在冬天找枯草,收集起来,想为小鸟做个窝,一边找还一边想小鸟找到窝后多么高兴,虽然现在早已得知那样行不通,但每每想起此事,便笑我那时天真的可爱。
那时小区里种着一些灌木科的植物,每次到了夏天时,摘一大把植物结的小果果,鲜红鲜红的,把小果果给小伙伴们看,便说:“谁来吃一个,要是吃到苦的果果,便会有坏运气,如果吃到甜的,便会有好运气。”其实这些果果都是苦的,每次到自己吃时,味道苦的呛人但却说甜蜜无比。
我在五年级时便搬了家,可是好想回到那里,那毕竟有我的\'童年,我的欢笑……
说来你不会相信,我儿时最为喜欢吃的小零食就是当时及其不上眼的芡实,在我们余干当地俗称鸡卵子里,当然,那时候的芡实不像现在抄作的这样火爆,根本不知道它在书上的全名,更不会去了解它的药用性和保健性,因为80年代的它,就是平民百姓都不怎么去吃的小零食,而我偏偏对它独有情衷,理由很简单,就是特别的便宜,五角钱给你一小忠子杯,在当时的余干,唯一的一条东山大街上,只要是到了芡实成熟的季节,任何一个小摊小贩上都可以买得到,而且买上一块钱放在口袋里,就可以从早上去上课吃到中午下课回家,这对于当时口袋没有多少钱的小孩子来说,自然成了儿时最为解馋的.首选食品,吸引力很大。如今,在记忆中细细的品味,当时那一粒一粒扔进嘴里嚼的感觉非常的记忆犹新,那是粉粉的口感约带一点涩涩而又甜的味道,偶尔嚼上几个外壳软软的熟芡实,我会连壳带心一起吃掉,那个香甜味道,没有得说。
如今,过上安康生活的我再次品尝芡实,未免儿时的味道约显有些欠缺,一来因为当今的芡实价格昂贵,二来花样百出的各种食補疗法替代了那个年代最为粗糙的吃法,当然,细细的斟酌,现代的芡实吃法应该是更具合理性和营养学。不管怎么样,一个不起眼的民间小零食华丽转身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且在余干美食之乡享有盛名,形成了以种养,深加工,延伸的产业链,其加工的系列产品如芡实饮料和美酒正在漂洋过海远销欧美等国家,为传扬美食之乡---余干赢得了美誉。今秋专程采访,但见余干县三塘乡生态曹氏产业园,芡实茫茫一片,不禁感慨万千,又一次唤醒了儿时的记忆,自觉进入心灵深处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引来了无限忆想。
其实,品尝任何美食,人人都有一种自己味觉的固执,但是,我认为坚守家乡的味觉还是比永久还久,因为那种家乡的味道是维系乡土人情的纽带,历经千秋万代永远都不会去更改,传递的不但是一个地方的美食特色,最为重要的是传递着家乡人的亲情味道。四方游子,无论身在何方,家乡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都是亲情的味道,正宗的味道,令人震撼,直到永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