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敬畏”。
2.解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不足”,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告诫人类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点明观点的是最后一段。
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将它们连词组段;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仿写一个句子;
3.你觉得文中哪些段落很有特色,试仿写一段话。
我们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带着对大自然的憧憬下了公交,来到一个不知名的森林。我注视着四处,在这里,没有钢筋水泥筑成的平坦道路;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没有巍巍林立的高楼大厦。正当我思索着,远处一丛盛开得璀璨的鲜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贪婪地嗅了嗅空气中飘逸的花香,不知不觉地挪动脚步,迈向那片美丽的花海。只见,在熹微的晨光的渲染下,娇艳的花儿涂上了一层绚烂的.金黄,风儿一吹,大片的花海形成一道道涌动的波浪。一群不知从何处来的蝴蝶,徜徉在一望无际的花海中,摇曳着色彩斑斓的羽翼,宛若翩翩起舞的仙子,欲与鲜花试比美。还有那成群的蜜蜂,绕着鲜艳的花儿嗡嗡地叫,好像在霸道地说:“不要抢我的。”漫步在这片花丛中,享受着自然赋予给我的一切,什么烦恼也消散的无影无踪。
穿过花丛,是一片茵茵芳草地。更令人心往神怡的是,这里依山伴水。我坐在了一块靠近溪边的草地上,聆听着潺潺细水。大自然仿佛是偏心的,它把一切美好的声音都赋予给了流水。你听,那淙淙的流水声是小溪一路弹奏的欢乐的琴弦,叮咚佩环,虚幻缥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纯天然的交响乐。
风,轻轻地掠过我的脸颊,我仰起头,望向前方,我的目光落在一座青葱的山林。是的,我爱清澈的流水,更爱眼前这辽远的大山。山上的树木是那么的绿,绿得深沉,却依稀可以看见缕缕云烟漂浮在半山腰,随风而变,时而幻化为朵朵白云,或虫鱼,或鸟兽,一切皆在眨眼之间变幻万千,予人一种庄严的静谧,细微之处却透露出了勃勃生机。山的形状近似于半圆,仿若大地吐出的半壁绿明珠,驻立在天与地之间。李世民的“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中,描述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景致吧。
学生朗读课文,用课件展示下列词语:学生读准字音并据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
混淆咫尺狼藉相形见绌硕大狂妄精巧绝伦深邃
人的一生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自远古至今世,人类日常所需,基本皆取于自然。而自然环境也影响着人的个性,人们常说北方人豪放粗犷,谁说这不是受到北国一望无际的草原,或北风呼呼、黄沙滚滚的高原景观的影响?而南方人的细致多情,又不正与那江南绮丽迷人的风光表里一致吗?由上可知:自然不但能使人类生存,亦能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对人类影响极大。
现今的世界是高度的科学化,衣食住行,不知就有多少合成品,就是眼睛所见、耳朵所闻的,也总是充满人工味,实在是可怕。曾经看过一部影片,名为《500年后》,内容是幻想500年后的人类世界。那是一个建在地下的城市,单调的格局,整日为白昼,人们表情呆板,没有感悄。电脑计测、监视着一切事情。人们没有所谓出生、死亡,只有产生和消失,三棍只是维他命丸,根本见不到花草树木,更别提飞禽走兽,科学技术代替了一切。剧终,男主角受不了这种生活后,便返回地面,奔向大自然。看过这部影片后,不禁感慨,现今的科学已经愈来愈进步了,人类与大自然的距离也愈来愈远,这怎不令人担心人类将来的命运呢?虽然是500年后的悲剧,但是今天已具其端倪了。
我一直深爱大自然,“她”为我的幼年生活着上丰富的色彩。那时住在外婆家—一个临溪的绿色小村。我没有洋娃娃,也没有电动火车,我对那些怪玩意也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我有着一个大玩具,那就是大自然。春日竞艳的各种野花,清晨日出时那道微曦,镶在夜空上的各色钻石……不是名画家可用彩笔绘出的;而那百鸟快乐的歌唱,竹林沙哑的低诵,溪水的曼吟,又有哪个乐团能演奏呢?
我为自己能在自然中成长感到庆幸。在都市中成长的人,每日见到的是带人工色彩的建筑物、柏油路;听到的是汽车喇叭声、人们紧张脚步声的喧闹;嗅到的是烟味、酒味、腥躁汗臭。那一方小小的天空,被层层高楼遮蔽得所刹无几,哪还能见到满天星斗?霓虹灯、车灯和水银灯的光辉使月儿总是那么郁闷。人在这种环境中,即使读破万卷书,又如何能拥有广阔的胸襟和超俗的思想呢?
自然像是一篇美好的文章,人就像文章中的字,字虽可脱离文章而单独存在,但是那又有何可读性呢?自然影响人的一生,是恒久不变的道理。
1.感知课文内容,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在淮河的一边,曾经坐落着一个城市。
那里山清水秀,森林苍翠欲滴。
奶奶告诉我,在她很小的时候空气是清新的,街边的树荫下常能听见鸟儿声声鸣唱。当闲暇时,奶奶便跟着祖母拎着小花篮在家门口的“花园”观赏,时不时摘下一朵,装扮自己的小花篮,摆在自家的窗台上。说这话时,我清楚记得,奶奶脸上那温暖的笑,像春风一样吹进我的心田。
那一天晚上,我久久不眠,我不知道奶奶说的“仙境”在哪里?我找呀找……
突然,熟悉的景象又出现在我面前,前面就是我家,妈妈在门口打理着她的兰草,爸爸在摇椅上读着报纸。抬头一看,天上的风筝争奇斗艳,朵朵白云像棉花糖,甜甜的,甜到了我的心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玩着过家家,一股股清香迎面而来,那是一簇簇的栀子花,映衬着蓝天白云,在微风中荡漾出水一样的波澜。而我,躺在草地上,直面着天空,感受着小草的生长,啊,一瞬间,我陶醉了……
突然,一阵熟悉的声音又刺耳的响起,我该起床了。看看窗外,阴霾笼罩着整个天空。我一边不情愿的穿衣、刷牙、吃饭,一边埋怨着天气如此糟糕,埋怨梦境如此短暂,真实和梦境的落差让人一下子难以接受。走下楼,就看见带着口罩的人们面无表情地来来往往,稀疏斑驳的草地上满是各种垃圾,很难想象到躺在上面会有什么后果。哪里有可爱的风筝和小鸟,哪里有棉花糖般的白云,映入我眼帘的全是灰暗的雾霾。
一片片整齐的水泥广场遮盖了泥土地,一辆辆喷吐着刺鼻尾气的汽车在道路上拥挤,一台台轰鸣着的空调将闷热排向天空……错了,全错了,我们这样的“前进”漫无目的,遮掩了天空的不是阴霾,而是无休止的贪婪,是用大自然的鲜血来浇灌人们不知满足的***。于是大自然哭了,它累了,它怒了,于是酸雨、沙尘、干旱……还有那些不断消失的动物、植物,它们曾是我们生命长河中亲密的旅伴。大自然用更残暴的方法回击和控诉着我们。当我们埋怨恶化的气候和环境时,有谁考虑过,我们对大自然做了些什么?有谁能想到它的痛?我们一直在不断索取,不断掠夺,却不知道我们也应该给予、奉献。
我想看到奶奶所说的家乡,想每天醒来时看到如我梦境一样的环境……其实,大人们都不知道,在我们的心里,真正喜爱的并不是喧嚣热闹的游乐场,也不是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更不是富丽堂皇的酒店商场,而是清新秀丽的绿水青山,清澈纯洁的天空白云,还有带着花香的空气与淡雅的阳光……
我多想让天空更蓝一些
我多想让白云更美一些
我多想让小草更绿一些
我多想让自然更自然一些
人类与自然之间,有隔离带吗?这个问题实在是问得好,说有也有,说没有呢也对。
大自然就像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就像被她捧在怀里的孩子一般。但是她的“孩子”人类却不断地汲取,吮吸这位伟大的“母亲”那最后一滴乳汁。
有时,我也在想,这位“母亲”是不是对她的“孩子”有点太溺爱了呢?
霍金曾预言2060年的地球将因为环境污染,机器智能和资源的抽空而毁灭,人类将转于另一个星球生存,这是多么可笑的计划呀!
人与自然有隔离带。
面对人类毫无止境的污染环境,大自然必须采取相关惩罚,向人类宣战。
人们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有害垃圾,导致大自然空气质量不断低下,环境不断恶化。
越来越多的大城市被高高地建立起来,使那些本来在这里生存的动物不断迁徙,某些动物继续顽强的生存在这儿,却被人类当成赚钱的工具,危害其生命。
人类科技创新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从切尔诺贝利的核漏爆炸事件可以看出人类科技对大自然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甚至更大。毋庸置疑,最终受害的必定是人类本身。
人类对大自然资源不断汲取,导致大自然变得渐渐匮乏了起来。尽管如今人类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并实行相关措施,但都为时已晚。
枪声响起,最后一只温渡鸟停止了呼吸,停止了心跳。远古的大型动物鲸被人类大量捕***,似乎被写进了剩余灭绝的本子上。阿拉斯加鸬鹚和新西兰椋鸟的相继灭种,使人类知道了肆无忌惮砍伐树木捕猎东西的后果。
人类的贪心***使这些珍稀动物濒临绝种。
如果一个人吸取了***,他会更厉害;如果他又吞噬了贪心,那么在最后等着他的就是恶魔。
人与大自然之间没有隔离带。
人类不断贪婪地汲取大自然这位“母亲”的乳汁,尽管实施了一些措施,但还有很多人不听忠告,大公无私的“母亲”大自然必须以一些危机事件来警告人们。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全球变暖,酸雨来袭,洪水猛兽,地震常发,危机的警钟已然敲响,人类认识到大自然的匮乏,实施了各种挽留计划,希望这样有效,不要让我们的“母亲”大自然再受伤害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