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星期六下午15点20准时开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辩论赛。辩题为:孙悟空和猪八戒谁更适合做老公?我方武汉学院为反方辨猪八戒更适合做老公。经过开篇陈词,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学战争激烈地上演着,你一句,我一句,轮换交替,显得别具风味。观看即知,我方一辩明显在气势上即已赢得成功,而二、三辨的灵活多变以及词藻犀利更是锦上添花,最后经四辩经典的总结更是画龙点睛。
纵观整场辩论赛最让人欣赏的即是我系三辩,以其灵活多变,犀利直逼对方,在自由辩论和攻辩环节中他的出现,总是能引起场下的***动,因为幽默即将上演,它将打破严肃、沉闷的辩论赛,因为我方的利词即将展出,他将驳回对方,用最适合的词藻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场辩论赛的确值得一看,在不失庄重、严肃的辩论规则下,幽默的连珠话语总能调动起全场观众的气氛,总能引起观众们的一次又一次共鸣。
通过这次辩论赛我学到很多:
1、礼节问题,赛场所有选手的风度不能不令人敬佩和学习;
2、头脑的灵活多变;
3、词藻的丰富积累;
4、课外的努力准备;
5、团队合作的默契程度等等,这些都值得在今后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得以借鉴和学习。
科协举行的辩论赛的总决赛如期举行。三场辩论赛下来,每一场双方辩友可谓是唇枪舌剑、针尖对麦芒,言辞犀利,思维敏捷,语出惊人。真可谓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三场辩论赛共辩论了三个辩题,分别是“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成才的利弊”“大学生广泛社交的利弊”“大学生恋爱的利弊”。这三个辩题从侧面上也反映出了一些大学生所面临的现状,以及现在大学生对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向以及认识深度。
在第一场辩论赛中,双方就“就业压力”这一中心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利大于弊,反方反之。正方曾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从这一角度来说明压力给人以动力,促进人们奋发图强;而反方则是从实际的一些国家政策出发,例如:国家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从这一角度来说明压力对大学生并非是好事。
在这场辩论赛中,双方的争论关键点在于压力的大小以及“就业压力”和“压力”的辩证。数据的对碰也是相当激烈。其实就这个论题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是哪个都不倾向,中国有句古话说“命由天定,事在人为”,指的就是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的命运或许已经注定,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就像在辩论赛中选手说的一样,压力不等于就业压力,但同时我们又知道“白马非马”这一观点也是荒谬的,所以在这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很矛盾的观点,到底可不可以把就业压力说成是压力呢?我个人的观点是不可以,至于为什么我就不多说了,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观点。有压力固然好,它确实可以促进人们的进步,纵观世界古今,那些重大的发现有几个不是在压力之下被发现的,但是这个压力要有个度,否则他就起不到促进作用了,反而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将人的意志摧毁。所以说,在压力面前,或者更小的说,再就业压力面前,一个人是否能成才完全在与其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否过硬,是否能抗下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压力。我们都知道弹簧的特性,你弱它就强,它有一种抗压性,同时它同样具有拉伸性,但我们知道,这种拉伸性具有一定的限制,一旦超过这种限制,弹簧就再没可能变回原样了。所以说,压力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利弊权衡全在一念之间。
而关于大学生的广泛社交,双方将其与我们的学业挂钩。其实,广泛社交带给大学生的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机遇,利用好的话那将是一场天大的造化,用之不利或许就是无间地狱,这不再是一念之间的事了,而是一种人生阅历的抉择问题。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以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到处都是,而大学校园也是大学生向社会人蜕变的过渡地带,如果非要说大学生也是社会人也不为过,毕竟已经是半只脚踏入社会的人了,已经开始使用社会人所使用的手段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错的,但关于朋友的选择而是在于我们,对于如今的我们对于善于恶的分辨或许不成熟,但我们也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广泛社交或许我们会交到那些三教九流之辈,但我们能说那些三教九流之辈就一定不好吗,不能!生活往往让人无奈,面对生活的压力,有些人选择面对,有些人选择逃避,因逃避可能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被害人是无辜的,难道我们能说***人者就一定是十恶不赦之人吗?我不知道,因为写下这几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也是很矛盾的。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交朋友总归是没有错的,朋友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助力。但是广泛社交的前提是一定要会择友,得一知心朋友,此生何求!
恋爱这一话题我就不多说了,这同样是一个人性话题,利比自己权衡,每个人有自己的观点。你的男(女)朋友是你人生的另一半,他(她)将陪你走过人生的后半生,切记珍惜,恋爱是好是坏,完全在于两人之间的感情,爱恋可以说是一种催化剂,让人们的生活充满色彩,恋人与朋友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在这里我也想说说“同性恋”,可能有点跑题,但是我想说,人与人的观念不同,我们不能以片面之词妄下结论。大家或许会说凡是同性恋都是性取向有问题的人。或许吧,但我不完全这么认为,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自由,也与他(她)生活的环境有关系,一个人的价值观受到他身边的一切的影响,正如他(她)的性取向一样,我们不应该歧视任何同性恋恋人,反之,我们或许应该给予他(她)们祝福。恋爱是一个人一生中的一个必修课,每个人都要经历爱恋的洗礼,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我只想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国际大专辩论赛总决赛是我接触的第一场辩论赛,在这之前,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法庭上的针锋相对,我向来佩服律师的优雅的谈吐和紧密的逻辑思维,而这场辩论赛,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庭辩护,但却同样满足我对语言及逻辑的渴望,让我觉得这是一场视听盛宴。
我不是一个敏感的人,也从不留意微小事物中的内在联系,可以这么说吧,我觉得我的思维有点慢。就拿这场辩论赛来说吧,当老师叫我们做笔记的时候,我只是集中精神在看、在听,因为如果我埋头写了字,我的思维就会跟不上速度。就连第二遍,我也是一边暂停一边做笔记的。
上面那段话已经足以说明我对其中辩论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崇拜。以下就让我来慢慢论证我的崇拜是有其中道理的。
首先阐述观点是正方一辩,我不否认,当我看到场上唯一的一位女性面带微笑、镇定自若地展示自己的满腹知识的时候,我震撼了。但是,看似严谨的表达也可以被挑出毛病,反方对她的反驳就是最好的证明。她首先提出“人性本非恶,钱才是万恶之源”。而她的论证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钱具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人类对金钱的***是无限的,而对金钱的占有是有限的,无限的贪欲不能得到满足;第二,钱具有使商品非商品化的功能,而在现实社会,钱更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第三,人对钱的崇拜异化人与钱之间的关系,钱被当作目的;所以钱是万恶之源。
她的论证不无道理,但也存在很多缺陷,就拿第一点来说,她从中得出的结论就是无效的,给了反方一个反驳的机会。反方的说法是这样的:人对道德的追求也是无限的,而对道德的占有是有限的,难道道德也是万恶之源吗?不止如此,正方一辩的第三个观点也不够严密,以钱为目的,未必就是去行恶,同样是以钱为目的,有人奉公守法、安分守己,有人作奸犯科、不择手段,关键不在于钱,所以不能说钱是万恶之源。
同样的论证在整个辩论赛中还出现过很多次,也就是说,正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反方轻松举一个反例就足以推翻正方的论证。而相比之下,在整个过程中,反方的逻辑是比较严密的,这也是反方一直略胜一筹的原因之一吧。
逻辑是辩论赛中非常重要的运用,但也不是绝对因素,对知识的积累、对语言的整合能力、表达能力,都能使一个辩论员锦上添花。我们先撇开逻辑不谈,正方谈古论今的能力是不能不让人佩服的,从古罗马帝国到现实社会,从西方到东方,由《圣经》到生活,正方将有关于钱的恶展现得淋漓尽致。丰富的知识,华丽的辞藻。引经论典的正方虽然最后没得冠军,却也赢得了观众发自内心的掌声。
这场视听盛宴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还让我更加了解了逻辑学的魅力,让我对逻辑更加有兴趣。
反复看了两遍1993年的1993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决赛视频,看着20年前的前辈们在赛场上的唇枪舌战,心折之余,一阵恍惚。
那场决赛在复旦跟台大之间展开,台大为正方形持人性本善观点,复旦则为反方认为人性本恶。正反双方都是很强大的队伍,而辩题也是讨论了上千年没有出结果的哲学难题。这一场大战,的确酣畅淋漓。最后的结果是复旦在经历了反复鏖战之后最终折桂,反方获胜,这个结果,见仁见智,在此不多赘述。让我感怀颇深的东西确是在赛程中间乃至赛程之外。
纯粹的从辩论的角度来看,这一场双方各有亮点,也各有失误。
对于正方来说,一辩立论开始就不断强调,人有善根方为善事的核心观点,并举出了恻隐之心;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以及舍己为人的行为为论据,支持这一观点。正方二辩指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并用西瓜举例:好的瓜种若没有好的环境,也难长出好的西瓜。接下来正反双方就围绕“本”和“善恶之源”两个问题展开了交锋。在交锋中,正方采取的是以守代攻的方法,不断强调善是人之天性,是人与禽兽最本质的区别。并举出了鸟能飞而人怎么学习都无法学会飞这一点作为例证,使反方的攻击显得软弱无力。在防守的间歇,正方三辩也用爱情的例子反驳反方***产生恶之说,但是被反方聪明地躲过了。总体来说,正方这场辩论赛相对于反方而言是防守有余,进攻略显不足。
对于反方来说,反方立论时将人性分为本性和理性两种,本性是人的自然属性,指的是人的本能和***;理性则是人的社会属性。反方如此立论妙就妙在将对方可能攻击的善行出自何处一点交给了社会属性。反方在整场辩论赛中观点十分明确,并且主要都是进攻性的观点。如:人性本善,为何会产生道德和法律?善花如何结出恶果?人性既善,教化何用?等。其中,第二个问题是双方的主要交锋点。为了进攻这一个点,反方连续提出了“学好三年,学坏三天。”“人性本善,不用老师教,学生都能心有灵犀不点通。”等等观点。一连串的攻击使得正方不得不转移话题。这种把握主要战场,对对手的漏洞穷追不舍的战术值得我们学习。从整体上来说,反方做到了攻守有据,并能在赛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牢牢把握住“善花如何结出恶果”这一自由辩论的主战场,从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当然胜负在这样一场精彩的比赛之后,已经显得不重要了。除了辩论赛本身之外,我更加难忘的是双方辩手的风采与深厚的学术修养。双方辩手尽管就这一个千年难题展开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大战,但是那些前辈们在锋利的言辞交锋之际,无论手势礼仪都面面俱到,显得彬彬有礼,同时又寸步不让。这是一种优雅的坚持,值得我们学习。在自由辩阶段,双方的你来我往的交锋,一个个的例子提出,一句句的前人的话的引用,一句句画龙点睛般的自己提炼的观点,着实让人心折不已。不仅生动,而且发人深省。在那个互联网刚起步,电脑基本还是应用于实验室的时代,前辈们用比我们有限的多的途径给自己充电查资料,给我们奉献了这么一场经典之战,其焚膏继晷之功,不是我们今天所能窥视的。
看完之后我意犹未尽的查了查这八个人的资料,看了看我的学长学姐们,我的前辈们在二十年后的.发展如何,姜丰在央视做了主持人,许金龙引领了网页游戏的二次革命,当初的最佳辩手蒋昌建却选择了归隐一般的教书育人的生活——在复旦当了一个教授,桃李芬芳怡然自得。20年过后,当初的青涩年轻人都已经成了各个行业的中流砥柱,不能不说辩论对他们的人生有着巨大的教化与指导的意义。辩论的激情与思辩让他们的人生拥有更多的选择。而我幸为辩论队一员,前辈们的事迹,是我辩论的榜样,人生的榜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前人之辙,后学之师。诸君共勉!
首先,是我们正方派出“打头阵”的首将。顿时,班上安静得出奇,大家都在想,到底会是谁先说呢?突然,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田文卓站起来了,他说:“我认为开卷有益,因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用上了名人说的话,很有说服力。反方的人马上反驳:“我认为开卷不一定有益,看那些不健康的收反而有害!”
欧阳含雅又对反方说:“反方同学,我们说的书是有益的'书,而不是对人有害的书,比如四大名著。”陈殊彦又反驳她:“四大名著固然好,但是像《三国演义》、《水浒》等书里的打打******的内容,有人看了以后,就模仿书上的做,对人们的生活不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