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转换视角和地位来思考问题,凡事先问一下如果我是学生会怎么样,体验一下学生的感受,领悟对方的思想与情感。教师与学生说话不能居高临下,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流。只要我们在与学生沟通与交往时多点设身处地,多点体验对方感受,就更能接近他们的思想、感情,产生更多的共鸣。
1、《四书释义》(大字本),钱穆著,九州出版社,2017年出版。借鉴其中分析儒家思想脉络的思路,阅读其中《论语要略》《孟子要略》中介绍的读法和参考资料,再行文。
2、分析《大学》“作者是谁”时,参考百度网站,整合多位学者观点。
3.《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参考朱熹对《大学》的研究观点,并引用《大学章句》中对“亲民”的解释,即“程子曰:‘亲,当作新。’”此句。
4、《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文章中提到《论语》《孟子》与《大学》的对比,《诗经》《尚书》的文学地位时,对本套教科书(上卷)第一编上古文学部分中第二到四章相关知识点穿插应用。
5、《中庸·大学》(理雅各权威英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出版。文中对于《大学》原文的引用皆源自此书。
在与家长接触中可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家庭教育情况等,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为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准备。教师与学生交往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要全神贯注,耐心听取学生话语的意义,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教师会不会听,能不能听,直接决定着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决定着学生对老师的反应。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认真倾听,准确把握学生话语的意义,才能适时并能针对性地进行反馈,从而促进师生间互动和意义的生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