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战争片,相比于其他大作,这一部显得“小”了些。
几千分之一的小连队,一处破败肮脏的战壕,几位疲惫焦虑的士兵,一场小小突袭战。
但它“反战”的表达异常强烈。
不是叙事上的,它整体透出一种非常焦虑的底色。色调冷峻,人物处于不同的情感焦虑状态,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伟大”的战争时刻,只有突然的枪声,和永无休止的死亡。
昂扬的、对战斗热血的情绪由Asa扮演的新兵一人承担。但这种状态后来也被轻易戳破了。如果能够在前线待久一点,或许他也无法逃脱地变成那些老兵。就像斯坦霍普的转变。
幽闭的战壕像一个怪物加工厂,把深深的恐惧与狂躁复制烙印在每个来到这里的人身上。法国人、英国人,不断有人来到这里,葬在这里。不像《血战钢锯岭》,他们甚至无法收回同伴的尸体。
但恐惧无法改变,必须走出战壕迎向炮火,这是死命令。焦虑的长官要鼓励士兵,同时他自己的情绪还没有内化,就变成一座易燃易爆的火山。
当军令中直接指出“没有后援”,当前线士兵恐战,这是活生生的无力与残酷。
这里面比较温和的,是Paul饰演的那位长官。而他把打仗称之为“一种工作”,不是爱国主义,很写实。导演借他说明,战争落下来在前线士兵身上,性质更接近于“工作”,一份要接受瞬间死亡的工作。他接受了,做好了准备,所以能更好相处。
其他人也并不是不能接受死亡,是无法接受被死亡的未知凌迟的恐惧。有一个人说,我宁愿死在战壕里。
印象深刻的还有几处细节。
不同于他们日常用餐的邋遢凑合,斯坦霍普和将军吃饭时,他们会铺上白色的餐布,将餐具摆放规整。等级感,权利,居上位的体面。
突袭那里让人想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摇晃的镜头让人根本分不清发生了什么,呼吸声与配乐加剧了压迫感。生死一线,结束时才知道谁是活着的,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活下来。
电影结尾用遍地尸体+牺牲数据无声控诉。无论来路,唯有死亡才是这段旅程的终点。
接下来是“但是”部分。
我一直在期待斯坦霍普老兵和罗利新兵的碰撞,很可惜没有惊喜。他们之间居然几乎只有几个眼神。而因为同伴的死Sam和Asa争吵的那场戏,表演上也并不如意。
也当然会有人对这部说叙事无聊,重点不突出。导演只是通过刻画不同的行为来表现焦虑,有人发脾气,有人哭,有人混吃等死。表达情绪的片子一向在被理解上很危险。北影节上我后座的男生,中间走了一段神醒来问女朋友发生了什么时,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作为Asa的粉,真是忍不住心痛!
他的不少电影总是差了那么一口气。这部也并没有让他绽放什么光芒,而且整体商业不足,能满足小众共鸣但作为二战片也没什么特别大的竞争优势,很可能要扑街(快来打我的脸!)
但临死前那个眼神很好。应该会让一些人记住这个蓝眼睛男孩。我含泪写下。
生活中的努力,就像一个赛跑比赛,总会有障碍物来阻挡我们跑向终点,我们一定要跨过障碍,冲向终点。
第一个障碍物就是“懒惰跨栏”。听名字就知道了,只要你一懒惰,就跨不过去这个跨栏,最后被挡在跨栏后,被送到起点。如果你还不起来好好跨栏,最后就会丧失跨栏能力,成绩永远不会和你一起到终点,最后呢?0分呗!看到这,你应该知道了这所谓的“跨栏能力”是什么了吧?其实啊,就是长期以来老师教的知识呀!你懒惰,不就记不下了吗?唉!
第二个障碍物呢,就是“语言迷宫”。当你不知道该向哪里走、向哪个方向努力时,你就会陷入迷宫深处,而老师就在那等你,你一迷路,老师就该把你长期错误的努力“送”回起点了;其实,每一个叉路口都有一个同样不知道往哪里努力的同学,他们会指引你错误的脚步,让你的努力白费。这怪谁呢?还不是自己平时不好好听,只能靠别人错误的指引,最后一起被老师训啊!
第三个障碍物……有点残忍哦!它就是“飞天横木”!什么?认为没什么好怕的?那你就大错特错啦!如果你在它的歇息地逗留、不努力冲刺,而是在原地休息,那你完了!它可是打人不眨眼的,一转眼你就已经在起点挨训了,它宁愿让你重新努力,也不让你在原地逗留。学习当然是越学越好啦,怎么能偷懒不走了呢?“飞天横木”其实啊,是在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呢!
哎哎哎,别放松呀,第四个来啦!“弹射飞块”!你可要时时刻刻注意脚下的每一步,一不小心“弹射飞块”就会从你脚下弹起,你就又回到零分了,唉!当然,它也有应对措施,只要多做题,细心做,它就难不倒你啦!记住,细心细心细心,重要的事说三遍,别马虎啊!
哎呀呀,哎呀呀,说到第五个,太恐怖了啊,完全结合了前面的`障碍!它它……它……它就……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游戏迷雾弹”!哎呀呀,说起这个呀……有不少小学生在这里停下了呢!它就是手机游戏。哎呀呀,它呀,只要你被它的烟雾迷惑,那就会立刻懒惰起来,“懒惰跨栏”趁虚而入,将你赶回去;不过有些孩子跨过了“懒惰跨栏”,但没用的!只要你被迷惑,就会立马忘记老师说了什么,瞬间被困在“语言迷宫”里;这下,怕了吧?不知如何走,就会因此停在原地不走了,那时候,要么被“弹射飞块”带走,要么“飞天横木”就会来凑热闹了,转眼间你已经处于烟雾和起点的中间了。哎呀呀,哎呀呀,这六个“哎呀呀”不就是被“游戏烟雾弹”炸出来的吗?我们小学生啊,当然要好好学习,怎么能玩手机呢?
唉!学生们,我最后只想再说一句:加油吧!躲开障碍,跨到终点!加油!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没有查任何资料。结果在看得过程中,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由一个很年轻的导演拍出来的处女作。因为它急于讲太多东西,导致重点含糊不清,中途节奏拖沓,而且整体立意也没多少新意。工作日晚上去看,就会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回家睡觉。
但实际上,它的导演索尔·迪勃已导演了7部作品,其中包括2008年云集了拉尔夫·费因斯,夏洛特·兰普林等一众好演员的《公爵夫人》,这部电影在豆瓣上有近4万人看过,评分只有6.8。这一次的《旅程终点》悲剧又重演了,这部集结了阿萨·巴特菲尔德和山姆·克拉弗林这样的新生力量,和保罗·贝坦尼,托比·琼斯这样的演技派的电影,却在剧作上拖了后腿。
影片如《敦刻尔克》一样将背景设置在了二战的另一个著名的时刻——德军的春季攻势。德军花了三个月时间攻下了英军的战壕,期间死亡人数达到了数万,而之后英军反攻夺回战线,整个过程死亡人数超过了一百万。群体的死亡,这是典型的战争片语境,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一开场就让断臂残肢充斥镜头,诺兰的《敦刻尔克》靠着镜头语言的冲击力让观众坐立不安。战争片就是要靠死亡把观众拉到当时的那个特殊而极端的时期,接下来才好探讨一些更深入的东西,当然,那得是更有追求一些的战争片才行。比如人性(《烈日灼人2》),比如体制的荒谬(《第二十二条军规》)。
《旅程终点》走的没那么远。这是一部典型的,双线并行的战争片。浮在明面上的情节线,是一个男孩冲着他心目中的英雄上了战场,结果丧失了纯真,也送了命的故事。而隐而不发,却人人都能看出的主题线,是战争残酷,把所有斯文,天真,浪荡,一并撕碎。这两条线之间,还掺杂了一些零碎的想法,如视下层军士的生命为草芥的司令员,谈及让十余人送命的作战计划的同时,心心念念的是当晚新鲜的鱼肉。
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在于它的设定——出身富贵的温柔少年如何被战争,丧失了纯真。阿萨·巴特菲尔德饰演的少年中尉和山姆·克拉弗林饰演的大三岁的年轻军官本该互为镜象,体现都是这同一个东西。但电影中鲜少出现两人之间的联系。比较出彩的一幕发生在满心憧憬的少年中尉突然抬头看到了他崇拜的兄长式人物突然出现,却判若两人,疲惫不堪时,眼神惊慌;而军官的眼神中还有更多更复杂的内容——他必须打起精神来应付危机四伏的现在,可却又忍不住要跌入甜蜜的回忆之中。
如果情节能够扣紧这条线发展,也许会成为一部非常特别的战争片。然而导演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让军官在少年中尉来了之后就开始回避他,两人的关系更像是陌生人而非旧识。
唯一能够暗示两人联系的动人画面就是少年中尉第一次执行任务回来,坐在一边烤火,旁边坐着的士兵们叫他过来跟他们一起吃沾汤的面包,近景镜头拍着火光下这帮年轻人脏兮兮的脸。镜头缓缓拉远,我们看到那原本清秀斯文,说话从不高声的男生翘起一条腿,接过别人递来的香烟,抽了一大口……就能恍惚间自己脑补出那个曾热衷于林间漫步的.年轻男人是如何在战场上蜕变成一个酗酒,胡子拉碴的陌生人的。
然而导演却将更多笔墨付诸于保罗·贝坦尼饰演的中年军官“叔叔”身上。这位在修罗场依然注重仪表和礼貌,围着一条蓝围巾,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中年男人变成了两个年轻人的救赎者,一个父亲的形象。他接纳了懵懂的少年,给压力山大的军官盖好被子。这个形象在保罗·贝坦尼的演绎下非常,非常有魅力,但他猝不及防的死亡让电影的后半小时更成了一场无法控制的灾难,仿佛导演也像两个年轻人一样丢了主心骨。
虽然中途节奏拖沓,也把一个好题材拍得颇为平庸,但《旅程终点》依然不失为一部用心之作。至少这部电影确实用上了英国人所具备的独特品质:毒舌的幽默,和冷静疏离外表下的丰富情感,拍出了一部颇有英国特色的战争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