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以教师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出发点、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基本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的追求。书中对教师职业的生存状态也有着真实而切近的关注,体现了对教师人生、教师职业生活以及当代教育问题的关照。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以教师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出发点、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基本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的追求。书中对教师职业的生存状态也有着真实而切近的关注,体现了对教师人生、教师职业生活以及当代教育问题的关照。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幸福和完满。我们教师则需要从职业生活中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满足,从而找到人生的价值归宿与生命欢乐。在我们教师职业中,敬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态度;而悟业是对职业基本要求的认识与深化;在不断地悟业中,教师能从教育影响中感受自身的劳动价值和生命价值,有次更加发自内心的投入从事的工作中去,实现职业生活与人生活动、生命活动的合一,即达到了乐业的境界。
敬业是一种规定,而乐业是一种修养。真正乐业的教师,就是心中装着自我,自觉享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
首先教师要学会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喜悦。法国作家雨果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让我们尽情享受学生的爱。课堂上,学生专心听讲,为了回报老师的期待,那是学生的爱。课后,学生围绕着你告诉你不知道的小事,那是学生的爱。学会享受学生特殊的爱,教师一定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其次,教师要学会享受“教学生活”。教学意味着生活,教师在努力开启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时,也是在追求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同时体味到教学本身的乐趣。
如果我们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我们的心不是机械地在等待,等待学生的回答。而是与学生心心相印,自然的敞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感受课堂,就可能得到生命的快乐体验,甚至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我们和学生全然进入人课合一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就是职业幸福感,就是乐业的最高境界。
读了《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这本书后,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优良、适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针对这一事件,我认为在当代社会下,人们更应该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传承中华传统的美德。
材料中的女大学生不给老人让座,不同意挤一挤而合座在一起。这一行为,从法律上看,她并没有做错,没有人能指责她;但从道德上看,女大学生的做法实属不妥;身为当代的有志青年,就应该做好时刻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的准备。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言:“我们生活着的世界,美丽而崇尚,这世上唯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沉思,就愈发崇敬、对它有无限敬仰,那便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是的,唯有坚信自己心中的道德,坚守自己的修养,方能照亮一片天地。
在重庆的公交车上,一名孕妇在一位中年男子的搀扶下走上了公交车,公交车上挤满了人,但却没人给这位身怀六甲的妇女让座。这时,张某和李某为了不让座,而在公交车上比起了身份证。张某和李某约定:两人若谁年纪小,谁就要给孕妇让座。结果一经比对,比李某年仅小了三个月的张某在这场“搏斗”下成为了“失败者”,最终还是张某让了座。
这一事例,引起了大群人的思考。有人认为:尊老爱幼、关爱老弱病残不都是人们理所应当的吗?中华美德延续千年,可为何在当及今社会下,它却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道德与修养,为人之根本,到头来,人们却将它遗失在滚滚红尘中。有人听到乃至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人会深深反思自己;有人却在忙于分享这件“趣闻”时,对它一笑置之。他们忘了,在笑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只是在“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身为当代的有志青年,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在绚丽多姿的生活下我们不仅要谋求国家的发展,更要坚守心中的道德与修养。让我们一起肩负重任,做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做新时代的发展者,把祖国变得更加美好!
在学校的带领下,我学习了《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这本书,书里面的内容共分为五个话题。一:备课行为与师德修养;二:课堂教学行为与师德修养;三:课堂调控行为与师德修养;四;对学生评价行为与师德修养;五:教师合作与师德修养。书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有情境的教育教学案例,对每个话题先进行问题揭示,引领我们阅读和思考,然后分步对每个案例进行评价,最后对每个话题进行讨论与评析,把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的讨论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让我懂得了教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在师生地位上,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以合作交流为主;在学习状态方面,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教学背景上,以现实生活背景为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不断地“再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地博览群书,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厚,越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尊重学生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习内容引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拘泥于教材,要跳出教材,走进现实,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宽阔的平台。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师德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我认为课堂应是学生愉悦生长的地方,应是充满阳光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应该学会堂堂正正地做人,我们应把社会责任、公民素质、教育目标转化为和风细雨滋润学生成长,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使所有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身体、知识、情感、道德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