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节是没有月亮的中秋,因为下午下了大雨。到了晚上,吃了团圆饭,我跟妈妈说:“今天晚上我们出去赏月吧。”妈妈笑着说:“今天下了雨,怎么会有月亮?天上乌云朵朵,月亮都被乌云遮住了,看不见了,想要赏月,必须等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才行。”听完妈妈这番话。我很遗憾,因为下了雨而没有月亮,我多么希望今天能赏月啊!
今年的中秋,是美好的而又是遗憾的。因为爸爸好几年没和我过中秋了。这个中秋,爸爸一个电话打来,说可能和我们一起过团圆。那时,我高兴极了。到了中秋那一天,爸爸又说要出海而不回家。我又失望又自豪,因为爸爸长年在外,为我们一家工作挣钱。但没有事业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我的家是一个幸福的家,我为此而自豪,虽然爸爸没有回家,但我还是感到满足。
苏东坡曾经这样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我祝愿所有在中秋不能齐聚一堂的`人们,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一轮明月!
总结:本文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550字:一轮明月,同学们看后是不是颇有感触呢?中秋节来临之际,希望同学们能够度过一个美好的节日,也希望同学们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
根据武华老师电影散文《一轮明月》改编的同名电影《一轮明月》在央视播出,观后颇有感想。
当年电影《城南旧事》插曲:"送别",以其优美哀婉的词曲深深地吸引了自己。也因此知道了其词曲作者是才华横溢的李叔同先生。
电影《一轮明月》,以朴素抒情还有淡淡的感伤的叙事手法,讲述展现了李叔同先生如何成为弘一大师的独特人生故事。
出生在天津富庶家庭的李叔同,父母都信佛,影响着他从小就有着悲天悯人的佛缘情怀。清末王朝的腐败使得民不聊生,辛亥革命的曙光稍纵即逝,收入眼底的苦难让少年李叔同深感震惊失望。游戏一段生命后,开始踌躇满志地探索时代人生。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前途。
留学日本,李叔同组织文化社赈灾义演,话剧《茶花女》的成功演出,让他名声大噪。回国后,被聘为教师的他,一面像清泉似的润泽教化学生的心灵,一面编刊物,搞创新,宣传民主改革。对书法篆刻绘画诗文音乐无所不通的李叔同,希望从文化艺术方面唤起民众改变国势。
只是当时的年代环境当权者们容不下意识超前的启蒙人士。怅然若失的李叔同,苦闷之中越发亲近佛事。
"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皆海内,毕竟空谈何有。"思考再三,(李叔同毅然了断尘缘,默默踏上了自己内心的朝圣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从此便是经年往事。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成了名副其实的人生境遇。
两幕同在西湖上的剪影:电影上半部,留学归来踌躇满志的李叔同携美丽的雪子一同回国荡舟西湖。幸福甜蜜。
后半部,二人各乘一叶扁舟,已是僧俗界线分明。不免怅然苦涩
李叔同尘世上的日本夫人雪子问已出家的弘一:"爱是什么?"
再无儿女情长的弘一淡定地说"爱就是慈悲".
信仰,怎样虔诚笃定的信仰呵,让文采斐然的李叔同转念之间成了心如止水的弘一?
影片凄美婉约详略得当留白处给人们无限的自由遐思。
任何宗教都有慈悲的一面。惯常思维中,只有走投无路万念俱灰的人才会逃避现实,遁入空门。身为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先驱的李叔同,何等智慧的一个人,其抉择与儒家的"穷则自修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无关联吧。
皈依后的弘一。闭关撰写经书。使失传多年的南山律宗再度兴起,被佛门后代尊称为律宗第11代祖师。
红尘里潮起潮落,寺庙中晨钟暮鼓,僧俗两界都获有很高声望,丰富传奇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很多话题。
李叔同的学生后来的漫画家丰子恺说:人的生命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三种生活比喻三层楼梯。李叔同老师就是第三个阶梯上的人。他做一样像一样,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他放弃教育艺术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他出家而非出世,不是为了自我解脱,而是"度群生"乃教育的继续。李叔同的同事挚友夏丏尊,说李叔同从事教育事业是以人格作背景的。夏丏尊本人译作《爱的教育》序言中提出的办学校好比挖池塘一说至今仍是那么受用。
"深悲早现茶花女,盛愿终成苦行僧。无数珍奇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被***总理誉为"国宝"的著名民主人士赵朴初先生的献词,为弘一大师的一生做了恰如其分的注脚。
弘一大师生命最后的遗言:"悲欣交集"该是灵魂的升华人生的真正圆满吧?
为了获取资料,尊重史实,写出佛法的真精神,武华老师先后沿着弘一法师的出生到出家圆寂的人生足迹自费行走多个省市。寄宿寺庙,拜访禅师。并亲见并采访了和弘一大师生前非常友好密切的妙莲法师。几经修补校正,写就散文体电影文学剧本《一轮明月》。由此改编得非常成功的电影《一轮明月》,以其真实沉稳蕴藉的故事情节及其人文气息宗教氛围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认可。荣获了第七届夏衍电影文学二等奖和第十一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最尊重自己的心,心是供佛的殿堂。" 从《佛梦》到《一轮明月》,十年磨一剑的武华老师,不趋势不媚俗,有胆有识独抒己见,一如既往地坚持走自己的创作之路。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那份宠辱不惊的宁静淡泊,实在值得敬佩。
景仰李叔同---弘一大师的人格魅力,欣赏武华老师的人品作品,喜欢知性演员濮存昕儒雅质朴的演绎,遂成小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苏轼身在异乡,中秋佳节,身为游子的他和他的家人团圆了吗?举起手中的酒杯,与明月作伴,把酒一饮而尽,酒带着七分清明三分泪,想起家人,想起那温馨的家,不禁潸然泪下,在月光下,他只有思念与悲伤。
我躺在草地上,静静地等着月亮的到来。草地上昆虫“吱吱”地闹着,奏出一首优雅动听的音乐。呀!天边的一角突然闪现出一点儿亮光。那光越来越亮,最后竟成了一轮圆圆的明月,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那些昆虫也不闹了,好像怕惊扰了这和谐的夜。漆黑的天空上那各种闪亮的小光点是什么?是小星星,他正在调皮地眨着眼睛呢!
看着那些洁白的.玉盘,突然发现有一处偏暗,那应该是嫦娥的影子吧!她是否也和其他游子一样思念远在他乡的家人呢?
看着月亮,想起中午热闹地吃着团圆饭,大家都喜笑颜开,都彼此说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可游子只求见家人一面啊!
今夜的月儿,亮得逼你的眼,月的边上,好像缺了点口儿,是不是身在他乡的人们没能与家人团聚呢?也许是吧!要不然怎来中秋节呢?
夜深了,我们该回家了,告别了家人,告别了乡村。这时我又想起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长娟。”身在他乡的人啊!快回到家人的怀抱中去吧!
我爱太阳,爱他的阳刚正气,但我更爱月亮,她不像太阳,那么耀眼,那么有青春活力。在漆黑的夜晚中,独自悬挂在高空中,为迷失方向的人照亮前进的路,她自有自己的清淡高雅。
中秋之夜,又见一轮明月。
——题记
那些遗失在风中的记忆,那些与你共同走过的足迹,都随着每一个如风般的日子渐渐走远。夕阳映照的湖面,我捡闪光的收藏心中。
月色笼罩着大地,独自坐在操场上,漆黑的夜,凄清的光,抬头仰望,眼泪却顺着脸颊流下,没有原因,只是倍感彷徨。只记得,你是笑着向我走过来,向你述说了心中的惆怅,你说你可以借我一个肩膀,于是,我们一起望着远方的天,你指着那轮明月对我说:你看到那轮明月了吗?用心凝视,你会发现那是我望着你的眼。你也对我说过,或许生命有裂缝,阳光才会照进来,就像那轮明月,即使再大再圆,可是抹不掉那块阴影,但是它一样被人传颂与赞赏。你轻轻的用你的眸告诉我,那轮明月将会伴我永行,那你也是否发现我望着你的眸里,传达着感谢?是你,让我懂得了每个人的生命不可能一生完整。轻轻的在心里对你说:人生几度来回,错过的会很多,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后来你也时刻不忘给我鼓励与支持,知道吗?有你我多快乐,花儿随风,蒲公英带走豆蔻年华,不会忘记你说的那些话有多暖,那轮明月有多亮。
原木的年轮一圈一圈,斑驳了树影,模糊了当年,而流逝的那段时光,将会酝酿成我心底里的茧,永不褪色。可你要知道,对于我来说,在这样匆匆的年华里,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人似乎都是要给自己找一些可以执着的东西然后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在里面,才觉得人生有价值。事业,或者情感,家人或者朋友。然后说,这是我的爱。毕生的爱。
其实,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爱。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说所有的执着都是自私。因为你一直想得到,所以这种执着不是爱,是对自己的不满足,企图用外在的事物来弥补自己不完善的内心,和无明间的空虚和寂寞。
凡是有贪爱的时候,都是在自私。
当时瞬间就放下了许多纠缠很久的事情。
爱是什么?圣经里面说,爱是不自私,不嫉妒,只做有益的事,爱是永不止息。我不知道这个诠释对不对,但是我经常看到的,常常是人们因为各种执着而痛苦,却常常说,因爱生恨。
这里的爱,都只是一晌贪爱一阵执着罢了。
看《一轮明月》,弘一法师出家之前,对于自己真心爱的人,那些过往的回忆,事业起步时的支撑和辅助,那些耳边呢喃的"你我因缘前定"的山盟,那西湖上泛舟依偎在怀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幸福,还是毅然走上了出家的道路。
再在西湖湖心相遇,夫人泪眼婆娑,颤声问道:法师,请你告诉我,什么叫爱。
法师淡淡的说:爱,就是慈悲。
爱,就是慈悲。
有位师姐顷刻间泪如雨下。
就像有位师兄说,你爱的只不过是你圆满的自己的.投影,就像一轮江中明月一样。可是你不知道。你以为世界上只有这条江有这样一轮明月,于是对江起了执着。可是江水又是多么的变幻莫测啊。
更何况千江有水千江月,你又执着的了几何?
如果执着的圆满的自性,本来就有的,何必向外苦苦追寻而不得呢?
体悟到空性,升起大悲心,才会知道,什么叫爱啊!
回寝室的路上,抱着晒好的被子,看着周围匆匆行人,再仰头看看漫天的浮云,一阵悲凉,眼前景致突然模糊。这么苦的人生,其实执着的到底是什么?
希望有缘人,不要再以爱的名义来执着。
爱,是慈悲。
大概十年前,工作之余闲聊时,一位朋友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知道自己只剩三天的生命,比如地球三天后毁灭了,这三天你会怎么度过。按照冒到头脑里的第一个想法,我回答,暴打三天三国。
朋友是名记,提出来的问题也厉害。这个问题很严重,是关系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所以回答也很严重,象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平素看不见的自己。那时我的单位正处在一场金融风暴的台风中心,作为一个普通文员,无干大事,感受着台风眼里一样的平静。那时的生活也平淡,除了上班工作外,三国游戏是唯一让我投入的一件事,不谈女朋友,也没什么其他兴趣爱好。三国类游戏,运筹着一堆虚拟的人物和资源,无论通关还是GAME OVER,人生如游戏,游戏如人生,很没追求的。要说理想,那就是周游中国,至于周游世界那个太遥远了没敢当成理想。
然后大约是五年前,那时已是一个标准的背包客,辞了工作到处转悠,也是实践少年时的理想。人生如游戏的理解太虚幻了,人生是个实验场。又有人问起我同样的问题,记不清楚是谁了,没准是我自己问的。念头是,登上一处高山之巅,看看风云山月。回想想,魂归自然,就象海明威的那头豹子。理想可以随便实现,而没有新的理想是痛苦的,那种痛苦,甚至超过理想得不到满足时,就象在虚空里一样,想用劲都踩不到实地,有根稻草也得抓住。
抓稻草的过程中,念头生生息息,又经历过两份工作,结婚生女,然后来到这个小城市安顿下来。社会的变迁很快,就象苍山后吹来的云,这云似乎永远是往一个方向吹的。谈理想的朋友少了,这次是自己问自己这个问题了。第一个念头是,还是跟平日一样过吧。还有些火气,但生活和心灵总算安定些了。归纳来看,三个时代的三个回答都是偏消极的,无关功名利禄,好处是没有求不得之苦,选择不同,本性难改。
回到那个严重的问题。有句西方谚语说: People live as if they will never die, and they die as if they have never lived. 同样的意思,朋友中有位会计学博士如此表述:大部分的人生,是按照持续经营的假设来进行的。我来替他继续阐释,如果抽去了持续经营假设,看似牢固的整个架构就倒了,得重新找个假设来建立新架构。但如果真的把每天当成末日来活,就算没有衣食之忧,也会有脱离现实的烦恼。要平衡,要平衡,不知死焉知生,不知生又焉知死。
昨晚看了影片《一轮明月》,想起写点人生的感受,与影片没什么直接关系,但有点前后的因缘,且作观后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