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残志坚的作文800字高中(高考奋斗作文范文800)

关于身残志坚的作文800字高中(高考奋斗作文范文800)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0-01 10:55:39
关于身残志坚的作文800字高中(高考奋斗作文范文800)

关于身残志坚的作文800字高中【一】

公司有一个女孩,她没有了自己的双腿,至于名字我就不知道了。

有一次,她去学校的路上,不幸被汽车撞断了腿,这时她的妈妈立刻把她送进了医院,这几天,她一直在家里哭泣。

有一次,她哭得十分伤心,她还说她想自***,妈妈立刻阻止了她。

她看了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霍金、张海迪的故事,很受启发。

她活了下来,可是却安上了两条假腿,走起路来十分困难,还有拐杖,每次走路的时候都要父母背,渐渐,她进入了学校。

来到学校,妈妈一直在教室外面守着,每缝到了下课,妈妈就象给婴儿抽尿那样让她上厕所,放学了又让妈妈背她回家。

可以知道,妈妈为了她而辞去了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听了妈妈讲的这个故事,我顿时泪流满面。

我觉得生命就象挣扎求生的飞蛾,还象砖缝中不屈向上的香瓜子,生命还象……

生命虽然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这就是—生命!

那一瞬间,我拥有了来自生命的震憾,那震撼让我看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

关于身残志坚的作文800字高中【二】

摧残着身体,扭曲着心灵,腐蚀着灵魂,扼***着梦想……

而今的一些教育内容,不是教育学生掌握知识、开启智慧之门,而简直就是搞歪门邪道,教人如何同垃圾知识搏斗。 问:《相脊轩志》中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中枇杷树是谁所栽? 这有意义吗?谁栽的又有什么重要呢,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难道说,他妻子已走,树是妻子栽的,他就会把树当作妻子一样,成为他的精神寄托吗?我并不关心答案是什么,但花半节课讨论值吗?就像古诗古词以及新诗新词需要老师一词一字的讲吗,我认为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词需要的是自己的感悟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用五个成语概括它的意思,好可怜的诗啊!

一位学生做一道数学题用五步就解出来了,但老师偏偏让解七步,因为这是标准答案。家长打电话问为什么,老师说:“不能太随心所欲,尤其是一个女孩,要让她懂得洁身自好。”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竟然和复杂的人生扯到一起,家长不得不佩服老师的用心良苦啊?!学生做题循规蹈矩,在“标准解法”下,孩子创造的翅膀就被剪子样的“标准”剪断了,我想,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没能走上“诺奖”领奖台的根本原因吧。

校园中的莘莘学子在蔚蓝的天空下受到的是扭曲心灵的摧残,寒窗十几年,没能跨过高考的独木桥就以结束生命的方式寻求解脱,近年来这类数字的不断上升,难道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下的素质教育不应该引起深刻的思考吗,难道只是整体中出现一两个另类这么简单吗?

走出家门自由多了,走出校门轻松多了,但谁能真正走出尘世的门槛呢?每个人都穿梭于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之间,既有忙于渗透一堵堵有形无形的墙之间……活着真累…… 在北方,冬天上学是披星戴月,耐着寒风的抨击,早上出门天还黑,晚上回家天又黑,零辰学子窗前的灯还是无法休息,星期天早已被辅导班分解了……

这种情形下,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说,剥夺了学生的美好青春和生命,是一种变相谋***,被毁掉的不止是现在的岁月,还有他们更美好的未来和人生。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关于身残志坚的作文800字高中【三】

去年,我还没有转学的时候,我和方朋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很快乐。但是,因为一件小事,让我们变得形同陌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老师布置了许多作业之后,就离开了教室。我有几道题目做不好,看到方朋做出来了,由于急着出去玩耍,于是我就想照葫芦画瓢,一抄了之。结果,还没抄完,被方朋发现了。他很生气,说:你怎么能抄作业呢?做不好我们可以互相探讨我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但心里还是有一丝不爽:不就是看一下作业吗?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吗?还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看到他还在说,我就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话:拉倒拉到,不必这么麻烦!我自己做去。我扭头就走,不给他再说话的机会。

放学了,方朋跑过来跟我说对不起,我很想说一声没关系,但因为我还没有消气,还因为面子,没有搭理他,就气哄哄地一个人回家了。

从那以后,我们上学谁也不等谁了,有时在学校还发生争吵。

现在,我转学了,离开了以前的学校、老师、同学、还有曾经的好朋友,方朋。我现在非常想念他们,更怀念与方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好想对他说一声对不起!可惜说不上了。我心里很自责、很伤心,怪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要面子!现在我希望能有一个向他道歉、与他和好的机会。

方朋,我很想念你,我想对你说对不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