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不缺追求内心自由的人们,循规蹈矩生活的人,就像我,看到自驾游去往世界各地,一览世界的魅力,每当看到这样的故事,自己在神往这样生活的同时也会像理查德森太太那样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从而内心燃烧着的小火苗被旁生出来的这些想法给浇灭。从而我断定自己不是一个可以成为米娅那样子的人。
尽管我不能像米娅那样准确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但是在遇到了我感兴趣的事情后,我会保持我的好奇心,去探索他其中的奥妙,并且和这个事情有关的事情我都要做到我所期待的样子;尽管我不能像米娅那样对自己热爱的事情,有无比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热爱,但是在我遇到糟心的事情的时候,我可以像米娅说的那样,总会过去的,现在没有办法也总会有办法的,除非是自己想放弃;尽管我也不知道对于贝比要回孩子抚养权的问题我会站在哪一边,因为我也在是否应该给做母亲的一个机会,毕竟贝比才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和孩子会在条件优渥的家庭长大也很好两个问题之间纠结,说不清楚自己的立场,但是我想我从贝比把孩子偷出来孩子一点也没有哭闹的情况来看,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我想我终究不会成为像米娅那样虽在外流浪,但是内心火热,内心并不孤单的人。但是我也不会成为像理查德森太太那样子的人。我会愿意对这个世界宽容一点、包容一点、柔和一点,毕竟退一步你才有更多的空间去发现更多不一样的、有趣的东西。
小小的粉笔,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但是,你可想过,粉笔虽然外表不漂亮,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文具,小的不值一提,但它身上却蕴含着崇高的品格。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开始了这节课的内容。她拿起了一支长长的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者知识。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在黑板上化作白色的痕迹,洁白的粉末慢慢掉下来,就像战场上战士们的鲜血一样一滴一滴流下来。每当下课时,黑板下零零碎碎的躺着许多粉笔头,这些粉笔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看着它们,此时,我想起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粉笔同那春蚕,蜡炬一样具备奉献人类的精神。
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便消失了。它虽然消失了,但它传给了我们知识却是永久不熄。粉笔,以它那短暂的生命把文明传播,把知识传播。它奉献了自己,教育了别人。
你的美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我赞美你,粉笔!
我们走在路上,有蝴蝶飞过,欣喜万分,围绕它翩翩起舞,追赶它,与它打闹嬉戏,有蜜蜂飞过,避而远之,但愿与它相隔万里,人们总是认为蜜蜂不比其他飞虫美丽,不及其它飞虫温婉,只会盲目的飞行,还会中伤人们,可是我们忽略了它,它本性的善良,本性的质朴。
蜜蜂飞在花丛中,毫不起眼,它默默的采集花粉,供人类享用,它默默地为艳丽的花儿传粉,让它们开出更加徇烂的花朵点缀自然,而自己,躲在自然后,做一个默默无闻,微不足道的小昆虫。
人们怨恨它,弄伤自己的身体,可是它伤人之后自己也不会生存下去,曾经,我在春日的田间偶然遇到过一只蜜蜂,我轻轻地抓起它,才发现,它竟是如此的丑陋,身上毛毛的,有灰有白,翅膀小小的紧贴在身体两侧,令人作呕,我想放了它,在我看来,它没有任何值得我观赏的地方,可是在我松手的那一刻,它把螯针刺向了我,顿时,我感觉手上有电流划过,冲击我的大脑,不一会手就肿了,青紫色的疼痛感在我手上晕开,我痛狠它,想要远离它,却未曾想过这是因为自己。
后来的后来,我才明白只要人们不触碰它,它是不会伤人的.,因为它伤人之后,没有了生存的支柱,失去了生存的动力,它也不会安然的活下去,那一刻,我后悔了。
我曾一度认为,蜜蜂是丑陋的,是不堪入目的,现在我才明白,它也很美,只是没有人懂得欣赏,它身上的条纹,用心看,竟发现它们是那么可爱,构成少有的璀璨,成为夺目的乐符。它小小的翅膀,是那么美丽,仔细看,才体会到这小小的翅膀支撑着它不卑不亢的身躯。
蜜蜂安心的生存,它不求人们赏识它,不求人们爱护它,也不求人们尊重它,它很小,对于我们来说它微不足道,可正是这微小让我们品尝到了花蜜的香甜,看到了花朵的艳丽,它安于
“小”,做好“小”,它让我明白活着,安于做好自己的事情,安于本分,不管对别人重要与否,都安稳坚持自己,人活着,有太多事情要做,人的一生,迷路茫茫,漂泊不定,如果不认真做每一件小事,就可能耽误一件大事。
小小的蜜蜂,它安于它的“小”,做好它的“小”,它给予我们美丽,它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它永远都这么小,永远都为世界安于“小”。
《小小小小的火》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继《无声告白》后的又一佳作。
该书主要写的是西克尔高地理查德森太太家计划详尽,安排周到的完美生活和米娅随心而活,四处流浪的生活的撞击。其实,说到底,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两个家庭,两种生活方式,两种性格,两种生活经历的相碰撞,而这种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就是“小小小小的火”。
以理查德森太太招收米娅为租客开始,逐步的开始描述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理查德森家的四个孩子:莱克西,崔普,穆迪,伊奇;米娅的孩子:珀尔以及理查德森夫妇和米娅。并且逐步的以一件件小事件彰显了理查德森太太家和米娅家完全不相同的两种生活观念。
而后,由贝比·周和麦卡洛夫妇对小米拉贝尔的归属问题引发两家的隐藏的本质上的矛盾。
随之,揭开了米娅的过去。
关于米娅,她的丰富阅历,听从直觉去做,不顾一切追逐梦想的执拗,坚定,思考,创造,自由,这些都是吸引我的点;关于伊奇,她的顽固倔强,敏感,独特又有点呆笨是吸引我的点,当我看到伊奇打算用12卷厕纸把那位老师家给围起来时,我真的是抑制不住一颗想笑的心了,咋能这么优秀呢!
我对理查德森太太家的生活的看法较之第一次阅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她们的生活是中规中矩的,但是生活富足,父母恩爱,子女均在身边,衣食无忧,这些难道不是当下社会中的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吗?早饭,中饭,晚饭,孩子上学,父母上班,这些难道不是日常生活中每天所必经的一部分吗?虽然有时我也会去烦恼每日在学校的重复生活是否真的毫无意义,但我也是有努力的去寻找属于我的生活的,我可以自己创造的小快乐的。而且,我想,对于理查德森太太家的这种生活是每日为了生活辛苦奔波的父母,为学费烦扰又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学生,乃至露宿街头无家可归的人所深深向往的吧。
要非说喜欢理查德森太太还是米娅的话,那肯定是米娅咯。但,仔细想一想的话,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既不是米娅也不是理查德森太太。·把她们两位比拟一下的话,米娅便是月亮,理查德森太太便是六便士。人人都想去追求心中的那轮月亮,但又不得不低下头来去努力获得六便士,这么说似乎有些悲伤的感觉,但我想,这,便是生活。
关于米拉贝尔收养案的事,确实,这里有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成立的,因为不管怎么说,贝比·周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而麦卡洛太太已经收养了这个孩子,依照法律判给麦卡洛夫妇是无可厚非的事,但也不知为什么,就是希望这孩子可以回到她母亲的身边,去感受生身母亲所带来的的那种永远都割舍不了的情感,去找寻原本就属于她的独一无二的家。
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认知上的成长以及对一些事件的思考和感悟。
罗素先生说过,“须是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人的一生,当是参差多态的,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咸,也是要由我们自己来慢慢的品尝的.,总之,对于生活,好的坏的,我们就都尝尝吧,不用去羡慕别人,过好自己的人生,努力生活,努力改变,努力接受!
谁人心中没有一团“小火苗”,18年末到19年初,最喜欢的就是伍琦诗的这两本《无声告白》,《小小小小的火》,她总能把人的内心世界用几句话讲的透彻不已,尤其是在沟通和教育方面,边读总能引起我深深地思考:我以前生活的家庭是怎么样的?年少父母对我的教育对我现在的性格有什么影响?现在的我是个合格的父母么?
在这本书中,作者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母亲,一个是选择过自己想做的事,一个选择安稳保守的人生,第二个人生也是大多数女性选择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过稳定的生活,找一个有前景的工作,一生努力的奋斗,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可是这样的母亲一辈子不知道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对米娅怀疑,厌恶,用一切方法想调查清楚她的背景,最后却发现米娅却成自己孩子的知己和榜样。
想想自己,也更像理查德森太太,但内心也有一团小小小小的火,渴望有自己内心的世界和自我的生活,“永远记着,你呼吸着的每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无论你是特立独行还是平平庸庸,都尽自己最大的勇气去选择真正值得的真正你喜欢的生活。
从内容上来看,《小小小小的火》比《无声告白》更成熟,这么说的原因是,这篇小说除了吸引我继续看下去,还让我猜不到结局,只是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伍绮诗的书开头都印有一句话,明确表达了她的想法,《无声告白》中是“献给我的家人”,《小小小小的火》中是“献给那些在自己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点燃星星之火的人。”同《无声告白》一样,伍绮诗的这本小说也是描述家庭、种族、阶级的生存关系,存在即为合理吗?
小说背景是西克尔高地,一个环境、居民双向和谐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基本上都很富裕,安于当前的生活状态,喜欢这般细水长流的生活,不愿意有什么东西打破这样的和谐。他们是善良的,可以这么说,他们的性情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都大致相同。然而,看似温柔的性格中暗藏针芒,若是他们发现有人有着和他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与追求,他们会有危机感,进而做出称不上善良的事。
为艺术而生的米娅带着14岁的女儿珀尔来到西克尔高地,在她们的计划中,这是流浪的最后一站,她们都不想再往前走了。珀尔喜欢理查德森家,米娅则是心疼小小的珀尔跟着她到处受罪,因而决定和女儿好好在这里安定下来。天不遂人愿,人这个生物又怎么说得好呢?
理查德森家的小女儿伊奇一直不受重视,此外,理查德森太太对她也特别严厉,没有人考虑过这是为什么,大家都接受这个事实,从她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伊奇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她对未来的生活有向往,有追求,有不同于现在的安稳的想象;碰到不公的'事时,她敢于反抗,而非像大多数人一样默不作声;即使她现在年纪小,不知如何规划未来,她那颗火热的心却蠢蠢欲动。理查德森太太怎么想伊奇呢?其实,怀着伊奇的时候,理查德森太太相当辛苦,每天早晨都吐得昏天黑地,但这让她更加期待伊奇的到来。刚刚来到人世的伊奇虚弱得不像话,理查德森太太牺牲了休息和午餐时间,每天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将伊奇照顾得更加强壮些。凡是有个度,担心得过头了反而出问题,理查德森太太一直害怕伊奇可能患上贫血、视力或听力的缺失、智力缺陷等病症,以至于伊奇成长的过程中,理查德森太太对她格外严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担心已经彻底脱离事实依据,完全化为一种凭空而来却习以为常的情绪。”而且,伊奇有一种冲劲,也可以说是无畏的勇敢,而理查德森太太从前却因安稳的生活放弃了很多,本可以一直这么生活下去,而伊奇的出生让她见识到原本安稳无虞的人生可以脱轨到何种程度,她害怕。
刚入校的伊奇就成为了学校的第二小提琴手,在练习时,彼得斯夫人欺负一个叫德雅的小女孩,不断地让胆小的她出丑,甚至过分地歧视她,“需不需要我用黑人英语再给你解释一遍?”赤裸裸地种族歧视,使得伊奇一下跳起来,将彼得斯夫人的琴弓折断了。伊奇自己也没反应过来,就做出了这样尖锐的举动,实在把人吓一跳,但不得不说,这是个小小的却勇敢的斗士,她认为自己很强大可以保护弱小的德雅。事后,伊奇受到了处罚,没有人问她为什么,哦,还是有的,是米娅,米娅问她打算怎么办,这是第一次有人这样问她。因而,她感觉到了米娅与她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的不同,不像他们那样非常重视穿正确的衣服、说正确的话、与正确的人交朋友。她被米娅吸引,甚至爱上了米娅,常常幻想自己是米娅的孩子,与那个一丝不苟的理查德森没有关系。发现了这一切的理查德森太太不想再放任自己的女儿,于是赶走了造成很多意外的米娅和珀尔。
临走前,米娅放不下伊奇,告诉她,“有时候,你需要把一切都烧干净,才会有新的东西生长出来,人也是这样,他们可以重新开始,总能找到办法。”于是,有了这场火。米娅走后,伊奇也踏上了寻找米娅的道路。
其实,米娅留下的理查德森一家的照片写真是最让我动容的,透过小细节的设计折射出理查德森一家每个人内心的恐惧,对他们寄予最真切的祝福,也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自己,我相信作者的艺术造诣也很高,不然塑造不出这样一个极具个性的艺术家米娅的形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