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急急忙忙的吃完晚饭,便拉着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看灯会。
只见大街上灯火辉煌、人山人海,我们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观赏两旁各种各样的花灯。
我拉着妈妈向前走着,抬头一看,前面的灯很多很多,我对妈妈说:“妈妈你看前面的花灯真美呀!”有光彩夺目的龙灯,有活灵活现的牛灯,闪着金光的狗灯还有孔雀灯、金鱼灯、兔子灯应有尽有,真是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就在这个时候奶奶拉着我的手来到一个金鱼花灯前,对我说:“奶奶这么大年纪了从没有看过这么好看的花灯。”
我说:“奶奶这里还有好多美丽的花灯呢。”我高兴的拍着手说:“今年的花灯真好看啊!”
那里还有五六个小朋友手拉着手在人群中转来转去,高兴地指着花灯说说笑笑,连声喊真漂亮真漂亮!
看着、看着、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街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少了,爸爸妈妈叫我回家,但我仍然舍不得离开。
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着年味越来越淡了。如说真的是由深变淡也是有很多因素驱使的。然而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那么,这便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其实这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今年我们这里的元宵节灯会将特意在文化主题公园里举行。天公也极为做美,今晚的天气甚是配合,明月当空照着。今年的元宵节夜晚人潮明显多了很多,看起来热闹极了,充满了欢乐喜气的景致。
文化公园里有许多不同造形种类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马、长颈鹿、101忠狗、大熊猫、龙……等等,花灯在五颜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让我有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着合影,像机闪个不停。
公园的草地上,有许多小朋友提着花灯、玩着仙女棒;还有人在放天灯,天灯随着轻风徐徐的上升愈飞愈高,就好像许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闪呀闪的,非常漂亮;还有许多人在放烟火,五光十色的烟火把夜空点缀的五彩缤纷,我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大家的惊叹声!
回家的路上,在翰林桥上看到天空中的烟火,倒映在溪水中,金光闪闪的变化着,真是吸引迷人,我们一家人迟迟舍不得回家,直到累了,才踏上回家的归途,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这天晚上,我飞快地跑回家。因为今天是元宵节!
一进家门口,就听见“咕咕咕”的声音。原来是妈妈在煮汤圆呢!看,她一边搅汤一边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汤圆倒入锅中。很快汤圆煮好了,“咕咕”冒着泡儿,被妈妈捞了出来,。我不禁随手捞了一个放放嘴中。啊!真美味!那流沙味的馅入口即化,真是太好吃了!
吃完汤圆,我们一家去赏花灯。五颜六色的花灯绽放出炫丽光芒,流光在天上,地上穿梭:有的红似火,有的绿莹莹,有的黄得金光闪闪。这各种各样的花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有正在蹦达的小白兔,有正绽放的荷花,有在天上飞行的飞机……啊!太美丽了!
我们又向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人山人海。“怎么回事呀?”我想。挤入人群中一看,原来在猜灯谜!那一个个灯笼上挂着谜语,人们争先恐后地在拿纸条。我一伸手抓了一个,上面写着“夫人何处去。”我的脑子“嗡嗡”转着,费尽脑汁。“啊!是一个“二”字!”我尖叫了起来,获得了一份小礼品。
这个元宵节太有意思了!
元宵节前一天,爸爸带我去萧山街观看元宵灯会。
我们刚走进灯会入口,就被那放在前门口的双龙戏珠吸引住了。两条龙全身光-夺目,前爪相互抵着,威风凛凛地望着那颗大大的火球。我们来到它后面的一座桥,叫探花桥。它的栏杆上围着红黄两种颜-的金纸,看上去真像红黄两种颜-交错的龙。龙的下面有粉-迷人的荷花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
走进萧山街,那上空弥漫着古老的气息,古-古香的房子和火红的灯笼遥相呼应。各种各样的灯笼琳琅满目,让我们目不暇接。它们形状各异,有的像圆圆的皮球,有的像菱形的钻石,还有的像长方形的宝盒不知不觉到了题扇桥,那里有很多人围着。我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位扮成王羲之的老爷爷为大家在扇子上题字。这位爷爷的字苍劲有力真好啊!
我们一路走啊,走啊,一路上美丽的灯笼让我们大饱眼福。可是当我们走到这条街的尽头时,惊奇地发现那里聚集了更漂亮的灯笼!那里有水乡桥船灯、兰花书法灯、人文景点灯、一笔鹅字灯、金龙戏珠灯、酒壶灯我最喜欢一笔鹅字灯,因为那只白鹅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灯笼上跳下来。
时间过得真快,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开着车回家了。那些五-缤纷的灯笼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元宵节,它虽然没有春节热闹的气氛,没有春节红火的喜庆,也比不上春节的历史悠久,但它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含义。
因为元宵节紧挨着春节,所以在我的家乡,从春节前夕一直到元宵节,近一个月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忙碌着、却很开心的过着盛大的节日,直到元宵节完,这热闹、欢快的气氛才渐渐平息下来。小时候,在我心中,我只知道元宵节像春节一样热闹,一样有趣。
记得有一句古语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每次还没到正月十五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做准备,排秧歌、买烟花、买灯笼,有些心灵手巧的人便会自己做一个与众不同的灯笼,就只为了那一天而做准备。
正月十五日那一天早晨还算清静,可以到中午,刚吃过晚饭后,如果你想午休,那恐怕没戏了。刚一过十二点,街上就准时开始了敲锣打鼓,随即而来的就是俗称的扭秧歌。各个表演者脸上都洋溢着欢乐,透出了节日的气氛,都跳出了自己的个性,各式各样的,有扮小丑的,有举花伞的,有转手绢的,使你大饱眼福。看完了,会觉得肚子有一点饿了,这是餐桌头号食品——汤圆,一个个浓郁可口,要到嘴里,感到一阵香甜,可口,好吃极了。
这都不算什么,只是个开幕式,最为热闹的还要数晚上了。
晚上,整条街都比以往亮,灯火通明的,必行在街上,琳琅满目的灯笼看得人眼花缭乱。有材质不同的,大小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绝对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拿一根细竹竿,将点燃的灯笼挑起来,俗称挑灯笼,也有一个文雅点的名字叫看花灯。
看,那边是什么,热火朝天的,走,去凑凑热闹。哦,原来是——猜灯谜呀!火红的纸片透过灯光,将整个广场都被红色包围,被喜庆包围着,人们站在一张张纸条前,有的低头用手机查,有的挠挠头,有的安静的思考,想到后,便争先恐后地去兑奖,广场充满了无穷的欢乐声。
最后,再欣赏一下圆盘般的月亮,这是一年中第一个全月,皎洁的月光将每一个角落都照亮了,有一种仙境般的美。
这是我家乡的元宵节,一个与众不同,热闹非凡的节日。我爱家乡的元宵节,更爱我美丽、热闹、与众非凡的家乡!
在元宵节我的家乡几乎家家都做汤圆。宁波汤圆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问起我家乡有名的传统小吃是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汤圆。”
汤圆是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汤圆圆溜溜的,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宛如一个个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那扑鼻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煮熟的汤圆,晶莹透明,稍带褐色,裹在里面的乌黑的芝麻流了出来,让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宁波汤圆的特点是软、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汤圆没有宁波汤圆糯,一到元宵节,奶奶煮了一大锅汤圆,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在一阵阵热气中,大家有说不完的温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汤圆,香喷喷的黑芝麻就从嘴里流了出来,弄得满嘴都是黑芝麻。瞧着他那“虎样”,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周必大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浮圆子即指汤圆,诗人借这首诗流露出他盼望全国人民一起团聚,“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汤圆象征着阖家幸福,一家人团团圆圆,我爱家乡的汤圆!
你知道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告诉你吧!那就是我们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但在我们三门,元宵节却是正月十四,很奇怪吧!说起这个元宵节啊,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
相传,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候,那一年正好是正月十四,戚家军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倭寇逃亡内地时候,天色已晚,戚家军赶到村子里的时候,老百姓纷纷点灯帮助戚家军搜索残敌,每一间房屋,每一个角落,到处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藏身,四处逃窜,终于全部被消灭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戚家军赶走了倭寇,就把元宵节改到正月十四了。
我们三门人过元宵节可热闹了。一大早,奶奶和妈妈就开始忙活起来,准备我们这里元宵节吃的食物,一般是中午吃“麦焦”,晚上吃“糟羹”。三门的糟羹非常有名,只见妈妈早就摆好了各种各样的食材,有芥菜、笋干、香菇、瘦肉、豆腐干、墨鱼干、牡蛎……全部切成碎碎的,再放进早米粉磨成的浆里,加水一起烧,不一会儿,锅里就开始“咕噜咕噜”的冒泡了,那香味不要说香飘十里,至少左邻右舍闻到都会馋涎欲滴,我们一帮小家伙早已经直流口水了,满满地盛上一碗,吃上一口,那滋味真是美味无比。在我们三门,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糟羹,而且在那一天还要要比一比谁家做得最好吃。最有意思的是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可以到任何一家去吃糟羹,无论是谁,也都可以到我家来品尝,谁都为自家做的糟羹受人欢迎,来自己家吃糟羹的人多而自豪。我们常常成群结队的小伙伴家去要糟羹吃,还有就是新娶的新娘还要为大家做甜糟羹呢,象征着着一家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吃完了糟羹,我们就可以欣赏美丽的龙灯了,那龙灯一节接着一节,挨家挨户地经过,人们纷纷点起炮仗,迎舞龙队伍,祈祷来年一家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夜已经很深了,空中的礼花还在绽放,我爱元宵节,欢迎你有空来我们三门,感受我们三门人民独特的元宵节。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