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最近几个月,对于这几句话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刻。时间就像陀螺一般飞速流转,还没有做什么事情,一天就过去了,每天都感到分身乏术,手头遗留的事情反而越来越多,每一项被推迟的小任务,总以为马上就能完成,总感觉会有时间去做,每次都觉得只要忙完手头的事情,就会去做这件事,可是总也腾不出手来。
想找到一个解决拖延或者合理规划时间的办法,苦苦寻找,结果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事情仍像以前一样。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寻找时间的人》这本书,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了,毫不犹豫屯到了自己的书柜里,直到这次端午假期才得以饱览。
本书是当代英国作家凯特·汤普森创作的小说。主要叙述了一桩多年前的家族隐私引起了爱尔兰小镇少年吉吉的好奇心,但留给少年探寻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时间似乎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从我们的世界流出,于是为了满足妈妈希望有更多时间的生日愿望,也为了弄清困扰自己的家族秘密,吉吉在安妮的带领下来到了永恒之地,和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手安古斯、一只受伤的狗,一起踏上寻找时间的奇幻旅程。
对于时间的流失,作者没有大谈特谈时间为何物,而是从生活中很多小事情的安排上让我们一窥时间的紧张、不够用。而这些生活小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碰到的,那种时间不够用的捉襟见肘和我面临的情况如出一辙。我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刚挤出点时间来干个事情,就会被打断。某件意料之外的事情、某个不期而至的人,就会走过来把时间“偷”走了。再就是,一件事情总觉得会有大把的时间去做,一拖再拖,最后发现,时间已经没有了。
在故事的最后,吉吉这位小男孩帮妈妈实现了愿望,获得了更多的时间。而故事中获得更多时间的方式是找到时间薄膜、笛与漏洞,最后让时间归位,而他也勇敢地选择了离开永恒之地,回到人类朴素的生活中去,即便这里有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老去。
其实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的时间也在泄漏。一天的24小时,但是多少时间是属于你自己的?记不清是谁说过:现在的公职人员就像是机器的一部分,只要操纵机器的人一按下开关,他们或她们就会开始高速运转。我们可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些时间是被谁偷走了?——被存折上的数字?被一个好听的职位?被琐碎的工作?被别人的评价?被你的假想敌?……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感觉很有意思:“每个人都忙着赶路,或忙着寻找什么,或忙着赶上别人。其实,更多时候,他们只是在忙着追赶自己。”我们只顾不停地向前奔跑,而不懂得放下,不愿意暂停……
其实,我们可以回头捡一捡自己的鞋子,等一等自己落下的灵魂。
我会看《寻找时间的人》一书,完全是因为此书的封面封底介绍,均说此书很了不起,值得一看!的确,翻开书,我很快被里面一个个充满悬念的小故事吸引住了,仅仅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读完了。并且,非常想把里面的曲子演奏出来(可惜我没有这个水平,我想那曲子一定很优美,哎,学艺不精啊。
书中所讲,我感同身受,我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忙碌,时间是越来越少,总是不够用。
我也很想,很盼望过书中后来所描写的那种生活:
“人们重拾以前的爱好,或重温儿时的激情,于是,手工编织的羊毛衫、手套和围巾又开始流行了。许多工厂第一次有了作息时间表。管理层和雇员们第一次发现他们能够兼顾家庭和工作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发现每天除了上学、写作业和洗漱之外,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他们有空读书和看电视了;有空在乡间小路上闲逛了……”
作者在最后一针见血道:“肯定是安排不当才觉得时间不够的,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也许,我真的是没有把时间安排恰当,开学以来,一直忙得不可开交:新借的两本书在抽屉放了两个星期了,我一直没有时间翻开来;刚听的两节课我觉得跟我的上课思路完全不一样,非常想也试着备备课,然而却没有时间动手,白天,学校的工作忙不完,晚上,又有那么多家务等着我……
唯一的感觉,我的时间,不是由我自己在支配,我也没有时间做我喜欢做的事。那么,我该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呢?这是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该好好想想了。
《月光男孩》:一个黑人男孩从小瘦弱怯懦,有个卖身吸毒的妈,被周围的黑人小伙伴排挤欺负,青春期爱上了自己的男同学,在第一次报复欺负自己的同学后被送到少管所,出来后成长为一方毒贩,男同学一通久违的电话唤醒埋藏心底的爱,两人在餐馆扭扭捏捏的叙旧,直到最后一分钟终于表白,互相依偎,剧终。
的确无关种族,从头至尾的冲突都无关肤色,而且本片全是黑人,男孩受到的歧视也是来自身边的黑人同伴,但是在影片行进到1/5处突然点题“黑人到处都是,月光下的黑人男孩是蓝色的”,莫名其妙,这种刻意地选角和强调本质上算不算一种歧视呢~
如果说它是同志片,只能说失望,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唯一认真描写这个点的就是他在餐厅逃避压抑自己呼之欲出的爱意。如果要把它算成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lgbt最佳影片,我不服。心疼安叔的《断背山》和我大爱的《Carol》。
全片看完,应该就是三段式在讲一个男孩的际遇,前面的节奏较为拖沓,衔接凌乱生硬,这类成长类文艺风还是推荐《boyhood》。
非要去凑种族、lgbt、毒品的冲突,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讲的都不深入彻底,当然,这就是Plan B的特色,想想它当年为冲奥而做的《为奴12年》、《狂怒》等主旋律“佳片”,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师常说,多做笔记能帮助记忆,复习时能一目了然,而且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各科的上课笔记在另外整理成一本“复习笔记”,甚至到初三时,还能把一、二年级的课本剪剪贴贴,制成一本“葵花宝典”。但是,当我摊开密密麻麻的课本,和空白的笔记本时,就是提不起劲将手边的资料全部整齐的塞进笔记本。到最后,我只能说服自己:课本都有的东西何必再把它抄到笔记本呢?
我试过不少读书方法,但大部份都半途而废。爸爸曾和我分享过一种方法:联想记忆法。他说,很多天才医生都靠着联想记忆法,拿到好成绩。但我却过段的说:“不可能,我没办法联想。”爸爸试着让我相信,联想记忆法非常好用,而且联想出的结果都是属于自己的。但是,在内心深处,总有个声音告诉我:“那个方法不管用!”
升上初中后,课业日渐繁重,以前小学用的“考试之前翻一翻”已成了追忆。既然我不擅长笔记法,也不愿意用联想记忆法,那就只能读课本、写练习、检讨考卷,养成一个循环,时间久了,习惯也就成了。不过,还是会有不能称心如意的时候,像是练习写不完、课本没读熟,和考卷没有确实检讨。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像流沙般从我的指间溜走,我开始意识到:这样行不通。
开始,我试着替自己规划计划表,我会贴便利贴在书房的墙上,提醒自己做什么。一步一步,我尝试自己从没想过的读书方法;一步一步,我正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