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得多,可以高谈阔论,写作时也颇有灵感。我觉得,其实不然。任何事都讲究一个“度”。成天的之乎者也,满脑子都是书,滋味肯定不好受;被人叫做书呆子,肯定就更无语了。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们可曾想过一个真理:物极必反?
就拿每个人都需要的钱来说。钱,赚得多固然是好。但是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钱?如果是这样那也就太令人心寒了。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事物值得去追求,但绝不是钱那样庸俗的东西。如果把人生的目标定格在赚钱,那我也只能苦笑不语。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一生为其奔波劳累,赚得再多最终也不比一堆黄土。当你活到了尽头,看看走过的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因为你只有钱——也即将不属于你,这是多么可悲!钱,够用就好,知足常乐。太多了反而让你迷失了本性,原本好好的一个人,却成了钱的奴隶。
拥有得多,不见得就好处多,树大都招风呢!
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中国,而不是西亚。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压力;资源丰富,是一个优势。有人说,人多无碍,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以够支撑这个庞大的集体。此言差矣。人多是一种负担,而为了这众多人口去拼命开采矿产那更是失策。众所周知的,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我国之所以坚持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而不是过分的去开采矿产,就是不想以资源这此“多多”去填补人口那彼“多多”,这是一个填不满的大坑,终究有山穷水尽的一天。因为,多多未必益善。相比西亚,靠着波斯湾的石油榨取着世界的财富,拥有再多的钱,等到资源枯竭的一天,后悔都来不及的。
万事都要有“度”。
国家需要讲“度”,社会需要讲“度”,我们的校园生活也需要有个“度”的标准。比如,考试可以检测学生们学习的情况,对学生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太过于频繁的考试,却会大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与休息要合理分配,越是紧张的学习越是要好好的.休息。如果考试占用了太多学生们的休息时间,那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对学习没有兴趣。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学。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好成绩,难!太多了反而不是好事,物极必反。凡事都讲究一个“度”。考试要起到考试的作用,而不是成为学生的包袱,那样才有好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也将从我们的记忆里消失。
多多未必益善。
然而“度”也是外在的要求,任何是都强调内外结合,外因也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换一个角度来说,正所谓“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为什么是韩信呢,而不是刘邦?这也要论能力。“多多益善”是因为在“善用者”手里;如果不是“善用者”,多了反成为累赘。多多未必益善。故有能力就可以争取,就可以拥有。特别是在如今的社会,竞争何等激烈,不拿点真本事出来,谁会看得起你?没有能力,有的再多,也是为别人准备的!人是要有点自知之明,自己有多少斤两自己清楚,不要麻痹了自己。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未来的大门为能者敞开。在能者面前,有个适当的“度”,才能把握这“多多”的机遇,才能领悟多多益善,两者缺一不可。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磨难但,但是我们必须都得自己克服,不能总靠祈求上苍保佑度过难关,因为只有在磨练中成长,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才会成功。
一天下雨,一个老和尚撑伞从雨中走过,在喔檐下避雨的人想让老禅师带他一程,但无论怎样老禅师也不肯度他,只告诉他,“你要被度,别找我,请自己找一把伞吧。”
万事都必须靠自己,如果不想被雨淋湿就得靠自己的力量找一把伞,而不是靠别人。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 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命,使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现象进行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遇诬陷害。之后,政局发生稳转直焉的变化,苏东坡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惠州。晚年过流放生活。最终66岁的老人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了命途多舛的一生。
这位老人在面对坎坷的一生从不低头,不向命运屈服,在被贬时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为后人传颂。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富商家庭。13岁便离开学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16岁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在伦敦一家剧院门前提看戏的绅士看马匹在剧院打杂,有时给演员们题提词或跑跑龙套。此外还在屠宰场当过学徒,帮人家做过书童,做过乡村教师,当兵,律师,任过小官。为了谋生,他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过荷兰,意大利,他在闯荡中。丰富了人生经历,增长了才干。为他以后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大批著名的悲喜剧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在帝王中的佼佼者。可他的14个儿子无一成器,三个被***,三个自***,三个早夭,一个被幽禁,两个被流放,另两个平庸无能,错聵糊涂“虎父犬子”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自强,一味想靠祖上庇佑,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生活中的所有的坎坷,我们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只有让自己更强大才能面对这些困难,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不是靠庇佑得来的,是靠自己争取而来的。
在班上,读书的行为随处可见:早读时,有的同学在津津有味地看漫画书;上课时,还有的同学在抽屉里小心翼翼地看手机电子书;甚至在午睡时,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都在被窝里看闲书。难道这样子看书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吗?不!这样,反而会害了自己!不但老师所讲的知识没学到,而且午休的时间也被“充分利用,”导致下午上课也提不起劲,严重影响了上课的质量。
倘若,他们所看的书对学习毫无帮助,把时间花在这些闲书上,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记得在前几天的课堂上,老师收了一本叫《斗罗大陆》的漫画。据说,这段时间,班里还掀起了一股“漫画风”,很多同学都争着看。在本周五,林老师为此作了严厉的批评,说这些书是“垃圾文学,”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小学六年级作文《作文 开卷未必有益》。我也了解过这本书的相关内容,简直就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完全脱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若是长久沉迷阅读此类书籍,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看来,开卷真是未必有益呀!
临近毕业考了,我建议同学们还是抓紧时间复习,多读些名着,多看些名家名篇吧!不要再把学习的心思花在看闲书上了,应该要努力奋斗,认真学习,争取考上理想初中。
开卷未必有益。从现在起,让我们有选择性地去看有益的书籍吧!不要沉迷所谓的“垃圾文学”了;让我们向“垃圾文学”说不!让读好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
这组漫画以大山为背景,山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这条路便是成功之路。在图中,有两个小男孩:一个背着书包,手持一根拐杖,因为山路太高太陡了,所以那个小男孩已是累得大汗淋漓,但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一直前进;而另一个小男孩却坐在了由自己父母搭的轿子上面。他的`父母已经累得腰酸背痛,而他却全然不顾父母的感受,还是让父母搭他上山。
看到这里,我对画中靠自己力量上山的小男孩十分敬佩,他自立自强;我同时也认为另外一个小学生那样做太不应该了,他过分依赖了父母,永远也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而那个自立的小学生总有一天会爬上山峰,走向成功的。
现在,也有很多人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孩子却不懂珍惜,过分依赖父母。有的人都是大学生了,可连床都不会铺,有的人连衣服都要家长帮着穿,还有的人连鞋带都系不好,他们在家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生活。正所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自立的人。
现在,也有很多像图中自立小男孩一样的人,张海迪不就是一个神话般的奇迹吗?他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部位全部瘫痪,但他在家中自学成才,之后帮助了很多人。他身虽残志尤坚,自学成才的事迹感染了众多人。
从个人到国家,自立就是后盾,所以,让我们一起推掉父母的怀抱之门,不做温室里的花朵,做个自立的人吧!记住:要成功,自理是关键!
斗转星移,日月更替。翻开尘封已久的史册,一个个人物如现眼前。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实力相当。刘备中道崩殂,然而“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朝内百官齐心协力,将帅士卒奋不顾身,忠臣谋士诸葛孔明辅佐于旁,况且蜀地土膏民富,此集天时地利人和也,这是何等的优势!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刘禅的软弱无能、乐不思蜀,断送了祖祖辈辈用血肉保下的大汉江山。怎能还说拥有优势的,就能成功呢?
继续翻阅史书,时至清末。不禁想起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语言优美,与上部分形成了递进关系。思路清晰】
雍正初年,曹家遭抄家,往昔灯红酒绿的生活,当时看来是那样遥不可及。然而,就是在满茎蓬蒿、举家食粥的.艰难处境下,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著成惊世奇作《红楼梦》。怎能说没有优势,就注定失败呢?
所谓: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想到刘邦和项羽何尝不如此?【引用,丰富语言,吸引读者,浓厚文化氛围】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自幼衣食无忧,旗下八千江东子弟,卧拥江山美人。而刘邦,草莽市井一匹夫,整日到酒店里赊酒卧醉,年迈无妻室。楚汉相争结局是众所周知的: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笑叹一声&ldqu;天亡我&rdqu;,血泪浸染乌江。刘邦取得吕后,高吟:大风起兮云飞扬“入住咸阳自称高祖。项羽,有着足够的优势全胜,只是他太意气用事;刘邦,年迈不善用兵等劣势集一身,到头来却意气风发。【两个人物事例并举,形成鲜明对比,深入论证了论点】
时光仍是飞逝,停下脚步仔细想想,其实有优势者不一定胜利,无忧势者未必会败,真正把握我们命运的,其实是自己的双手。
评语:篇末点题,照应开头,内容充实,中心突出,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