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有数不胜数的历史典故,学生对这些历史典故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利用历史典故进行课堂导入。例如,教学《林则徐禁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入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林则徐身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了解所学内容的历史背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的编制,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注意将历史事件与时事联系起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利用时事进行导入,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为切入点,引入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除上述几种导入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尝试采用复习导入法、导入法、幽默导入法等。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课堂导入方法,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但是,在长期的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偏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将学习看成是个体独立完成的事情,在学习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尽管目前国内各中小学争相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但多数教师只重视合作的形式,忽略了对学生互助意识和互助策略的培养,致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借助他人的力量促进共识、共进。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借助于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指示,掌握有关的工具……知识的建构常常需要合作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呢?近期阅读的《高效学习策略指南》一书让我深受启发。
学生合作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学业互助策略,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尝试、运用并完善学业互助策略,努力把自己和他人变成利益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体现互助策略的价值以及合作学习的优势。学业互助是双向的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的规则、方法或技巧使助人者和受助者在积极有效的互动中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目的在于共赢。
学业助人策略是学业互助策略的一方面。它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助人自助,并使自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方法和技巧等,目的在于促进助人和求助双方共同进步。该策略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学业助人要助人自助。学业助人策略强调的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帮助他人自助。简而言之,就是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的同时教会他们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让他们以后在遇到同类问题时能独立解题。
(2)学业助人要助人助己。学业助人策略强调的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技巧等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3)学业助人要掌握一定的规则和技巧。从对方的角度思考,是避免善意变成伤害的一条重要原则。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发起人、监控者和引导者,承担着启发、调控、修正学生行为的重要职责。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能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力、需求与策略运用水平,那么及时地教给学生正确的互助方法和技巧,适时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有效的互助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帮助学生培养互助的意识、营造互助的氛围、体验互利互惠共同进步的成就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在日常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最便捷最有效的求助对象,也是学生容易选择的模仿对象。教师要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将先思后享、助人摸底、助人所需等学业助人策略反复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醒学生模仿教师的助人行为。学生在耳融目染之下,会将教师的助人方法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多反思多调整,形成适合不同个体的多样化的有效助人策略。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将要学习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有关函数的知识。函数是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研究了“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函数还是串联整个初中代数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脉络。比如:代数式求值的问题可以视为求取函数在某个特定自变量时的函数值;方程可以看成是相应函数在某个特定函数值时的情况;不等式(组)可以看成是相应函数在某个特定函数值范围时的情况;在函数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函数之间的联系,函数与其他数学内容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因为,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很多题目考查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一种函数,而是几种函数之间或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书中提到的《一次函数的图像》是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让学生了解函数与对象的对应关系和作函数图像的步骤和方法,明确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熟练地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是通过对一次函数图像的比较与归类,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简单性质。从书中有关《一次函数的图像》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仅仅从代数的角度研究函数,通过计算得到函数的性质,让学生能够运用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而案例中的教学过程更强调“代数与几何的交融”借助代数的知识研究几何现象。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在课堂设计中也充分体现出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进行课堂设计,让每一位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在生活中,我们借助代数运算,解决了许多问题,使用代数运算找到了许多数学规律,获得了许多结论。《初中运算教学策略》这一部分告诉了我们代数运算的实际意义及教学方法。
在中小学数学的代数运算里,数值计算过程比较直观,结果也很具体,而对于带有字母的代数式所进行的代数运算比较抽象,很多时候是一连串的符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代数运算就是对一系列字母、数字,按照运算规定做运算的过程。看过这一部分以后,我发现原来的这种想法错了。书中这样说到:一个代数运算是否正确主要看运算过程是否正确,而运算过程是否正确也就是运算者是否正确使用了相应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代数运算的实质就是依据运算法则、运算律做推理。
那么,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讲授代数运算这一部分呢?书中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明确代数运算基本技能的阶段性和终结性目标之间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开展训练;另一方面,应当舍弃一味机械训练的做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代数运算基本技能。
书中有很多教学案例,从《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关注对学生代数运算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更关注对因式分解基本原理的理解,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方法。
总之,代数运算的教学,不能将其简单定位成一个技能的教学。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的意义、作用,提供有价值的习题,尤其是变型题,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技能,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相应的运算知识、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