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叫李立明的同学,他长着一张红润的小脸蛋,好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最有趣的既不是他的鼻子,也不是他的嘴,而是他那小小的眼睛。别人一笑才会眯成一条缝,而他呢。不用笑眼睛就已经成一条缝了。
有一次,他不是值日生却帮助一位生病的值日生干活。经过他的努力教室变得干干净净。汗水把脸都清洗了一遍,尘土又落在他的脸上,使他的脸变得黑黑的。他又把每一组的小纸片都认真的捡起来。又把老师的桌子下面的灰尘都给扫出来,扫除完毕了,桌椅摆放好。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他搀扶着生病的同学慢慢的回家了。
一次,学校组织开运动会,我们班短跑健将李想没带运动鞋急得团团转,李立明看见后把自己的运动鞋借给了李想,自己穿上了退休的灰鞋。运动会结束了,李想得了第一名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而李立明才得了第六名。但他却为李想的成绩而感到高兴。
这就是李立明,如果大家都有一颗像他一样金子般的心,还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呢?
我有一位凶猛而又幽默的长辈,他就是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有一张又白又胖的圆脸,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对细迷眼儿,一个塌鼻梁,嘴唇很厚,但特别富有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不高兴时,那凶猛的表情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焰山。
他对我要求非常严格。记得有一次,爸爸在上网,我放学回来一进屋,他就问:“今天语文考得怎么样呀?”“还可以!”我答道。“今天考了什么内容?”我应道:“填空、组词、阅读……。”一星期后,老师发试卷了,哇!我只考了80多分。放学后,我一个人低头走回了家,爸爸看见我的样子,急忙问:“是不是分数不理想?”“哼……八十……七……。”我吞吞吐吐地说道。他一听立刻停止了上网,二话没说就恨恨地打了我一顿。啊!多么凶猛的爸爸!
爸爸不仅凶猛而且幽默。记得有一次,他下班回家,我的作业已经做完了,他非常严肃地对我说:“Hello,what is your name?”我乐得前俯后仰。还有一次,做完作业后,我独自在玩乒乓球,他一回来就说:“Are you playing football?”我和妈妈捧腹大笑。我爸爸可真幽默!
有人说,电子阅读时代的来临,纸质阅读的时代将消亡。因为纸质书籍不易保存,比较笨重,而电子阅读器能存放长久,便于携带;因为电子阅读器查找方便,而纸质书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查找;更是因为电子书的价格低廉,而纸质书籍价格相对而言价格更贵。
但是,当他们在享受电子阅读器带来方便的同时,并没有发现电子书籍的重大漏洞。电子书出版由于没有纸质书那样经过严格审核,修订疏漏之处甚多,甚至有些电子书错字连篇,简直难以入。页与页之间没有标识,更无纸质精美的装帧,而纸质书往往质量上更胜一筹。
电子阅读过程缺少书的温度。电子阅读的时代,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更是一个浅显化和浮躁化的时代。碎片化、信息化阅读方式的流行与阅读的本质相悖。阅读原是一种追求内心灵魂的`宁静与闲适的行为,是为了去唤醒对文化的记忆而电子阅读呢?人们很难深入阅读,阅读追求快,只贪多,却不求深浅阅读,收效甚微。在光亮的屏幕前,你无法用指尖划动电子屏幕发来的感觉来代替翻动书页所带来的亲切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是在应该慢下我们的脚步,将纸质阅读进行到底。
对于纸质阅读,美国历史学家芭芭拉曾这样评价“没有书,历史会暗淡,文学会失音,科学会瘫痪,思想会停滞。”
纸质阅读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烙印了许多文化记忆,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而电子阅读缺少了历史的温度。
古人总喜欢把书和茶联系在一起。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泼茶,情趣横生,要是放在今天,赌手机泼茶,赌电脑泼茶,听着总觉得特别变扭,且不说再者意境不配,要是茶洒在电子设备上,那这带来的损失可不小。
纸质阅读更能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去别人家里看到满屋的藏书,随机抽取一本翻阅,想借的时候借一本,及时归还即可。明代学者归有光少年时代时“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他与书主关系极好,同时,一本书也就几十块钱,别人借阅时不会有太多顾虑,而电子产品,价格昂贵,别人一般不会借。
放眼外国,在加拿大,人们喜欢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图书馆,在西方地铁上,人们一上地铁,便会拿出书,而这在中国却以手机取而代之。低头族热潮由此而来,我们应该更多地呼吁人们慢下脚步,将纸质阅读进行下去。
新科技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固然无法避免被数字化的浪潮所包围,纸质书代表传统文化,电子书代表新科技,两者可以共存,我们并不需要掘弃电子阅读,,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放慢脚步,嗅嗅纸质书中油墨的清香,听听指尖翻动书页带来的韵律,去纸质书带来的真实,还这份天地一方宁静,将纸质阅读进行下去。
《呼兰河传》是一本萧红写她过去故乡的书。茅盾曾说过:“《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作者讲述的那个呼兰河时代,好像离我们有一些遥远,但作者却用自己的文字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好似黑暗又有一些美好的故乡。
在故乡中,小萧红最亲的就是他的祖父了,在这个“吃人”的世界里,小萧红宁愿依偎在祖父身边听那些讲了很多遍的故事,也不愿去触碰父母和祖母冰冷的心。这不仅衬托出了祖父的温暖,也拉出了一个大的无情的背景。
文中讲到:“我总是能不分昼夜地听到团圆媳妇的哭声”。团圆媳妇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她年纪很小,做事大大咧咧,却总是被婆婆打骂,被折磨的生了病。婆婆又是请来大神,又是用各种奇怪的方子只管往她身子里塞。这不但没把病治好,还把团圆媳妇吓得天天做噩梦,也招来了街坊邻居来看笑话。他们把这当成是好看的大戏,你一言我一语地评价着。在我们看来这近乎扭曲的人性,在那个时代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那些麻木不堪的人却从未感觉到他们正在慢慢地毁了一个人。
这个地方的深处,好似住着一个“吃人”的怪兽,但可悲的是,人们都喜欢它。
村中有一个大坑,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把坑填平,生怕花掉自己一点钱。可却有多少小孩,包括鸡鸭羊这些牲畜,用这种方式无意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本是填平就不会发生的意外,这多么令人惋惜和无奈。
如今,我们再远观那个时代,那个远去的呼兰河,很遥远、很陌生,又很无奈。
这本书有一个神奇的魔力,尽管有时间的差距,但那种黑暗时代给人带来的来自心底的冲击,却是那么真切又深刻。萧红揭露了麻木的人性,这种感觉印在心中,久久不能忘记。
在我们如今的时代,没有迷信的团圆媳妇的婆婆,没有围观人的无情,没有路上没人填平的坑。可是那只“吃人”的怪兽还在,只是以不同形式适应了当下的社会。
所以,我们面对曾经远去的呼兰河,站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一定要坚定心中所想,做那些自己心中认定是对的事。
去奋斗吧,奔跑在这个可以实现梦想的时代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