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是韩国的一位作家撰写的。
主要内容是:小米今年上五年级了,但是,每天早上,小米的妈妈要喊十遍才能起床,吃饭也需要妈妈喂着吃,上学还要爸爸送,而且学习很差,急坏了爸爸和妈妈,妈妈为了提高小米的学习成绩,还报了四个补习班,把小米可累坏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初中的第一个暑假了,我知道初中暑假与小学暑假大有不同,小学的暑假大可以用来玩乐,至于作业只要在开学之前完成就可以了。但初中的暑假是对一年学习的取长补短,而不是依然用来玩乐,从而不正视学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可译为学过的知识要常常复习。这样既不会遗忘又可以从中学到新的知识。对待学习要不知满足,时时刻刻要在实践中学到新的知识,要做到学而不厌。对虚心向自己请教的人要做到诲人不倦。这样便可以与他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学业上就可更上一层楼。
这个暑假我要学会长大,懂得把初一没有学好的知识补上去。不能再坐以待毙,只看着别人在不停努力学习,而自己却不以为然。所以从现在的这一刻开始就好好努力吧!加油!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叫《银河补习班》的电影。它主要讲述了一个爸爸和儿子经历了重重困难与挫折,儿子终于成为了宇航员的故事。让我最感动的是两个情节。
1998年那场众有所知的大洪水,是这部电影中一段感人的情节。儿子因下车打水而上错了车,与爸爸走散了。下车后知道这场大雨是百年不遇的大雨,引起了一次大洪水。走着走着,只剩他一人了。他被困在了一间屋子里。爸爸一路打听,找到了儿子遇难的地方。他找到了一只喇叭,对下面大喊了几句,并说:“如果你能听到,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能派上用场……我相信你一定会出来的!”爸爸的喊声让他重拾了信心,觉得一定要出来。最后在爸爸就要绝望的时候,儿子终于出来了。因为他一直记着一句话:“只要你的脑袋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世界上的任何事。”
第二段感人的情节是在最后。儿子最后成为了一名宇航员。但他乘坐的飞船“曙光十六号”遭遇了一场亿万分之一概率的“袭击”——宇宙碎片。它们把天线的接线打坏了,需要修理才能与地面取得联系。他不畏风险,主动出舱修理。他几次被安全绳甩来甩去,缠了飞船好几圈。最后他只距离天线只有一步之遥,但安全绳不够用了,于是他把安全绳卸了下来,冒着生命危险来修理。最后他终于用三个手指抓住了把手,修好了天线。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得到了两个启示:
1、这部电影里爸爸总是提到一句话:“只要你的脑袋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做这世上所有的事情。”我的理解是:脑袋要不停地思考。
2、电影里爸爸用了另一种方式教育儿子,也希望所有的家长与老师都要像爸爸一样对儿子多一点信任和鼓励,不能只看成绩。
我的假期生活非常的丰富。
国庆节的到来回老家,虽然老家不像城市那么好,但在我的心里他必竟养育了我9年,回到老家后我和伙伴们尽情的玩耍:有时读读书,有时跟伙伴们玩玩小游戏,有时看电视,美极了。
可是,在老家的时间并不长,妈妈就把我带了回去,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回到了城里。我还是老样子,看看书,玩玩,写做业,可我依然感到很快乐。
星期五的时候我来到了姑姑家,我和哥哥还有弟弟在意起玩,我们玩的可美了,玩累了看看电视,看看书,不一会,可到了中午姑姑和妈妈可忙了,又是包饺子又是下面条,忙得不得了,经过一番的努力,终于做好了,吃着香喷喷的饭,我们都笑了。
下午的时候,姑姑带着我们去了好多地方,哪里都很好玩,简直像天堂一般。我们又回到了家,这一天,我们都过得很快乐。
这就是我的假期生活。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许多好书,可是《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让我感触很深,让我来谈谈我的感想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韩令熙,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独立不依赖的含义—自律。书中的主人公小米,原来是一个总让妈妈帮她张罗好所有事情的孩子,学习上不用功,什么事都没自己尝试过,整天懒洋洋地过日子。直到有一天,班上来了一名新同学智律,他跟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而且从不上补习班,成绩每次都是第一名,小米非常好奇,于是便开始挖掘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自己只要有坚持、有计划,就能把事做成,大家都要学会自律,不要依赖父母。我们要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尊重父母,也就是自立、自强的表现,不让父母操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上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认真听讲,平时多看看书,少玩会儿电脑,少看会儿电视,这样,不去补习班也可以取得好成绩。
不要说:“我是为你好”
“天下的父母都会担心孩子被社会淘汰。”
家庭教育上最大的误区,莫过于“我是为你好”。
马飞被爸爸接出去走读后,马飞的妈妈得知马飞的成绩依然垫底时,气急败坏地找到父子俩,抱怨马皓文无厘头的赌约时,理直气壮地说“我都是为他好。”
“再也没有比‘我是为他好’更恐怖的借口了。那你也为自我好,怎样不天天对着镜子痛骂自我两小时?孩子什么都能够没有,但不能没有自尊心。”马皓文反驳道。
对于小马飞来说,他的生命中缺乏了父爱,本来应当有两倍的母爱来呵护,可是她却把他扔在了寄宿学校,选择了多挣钱“为他好”。
其实长大的我们中很多人都是听着“我是为你好”长大的,心里下意识地也会十分抵触这句话,也深深的能体会到这句话中带有的控制欲。
更现实的情景,倒更像《三傻大闹宝莱坞》。三个主角之一的法罕一出生,就被父亲指明了人生道路:
“我出生于午时5点15分。5点16分,我爸爸就宣布:我的儿子会是个工程师!我的命运之戳就此盖下,至于我究竟想做什么,从没人问过!”
在遵从父母的意愿学习工程时,他的成绩很差,心境也很低落。最终他还是为了自我喜欢的摄影,放手一搏,获得了梦想与欢乐。
家长们应当避免做“权威型父母”,不要执着于掌握亲子关系中的控制权,不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强行灌输给孩子自我的想法和态度。“为孩子好”的前提,应当是“明白孩子觉得什么好”,而不是“我觉得孩子这样最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