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作文三年级300字(三年级作文300字期末考试)

上学作文三年级300字(三年级作文300字期末考试)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2-03-04 17:25:30
上学作文三年级300字(三年级作文300字期末考试)

上学作文三年级300字【一】

星期一的早晨,太阳当空照,小鱼背着书包,戴着漂亮的小红帽,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路上。这时,走在前面的老奶奶突然停了下来,小鱼跑上前一看,原来是老奶奶买的梨的袋子破了一个大洞,梨掉了一地。

这下可急坏老奶奶了:“袋子破了,我怎么拿回家去啊?老伴还等着我买梨回去呢!”小鱼看了看自己的书包,也没有可以装梨的袋子。就在这时,小鱼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把自己的小红帽取下来,然后把老奶奶的梨一个一个地装进小红帽里。

老奶奶看到小鱼把梨装进了帽子里,非常高兴。小鱼这时说:“老奶奶,梨有点重,我送你回家吧!”老奶奶高兴地答应了。

就这样,小鱼捧着梨,把老奶奶送回了家。老奶奶一个劲地夸奖小鱼是个懂事的孩子。跟老奶奶道别后,小鱼心里美滋滋地直奔学校去。

上学作文三年级300字【二】

今天早上,小红吃完早饭就自己去上学了,小红过完马路就继续往前走。走的时候就不小心摔了一跤,小丽看到了就赶紧扶她起来,小红就说谢谢你,然后他们两个就去上学了。

小丽心里想,做好事真快乐呀!

上学作文三年级300字【三】

主要人物是石娃,故事中讲了石娃和他姐姐转勺子,看看让谁上学,结果转到了石娃,石娃上了学。石娃慢慢长大了,为了给他凑学费,他姐姐嫁人了。后来他爸爸中风了,家里困难重重。他考上了师范大学,既要照顾爸爸,又要上学,他无可奈何。石娃又转开了勺子,到底是照顾爸爸,还是去上学呢?结果转到了爸爸,他爸爸不想耽误儿子上学,就跳了井。他想上学,也想照顾爸爸,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背着爸爸上学。

在我看完后,我很感动,尤其是他爸爸为了儿子的学习,不顾一切,宁可舍去自己的生命。跳下井的时候,我非常感动,我从中感受到了石娃爸爸伟大的父爱。石娃跳下井救爸爸时,我也感受到了他对爸爸的.爱,他是在回报爸爸的照料和关怀。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关怀照顾你,比如妈妈在为你做饭、洗衣时,你应该想着妈妈有多辛苦。比如爸爸在为你讲解功课时,你应该想着爸爸有多劳累。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学习石娃那种自强不息、坚强的精神,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上学作文三年级300字【四】

清晨,我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

这时,清风阵阵,细雨飘飘,凉爽极了。天刚刚蒙蒙亮,我走在路上,周围一片寂静,四处是朦胧的山和物。它们都还在睡觉,一切都沉睡在乳白的浓雾里。

这时,太阳慢慢地露出了头顶、慢慢地露出了眉毛、眼睛和嘴巴,最后露出了笑脸。周围的景色渐渐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草坪碧绿无暇,风一吹,草坪上的草一起一伏,像是绿色的海洋里翻滚的波浪。几根笔挺的电杆立在草坪边上,电线上栖息着几只燕子,叽叽喳喳的,就像是五线普上跳动的音符。

路上来往行走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有去上学的学生,有去公园散步的老人,还有在站点等候公交车的上班族,最引人注目的时那些穿着桔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阿姨们,有的在扫地、有的在铲土,还有的推着小车装垃圾,个个忙个不停,她们把人行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真是城市的“美容师”啊!

我来到了我每天都要经过的一个遂道,我们妮称它为“洞子”。早上,经过“洞子”的行人都是匆匆忙忙的,有的打着手电筒、有的借助手机微弱的光、还有的完全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虽然匆匆忙忙,但大家都很互让。但是,还是会有意外发生的'。

一个老奶奶带着一个差不多3岁的小女孩经过“洞子”的时候,由于没有带手电筒,也不熟悉里面的路况,,小女孩一不小心摔倒了。小女孩哇哇的大哭起来。老奶奶听见了小女孩的哭声,一时不知所措。这时一个我们学校高年级的大姐姐忙去安慰小女孩,把自己的书包让老奶奶拿着,再把小女孩背在背上,一口气背出了“洞子”。老奶奶一个劲的谢谢,夸她是个好孩子。我在心里很敬佩这位助人为乐的大姐姐。

我忽然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原来,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学校门口,我踏着轻快地步伐走进了校门。

每天的上学路上都是新鲜的,晨风、花草、露水、鸟儿和虫儿的叫声……这一切都是在告诉我,新的一天开始了,我在一天天的长大。

上学作文三年级300字【五】

早上,在上学的路上,小红不小心摔了一跤,小亮看见了赶紧过去扶她。小红说:“谢谢你!”

我觉得小亮很善良。我今后走路要小心和以后看到别人摔跤也要过去扶她。

 

上学作文三年级300字【六】

清早,小红和小美在家吃过早餐,背着书包一起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了。

走到半路上,小红一不小心摔倒了,小美赶紧上前把她扶了起来。小红说:“谢谢你”!小美说:“不用谢”!

然后,她们俩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