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本单元的4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一封信》是本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主人公露西的爸爸因出国工作,要半年才能回来,露西因为想念爸爸而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题目是“一封信”,实际故事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独自写的,句句都是她的心里话:因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她有满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倾诉;第二封信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诱的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在信中向爸爸报告了生活中快乐的事情,把这份快乐和爸爸分享。两封信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都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期盼着爸爸的归来。
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后充分读文,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读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是让学生找出两封信的内容进行对比。在第一封信的朗读中,学生越来越能体会到露西伤心的感受,特别是几名留守儿童。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和露西一样想念自己的爸爸?”孩子们回答:“是的'。”我话锋一转,接着问:“可是,爸爸在遥远的地方,当他读到这封信,会是什么感受?”“伤心、难受、不高兴、担心、不放心……”虽然很多词语的意思是重复的,但是他们能真正体会到一种真挚的情感。然后学习第二封信,我让学生先找出信的内容后进行朗读指导,提问:“读着第二封信,你有什么感受?”很多学生说越读越开心了。
接着,我通过课件,先出示第一封信,让学生找出第二封信相对应的内容,对比阅读,抛出问题: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我让学生先思考,再小组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后指名汇报。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喜欢第二封信,因为第二封信能让爸爸放心,安心工作。第二个学生站起来,这是一个回答问题十分积极,但是站起来常常不知道要说什么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蹭了半天,终于说出喜欢第一封,我继续鼓励他说出喜欢第一封信的原因,但是他说出的原因仍是让爸爸放心,与第一封信相反了。
另一个孩子举手了,这是一个有点懒散,学习不够积极,但表达还比较清楚流畅的孩子。他站起来,很明确地回答了他喜欢第一封信,孩子们又以为是他说错了,部分学生已按捺不住,有的甚至发出了“么、么”的质疑声。好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喜欢第二封信就是固定的答案,只有回答喜欢第二封信才是正确的。我告诉他们: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能说出原因都是可以的。然后再次问站起的那位同学,你喜欢的是哪一封?他还是很肯定地回答:喜欢第一封。停顿了片刻,他接着说:“我的爸爸从小就没有照顾我,妈妈从小照顾我,很辛苦,我想让爸爸知道。”我突然感觉眼睛有点模糊,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曾意识到的,他真实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但接下来我有两点需要好好引导学生:
1、表扬孩子真实的回答,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并告诉大家平时要能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父母的不在场,学会体会父母的辛劳。因为孩子们都是农村的,很多父母不得已外出打工,缺少了对孩子的照顾与陪伴。
通过引导,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虽不在身边照顾自己,但他们一样爱我自己,他们在外面上班也很辛苦。最后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结束这一课的教学:你想做个怎样的孩子,不让爸爸妈妈总为你担心?孩子们现在能各抒已见,说出一些具体的想法。
通过《一封信》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想到了:教学中要尽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对孩子们的思想、言行引导也才更有针对性。
1、我首先从课文的生字入手,利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的办法,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笔画顺序以及书写等问题,解决了本课基本的生字,为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2、教学评价及时且有针对性。课堂上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语言丰富、多样化,评价实效性强。
3、教学设计连贯,思路敏捷。整节课,我紧紧抓住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通过让学生初步朗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出主人公露西的心情,然后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谈一谈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边心情会怎么样,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我们小区花园里有一株大松树,因为它太大了,所有人们在地上挖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坑。
春天时节,我在花园的水泥小道上走着,这小道活像一个迷宫。我抬头一看,高大的大松树矗立在大坑之中,虽然别的小树挡住了它的一部分,可是它那高高的顶端谁都能看得到。风一吹“哗哗……”大松树发出这种声音。
夏天,一天我放学回家,无意中发现,大松树美丽的枝头盛开了白色的,走近一看,这里虽然有花,但也是蚊子的宿营的`。天哪,这里的蚊子个个肥肥胖胖的,多的数都数不过来,向上一看,密密麻麻的树枝盘根错节。
一天,我从家里向窗外望去,下雨了,只看到大松树为小白花撑起了绿油油的大伞,大松树的叶子像小白花的母亲一样保护着它们,小白花也陪伴着大松树度过了这个炎热而又快乐的夏天。
秋天,是一个凉快的季节,但是大松树却很伤心,因为小白花凋谢了,大松树的伙伴消失了,没有人来陪伴它了。不,虽然小白花凋谢了,但是落叶来了,有时几个小朋友会在大松树的树荫下玩耍,大松树并不寂寞,因为大松树把我们人类当做朋友,它知道是我们把它种在这里,是我们为它挖坑,落叶静静的看着大松树,看着小朋友们,看着他们嬉戏,陪他们玩耍。落叶与大松树共同在秋天里前进,在秋天里有奋斗,我们在秋天里有学习,在秋天里有努力。
残暴的冬爷爷来了,大地立刻变成了雪白的世界,落叶很害怕,不过大树为它挡住了冰雪,而冰雪没有恶意,好像也是来找大松树玩的,大松树和落叶也没有要赶走冰雪的意思,只是默默地与冰雪打交道,每天我上学都会看到大松树与落叶,有时也会看到冰雪。又下雪了,大松树和落叶很兴奋,三个伙伴又见面了。
春天来了,冬爷爷的法术不灵了,冰雪消失了,大松树好像很伤心,它的伙伴---落叶,也不见了,原来是被人们扫走了,不过小小的青草又来了,它是来陪伴大松树的。大松树青草会陪伴着你,我们也会永远陪伴着你。
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像螺丝一样的壳,非常坚硬。身体软软的,尾巴缩在壳里,头部和腹部可以伸出来。它的头上长着两对触角,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长的触角的顶端长着一双眼睛。腹部肌肉发达,用手一摸粘粘的。腹部的边缘是波浪形的褶皱,也叫作“足”。
我把蜗牛放在一张报纸上,随着蜗牛缓慢爬动,报纸渐渐皱了起来,爬行的线路上还留下了一些液体。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凑近观察,发现蜗牛的`腹足在爬行的时候一伸一缩交替向前,像波浪一样前进,所以报纸才会随着它的运动一皱一皱的。我用手摸了一下报纸上的液体,发现粘粘的,原来液体可以帮助蜗牛减少阻力,方便它“滑”着爬行。我还发现蜗牛像壁虎一样可以吸在壁上和顶上。我仔细看,发现蜗牛的腹部像吸盘一样紧紧吸在壁面,这样它就不会掉下来了。
蜗牛真是一个神奇的动物啊!
绿林星球四处绿树成荫,林中布满奇花异草,不时有各种生灵在绿林中自由穿梭。突然远方传来巨大的水声,镜头一闪原来是个瀑布,水从高高的石头中间飞驰而下,阳光照射下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小雨正沉浸在这美景中,突然一只恐龙从树林中出现,吓得小雨赶快往前跑,跑了一会,就在小雨逃跑的方向又出现一只恐龙,小雨一下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一个男孩从天而降,一把救走了小雨。
这个男孩就是布勒,小雨和布勒还有布勒的爷爷生活得很好,可是最后一坏老板寻找智慧树种,为了自己的利益,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打乱了绿林星球的和平。可他并不明白这样做对地球没有好处,反而会毁灭地球。最后小雨和妈妈打败了坏老板,救了绿林星球,回到了地球。
这个电影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小雨和布勒一起对抗大机器,可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赢,他们只好跑,不知不觉跑到了一个悬崖上,眼看机器就要追过来,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候,小雨妈妈来了,她和小雨还有布勒一起打败了大机器。
看完电影后我知道了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只有好好保护地球我们才可以生活在更好的环境里;还有要尊敬父母,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团结友爱,以团结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课上,我先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然后通过辩论的方式,针对“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个更好”为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二封信,观点就是:爸爸远在国外,不想让他担心家里的事。而也有人觉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写得那么欢乐,然后又说思念爸爸,就会觉得很虚伪。但是因为第一次辩论,孩子们热情过于高涨,在孩子们激烈的辩论后,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作文本上。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理解了露西的心情,把学生带进了露西的内心世界,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在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没有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导致学生比较盲目,没有目的性。
2、在教学生字时,我只是让个别学生起来分享他的识字方法,说完之后就一带而过了,也没有让大家一起重复,所以导致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牢固,没有加强记忆。
3、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缺少“读”,孩子读得少;在课堂上也没能教孩子书写,练习写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