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我身上,妈妈刚买回来几株含羞草放在阳台上,因为与众不同,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我特别留心观察它。含羞草的叶子很奇特,一根很细的茎,两旁有一些细细的像小针一样的东西,和水杉树的叶子很像,上面有许多的小刺,被它的刺扎了,还有点痛呢。
虽然它很小,不起眼,但当你仔细观察时,就会觉得它美丽又可爱,很招人喜欢。“妈妈,它为什么叫含羞草呢?”我好奇地问。“你轻轻碰碰它的叶子,看它会有什么变化?”妈妈说。我轻轻地用手摸了一下叶子,只见它那象扇子一样的叶子迅速地合拢,真象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妈妈,它还会展开叶子吗?需要多长时间呢?”我好奇地问。“你自己去找答案吧!”妈妈递给我一块表笑着走开了。我盯着含羞草一动不动,足足十分钟后,只见它慢慢地舒展开自己的枝叶,恢复了原状。这是为什么呢?我上电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含羞草从前是生活在沙漠中的,风卷起的沙子碰到含羞草的叶子,含羞草就会觉得很痛,叶子就合拢了。长此以往,就成了一碰到它的叶子就会合拢的草。
在含羞草叶柄的茎部,有一个储藏液体的囊袋,当你触动叶子的时候,囊袋里的液体就向上部和叶子两侧流动,叶子在重力作用下就合拢了,等平静一会儿后,液体慢慢从两侧流回囊袋,叶子重新展开了。含羞草真是一种神奇的植物!我喜欢含羞草!
家里养了一盆含羞草,它是我自己种的,也是我最喜欢的盆栽。
紫纱盆中,绿蓬蓬一株草,其实,更像一大丛绿色的羽毛。仿佛一只鸟急急忙忙地抽身飞走了,却丢下了片片羽毛。
每一片“羽毛”中间有一根羽轴。沿着羽轴,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狭长的羽片。像微型的宝剑,一片挨一片,两边对称,像是一对对双胞胎。新长出来的羽叶嫩绿嫩绿的,颜色鲜得很,似乎画家涂下的第一笔绿。几天后就变深了,似乎多涂了几笔绿彩。叶片摸起来稍稍有点糙手。
含羞草十分有趣。为什么它的名字叫做“含羞草”呢?顾名思义,就是会害羞。只要稍稍碰它一下,本来平展的叶片立即就会合拢起来,像是护疼,也像是掩住脸。过一会儿,没有动静的话,叶片还会自动张开。哈,它不正像一位娇羞的小姑娘嘛。
含羞草,似乎也知道“早起早睡”的道理。早晨,太阳露出笑脸时,它的羽叶会舒展开来。晚上,太阳落山回家,羽叶也自动收缩起来。有人发现,地震前,含羞草的所有羽叶就会自动合拢。这不是可以预报地震了吗?
含羞草也开花,粉红粉红,像一个个绒球。粉红色的花开过之后,叶子会自动枯死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精神不就像老师吗?
含羞草,一种看似“胆小”的生命,却诠释了生命的道理。
那是在我八岁的时候。一次,我和妈妈去逛花鸟市场,走着走着,我发现了一盆草,她亭亭玉立,翠绿色的叶子上像是涂了一层油,非常漂亮。我蹲在她面前想用手摸摸,可我的手刚一碰到她,她那羽毛状的小叶子就慢慢合拢了。我很惊奇,急忙问站在旁边的妈妈,妈妈说:“要想知道,就自己去探索。”
回到家,我拿出《十万个为什么》,找里半天,终于找到了。原来呀,那盆草叫做含羞草,在含羞草小叶与叶柄、叶柄与茎节的连接部,有一个较膨大的部分——叶枕。在叶枕里充满水,胀得鼓鼓的。因为叶枕下半边的`压力比上半边大,当我们用手指碰含羞草时,叶子受到震动,叶枕下半边的水就向上半边和两侧流去,所以叶枕下半边就瘪下去,上半边就鼓起来,小叶便相互合拢,叶柄低垂。过一会儿水回流到原处,含羞草便又恢复原状。书上还说:据科学家观测,含羞草这种传递刺激信息的速度可达到每秒10厘米左右,还可以通过茎传给50厘米以外的叶柄和叶片,而且对刺激的反应非常敏感。南美洲的巴西是含羞草的老家。含羞草这种“害羞”本领还可以保护她不被风吹雨打呢!
我喜欢我们家的含羞草,而且也发现了含羞草的秘密。
大自然就像一本“书”,“书”中的秘密多到不可计数,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本“书”吧!
蜗牛长着四根触角,一对短一对长。短的触角则是它的鼻子;长长的触角则是它的眼睛,这一双芝麻般大小的眼睛,看起来真可爱!定睛一看,又像是一根正在搜索信号的天线。
在我观察蜗牛时,产生了两个疑惑。常常听人说蜗牛是牙齿最多的动物,到底是真是假呢?还有为什么蜗牛走路会出现黏黏的液体?好奇心促使我去百度找答案。
原来蜗牛的觅食范围很广泛,由于蜗牛的牙齿很小,几乎看不到,如果再加上数量少,就会造成饮食不便,这是为了适应大自然进化而成的。那蜗牛走路为什么会留下黏黏的痕迹呢?原来蜗牛是软体动物,它的足里面有个叫“足腺”的小东西;每当蜗牛走路的时候,那些“足腺”就像胶水一样黏在它爬过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减少蜗牛爬行时带来的摩擦力。
原来大自然还有许多神奇的事物等着我们去探究,去发现,去一点点的“前进”。
前几天,放学的`路上,我和弟弟在草丛抓了几只蜗牛回家。
第二天早上,我和弟弟起得早,在玻璃瓶旁边看蜗牛爬行。突然,弟弟问我蜗牛的眼睛在哪?我便仔细观察并做起实验。
实验一:把蜗牛放在纸上,这个“缩头蜗牛”,一下子钻入壳中。 这个臭蜗牛,又不是开刀,怕什么?我心里想。我在它头上摸了摸,它又缩了进去。过了好久,它才探出头来。这证明蜗牛是有眼睛的,只是我没有发现。
实验二:我用放大镜去照它。可是,我却没看见蜗牛的眼睛。哎!蜗牛的眼睛在哪呀?
没办法,我只好求助妈妈了。妈妈说:“做事要仔细观察,多动脑筋,多看书,自然会找到答案。”
我翻了好几本书,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上找到了答案。原来,蜗牛的脑袋上长着两对触角,一对大,一对小,它的小眼睛就长在大触角的顶端。
通过观察蜗牛,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要专心、仔细、多动脑筋,不能半途而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