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哪个挨千刀的把我小学时的绰号――“二麻子”告诉了她,导致“日本”(我的同桌)抓住了“中国”(我)的弱点,开始发起猛攻,一见到我就二麻子二麻子的叫,好像个麻雀似的。“日本”的炮火炸得“中国”那是民不聊生,激起了“中国”的极度愤怒,便开始打听“日本”的弱点,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正准备一个一个的问,还没站起来,“蒜苔”,“干啥?”同桌应到。啊哈!“日本”的弱点就是“蒜苔”,于是,我也开始疯狂轰炸“日本”,因为“日本”人少,势力单薄,不久,便宣布停战。
小升初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都憋足了劲儿,想考上一所自己心仪的中学。我在这场战争中考上了一零一中学的综合实验班,可以说是打赢了这场战争。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考入一零一中学的:
1、我们一定要多“跑”几所学校。因为报的学校越多,考入重点中学的机会也就多了。重点中学因为不想失去优秀的学生而会给你面试的机会,反之,如果你只报一所学校,一旦失误,后果可想而知。
2、我们平时要多读一些课外书,多注意日常的积累。我去面试过的中学,像十一学校,清华附中,一零一中学,都考了我古今中外的历史名著的题。可见其重要性。另外,科普类的读物也很重要。我去清华附中面试时,校长问我:“你知道树木的年轮为什么会一年长一圈吗?”当时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所以失去了一个抢答机会。
3、希望杯、华数杯等这类的奖状很重要。如果你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那就还不算晚,赶快参加希望杯等的比赛,它的难度跟重点中学考题的难度差不多,正好可以练练手,即使没有拿到奖状也达到了练兵的效果。
4、市级三好生和区级三好学生的证书很重要,那是重点中学面试的敲门砖。
5、我们一定要多上“奥数网”。因为“奥数网”在小升初期间会有许多最新的升学信息,很重要。而且“奥数网”办的辅导班也很好。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多读多背多练多积累,还有多上“奥数网”。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的学弟学妹们能考上自己心仪的中学。我也感谢“奥数网”对我的培养。
学而思教育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书中讲到到一条原则,极度公开透明,也就是诚实,为什么人们不能极度公开透明?因为人不仅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在人脑中有两个自己争夺控制权,一个理性,清晰,客观,另一个感性,模糊,情绪化,最好的处理方式两者调和,结合一致,有意识思考两者,找到平衡。而在真实生活中想做到如此却是很难,因为在有些场合,特别是人情场合,感性会胜过理性,即使知道理性其实对大家是更好的,但为了不得罪人,顾忌面子,而选择感性。比如说发现别人一个缺点,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及时告知别人,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去及时表达甚至不表达,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值得商榷的,而处理这类事物的最好方式是我们可以提出负面建议,但切记不要带负面情绪。
1、“痛苦”+“反思“:达利欧有一个怪癖,喜欢沉浸在对痛苦和错误的反思中,为此他做了一个APP,专门记录每一个犯下的错误,每一个引起痛苦反思的事件。80年代他曾经为自己的错误判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差点倾家荡产,但是他回忆道,正是因为这一次错误,才让他进行了彻底的反思,让他的思维从“认为我是对的”变成“思考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
2、善于记录,做“专业的犯错者”:善于记录其实也是大家都懂的一个道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我们人生的经验也好、重要的提醒和警示也好、偶尔的想法和灵感创意也好,我们的大脑都只能短时的储存和记忆,时间一过,大脑就什么都忘记了,这非常不利于我们总结和反思。达利欧说:“人生和事业上获得的经验不能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一定要理性的进行记录和总结。”
达利欧说自己是一个专业的犯错者,这个“专业犯错者”(professional mistake maker),这专业犯错者不是说犯错很多,而是在每次犯错过后,都能对错误有完整的、理性的、全面的反思,由此能够把错误转化为原则。失败是不是成功之母,取决于你是不是一个“专业的犯错者”,否则只有一些感性的、模糊的感受和经验,最后的结果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其实我觉得“好了伤疤忘了疼”是人性的弱点和顽疾,就像拖延症一样非常普遍),如果是这样,那失败依然是失败之母。
总之,达利欧的这本书是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出的几百条各式各样的原则,做成搜索引擎一样的目录索引,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原则和解决方案,这样对号入座就可以了。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反思做了严谨和精密的原则总结,下次出现同样问题就可以直接从系统调用来解决问题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解读这本书的'核心观点,那就是用理性来对抗这个世界的复杂。达利欧就是一个完全的理性精确主义者,一切从理性出发,反对任何感性的个人情绪。所以这种思想和观点可能只适合那些极其需要理性来做判断的行业,比如投资,但是对于很多其他行业来说,比如我所从事的营销创意行业就很重视感性的部分。
极度的理性是需要极度的勇气的,认清真相的过程可能也是痛苦的,有时候适当保持一定的感性,对很多普通人来说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今日我愿意以这样的形式诉说,说明我做出了公开透明的第一步。不再害怕自己的行为被别人评论,因为可能别人根本不在乎你,只有你在乎你本身。不再因为害怕,而停止发表言论。
读这本书,想起了上大学那会儿读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的终极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原则,也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就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底层准则是什么。有些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原则,比如瑞?达利欧,甚至能将自己的原则成体系的总结出来;有些人的原则比较模糊,甚至不讲原则,其实不讲原则也是一种原则(哲学就是这么拗口)。
厘清并审查自己的原则有用吗?毫无疑问,原则是有优劣之分的,审查原则的目的是为了进化。无论是瑞?达利欧的生活原则还是工作原则,除了书中罗列的一系列具体原则外,更底层的还是“明确目标-找出问题-诊断问题-规划方案-执行方案”这一循环,在循环中不断进化。
得益于曾经的工作经历,PDCA戴明环一直深入我心,和瑞?达利欧底层逻辑几乎一致,再一次说明世界运行的底层原理还是相通的,一通百通。《基业长青》那本书里也说,企业的管理思想还是那一套,换个新名词,也还是那一套。当然了,这本书下次再推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