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大国。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诩,以“华夏儿女”为称。身为中国人,我为我拥有特别的黑头发、黑眼睛和黄皮肤而自豪,更为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骄傲。
看我国粹,历久弥新
我国的戏曲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最古老的明珠。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出现了具有神秘巫术色彩的“傩戏”。这一独具特色的物质文明的出现,为后来京剧的兴盛提供了必要前提。明清时期,四大徽班进京,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新的剧种——京剧。京剧的出现,在中国的戏曲发展史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每年的春晚,必有一个保留节目——戏曲。老爷爷、老太太们,总会一边忙活,或一边惬意地晒着太阳,一边哼着小曲儿解闷儿。就连我国国家一级演员李玉刚也在他的歌曲中糅合了戏曲元素。如《盛世霓裳》、《新贵妃醉酒》等,琅琅上口,过耳不忘。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绚丽夺目的奇葩,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茶韵悠长,甘醇芬芳
我国的茶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在我的家乡福建,人们在饮茶方面的礼仪也颇有一番讲究。福建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土壤贫瘠,多呈酸性,智慧的福建儿女在这样的地区种上茶树,发展茶业。在山地丘陵之间,一排排整齐的茶树,清新怡人。曼妙亲切的采茶少女,哼着采茶曲,穿梭在茶树之间,一双玉手在茶树间翻飞自如,可与那双飞的蝴蝶媲美。品茶时,茶艺表演花样百出。一般说来,品茶遵循“群鹤沐浴”、“请君入宫”、“高山流水”、“清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茶汤鉴赏”、“闻香通灵”、“三啜甘露”、“赞许回报”等十道程序。绝妙的茶艺表演令外宾们眼花缭乱,拍手称好!
水墨丹青,勾画神奇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也是值得一提的。由于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不同,呈现出的画种和绘画风格也因时而异。从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绘画,到宋代文人学者的山水画;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到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我国的绘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众所周知的敦煌壁画,以其独有的迷人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往欣赏。而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我国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成为素有“中华之冠,天下粮仓”之称的中国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是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包括写意的文人山水画和写实的民间绘画。中国画讲究神韵和工法,主要是将个人内心情感与绘画有机地融合起来。强烈的意境与情感总比绘画的事物本身更有特色。中国画中的泼墨山水,令人称奇。
中国的国画、戏曲、茶、瓷器、丝绸等文化,都是可以代表中国形象的鲜活名片。在现实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触手可及的,都是浓厚的中国元素。
中华魂,源于远古,传承至今。风风雨雨,涤荡出无数瑰丽与精华。一把二胡,何尝不是一个天下:一首乐曲,早已成就风云几许。二弦,一码,流水弓,凝香木,雅致不加修饰,却高贵到绝巅,琴声飞扬,似看到战马奔腾,似看到月华如练,有淡淡风雅,亦有浓重沉郁,二胡――典雅的中国元素。
丝弦两根,一内一外,亦如世间,内外各异。琴声刚强似石,铮铮然如暴雨倾泻而下,弓运流畅,随琴师力度顿顿挫挫。一甩弓,便是火光漫天;一斗弓,便是紧张屏息。一把琴,可道出安史之乱,可道出战马奔腾,可道出抗日反击。
听,那如冰如剑的韵律,有冰般凄凉,有剑样***气。不复畏葸,不复赢弱,不复怯懦。是顶天立地真男儿,是浴血奋战真将相。
琴声可刚强似石,迅猛如风:亦可柔情似水,温润似玉。
慢弓,是低语诉说:分弓,是相思难解。琴声悠扬,似看到卷帘人比黄花瘦,似看到新婚人红妆嫁衣。有汉宫如怨如慕的妃子唱,有河畔西施浣纱的美人吟。
听,那儿女情意绵长,难识风月;那孩提天真顽皮,率真无邪。不复轻佻,不复张狂,不复低俗,是柔肠百转的江南女子,是漫漫天际的风荷清圆。
一把琴,两根弦,一把弓,两颗心,二胡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内富底蕴。二胡中有奇山怪石,有百鸟朝凤,有清溪几许,有湖泊几潭,有春江花月夜,亦有秋波洞庭湖。自然之景,和谐之音,是不可复制的伟作,是不可割舍的血肉。
古人讲究音韵,斗酒十千,高朋满座,无乐则难称高雅。胡琴初入中原之时,带着满身野性,难有几分文气,却在几千年沉浮中,磨去了些许野气,增添了些许温和。
拉琴者惜琴,视之如生命,只愿听者有心,觅得知音,但二胡却如同一本书,浅显易懂却意韵深刻。
二胡,只做淡淡的自我,高洁而文雅。
二胡,是中国元素中永不熄灭的明灯。
二胡,我最喜欢的中国元素。
笔起,笔落,一停,一顿,一个像是舞动的蛟龙、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大字跃然纸上,沉浸在满足的喜悦中,我爱上了这古老的中国元素――毛笔字。
又是一个宁静温馨的夜晚,打开台灯,铺上宣纸,研好墨汁,洗刷毛笔,我静静坐下来,开始了我的练习,我步入了一个古老优雅的殿堂,与古人进行着倾心交流…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我在朦胧中来到一条长满茂林修竹的溪边,看到一些人列坐在溪边,有的正在摇头晃脑地作诗,有的在观赏山间美景,有的在谈笑饮酒。最惹人瞩目的是那个人,他显然已经有些醉意,不禁诗兴大发,提起笔来洋洋洒洒记叙游玩之乐游玩之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有如此恬静优美的景色,难怪会引起他无限感慨,让他想到了人生,思考着宇宙,再看他的字,自然流畅,一气呵成,飘然洒脱,惹人喜爱,他就是王羲之。思绪又回到现实中,宣纸上已经写满了这篇序文。
闻着淡淡墨香,我又进入了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清幽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耀在江面上,从一条船上传来阵阵凄婉的箫声,如泣如诉。忽地,箫声停止,只见一个人望着滔滔江水劝慰朋友说:“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就是苏轼,望着这景色,他写下了自己无限的感慨,他的字顿挫有力,粗细分明,自成一体,不失坚韧之感。
依然喜欢欧阳询的宇,它温柔,优美。
依然喜欢赵孟�的字,它自然,柔和。
依然喜欢颜真卿的字,它强劲,敦实。
爱书法,爱那淡淡墨香给我营造了宁静的氛围,使我忘却了世俗的喧嚣,内心的烦恼,心灵的激荡,使我变得平静温和,一切繁杂的事都随着那墨香而烟消云散。
闻着淡淡的墨香,倾听古人的心声,感受心灵的召唤,走入真善美的世界。
我爱那淡淡墨香,它传承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体现每个书法家独特的人格魅力,它是我心灵的乌托邦。
在阿尔塞斯变成巫妖王后的10天,不断地从天上掉下一块块巨大的石头,当那种石头一落地就会形成一种液体,这种液不断的.找到寄生主,当它们一粘在一个人或一个动物,甚至是一种东西,都会被这种液体给控制,之后我们把被这种液体控制的东西叫做魔物。有一天,我在前往蛤月城的路上经过了一个森林,我在森林里面见到了一位魔物猎手(一位专***魔物的人),他说:“我想你应该是第二位被称为终超金圣骑士吧,我想去蛤月城,你能不能带我去啊。”我说:“是啊,我也要去蛤月城,你就跟着我吧,现在魔物很多,你就当我的助手。”他点了点头就一路跟随着我去蛤月城,在路上,我看见到了一个像超大水晶一样的物体立在我们目前,突然魔物猎手说:“这个水晶充满着魔物的味道,这个肯定是许多魔水集在一起形成的,我想把这个打破会让远处的生物变为魔物,但是不打破会吸引魔物来,我们还是打破吧。”说完,我和他一起打破了那个魔物水晶,果然,打破后飞出很多魔水,但我们不管,走到了蛤月城。
从小沈阳的走红看草根文化
小沈阳在春晚之后一夜走红,从500元的出场费一下急增到10万,赵本山的栽培没有白费。
从刘老根大舞台走出来的东北民间演员小沈阳,最初认识到他是在赵本山的《乡村爱情2》中饰演的王天来,他那带着娘娘腔的表演风格让我对他有了一些认识。不过,在本山的众多弟子中他并非是出类拔萃的,他能得到赵本山的青睐并力推至中央电视台,我想这与他对赵本山一口一个“爸爸”有关。春晚过后,小沈阳的名字一下子成了各大网站搜索和点击最高的词汇之一,关于他的新闻报道也成了各网民搜索的热词。
媒体的造势可以在一夜之间让人身价百倍,也可以在顷刻之间让人遗臭万年,不能不让人感叹。想当年的陈佩斯、朱时茂可谓是小品的人气王,然而在一场与央视版权之争中成了娱乐的牺牲品,从此便打入冷宫,至今还没有完全翻身,反观赵本山,不但在央视左右逢源、玲珑八面,每年的春晚也把他的小品当作压箱底的东西进行宣传和制作,他的主见和要求央视也尽量满足。
凭小沈阳的演技和搞笑艺术远不及赵本山,然而这几天在网上看到的尽是些“赵本山有了接班人”、“赵氏搞笑风格得到延续”的报道。客观地说,小沈阳的走红是在预料之中的事,能跟赵本山这样的大牌合作,就算是普普通通的山野小民也会爆红,我没有看到更多小沈阳的作品,对于他的艺术才能不敢妄论。看惯了哪些俗不可耐的偶像文艺,人们更加想看到能贴进生活的作品,从民间走来的小沈阳带着草根艺术进入央视得到人们的青睐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人们艺术欣赏水平返璞归真的一种境界。
如同当初郭德纲的崛起,靠的是打着民间艺术和草根文化的牌,短短几个月让他红遍大江南北。不过,当他溶入这个娱乐圈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变味了,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成了文艺公司赚钱的工具。当初信誓旦旦要扎根于民间舞台,要将中国相声发扬光大。当他真正成名后,接二连三地拍片,上电视,到各地作宣传,当初的誓言变得苍白无力,艺术文化成了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牺牲品。
小沈阳是幸运的,他在众多的本山弟子中也是幸运的,为了能上央视的春晚,许多艺人劳其一生,费尽心思,哪怕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为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华人聚焦的联欢晚会中获得露脸的机会。在这里祝贺小沈阳,祝他成功,希望他能在以后的舞台生涯中戒骄戒躁,多从前辈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只有真正的扎根于民间,才能让作品更有贴进生活的元素,人们才会真正的喜欢,那些靠着噱头活着的艺人们会随着民众文化修养的提高而滚出人们的视野。
喜欢在陋室之中,独我,一茗香茶,一盏孤灯,走近那个梦幻的世界。诗词,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人民的精神家园。你有男儿的血气方刚,有女性的脉脉柔情。你是千年风雨的积淀,你是永远不会被时间风化的珍藏。
品读你,醒时你如高山上的清泉,清澈勃发,醉时你如暮霭中的大山,迷离而又难辨。品读你,品出的是国家苍生,理想追求,人间至爱。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对天下志士的挂念;“恨生非男儿,不能跃马飞戈,驰骋沙场”,是易安居士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情怀。诗词,亘古千年,多少人含泪写下对国家苍生的挂念。你代表的是千百年来,华夏大地上多少有才、有志之士为国为民进发的激情和无比的忠贞。为此,你唯属于中华民族。
忆往昔,李白曾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畏权贵的呐喊,诗圣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昂扬激情与斗志,还有《归园田居》的陶潜,他们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寄予你,从此你散发着古人品格的幽香,你承载了无数仁人志士最纯洁的梦想,最坚毅的追求。为此,你唯属于中华人民。
聆听你,听到了苏轼“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亡妻的悼念:听到了牛郎织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忠贞信念:还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切一切,是那样的凄美,是那样的深沉,不知你是否可以扛得起这份浓重的爱,这份至死不渝的人间至爱,你是被血与泪堆积起来的,你是被无尽的痴情所支撑的,有情有义之人唱出了最动人的绝唱。
诗词,你唯属于中国,诗情早已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千年的风风雨雨,已使你枝繁叶茂,中国正走向世界,而你也会继续承载着着一份份亲情、激情、柔情跟随中华,面向世界。
诗情,中华。
细雨淋湿在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羊肠古巷,夕阳西斜,徘徊在小巷中,怀揣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巷已然成了沉浮时光中的甬道,绵亘不断地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它在我脑海中已然成了一副剪影——于是,心潮澎湃。
巷是一个小镇上的古雅的胎记。撑着油纸伞,依稀有一位丁香般忧愁的女子,缓缓地巷中穿行而过。寂寥,冷雨,望舒先生的笔下,小巷是美好情愫的积淀之地,爱在这里与回忆盘根相绕,开出馨香洁白的杏花。明朝的杏花是否依旧飘零呢?小楼一夜听春雨,是往昔叹息的咏调,而今,去哪里寻觅这天籁之声呢?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你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是郑愁予的马蹄声叩击这青石小道……侧耳一听,仿佛仍有千百年来游子令人心碎的“得得”声,马蹄莲暗香浮动,深闺中一帘幽梦。巷是永恒的记忆源泉,顺着这股清流,可以生发出多少可叹可泣的故事呢?时空与现实物质的交错,使人心驰神往,仿佛所有的心事都暂时抛却遗失在长长的甬道中,你于是决绝而又迷茫地行走在幽长,幽长又寂寥的雨巷。
心的驿站里,饱含现代都市里从未有过的诗意,可以静言思之,读一本书;或者在小楼上安闲地打个瞌睡。就连小巷中的狗吠也那样饱含深情。虽没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那样的情境,倒也是可以闭眼畅想的。这华夏五千年留下的胎记,隐隐地默默地从未消失,那抹古色古香的寂寥恬淡给了飘荡不安的游子多少甘之如饴的幸福,又给了多少诗人咏叹的灵感。细雨濛濛,厦门的古巷中,雨打在行人肩头,冻成了霜,也亮晶晶地冻白了他的眉梢。待伸手拂去时,就是人的一生啊。古巷化作灰白翩跹的蝴蝶,从大陆穿过浅浅的海峡,飞入台北的老屋中,听听那冷雨,诗人黯然神伤。
巷是永恒的诗。也定格在无数回忆的画作中,真真切切。
电影中,张曼玉着一身繁复秀美的旗袍而凹凸有致,孤独地走在黑暗中的小巷。巷在歌唱,抑或在流泪。
幸而在厦门小岛上还能够找到些许巷的踪迹。真的,厚厚的青苔填补着墙壁的裂纹,爬山虎正纠结盘缠覆满着失去的记忆,一汪浓盛的绿与巷的灰白,于人有时光倒流的错觉。巷永恒地静默着。这时忽然下起了雨——那是游子的眼泪,诗作的精魂,百姓的喜怒哀乐,记忆的咏叹……光与影的包围下,它依然在那里, 唯有岁月能读懂。
前尘隔海,小巷永恒。
一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的秀才来到咸阳,他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将进去。只见白案上摆满了和好的长条状面块儿,师傅拎过一块儿,扯住两头,顷刻间摔打成裤带般宽厚扔进锅里,顷刻间摔打了好几块儿,顷刻间从锅里捞出一大海碗,碗底事先盛着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自然要浇上一大勺油泼辣子,热腾腾端上来。秀才看得兴起,大叫:“好啊!店家来一碗!”“这位客官一碗……”店小二一声长长的吆喝,顷刻间一碗面摆到面前,顷刻间碗中罄净,直吃得秀才大汗淋漓。“店家,结账!”秀才喝道。一摸兜,坏了,一时忘形,竟忘了囊中早已空空如洗,顿时窘住,刚才的热汗顷刻间冷冰冰刷在脸上。一旁,店小二斜着眼耸着肩,一脸坏笑。“小二……”秀才讪讪,话刚出口便被店小二堵住:“客官,本店小本经营,概不赊账。”见店小二不通融的模样,秀才又向身上摸去,左一摸,右一摸,上一摸,下一摸,好像早晚能摸出几文钱来似的。
店小二心想:“你个穷秀才,看你摸出什么来。”天呀,这不是有辱斯文么?秀才一面摸,一面思量脱身之计。他与店小二答讪:“小二,你家这面何名?”“何名?”店小二学着秀才的腔调说:“biang、biang面。”秀才问:“biang、biang面?biang、biang字咋写?”这家面店可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其面做得特殊,面与面板摔打撞击,“biang、biang”也,故称“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咋写,店家做面,客人吃面,谁也没去想过。见店小二答不上来,秀才顿时有了主意,他说:“小二,你与老板商量过,本人今天没钱,可否写出‘biang、biang’二字,来换这碗面吃?”店小二顷刻间回来,说:“成。”店家心想:“古来就没有‘biang、biang’二字,看你穷秀才怎么赖账。”“biang、biang、biang、biang……”秀才心里嘀咕,嘴上嘀咕。
秀才读书,也最认书,古往今来偏偏没有这“biang、biang”二字 ……“书上没有,岂可生造乎?”皇上可以造字为名,秀才岂敢与之比肩?秀才满腹心酸,一腔惆怅;寒窗苦读,功不成,名不就,众目睽睽下,落到赖账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里骂皇上:“什么‘日月当空照’?民间疾苦,哀鸿遍野;宫闱倾轧,豺狼当道;贪官污吏,横行乡里;我秀才寒窗苦读,就因无钱无人,打不通关节,获不取功名……日月何照之有!罢罢罢,你皇上能造字,我秀才何尝不能?”秀才一声大喝:“笔墨伺候!”只见他笔走龙蛇,大大地写了一个biáng!他一面写一面歌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进咸阳。”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
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从此,“biangbiang面”名震关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