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义: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2、应用文的种类
(1)书信类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公开信、证明信、、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
(2)笔记类、
(3)公文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计划、总结、会议记录
(4)宣传类广告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
(5)告示类启示、海报
(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
(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
(8)传志类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
1.推心置腹、变换人称
为倾吐内心难以抑制的强烈感情,考生在论述时可巧妙地变换人称,将对素材客观冷静地转述变换为与“你”直接对话。如优秀作文《流放出生命的精彩》一文片段——
终于到了西安,再向西行便再也看不到城墙的影子了,本应该继续西行,你却病倒了。大病之中,你想到了西湖上的苏堤,想到了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想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韩愈……于是,你又疾步西行,奔赴那原本是苦难现在却成了机遇的贬谪之地。你号召人们开垦荒田,加大生产;供水不足,你便带领人们开渠挖沟……经过你的努力,原本处于荒蛮状态下的伊犁人民填饱了肚子,改善了生存条件,逐步摆脱了蒙昧,思想受到了教育,社会风气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作者在对林则徐这则经典素材的处理上,变客观、冷静地转述为采取第二人称与林则徐直接对话,直抒胸臆,情意盎然。
2.走进材料、文中有“我”
所谓“走进材料,文中有我”就是在材料中融入我之情感,我之独到见解,从而将“我”与素材做到完美的统一。如优秀作文《德耀中华》一文片段——
华夏三国鼎立,孙权有谋,曹操有才,刘备有德。然而在青史竹帛中,最为人称道,流芳百世的,是有“德”之人。因为“德”,五虎大将甘于献命,蜀国百姓也甘于与之出生入死。再看看二战后的德国,当德国总理在世人面前惊天一跪时,我看到了一个经济腾飞的德国。道德让一个国家站得高昂,不仅在经济上,更在于立足世界的底气上。
然而,我只叹,在今天的天空下,道德似乎缺少了以前的闪耀。前几年的“周老虎”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似乎成了揭露社会道德缺失的伤疤。再后来,毒胶囊,速成鸡,大学校长的假论文……我不禁质问,物欲面前,道德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
本段与一般议论文的最大区别就是在论证的过程中,将“我”之感受始终贯穿全文。如此呈现素材,新颖;如此抒情,真挚。
1、含义: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2、议论文分类
按内容目的分:①一般性政论文②评论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④按论证方式分:①立论文②驳论文
3、议论文的'一般要求:
(一)开头时,根据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定下一个立场或论点。
(二)以所持论点为基础,提出有力的论据或道理来令读者信服。
(三)层次须分明、语言要简练
文章的内容是一步步发展的,前边讲过的内容,后边荷必要交代一下》后面要说的内容,前面诟要提一下,这种前后内容的联系叫“照应”。常见的有前后照应,首堪照应和文题照应。
1、前后照应。它是指行文中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唤和照应。有了前后照应,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行文就会自然,文章就会结构严谨,脉络畅通。
2、首尾照应。指文窜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或开头交代起因,结尾街知结果;或开头提出问题,结尾Ifll答;或开头flP发悄怀,结尾深化主题。
文题照应。这是指文帘或全篇或部分与标题相照应。题目常常被人们称为文章之眼,作品之窗。题目与正文照应,犹如日月合壁。
例:那是一个落叶满地的秋天。在校运会上,我参加了400米比赛项目,这是我的优势项,第一没有悬念一定是我的。比赛开始,我一路领先,但在最后一个弯道上我的脚扭伤了。脚部的剧痛一下子打蒙了我,我不能赢了,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刘伟,站起来!胜利一定是你的!”看台上响起了班主任亲切的呼唤。我站起来,不再理会脚痛,往前方终点冲去。
啊!老师,我至今还记得您大喊“站起来!”时的神情,那是鼓励与希望。“站起来!”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是为达到目的而努力的动力。
讲析:
段首:那是一个落叶满地的秋天。(这是用写景作过渡,给故事发生设置了一个美的情境。)
中间叙事。
用独立的段落作总结过渡。点明中心,扣紧题目。
—篇文章总是由一层一层的意思、一段一段的内容连缀起来的。由这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由这段内容向另一段内容发展,这中间往往谣要过渡。就好比过河,由此岸到彼岸,中间离不开船只和桥梁一样。
那么,文章在什么情况下耑要过渡呢?
1、文章内容发生变化时的过渡。内容发生变化是指时间、地点和琪件的变化。①当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②当记叙的地点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2、记叙方式发生变化时的过渡。作文的记叙方式多种多样,如为了避免平铺飪叙,采用的倒叙、插叙和补叙;为了叙琪完整全面而采用“总…一分——总”的i己叙方式等。在运用倒叙或插叙、补叙的地方,需要过渡。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心声》一文中,李京京读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时,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爷爷家时的经历,回忆结束时,作者用一句“后来京京长大了”一句来过渡,使文竞上下文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由总述转分述或由分述转总述的地方也谣要过渡。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例1:
《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又说: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
直接抒情的方式一般用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例2:
当我一次次的忆及往事,我无法把你的身影抹去;当我夜半醒来,我无法不为自己的无知而自责;当我远远地看见你时,我根本没有勇气上前和你打个招呼。也许你不能谅解我,就连我自己也一样无法谅解自己。忏悔在我心中已积得太多了,我这样表达出来,也许你根本就无从知道,但我也真心的希望你能够谅解我。你使我备受谴责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诚信的重要。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回到从前,让一切重来。——01年高考满分作文《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2)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抒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例1: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 ——朱自清《背影》
例2:
尝试着亲近父亲,父亲是这世上最易被情感忽视的人。尝试亲近父亲,在体验母亲温暖情怀时,不妨望望父亲操劳奔波的坚强背影,在感受母爱温馨时,不妨回忆父爱带予我们的坚强与力量,在倾听母亲诉说时,不妨深入听听父亲的心声:……
尝试亲近父亲,我由衷感慨。父爱无影无声,父爱坚若磐石,但需要你用心摸索,它就隐于父亲严厉训斥下,它就藏于父亲坚强背影后。尝试亲近父亲,莫让父亲的情感流逝于岁月潮水。 ——国光中学04届高三2班惠玲《亲近父亲》
2、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议论,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
例:
可是,诗人们都错了。“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心灵的选择。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