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究竟写了多少巧合,那是难以数清的。正是这个原因,“无巧不成书”几乎成了过去说书人的口头禅。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
诚,也就是诚实。捡个最简单的反面教材:明明没做作业,硬是装出一副无辜﹑无奈的表情说自己没带,我相信全班包括老师没多少人会相信。当然,前提是我们早已领教过他的“缺作业才能”。在多少日子前,许多眼里不清楚的同学一再地相信,因为他表演得太好了,现在想想,不去演奥楚蔑洛夫实在太可惜了。
这个反面教材直接反映他以及和他一样的同学缺少诚信的美德。
不过我认为,他不诚是因为他怕,怕老师责骂。他怕是因为他惰,没做作业,他惰,恰恰说明了他不把学习当回事。作为一名学生,不愿学,厌学,怎能奢望他拥有诚实?在社会上也是如此。
所以,我想拥有诚实这一品德的人,他一定不是弱者,因为他没有说谎的理由。他是强者,或即将成为强者。
信,也就是守信,直白的讲,你说出的话要与你的行动会未来的`行动相符。
守信要比诚实复杂得多。因为我们无法预料一些其他因素的突然出现。这才有了“牵绊”一类的词不是吗?
所以,如果抛开所有客观因素,那个人却失信于你的话,只有一个原因,那人和你约定时就是在撒谎。这是又牵扯到诚实,也是这就是“诚信”着词的来由,诚实和守信密不可分,它们互相连接。
对我自己来说,我宁愿傻瓜死似的去相信别人,也不想疑神疑鬼地猜忌。相信别人是美好,我很享受这份美好,至于相信别人的结果,大可不必在意,最后选“愤怒”或者“原谅”的选择权在于我们自己。
诚信,乃大智慧。想让它变简单,那就做到问心无愧吧!
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愈的意志,才能翱翔于寥廓的蓝天,腊梅有坚贞不屈的毅力,才能怒放与严寒的冬季;水滴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才能穿破的石块。这些平凡的事例表面上看平平无奇,但继续深究发现,它们被某种品质染上伟大的色彩,这种品质就是我们熟悉的坚持。
坚持,这个短小无奇的词汇,有多少文人***客学习它,赞叹它,它的这种魅力流通古今。它可以使你产生毅力,会令你产生自己想不到的坚强意志,它会支撑着你,度过困难之时,让你本该完不成的事情奇迹般完成,让你觉得自己很伟大,很了不起。
拔河比赛,这种依靠蛮力死拼的比赛,应该没有多少人看,但是,正因为有它的加入,才让这项蛮横的比赛充满激情。一根绳子,将会是它们最后命运走向的见证。当参赛队员拿起绳子,努力拔时,我知道,这不仅是力量的碰撞,更是意志的较量。咬紧牙关,全身使力,顶着巨大压力往后拖拉。他们坚强的意志,昂扬的斗志,燃烧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全场的.心同他们一起沸腾,意志同他们一样坚定。拔河比赛,无疑是它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
拔河比赛这种普通的比赛,被坚持染上一点儿精彩与神秘,它所展现出来的团结精神和坚强意志,在人群中传播,鼓舞我们要不能惧怕,迎难而上。
不是每一条河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长出参天大树;不是每个人都可能成才。我们要像蜗牛一样,一生没有尽头,踏踏实实地往前爬,将一切挫折与困难踩在脚下。
坚持让平凡伟大,一件小事,只要你坚持去做那同样很伟大。坚持说的是意志的坚持,你付出了,努力了,事情总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反而有时你半途而废,放弃坚持不下来,你永远得不到你预期的结果。从容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你坚持下来,就是一个伟大的人。
正面直接写叫实写,侧面间接写叫虚写,虚写为实写服务。文章要以实带虚,虚中见实,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如《藤野先生》主要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但开头三小节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刻画了清国留学“逛公园、学跳舞”的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恶形象。鲁迅对东京的失望,实际上是为中国人的麻木而痛心,从侧面表露了作者不甘同流合污、不与之为伍的爱国之情。又如《荷花淀》,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地区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这样,以实显虚,以虚映实,青年妇女的战斗生活得到生动的`刻画,而青年男子的战斗作用也由此表现得富有情趣。
这是组织篇章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又一重要技法。可以是先抑后扬,也可以是先扬后抑。如课文《琐忆》就是先抑后扬。作者回忆鲁迅开始使用了抑笔,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文章往下的回忆,则逐一解除了先前的这种误解,推翻了听来的别人的议论。原来,鲁迅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老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等,那确实是很有“脾气”、也很爱“骂人”的。这样,文章前后抑扬的呼应,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增强了表达效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