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是令人向往的;长城,是令你我赞叹的;珠穆朗玛峰,是令我们钦佩的;黄果树瀑布,是连神仙都梦寐以求的仙境。我就去过黄果树瀑布,欣赏过它那雄伟壮丽的丰姿。
我刚进入景点,还没有看见瀑布,就听见了瀑布飞流直下的下泻声,真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啊!我真想一下子就飞到瀑布前,看看它有多么雄伟,壮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三步并作两步地挤到了前面。放眼一看,啊,多么雄伟的瀑布!远看,它是那样的壮丽,雄伟的`大瀑布直泻而下,像奔腾万里的野马破云而来,又像神话里的仙女披着的银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近看,高大的瀑布被突出的岩石扯成两半,金银的水花像碎玉一样乱溅开来。
瀑布顶端,云雾笼罩在周围,好似一条威武雄壮的白龙。突出的石头拉开的水花,就像白龙那一片接一片的龙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瀑布中间,那一泻千里的瀑布就是一张从顶部下来的白布,夹带着哗哗的水声,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 到了中间,云雾少了,白布也浙浙露出了真面目,那碧绿的斑点把白布染得一块白,一块绿,就像麻花似的。瀑布与河流的交汇处,水流从瀑布底端突然向下泻,好像一只雄鹰突然扎进水中捕捉小鱼,又像一只无形的箭突然射出,直射瀑布底端。
在瀑布的底部,飞流直下的水形成一个大湖,湖面波光鳞鳞,可又能到映出蓝天、白云和太阳。湖里的水是那样的纯,纯得没有一点杂物;又是那样的静,静得没有一丝涟漪;湖里的水还是那样的激烈。在瀑布和湖水相汇合时,发出了劈啪的响声,好像过年时放鞭炮一样,水花四溅。仔细听,瀑布也是一个音乐家,它用美妙的旋律把雄伟壮丽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水流惟妙惟肖地歌声,唱出了一首首大自然的歌。
从瀑布的上游欣赏到下游,已是傍晚时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瀑布。黄果树瀑布,不愧为中国第一大瀑布。
《西游记》,大家肯定都看到了!但是你知道唐僧师徒牵马过河的景点在哪里吗?哈哈,你不知道,我告诉你,那就是黄果树瀑布。这个暑假,我有幸去了黄果树,目睹了它的雄伟壮观,体验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你一进入景点,一块大石头就高高地立在你面前。从正面看,一个胖和尚和一个瘦猴子并排站着,可能是因为孙悟空和猪八戒来过。它的背面就更奇怪了,就像一个“祝福”倒立着,默默地为看它的人祈祷幸福。
再往前走,还没看到瀑布的影子,就听到一声闷雷般的巨响,像是一群马飞奔而来,声音震耳欲聋。我们忍不住加快了步伐。当我们第一次看到瀑布时,我们受到了一个大白屏的迎接。啊!这是我梦寐以求的瀑布。太壮观了!它宽101米,高78米。它从高处落下,在河底溅起浪花,周围一片雾霭。周围的山坡仿佛蒙上了一层白色的面纱,美极了!白雪皑皑的“雾”四处散去,方圆似乎下了几公里的毛毛雨,这让我感到很舒服!我打开我的a
然后,我们“探索”了水帘洞。我被孙猴子坐的“椅子”迷住了。过了很久,我觉得又冷又冷。我是不是被传说中的水弹击中了?等我回过神来,才知道是瀑布的水花从石缝里进来,导致山洞一直“往下走”。感觉冷的时候,我已经被淋成“落汤鸡”了,我的狼狈让所有人都笑了。
这条路上到处都是美景,“奇”石,“雄”瀑,“险”洞,让我流连忘返!
在没有去过黄果树大瀑布前,就听说: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心里就特别想去黄果树瀑布玩一玩儿。终于,我们一家腾出了时间,到黄果树瀑布自助旅游。
远远地,我们便听到了隆隆的水声,就像万人在敲鼓一样,我迫不及待的做好了下车准备,要一览瀑布美景。我们先到竹林,棵棵绿竹翠色的欲滴、生意盎然、蓬勃向上,人走在弯弯曲曲的石径上,便闻到一阵浓浓的、清新的香味,感到非常舒畅。
穿越竹林,美丽的黄果树瀑布便映入眼帘。它如银河倒倾,奔流直下,瀑水由悬崖直泻犀牛潭中,气势磅礴。溅起的水珠熠熠生辉,极为壮观,仿佛那是无数晶莹透亮的珍珠在阳光下跳跃;又像缕缕银丝,披散而下。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异景色啊!瑰丽的阳光毫不吝啬地照耀水面,反射出夺目的光辉,正如古人说的: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瀑布下面的犀牛潭,溅珠上经常挂着七彩缤纷的彩虹,随人移动,变幻莫测,它时隐时现,如梦如幻。像美丽的彩虹公主披着秀发,站在烟雾袅袅的水中,亭亭玉立,妩媚娟秀。两岸的`石壁上,挂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鲜艳的野花,它们勾勒出了一副壮丽的山水画!
走进水帘洞,不禁感受到一丝凉意,流动的水珠,急促的飞梭,织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在阴凉的洞中,丝丝的山风和冰凉的滴水,沾湿了我的脸,我陶醉了,而洞外却是另一番景象,层层叠叠的巨流,如万箭齐射,凶险万分!
旅游结束了,真想再次投入瀑布的怀抱,再次享受那蒙蒙的美景!
黄果树瀑布,早闻其名,但一直没有机会亲眼一睹它那气势磅礴的风采。这次十一长假刚好和朋友一起来到这小时候就梦想去的地方……黄果树瀑布。一大早,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去黄果树的旅程。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们开始在车上议论黄果树瀑布的样子,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黄果树瀑布。议论、思考并没有减缓行进的步伐,只会更加激起大家的向往,我们的心早已到了那里。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这神奇的、迷人的、壮观的黄果树瀑布景区。进门就是盆景园,对大瀑布的向往使我们无暇仔细地欣赏珍奇盆景,很快到达大扶梯入口,这是专门为体力不好或者不愿步行的游者提供的,我们当然不需要了。黄果树瀑布之所以有名,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大瀑布,是因为它是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沿着游览道穿过一段茂密的树丛,就看到了黄果树的冰山一角,看着那层层的白浪从上游的断河上飞冲而下,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继续向前走,为了游览更方便,我们选择了先从左边走上水帘洞,然后再绕行回来。离瀑布越来越近了,声音也越来越大,好像有千军万马飞向我们飞冲过来,随着声音愈加震耳欲聋,隐藏在山后的瀑布也慢慢地展现出了它的全部雄姿。此时的黄果树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仿佛进入了一个雾中世界。由于水雾的缘故,脚下的路也十分湿滑,我们小心翼翼地扶着路边的扶手,在瀑布狂怒的咆哮声和水雾的包围中顺着人流慢慢前行。沿着湿滑的游览道,我们也挪到了瀑布跟前,抬眼看着近在咫尺的瀑布,才知道什么是震撼,什么叫激情,什么是飞流直下,什么是声若巨雷。。。。。瀑布后面的水帘洞也相当绝妙,穿行于洞中可以在洞窗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深切感受这犹如脱缰野马般的狂奔之势。穿行在水帘洞的天然栈道上,透过岩缝的缺口看着从天而降的瀑布,头顶的石块也不时渗出水来,滴在身上倍感清凉,十分惬意。穿过水帘洞后再向远处走,穿过横跨在瀑布流下的江水上的索桥,走下石阶,来到了犀牛潭边。从这里看着瀑布从断河上飞冲而下洗刷着岩石,听着瀑布的雷鸣之声,感受着水雾的轻拂,仿佛整个世界都变清凉了。开心之余,也不忘在这里留下靓影,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黄果树。瀑布能这么好的融入在山水中,没有来贵州,你是想象不到的,也许我们在山水画中见过太多这里的景观了,但是只有看到这样流动着的水才能让你如醉如痴,只有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才能让你心潮澎湃,也只有溅在脸上的那些水花才能帮你洗去尘世的烦恼吧。
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6-7公里处,乘观光车前往的途中还能看到不少小小的瀑布。天星桥景区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如果说黄果树大瀑布的特点是气势磅礴,天星桥区则是玲珑秀美。“风刀水剑刻就万倾盆景,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的,概括了天星桥景区的神韵。这里有三个连接的片区,即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水上石倾盆景,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的对联,概括了天星桥景区的神韵。这里有三个连接的片区,即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水上石林区。一进门就仿佛从喧闹明亮的世界转入了阴凉的幽谷,一条狭窄的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两边是高大的怪石造成的天然石墙。我们进入了一步一景,折回不断的天星盆景区。在“一线水”后我们踏上了水中的“数生步”。它是由三百六十五块布在水中的石头组成,每块石头刻着一年的每一天。我们就一边在石头上跳跃,一边寻找着自己的生辰。走过了“数生步”后,我们置身于大大小小的山石、水石盆景区,简直就处在水墨画中。穿过“长春峡”的狭长地段,经过侧身岩去验证你的瘦身是否成功,然后我们来到一株藤蔓纠缠的高大榕树前,据说从这株荫叶浓密的美女榕上看出藏了多少个美丽的少女像的数量,可以考验一位男士对爱情的忠贞程度。天星景区的最后一部分,水上石林景区,从地下冒出来的水在乱石丛中时而分离,时而交汇,将石林围在水中,流水蜿蜒曲折,石头嶙峋怪异,组成了一幅独特的水生石林画。银链坠潭瀑布则是天星桥景区精彩中的精彩,这个瀑布只有十余米高,上面成漏斗形,底部是槽状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象一张张下覆的莲叶,交错搭连,河水在每一张叶面上均匀铺开,纵情漫流,象千千万万条大大小小的银链,轻音嚷嚷地缓缓坠入溶潭,永远没完没了,我站在如盛开的白莲般的瀑布面前,流连忘返,让照相机镜头一次次收进这难得的美景。离开银链坠潭瀑布,很快就来到“飞瀑桥”,坐在桥上小憩,飞瀑桥是天星桥景区的最后一道桥,山间白色的\'激流如同蛟龙,弯出优美的S形曲线奔腾而远去。离开飞瀑桥就乘坐缆车,没想到这一段缆车空中览胜,换了个角度从高处观赏青山绿水,没法形容……!
陡坡塘瀑布,车往陡坡塘途中经过石头寨,到处都是石墙石瓦的石屋。层层叠叠,全部用石头堆出来的,没有用过混泥土,也算一个奇迹吧。陡坡塘瀑布错落有致是一个高 21米,宽达105米的天然坝型瀑布,也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宽的瀑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游记》中片尾曲的画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引来日出送走晚霞”地师徒四人从瀑布上走过,我花了些时间没找到从瀑布上走过的路,倒是对公园里的孔雀感兴趣,来了个亲密接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