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果园,你会看到金黄的梅子挂满了枝头,杏子变得饱满了,它们在比谁长得最肥。一阵风吹来,果香就像一个姑娘围着你跳舞,沁人心脾。如果去捏一捏果子,有的是硬的,好像是结实的小孩;有的是软的,像年迈的老人;还有的是不硬也不软的,像成熟的大人。
走到田野里,你会看到麦花们各个都穿着雪白的裙子,在风里跳舞,油菜花都谢了,显得稀稀疏疏的。
白天变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而变得越来越短。善于观察的你会看到村里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小山村四面环山,山脚下还有一条小河。山村里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好日子。生活衣食无忧了。
村里有一户人家,姓李,这家有一个非常讨人喜欢的儿子,名叫李宝。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李宝长大了。 从一个幼儿变成了七岁大的小孩。
那天,李爸爸带着李宝到田地里干活。李爸爸用稻草编织了一个蚂蚱给李宝玩,让他坐在石头上。接着,李爸爸拿起锄头去除草:这里铲一下,那里铲一下,时不时抬起头看看在玩耍的李宝,然后接着干活。李宝坐在石头上,玩弄着那个蚂蚱,玩的不亦乐乎,小嘴裂开了笑。
李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忙完了家务,就去做饭,织布,织布,等待着丈夫儿子回家。
李爸爸除完草后,用锄头挖了坑,把从家里带来的种子撒进去,再埋好土。他拎起了爸爸的水壶跑到旁边的河里打水,浇水在埋着种子的土上。李宝看着爸爸这样做,也从石头上跳下来,学爸爸的样子,也挖个坑。问爸爸要了种子种了下去。再埋上土,接着也到河边,用手捧着水浇在上面。爸爸看见了连连夸李宝长大了会干活了。
黄昏了,爸爸带着李宝回家吃饭。到了晚上,李妈妈一边织着衣服,一边给李宝讲故事一家子的幸福生活着,温馨而甜蜜,辛劳而勤快。
在炎热酷暑的夏天,农村是一番繁忙的景象。早晨,男人们一大早就起来了,扛着锄头,带着一壶水,脖子上围着一条毛巾,向农田走去。到了农田,男人们弯下腰,低垂着头汗流满面,卖力地干着农活。可是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他们累了,有时用毛巾擦擦汗,有时喝口水,有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田地里的一切,看着那些也在干农活的男人,也看着那些绿油油的麦苗,想着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将会变成一块金灿灿的田地,脸上不禁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心里好像也甜滋滋的。
女人们***活就不一样了。她们到了夜深人静,繁星眨眼,人们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便把椅子搬到院子里,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搓着麻线,织着布。……有时她们累了,就揉揉惺忪的眼睛,有时她们想睡了,就懒洋洋的伸个懒腰,有时头疼,就按按太阳穴……不时地还会有一群闪烁的萤火虫飞来,好像在说:“这油灯老是忽明忽暗的,不好用,要不就让我们来当你的“油灯”吧!”妇女们似乎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也不驱赶它们,只是让它们静静地闪着,飞着……
小孩子虽然不理解大人们从事的耕田、织布的农活,但也有样学样,喜欢在村口的桑树树阴下学种瓜。
瞧,一群小屁孩带着种瓜的`工具来到桑树底下,他们讨论了一会儿,决定了:由那个身上穿着短裙,活泼可爱又机灵的小女孩来分配工作。她吩咐妞妞松土,吩咐东东播种,吩咐红红有施肥,吩咐牛牛洒水,吩咐苗苗有最后埋土……一切在她的指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一会儿功夫就大功告成!他们虽然有的一身泥巴,有的一身的汗水,有的头上挂着几片树叶,有的腰间夹着几根树枝,一个个大花脸,一个个狼狈相,但他们还是笑嘻嘻的。心里乐开了花。
这个有趣的场景被范成大看见了,他诗性大发,立刻奔回客栈,挥笔提诗,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
一架木琴,一壶浊酒,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块农田。
——题记
明月高悬如明镜高挂,照亮意愿高飞无违。
独自徘徊在林间小路上,杂草丛生,但却无法杂乱我的心境。早上,半露晨曦时,便出门打理,到了现在,才扛锄而归。
我并不觉得累,尽管每日上山种豆却种出了杂草丛生,尽管每天天刚亮就要上山劳作。因为这样总比在官场上为五斗米折腰强。看天空,澄澈,明亮。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狭窄的道路上,杂草疯长,笑盈盈的月光下,人归抗锄。这却也不非是一幅绮丽的田园风光图。晚露映着月光,晶莹剔透,调皮而多情的跳到了我的衣服上,像是对劳作了一天的我的温柔的抚慰。我想,衣服打湿了又算什么,只要自己的意愿不违背就好了。
官场如后宫,勾心斗角;田园般的生活,自得其乐。我爱田园。爱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象,爱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爱她“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宁静与寂然。
独守一架木琴,饱,优雅情调;独饮一壶浊酒,抒,思绪万千;独勾一支毛笔,画,田中美景;独磨一方砚台,写,诗篇无数。
看那窗外高升的太阳,承载希望,听那清脆的鸟鸣,唱,悲寥无双。远望,月之明,山之空,田之静,愿之——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不愿在阴险的官场上频频折腰。不是逃避,却又不得不承认是逃避,我只愿像菊花一样,做一个隐士,每日上山劳作,带月而归,自给自足,洁身自好,安贫乐道,就够了。
我思绪万千,拿出一支毛笔,蘸上一方砚台在一张白纸上独自勾画我的思绪遇闲情。
——完——
愿之纯净,愿之无违,惟愿,愿之愿,如火鸟般高飞。
——后记
一个温暖的春日,我走在绿油油田地里,抬头望去,这里真可谓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啊!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峰峦叠嶂,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画廊。
有人正在田地里卖力地耕田,他的动作非常熟练,一头牛耷拉着头,牛脖子上套着犁,一脸兴奋地走着,泥土的芬芳混在风里,变成了淡淡的清香。到了夜晚,几个人靠桌而坐,十分专注地编麻绳,窗户上映出了几人的倒影,他们有说有笑,时不时喝一口茶!
儿童拿着铲子说是要帮着大人耕地,实际上只不过是拿着小铲子像旗子一样到处摆,或是堆堆城堡罢了。大人们也不气,笑嘻嘻地陪他们玩,最后地没耕成,每个人手上还都是泥!这时他们就相视一笑。
玩够了,又跟着大人来到一个大树下,这棵树看起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可是它很坚韧地立在那里,风吹雨打都不怕!树下趁着孩子们感叹的时间,大人们已经挖出了几个小坑,孩子们嘟囔着嘴:“怎么不让我们来挖洞啊!”说完,又在旁边挖了一个洞,说是洞,只不过是挖了一个小窝!他们高兴地撒种子,每个洞里放上两三颗种子,其余的都放到自己挖的小窝里去了,生怕长不出来呢!
我也终于能明白范成大的用意: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 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活。“绩麻”是指妇 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 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 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一个风景优美的山脚下,住着一户勤劳的人家,他们有一个可爱而聪明的女儿,一家人甜甜蜜蜜的过着幸福生活。
早晨,天刚蒙蒙亮,丈夫就悄悄地起床了,为了让妻子再多睡一会儿,他轻手轻脚的穿上衣服,去草房里拿出犁耙,赶上自己家的老黄牛,往田里走去.妻子也醒了,她起床伸了个懒腰,看着床上睡的正香的女儿,疼爱的用手摸了摸她那可爱的小脸蛋,转身去厨房准备早餐,房顶的烟囱上冒出了一道袅袅的炊烟。不一会儿,一阵香喷喷的饭香飘在空中。妻子又拿起扫帚,仔仔细细地把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去厨房装好可口的饭菜,提上一壶开水,给正在锄地的丈夫送去。
田里,丈夫正满头大汗的吆喝着老黄牛犁田,一块块、一排排泥土被翻过来,在他的脚下整齐的排列着。看见妻子送饭过来,他连忙放下手中的犁耙,走上田边。妻子拿毛巾擦擦丈夫的汗水,让他赶紧吃饭。看着丈夫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妻子开心地笑了。
回到家里,聪明的女儿早就起床了,她正在荫凉的桑树底下,认真地学着大人的样子,把一棵碧绿的瓜苗种在已经挖好的坑里,脸上和衣服上到处都是泥巴,真像个顽皮可爱的小猴子。
晚上,房间里传出一阵搓麻绳的声音,灯下,纺织机均匀的转着,麻绳在机上越卷越大。旁边,玩累了的女儿已经熟睡了。
这真是一幅和谐的田园杂兴图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