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宋词意象的作文

赏析宋词意象的作文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4-09-22 11:44:55
赏析宋词意象的作文

赏析宋词意象的作文【一】

阅读完《唐诗宋词三百首》这本书,顿时感觉到自己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微小的尘埃,让我深深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仅仅一句诗,一句词,就能表现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志向和当时社会的背景。唐诗宋词乃国之精粹,体现了中国古代史的辉煌,他们就像文学中的两头巨龙,用它们脱俗的韵律缠斗出一代文学之胜,代表着辉煌一代的文学之国。

唐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唐诗把各种思想、艺术、音律和文字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全部做完。”由此可见,唐诗难以被超越、难以企及。于是便涌现出两千多诗人,其中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形成了初唐时期诗的飓风,他们是领导者,开启了诗的殿堂。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就像被上天赐予了神手一样,作出了一首又一首绝诗,堪称史之绝作。一首《渡荆门送别》巧妙地运用现景,表达出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一首《蜀道难》更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最能体现李白豪放奇丽的诗风,使我能联想到崎岖、难以跨越的蜀道,该诗反复咏叹的写法给我强烈的震撼,令我每每读起都十分的感叹;一首《将进酒》借醉意写出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懑,不愿酒醒对寂寥;《清平调》三首更是绝诗,一首将人带入空间世界,一首走进楚汉时代,描写了当时的荣华富贵。李白的诗说尽了那个时代的许多事件,也是这些事件的见证者。

说完李白,再来说说杜甫。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处于战乱时期的他,也有许多旷世奇诗,多首诗描述了中唐之后日渐衰败的社会风气。一首《望岳》表述他心甘情愿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他的“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垂老别》《无家别》整组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的社会大背景下,使我感觉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杜甫在此环境下仍然心系祖国,不忘祖国。他的《春望》《兵车行》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他的诗风大多就是这样了吧。当然还有许多绝世好诗:《使至塞上》《虞美人》《从军行》《春夜别友人》《过故人庄》……我现在沉醉于诗的意境中,在“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仗长”中骄傲,在那难以超越的唐诗中怀念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回忆那些历史长河中悲欢离合的事物。

宋词历来与唐诗齐名,最早的称谓是隋时有乐曲调艺术特色的“曲子词”,但宋词诗人也为宋词由唐入宋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便有我最喜欢的几首词。柳永的《定风波》中思妇心中的“免死年少光阴虚过”,率意大胆的词风使之成为柳永“俚词”的杰作。范仲淹的《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魂牵梦绕,游子思乡,即使风景无限好也难抵思乡之情。此词气势开阔,柔中有刚,是羁旅词中难得的佳作!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此词上天下地,又像歌一样动听。这种雄浑豪放的新词风,把人的一切幻想尽纳其中,“何似在人间”是苏轼给人们幻想的答案。此时,我又想起他的《浣溪沙》中“谁道人生无再少?”一个问句起头,又借喻巧妙作答,隐含着对人生深深的思考,表明人间凡事无绝对。结尾更是运用典故别出心裁地突出了作者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此词真是使人感悟至深啊!

唐朝的诗人们,大宋的词人们,他们几乎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国家,他们的思想都围绕着祖国的江山社稷转动,他们的感情都贯注给了国家,他们值得我们纪念!阅读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联想到历史的画面,聆听到时代心声,感受到诗人的意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些当年在诗坛、词坛中的风流人物已经全部消逝在历史的遗迹中。但是,他们流传下来的诗词,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就好像陈酒一样散发醇香。没错,诗词中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诗词中的奥秘更值得我们去探究。所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啊,中国文学的辉煌需要我们继续传诵、继续升华!品读经典唐诗宋词,弘扬中国诗词的浓厚文化底蕴和不绝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中华儿女担起传承民族精神的责任。我相信,伟大的中华文化必将永远令人惊叹,令人仰望!

赏析宋词意象的作文【二】

季节轮回的幅度一如既往地呈现出正常的弧线,美丽的季节里收获窗几明净的惬意。干净的天空下万物纯净无比,干净的风,干净的云,干净的枝条伸展出六月里引人流连的清爽。一份好心情,悬挂在枝繁叶茂的树上。六月的空气中,偶尔流淌出一丝丝甜蜜和一缕缕遐想。风从身边路过,微笑与欣然一起和着岁月的节拍摇摆。

几场雨的降临,令花儿开出了香,鲜出了妍。一场雨和另一场雨的抚摸,揉碎成遍地的花语,布谷鸟驾着轻盈的风,一路自南向北飞翔,啼叫声声中,青梅散发出了酸酸涩涩的味道。

雨后的新绿,在阳光下静静地氤氲着。触目的绿野,宛若一幅幅干净无暇的绿油油的图画,安静地躺在滇西北土地的脊背之上。

田地里,秧田正在安详地吸允着前天夜里新下的雨水,正茁壮成长的玉米苗,在阳光下的风中锻炼着自己渐渐粗大的腰肢。各种果实,在枝头叶间隐含着笑容审视乡间百态。

美丽的心情,从一棵树辗转至另一棵树,从一株小草流连至另一株小草。逃离歌舞升平的喧嚣,这里定然可以成为一方远离世俗的净土。

远处近处蛙声一片,间或不知名的小虫也耐不住寂寞掺和几声,心情就不由自主地平静了下来。乡下的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清香,乡下的田间地头一切都显得安静祥和。饭后在这样的环境里悠然漫步,那是一种通体泰然的享受,那是一种身心释放的快意。

河水走过,石头依旧干净地保持静默。关于流水和落花的故事,关于河里各种小动物之间的秘密,石头是最最直接的见证人。但石头就是石头,依然恪守着最纯真的风格,从未曾泄露过。

池塘安静,再安静一些的是池塘里的水。鱼的心事始终是透明的,浮上来又沉下去。而藕把根扎进泥里,通过一些必要的转折,试图接近大地深处的秘密。

各种颜色的花儿同时鲜妍,红橙黄绿青蓝紫竞相绽放。姹紫嫣红的各色花开,打造出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盛大舞台,你、我、他,甚至万物,都是这个舞台中心的主角。

饱含水分的各种果树,花果累累,把这个夏天的内在,支撑得严严实实。待到金秋,这一枚枚果实就能蜕变成为一张张圆圆的笑脸。

不安分的野生菌,耐不住寂寞从山间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一时间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特色的山珍,还有一些从山里捎到了城里,于是城里的餐桌上也就多了一味乡下浓浓的情意。

乡下的六月,到处流淌着蜜蜜的夏意。走进乡下,干净的空气和满目的翠绿能让您寄身自然,走进乡下,淳朴的民风和浓浓的热情会让您流连忘返。

我看见了水杨树下泥泞的往事,暮色苍茫中牛背上牧童执起的柳条,正在乡间的路上演绎安详阜足的和满景象。老水牛悠闲的尾巴,把夕阳渐渐地赶下山头。

走进乡间六月,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六月晶莹滚动着的露珠里若隐若现,走进乡间六月,一幕幕动人的情节在蛙声里羽翼丰满。

赏析宋词意象的作文【三】

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发明:几千年过去了,无数文豪所做的事情无非是把一个个方块字排列成序;而即便到了现在,这些序列仍然没有被穷尽。

———题记

我们很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知道这是表达一种相思之情。这八个字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我突然想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面有“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好像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然而细品,你会发现诗经里的句子比徐志摩的现代诗有韵味;这倒不是说现代诗缺乏美感,而是它没有那样一个积淀在里面。譬如说在诗经里,青色的衣领就代表着读书人,那是周朝时候的装束;它无非描述了一个衣领而已,我们却能想到一个青衣少年迎风而立的样子,景致好像能荡漾起来。

而接下来我们就要想,为什么你这里写了一个青色的衣领呢?下文似乎跨度有点大,直接就跳到了“悠悠我心”。好像一看见青色的衣领,作者的心就揪起来了。这个句子美就美在它对仗工整却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青青”对“悠悠”,“子”对“我”,“衿”这个外在的表现对“心”这个内在的感情。若合一契。可是我能想象到许多的场景。那或许是一个读书人在进京赶考以前在收拾行装,他新婚莞尔的妻子为他整理好衣领,束好丝绦;也正是这个妻子用这八个字描摹出自己的倾诉。那或许还是一个英雄在期待有贤士来辅佐,贤士一般都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所以有着“青青子衿”。

我们很容易发现,看中国的传统文学,从来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的事情。它有时候缺乏逻辑,但是充满了遐思。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拘束以后,方块字就以我们想不到的方式信马由缰了。

我认为中国的古代文人精神多少都有点分裂。古时候,会写文章的人大都是政府官员,他们会经常写一些议论文类的奏折。所以,你去看这些文人留下的议论文、再去看他们留下的诗词,你会震惊于这出自一个人之手。

我认为,逻辑性的议论文,是能够译成外语;但是朦胧的意象,很难翻译。秦观有句脍炙人口的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从深处理解,这八个字使用了很多文学手法。譬如倒装,譬如拟人。因为理应是楼台在雾中消失,津渡在月中迷离。然而秦少游却写成了雾气找不到亭台楼阁、月色迷蒙了河津渡口。从字面上翻译出来会是一种体会,从内涵上翻译又会是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体会。所以,读中文时间长了,才能把方块字融入到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里:这种积淀,惟中国之独有。

我们再来读一首诗经里的篇目《氓》。这首诗里的一个句子是我最喜欢的诗经名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汤汤,水势大而急;渐,音“坚”,意为溅;帷裳,是车的帷幕。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读这八个字,就是轻轻地一遍遍念出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结合诗本身的意思,这里描写了一个被丈夫抛弃而被迫回娘家的女子渡过淇水;大而急的水流打湿了她的车帷。这里面说明了什么意象呢?我们发现这八个字看似是写水、写车、写帷幕,但实际上还是在写人。它是从一个第三者的视角来切入,也许就是远远看到了这辆车涉过淇水。那么,我们会想象,车上的女子此时此刻在做什么?想什么?伤心、解脱、怨恨、思念?

这就很像是在用文字拍一部微电影了。古人记叙一件事情、表达一种感受只有两个渠道:文字或者绘画。今人的文字和绘画功底,和古人是没办法比的;就像我们不能让古人和我们比摄影。然而古人用文字“设计”出的微电影镜头,比当下的微电影强。

我们再来看一个“片头”,取自宋人周邦彦的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并刀,并州出产的刀子,以锋利著称;吴盐,三吴之地的盐,其白如雪。这两个镜头说明了什么?我们发现词人用水比喻锋利的刀子。也许此时烛光摇曳,并州剪的影子投在青砖上,像水一样空灵。雪白的吴盐或许给人一种平淡、纯洁的感受。“纤手破新橙”,终于看到人了,然而,却只有一双手。我记得读过一篇文章,似乎讲了一个人参加绘画比赛,只画了一双手,却赢得了冠军;这里面或许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知道,在周邦彦这首词里出镜的人是名妓李师师。如果没有这个背景,你能不能想象得到这双手的主人是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总之,“纤手破新橙”这样一个动态的描写,一下子就给本来逼仄、沉寂的场景带来了温馨、热闹。这首词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读过很多遍;读到后来,似乎还有一点幽怨和惆怅。如果这里体现得不明显,我们就往下看:“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虽然只字未提,但我们能看到另一个人物;“纤手破新橙”的女子似乎在向他挽留。这样的文字对白艺术也是今人的影视作品中极少出现的。“城上已三更”,乍一听似乎是在催促他快快离去。然而读下去,确是另一番意象: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学数学,学排列组合,我知道方块字的组合肯定有一个极限。所以我处在一个矛盾里:我既希望看到更多的组合方法,又不想那个极限更快被达到。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朦胧?

赏析宋词意象的作文【四】

经过上次与孩子共读古诗词以后,发现孩子对古诗词比较感兴趣,于是这次又安排孩子读《宋词三百首》。虽然孩子年纪小,一时不能理解很多宋词的含义,但是古诗词平仄有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多读多诵能体味韵律美,音乐美。反复诵读,大胆想像,能领略意境美。词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诵,体验情感美。

欧阳修在《生查子》中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首词描写相思,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语言通俗自然,饶有民歌风味。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一起身便急问收拾房屋,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此词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有这样一段:“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人运用对仗手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希望孩子通过大量诵读古诗词,积累着诗词的语言,感受着诗词的情怀,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领悟词句中比喻、夸张、对比的精妙之处,赏识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底气就足了。有了底气,才有灵气,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行文下笔轻松,语言流畅,直至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赏析宋词意象的作文【五】

日暮斜阳,十里荷花,正值豆寇年华的少女,外出游玩喝醉了酒,脸颊上还泛着红晕,正兴奋地划着船,你追我赶,却不小心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左右晃动的小船、哗啦哗啦向后退去的湖水,夹杂着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栖息的鹭鸟,纷纷展翅高飞……

读惯了整齐严谨的诗句,第一次吟这长短不一、参次不齐的句子,竟然有种说不出的惊喜,在反复吟诵中,仿佛窥见到宋词隐隐约约的美,但又无法说个清清楚楚。如同遇见一位蒙着面纱的女子,神秘又富有魔力,想去揭开它,细细端详那绝世的容颜,陶醉在梦一般的意境中。

可是,繁忙的学业和应试的压力,使得这一切成了一个虚无飘渺的梦,暂时搁浅在青春岁月里。

高考后,因各种阴差阳错,未能进入中文系,离古典文学也越来越远。后来身处象牙塔,手执教鞭站在三尺讲坛上,为生计而默默地耕耘。衣食饱足之余,那个旧时的梦却不停地在召唤。

及至中年,终于再次捧起宋词,掬一缕床前的月光,和着一首首或柔美婉约或清遒豪放的曲调,一幅幅绮丽多姿的人生画卷辅陈开来:

闺阁绣楼里的如花美眷,面对绿肥红瘦,感叹似水流年;

深深庭院里的豪门贵妇,独倚阑杆,望断明月高楼,问云中谁寄锦书来;

秦楼歌馆里的红粉佳人,恋恋不舍地看着金鞭美少年,跃上青骢马飞奔而去,从此绝了音尘,空留玉楼人、琵琶弦上诉相思;

科举不顺的风流士子,见榜上无名,满腹牢***,想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官场受挫的落魄文人,沉醉于美酒红颜,在温柔乡里暗自销魂,用短暂的欢娱,对抗失意的人生;

驰骋疆场的热血男儿,面对壮志难酬,连梦里都在沙场秋点兵;

失去江山社稷的一代君王,在艰难屈辱的流亡岁月里,以血泪书写亡国之痛……

只要心中有情,那怕无关风花雪月,都可以借词来抒发、来吟唱。宋词的世界里,有诉不尽的相思闺怨,吟不完的离愁别绪,道不尽的人间沧桑。

一首首词、一段段感情,一种种人生,令人感慨万千,迫不及待地想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于是有了这部《宋词中的娱乐圈》。

之所以凸显娱乐,是为了还原词的最初功用,它依附于酒宴音乐,为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宾客助兴而唱。可以说,词应歌而生,因娱乐而兴。

宋朝是一个讲究及时行乐的年代。盛世汴京,繁华似锦,处处烟花柳巷,罗绮飘香,莺歌燕舞。人生如梦,恨欢娱太少,岂能辜负眼前的诗酒风流与锦绣年华。邀三五知己,捧起玉液琼浆,听十七八妙龄女子,手执红牙板,唱“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人生,何等逍遥!

故到了宋代,词有幸遇到了最肥沃的`土壤。这颗前朝遗留的种子,迅速落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出最绚丽灿烂的花朵,以一种自信柔媚的姿态绽放在文学百花园,并且拥有了一个更为鲜明响亮的名字----宋词,与雍容外放的唐诗一起争奇斗艳。

该作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名人的佚闻趣事为素材,通过对两宋二十六位词家的重要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勾勒出一条宋词发展的轨迹,完整地再现了大宋王朝音乐文学的发展与历史的兴衰。

与宋词的相遇,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如果愿意,请从俗世红尘中抽出些宁静的时光,让《宋词中的娱乐圈》带您穿越回大宋,去感受那个醉生梦死的时代,在余音袅袅的曲调中,忘记流年,忘记伤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