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虎.论高职语文考核评价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联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2:100-101.
[2]万虎.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语文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9-21.
[3]韩秋.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05:153-154.
[4]周剑.新课程背景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J].东方企业文化,2012,(16:267.
[5]王慧敏.新课标理念下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教材建设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108-110.
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发展的三个途径:①通过系统的理论;②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③在教室检验已有的理论。后面二条途径均涉及到“研究”,他认为教师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研究系统地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贯穿于每一位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需要经历适应期、稳定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高职教师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象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因此,学科专业要素和教育专业要素构成了高职教师专业化要素。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表明了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学科专业要素完善、促进高职教师教育专业要素完善的最佳路径。
2.1行动研究促进高职教师学科专业要素完善
学科专业要素是指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包括个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它是显性的,高职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在教学环节中不断探索自身学科专业水平的.不足与缺陷,挖掘高职学生急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并以此为动力,撬动提升自身学科专业理论水平的引擎,重构理论知识,勇于创新,完善专业理论知识要素。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高等教育的是职业技能培训,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展现的是教师的个体实践性知识,它是隐性的,是教师“只可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它直接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它更是教师之间千差万别的根源,它需要在实训、实验等教育情境去动态生成,敏锐地发现问题、迅速地提出问题、深刻地分析问题、圆满地解决问题,在不断“追问”、“反思”循环中“体悟”教育情境,激发出内敛的智慧,从而完善实践技能要素。
2.2行动研究促进高职教师教育专业要素完善
教育专业要素是指将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于学生的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它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教育学基本知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法。高职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批判地反思自身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地螺旋式地系统地探寻最佳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和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行动,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库姆斯(A.Comes)认为:“好的老师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着什么既定规则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个性’,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好的老师在教学中会注重‘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不可能以‘既定的’方法行动。”努力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砥砺更加卓越的专业品质,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及教育理念。
分层教学是依据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宋代学者朱熹也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也就是强调了“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平等教育,不追求平均发展”这是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差异、有层次的教学,把某些水平相当的学生划为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的水平。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行动研究在西方颇为盛行,人们对“行动研究”众说纷纭。英国的埃里奥特认为“: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进行了的,旨在改善社会情境中的行动质量”。澳大利亚的凯米斯认为:“行动研究是社会情境的实践参与者(包括教育情境),为提高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升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改善他们所处的社会情境而进行的自我反思的探究形式”。美国学者迈克南对“行动研究”做出了总结性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在一个特定的困难情境中的反思过程,在这个情境中,人们试图提高实践或个人理解。实践工作者开展研究,首先明确地界定困难;其次,确定行动计划,包括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面对困难所采取的行动,接着进行评价以监督和确立所采取的行动的有效性;最后,实践工作者反思、解释、改进自身行动,同时与其他行动研究者交流研究结果。”由此可见,行动研究的特点表现在:研究与行动要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要统一;行动中要注重反思与改进,通过反思才能改进实践环节,这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不间断的螺旋循环式的过程;研究中要强调多方合作与交流,进入大众的批判领域。行动研究成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语文在高职院校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是长久以来,语文教学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不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并不重视,从而导致教学参与度较低,教学成果不明显。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高职语文教学也应该着眼于此,认真思考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生的需求,以及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对语文教学作出适当的转变,尽可能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上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高职英语教学则承担着提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开拓学生视野、转变学生思维方式、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的重任。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使班级的容量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生源范围的扩大,学生来源层次的多元性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使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分层教学可以再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在教学内容上,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现有的英语学习状况,调整安排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在教学目标上,分层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在教学效果上,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实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高职英语教学是以以下假设为前提的:一、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某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基础、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并且这种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今后的学习效果。二、通过分层教学,即通过改变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选择与学生基础和接受能力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不断提高,使低层次的学生不断的有效的向高层次推进,最终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三、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更适合的学习、发展的机会,目的是调动学习者的智力因素、情感因素达到最佳状态,二者共同配合,促进学习者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都是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他们的职责是发展实践,他们扮演的是“教育理论知识的消费者”的角色。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被动接受外在压力对自身进行理论的灌输,同时他们在实践中常常按照自己固有模式去理解和运用理论成果,从而令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不能贯彻于实践者,而且还打击了实践者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到: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他的观点是积极倡导教师要“研究性地工作”,既是实践主体又是研究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被动局面,充满生命力,获得存在的价值。行动研究就是令实践者与理论者相统一的途径,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令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实现零距离,通过行动研究,将研究理论整合到教育情境之中,使理论在改进的实践中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行动研究令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充分体验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提高了专业敏感性,更加有效地、科学地投入工作之中。
在新课程标准进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其具有显著的意义。首先,教学改革可以让当前效果较低的语文教学活动得到改变,从内容和形式上优化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出培养人才的主要作用。其次,教学改革可以优化师生关系和课程结构,让高职语文课程更加科学合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环境,提升教学水平。再次,教学改革可以促进语文教师自身的发展,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加强自身在实践方面的教学能力。最后,教学改革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让学生可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工作需求。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