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每年到外婆家,我俩总是在一起玩,还记得我们被鸡啄的那一段往事吗?那天他神秘地带我到一个地方,那时正是清晨,那里有栅栏围着,还有一棵棵高大又茂盛的树,晨光从树的细缝中射下来,宛如圣光一般。突然,背后出现鸡叫声,我吓了一跳,没想到鸡生气了,追着我跑。我吓得屁滚尿流,赶快爬到树上,不敢下来。这时,表哥拿起树枝要来帮我解围,可是却换成他被鸡啄。他一不小心竟掉到水沟里,变成落汤鸡,连青蛙也在旁边笑我们。
夕阳下,我们一起在草原上玩,那碧绿的草地,被染成淡红色,风一吹来,就像小河一样涂涂流着。
我们在草原上追逐,我一不小心跌倒受伤,表哥拿出手帕把我的伤口包起来,真是谢谢他。玩累了,便躲在草地上休息,看那红艳艳的'太阳,掉落在山后,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醒来已经是在床上,才知道是表哥抱我回家的。
第二天,我们一起去摘草莓,我们穿着雨鞋,刚踏进田里,脚便陷在湿地里,好不容易才拔出脚来,可我刚走了几步,没想到一滑竟然摔了个四脚朝天,变成了印第安人。他正要取笑我时,也一下重心不稳,变成了泥巴人。
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笑得腰都直不起来。我们还一起比赛谁摘的草莓多,结果是我输了。
现在想起这些往事,真的很甜蜜,虽然现在人、事、物改变了,可是和表哥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一直永远记在我心中。
古时有一个书呆子,说话不看对象,总爱咬文嚼字。有一次睡觉被蝎子螫了,便摇头晃脑地喊道:“贤妻,速燃银烛,你夫为虫所袭!”一连说了几遍,他的妻子怎么也听不明白。
他更着急了,说道:“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个亮儿,看是什么东西。”
他的妻子还是不知怎么回事。结果他痛得熬不住了,一气之下道:“老婆,快点灯,蝎子螫了我啦!痛死我了!”
这则笑话提示我们,讲话时一定要先看对象,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
我国古代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魏明帝觉察之后,便派人去抓他。
他的妻子为了揽过局面,告诉许允:“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因为她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依皇帝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随便以情断事的,皇帝以国为大,以公为重,只有以理断事和以理说话,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和作为一国之主的身份。
所以,在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处罚。”
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确实很称职,于是不仅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根据是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的任官制度,许允提拔同乡一事,不管妥不妥当,都合乎皇帝在其身份地位上所认可的“理”。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地位来选择说话方式的绝好例子了。
荀子说:“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这句话中的“未可与言”,似乎与整个对象相关。那个人或那些人不宜说。正像***说的,对牛弹琴,除了讽刺对象,还有讽刺主体的含义,谁让你把琴拿去对不适宜的人弹?
抓住事物(即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写作的首要注意事项。阅读说明文自然也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事物的特征主要体现于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说明文对事物特征的概括有几种情况:一是说明单个事物的特征,二是综合说明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三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那么在阅读说明文时怎样找出事物的特征呢?
(1)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文章的说明要点,而这个要点往往就是该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比如《苏州园林》,文中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句正是的核心。它就是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有的文章还常常用下定义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基本特征。这个定义就是事物的特征。如《奇妙的克隆》一文,作者以简洁准确、概括性极强的语言,给“克隆”下了一个定义,揭示出克隆这一事物有别于有性繁殖的本质属性,使“克隆”的基本特征明晰地展现了出来:“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
(2)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本物征。文中如果没有明显交待事物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或提炼。为了弄清作者说明的事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进行介绍的,这就要求读者自己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