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还有一天 。她转头看窗外,窗外是天地间断了的线,连成片。
一个人的时候,真真正正冷淡了下来。不知谁打开了窗户,空气并不冷,反而带有一种清醒的呼唤。她的胳膊压过两张桌子的线 。转头看空缺的座位,却一道看见大熊先生的推门,消失,过一片墙,再大步流星的走过窗外,别过头故意躲避她的视线。她没留意自己微微皱着的眉,和嘟起的嘴。
喜欢的人,与自己隔着楚汉之界,浩浩汤汤的大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偶尔揪住他一小段目光不放开,直到他若笑非笑的指指窗外,她望过去,却没有任何答案。之后她叫住他,向他张牙舞爪,和他宽容的笑。
好像生活会很美好,如果每天都是周末,有大批大批空缺的座位的话。
不知为何,这个周末,老师的上课用的多媒体有电。她早上小跑回宿舍补觉,回来听说班里放了电影 ,从早读到上课。空气是凉的\',飘着雨,一点也不冷。
就是在这样一个微凉的雨天,他背着她奔跑,停在一片迷蒙的玻璃前。她画着简笔画,三三两两的线条,没看他,只对着抹出来的窗外笑。他的胳膊越过她的头顶,在上面应和着她的涂鸦,是简简单单的字母。她转头看他心满意足的微笑,何至于这样一个理性规矩的人会如此应和她的孩子气。她突然开心起来,抱着他的腰,把头埋进怀里,蹭着他凉凉的衣服。额头被他胸口上的扣子硌了一下,轻轻的,像一个没落下的吻。
窗户睁开了一道眼,是通向大门的长长甬道,人稀少。
外面是雨 ,一直飘着温柔的雨。
区分透明人与正常人很难,因为除了没有影子与面孔模糊,他们没有什么更值得一提的特征了。没有影子的意思是:对于我们,来自太阳与星辰的温暖的光,能持久地停留在皮肤表面,被身体肆意地吸取,于是像勺子挖黄油一样,这些光斑就这样被挖去了一大块,看起来就成了我们说的影子了。而对于透明人来说,他们的身体是透明的,天生没有适应光彩的能力,因而光束很容易就透过他们的身体。
白天身体的异状总是会露出马脚,所以大多数透明人都在晚上出来活动,在浓重的夜色里他们裹紧衣裳,不仔细一点的话,你很难在拥挤的人潮中发现他们——但你会问,如果仔细一点呢?
去看,你会发现他们的。
你有没有见过瑟缩在街道旁铁皮长椅上的某个民工?我是指,穿着军绿色大衣,身上扑满了东一块西一块白灰,戴着掉了漆的暗黄色安全帽的那种。我见到这个透明人的时候,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吮着一杯外壳花里胡哨的\'奶茶,用灰暗模糊的手搅动着杯底,接着撕开上端的封皮,仰起脖子,仔细地把最后一粒冰块倒入喉管。透明人是吸引不了光线的,他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晚归人们的视线笔直地透过他的身体,茫然地寻找着不存在的焦点。(投稿
你有没见过那些在寒风中竖起领子,偶尔露出白皙脖颈的,像夜的碎片一样划过视野的沉默女子?她们有足够的理由被怀疑。我曾见到过这样的透明人,她低垂着头,把手插在兜里,阴影中的脚步像猫一样轻盈,但在接近路灯昏黄的光圈的时候,她迟疑地滑开了。我的视线搭在漫溢的光束里,徒劳地想跟上去却发现是白费力气。你知道的,如果不因为是透明人的话,谁会不喜欢光亮呢?
哦,有些透明人的确是不惮于光线与视线的——虽然他们自己不能产生影子,却可以用一些小花招来骗过别人。喧哗的夜市里常常能看见这些透明人,他们或是衣着褴褛或是刻意艳丽,头顶着稀奇古怪的杂耍道具,令人心烦意乱地敲打着锣鼓,人群停下来的时候,他们指指盘子,浅浅地笑着,人群失去耐心散开的时候,他们失落地搬回道具。表演复杂的动作对于生性害怕光线的透明人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人群的影子像巨兽一样吞噬着他们,透明人慌里慌张地瞧着周围的一切。
没有影子的事实很容易就暴露,需要每时每刻的小心谨慎,所以头顶上瓢盆掉落的时候,他们总是格外的慌张。当然,人们是不会去在意透明人本身的,他们的视线是被那些看起来很好笑的锅碗瓢盆吸引的,移回自己的视线之后,永远也不会记起透明人的长相。
当然,如果你天生就有影子的话,就代表着光线总是会垂青于你,它们停留在你的身体表面,让一切泛着美好的光泽,你的目光温暖澄澈,没有阴暗与死角,看什么东西都是清清楚楚,干净漂亮——光芒照射到的地方,只会是有影子的人。所以,一个比较大的可能是,你也许是不会看到这些透明的东西的。
揉揉眼睛,或许你能重新发现他们的破绽,他们不小心掠过城市的五彩光斑时,是不会有影子的。
《透明的哀伤》是席慕容的一本散文集,《透明的哀伤》又是其中一篇散文的标题,让编者拿来做散文集的名字再恰当不过了,整本书透着淡淡的哀伤,那些关于母亲,关于故土,关于写生,关于教学,关于旅行,关于回忆的故事总能在某一瞬间触动我,让人眼眶湿润。
第一次真正接触慕容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季,透明的哀伤——硬是赚够了我的眼球。一直在应试教育下的我,早已习惯了淡淡的哀伤。只听说过淡淡的哀思,哪还知道——哀伤可以是透明的。既然淡淡的,那又怎能言明。不是应该只能意会吗?那么透明的哀伤是什么了?还是我所知道的哀伤吗?
就是在这样的疑惑与好奇下,非常荣幸的在人生的第21个年头——那个包含月光,却也不得不同时也包含一层淡淡哀伤的岁月——静静地,淡淡地,轻轻地欣赏了一本这样青春灿烂却不得不哀伤的诗选。
这是本越读越有味道的书。书中文字渗出的那些温暖和希望让我不由自主的平静下来,而某些思考,有关艺术,有关美,有关生命,也似乎让我感受到了一些自己曾经忽略的感动。而通过她的散文,似乎也能感受到她在写作时的随性和真诚。我不知道这两个词是否贴切,总之,我很喜欢她文字给人的感觉。经历的繁复的人生,看过了太多的故事,她却仍旧带着那种清爽的希望。
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无奈,在选择中,总有两面,亦无选对选错之分。既是选择,又何来对错?只是或许最后努力的结果并不一定会如你所愿而已。人生并不可能一帆风顺,正是太多的挫折让我们逐渐失去信心,逐渐变得自卑,畏缩不前,让原本一些可以,并且有能力做的事,成为自己的一个包袱,不敢放手去做,构成一种心理障碍。人生不能纯粹的活着,或许就是这种种的无奈才让我们有了不同的人生。
优雅、深沉、多愁善感,这些都是我对席慕容文章的第一感受。她笔下的文章篇篇细腻、传神,给人以百读不厌的感觉。她娴熟的写作技巧宛如一把小巧的,锐利的美工刀,深刻而细腻的将生活中平常的小事,一层层地剖开,为读者带来一场心灵的盛宴。《透明的哀伤》一书最能引起我感动的是《同学会》和《栀子花》这两篇文章。
《同学会》一文似乎只是单纯的一篇叙事文,但是,这篇文章中饱含了一种深沉的回忆。回忆往事,席慕容品出了快乐与忧伤。快乐是可以把握的,可那种忧伤,却如云雾一般,缥缈不定,只留下隐隐的心痛。难道那似水年华的记忆就这样渐渐离我们远去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人的记忆不可能一直在脑中回现。新出现的记忆,或是快乐,或是忧伤,或是心酸,或是恐惧,他们或多或少会掩盖老旧的记忆在你心中的地位。小时候,和家人去九江,去杭州,留给我的回忆已越来越淡,只有那些老照片记载着曾经的快乐和忧伤。我还能再变回儿时的我,重新过一次无忧无虑的生活吗?已是绝无可能了。可那些或好或歹的回忆,残存下来的一丝一缕,却如《栀子花》中结尾所描述的,是什么事都无法撼动的。
《栀子花》讲述的是席慕容在努力寻觅记忆中的那一种盛开的栀子花,却再也无法寻觅她的芳踪这样一件小事。事情虽小,却足以让我心头一震。是啊,有些记忆,就算离得再久,也是不会忘却的!记得小时我有一只小巧玲珑的青瓷碗,很是喜爱。偶然打破后就再也没有买到过一样的了。碗的样子已被如水的时间冲刷得模糊不清了,但我却不能忘却那只小碗。那时我还是个小鬼头,就深深的将那只完刻在我的脑海中了。现在,在吃饭的时候还会偶尔冒出那只碗的模糊的模样,再感叹一句:“多好的一只碗啊”。正如《栀子花》中所写的一段:
“我想,如果不是曾经遇见过那样一棵美丽的花树,我也许会对眼前的这些都觉得满意了。在生活里,做个妥协且乐意接受劝告的人,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记忆,确实不容我随意增减,也不容我退让迁就的,哪怕只是一棵小小的花树。”
记忆中的栀子花,已不再开放……
记忆中的小船,已不再归来……
记忆中的欢声笑语,已不再重现……
记忆中的种种,都值得珍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