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游鱼,母校便是海洋;如果我是嫩苗,母校便是甘霖;如果我是云雀,母校便是天空······
两年前,我来到这个学校,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教学楼。还记得刚踏进教室时的忐忑难安,还记得结识朋友后的笑逐颜开,还记得第一次站在老师面前的腼腆羞涩,还记得初登讲台时的喜出望外。渐渐地,我仿佛忘记了,这里,是曾经那个陌生的地方。
时光荏苒。现在,我早已熟悉了“母校”这片乐园。我每天最享受课上和同学们一起奋笔疾书,课下和三五好友追逐嬉戏。就连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的小矛盾,现在都令我无比怀念。
母校,您总是给我快乐,给我温馨。实践活动、运动会、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每一次和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并肩作战,度过的每一个瞬间,我都难以忘怀。在这片心爱的家园,我遭遇挫折,我收获成功,我哭过,我笑过,我失望过,我也憧憬过。此刻,我看着一个个正埋头写作的同学,多么渴望时间停止,一起与大家上一堂永不下课的作文课。
谢谢同学,是你们帮助我成长;谢谢老师,是您启迪了我的心灵;谢谢母校,是您赐予我这段最美的时光。
最后,我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
夜深了,窗外的雨声仍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就像我此刻的心情久久也难以平静。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而过,岁月无情,时光脚步匆匆,却无法带走心里美好的回忆……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此刻,我坐在书桌前,但老师的谆谆教诲依然在耳边回响,慈祥的笑脸依然在眼前闪现。从枯燥、单调的拼音字母到脍炙人口的美文,老师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啊。有人说老师是勤勤恳恳的园丁,是无私奉献的春蚕,但我觉得这还不够。在我心里,老师是我们的童年生活中最美丽的守护神,既温和又严肃,既谦逊又清高,既平凡又伟大。参天大树扎根大地,浩浩江海发于源头,我们又怎能忘记可敬的老师?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朝夕相处的那些平凡的日子,见证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六年来,我们也曾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也曾一起在美丽的校园里尽情玩耍,也曾一起在灿烂阳光下憧憬美好的未来。六年了,只因一场特别的考试,转眼就要把我们分开,从此以后,天各一方。生命美丽,真情宝贵,我们又怎能忘记可亲的同学?
忘不了,美丽的校园。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却从来默默无言。这里,是爱的港湾,一花一树、一砖一石,都饱含着无限深情;这里,是知识的摇篮,让我们渐渐懂得了什么是真诚与善良,什么是卓越和高尚;这里,是成长的竞技场,我们从此获得奋发努力、拼搏进取的无穷力量……春风化雨,播绿成荫,我们又怎能忘记可爱的校园?
再见了,敬爱的老师!再见了,亲爱的伙伴!再见了,美丽的校园!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
正如书中所说,面对死亡,这是一场终将失败的抵抗。既然不可避免,怎样克服心里的恐惧,如何幸福的走好最后一段路,都是每个人需要正视的`问题。
现代医学,对生命长度的提升是一个恩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哪怕去看垂危的病人也一直会说“你会好的你会好的”。过度的技术干预,人在监护室度过最后的时光,身体上插满管子,皮肤上刚缝合的伤口。这是目前中国人的常态,可是,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生命不仅仅只有长度,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延长生命不只是单纯的活着,人的眼睛里必须有光芒,这才是一个活人应有的样子。
不知死,焉知生。认知死亡是想要活的更好。
用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送给所有考虑过死亡这个课程的朋友:“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是啊!时间像是一个黑洞,永远张着这张无底洞似的大嘴,一点一点蚕食着时间中的一切人、事。我不也是如此吗?六年前,我怀着好奇心踏进母校的大门,六年后,我却要被时间无情地抛弃到新的学校去面对陌生的面孔。六年时间好像六分钟,又好像六百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而六年里的喜怒哀乐,那些熟悉的面孔,一定会深深刻在我心里。
还记得那天,我刚刚来到这里,年少无知的我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分外新鲜。我的启蒙老师是叶晓燕老师。当时,我们这些淘气包们都学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叫她“小燕子”。叶老师对此不仅不生气,还笑眯眯地说:“很好呀,我很愿意你们这样叫我,更能促进师生间的友谊,不是吗?”虽然我当时还小,可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好老师,我为此感到幸运!
渐渐地,我上了三年级。仿佛是命中注定一样,我有了一个知心的好朋友——曾炜。说起他,我不得不用一句话形容:不打不相识。那节品德课上,他在我书上画画,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老鼠跃然我的纸上。别人看了都叫好,可我不这么认为:哼,我的书,为什么你画?而且你不画大蛋糕,而画小老鼠,真是的!这么想着,我把他的垫板往外使劲一扔,本想吓唬他,谁知垫板碰到风扇飞了出去。曾炜勃然大怒,竟然把我的书撕成两半。在经过老师的严厉批评下,我不得不服气,毕竟是我先冒犯人家的啊!我本以为曾炜会与我势不两立,可他总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居然不拘小节地向我道歉!我们从此成了好朋友,平日里,时常会听到:“佳勐,帮我打印一下材料好不好呀?”“可以啊!没关系!”“曾炜,这道题怎么做啊?”“没事,我帮你!”我能够有一个如此知心的朋友,真的是很知足,很快乐。
“闽侯县实验小学毕业典礼,现在开始!”六天前,我毕业了。领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我想哭,又欲哭无泪。六年的小学生涯,就这么轻轻逝去了,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如同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就这么消失了。我能不悲伤吗?旁边的同学已经耐不住性子,低声哭泣起来,不论老师怎么安慰,都是徒劳之举。其实,你别看老师们很轻松的样子,嘴里说着:“你们走了我就轻松了。”,但是,我多多少少看见了他们眼角闪烁的泪花。曾炜就站在我前面,一直没说话,神色凝重,直到临别时,他才挤出笑容说:“佳勐,借我喝一口水,行吗?”我点点头,把水杯递了过去。因为我知道,这也许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借他水喝了。曾炜仰起头,向以往一样喝了一大口。看了我一下,道了声:“再见吧!”便失落地走去了……
难忘的启蒙老师——叶晓燕,知心的朋友——曾炜,那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件事,那一个个人,多么让我难忘!可时间是无情的,在如流的时间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只有道声:再见,再见。
秋是我的一位异性朋友,喜欢文字,喜欢牛奶,经常做梦。
我们相识时是在炎热的夏天。我日复一日干着无聊的工作,有空隙就偷玩手机。她加我的扣扣发过来的第一条消息就是“你认识克里希那穆提吗”。我是个爱装蒜的人,不愿在陌生人面前丢脸,于是马上查,然后回答说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接着她问:“那你看过他的《般若之旅》吗?我看不懂。”我说没有。我基本上没看过多少书,我是个知识贫乏的人。后来她说她在看《围城》,我说哈哈我也看过,但忘了,连人物的名字都忘了。我是个健忘的人。后来我们开始进行热烈的讨论。她说的很多书我都没看过,我觉得很窘,于是转换话题不讨论书而转向生活。我说我在打暑假工上班很无聊又热没认识多少人,她说她在家闲着有时帮爸爸干活但大多时候上网可能是上瘾了。我把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都对她说,她总会及时回复我,也耐心地等我回复。我们都聊得很开心。
她是个思想开放目标明确的女生而我是个见识浅薄对生活充满迷茫的人。她总是问我些我不愿面对的问题,一针见血。我总是吱吱唔唔地回答,怕和她通电话。记得和她说我要不要回家复读时她一连问了我几个问题,我心虚地回答。
复读的话你要考到什么分数?
到本A的……
就是几多?具体点。
五百多……
有什么学习计划没?
努力学习。
怎样努力?比如学英语。
……
最后的谈话我越来越心虚了。我心里没底,只是不想上补录的学校。
就像这样,她能很好地引异我找到问题的关键,把解决问题的步骤不断细化。她学习勤奋,思想成熟,是我的榜样,我一直这样认为。只要和她聊天我就会变得宁静成熟许多,我对她这样说。我们的交谈没什么话能哈哈大笑的,都是充满了宁静的气氛,有时觉得像春上村树式的交谈。这让我很舒服,我实在不喜欢绞尽脑汁地想些幽默的话逗女生笑。我的基因里缺少幽默感。
她经常发表日志,有时我会特意看看,写的都是关于生活、梦境。她说她经常做稀奇古怪的梦。我说我很少做梦,就算有也没什么印象。她在梦里醒来后写下一些寂寞的文字,叫人琢磨不透。大部分的我都没评论,因为我不知道说什么,说得太肤浅不好,故作伤感好虚伪。
我是个早睡的人,在学校时十点半必定睡下,不会玩手机到深夜。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比如阿喵、妹妹哓琪会到凌晨还未睡觉。我心疼她们就用老成的语气对她们说早点睡觉身体好不易近视云云。后来我才知道有时失眠不是早不早睡的问题而是何时睡着的问题,在高四的一年里我们宿舍的人经常失眠,他们有时玩手机有时用电筒找可恶的臭虫,以此打发时间。我也一样。于是我理解那些在深夜时分脸上映着微弱的蓝光的人的无奈了。而秋也是个爱失眠的女生。每晚聊天时到了十一点多一点我就说我要睡啦早点休息晚安。离线后我不知道她会干什么,是否棒着电脑玩还喝着牛奶。但这种情景很奇怪,感觉深夜对着电脑的人不是应该捧着杯子喝咖啡的吗?
在未见面前我们讨论过如何见面。我说我们去喝酒,醉了也没关系,睡路边的石凳。我喜欢流浪的感觉,但我从未流浪过,只是在独自游玩时有这种感觉。她说可以,不过也可以喝牛奶,我请你。我能想象到她发完这个消息安静地微笑的样子。她一直对牛奶有种特别的喜爱,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是各棒着一杯牛奶边走边聊的。我难以想象我们用牛奶干杯会是何种情形何种心情。旁人一定会用奇怪的眼神看我们的。 我说暑假结束前几天我就可能回家了,然后去你家,和你打羽毛球。可是2012年的暑假结束后我们都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在开学几天后我才背着行李匆匆赶到学校报到。最终我决定复读。
直到后来,我们才找到机会见面。那是在一个无云的夜晚,星星在漆黑的夜空明晃晃地闪烁着。我心血来潮搭摩托车去一中,上了车我才后悔,见面后干什么呢?我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该和她说些什么呢?我一直喜欢用文字和别人交流,无论是写信还是发信息。我坐在车上看见这个小城镇的路灯不断向我涌来然后后退,路旁的桉树像黑影般掠过,而我在思考着怎样度过和她相见的\'时光。我很少在夜里离开学校,这陌生的景色带给我巨大的不安,我像站在荒野一样到处张望。当我还在想的时候一中已经近在眼前了,它宽大的校门显示了它在我们这个小城镇的特殊地位。我回过神来,心想好吧,见面再说。我走到校门四处张望,然后看见她从大门里出来,挥手向我打招呼。她跟照片上的样子差不多,短头发,像个孩子。我们走过马路,各人买了一瓶牛奶,沿着河的西岸慢慢走。她的口音带点广州白,让我感到有点不自在。她说给本《麦田的守护者》我看,我说很好,在学校整天对着试卷和资料书都闷死了。可是一年过了也没给着。后来我沉浸在复习资料书中,已无暇看什么好书了,只是偶尔看看五元两本的过期的杂志,滋润一下自己干枯的心灵。
有一段时间,我们都看港片《读心专家》,对心理学和行为学很感兴趣,我对秋说买本相关的书给你。那时我刚好在广州,我在晚饭后乘车去广州购书中心,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购书中心的大门,我进去兜了一圈,走马观花般翻看几本书,然后听到“关门时间已到请离开”的温馨提示。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心想明天再来吧。可是生活是充满戏剧性的,第二天清早我搭顺风车回中山,买书的愿望也就落空了。很多说好的事我们都没能做到,我觉得很无奈。
见面后我们俩也没怎样联系。她的手机只在星期六开机,因为要打电话回家;我一边埋头苦读一边在深夜失眠时玩手机,在周日跑跑步散散心,日子过得没滋没味却充实。有一次我们放假回家时秋发信息问要不要停车见个面,要不以后没什么机会了。那时我正乘班车回家,经历炎热的阳光和过云雨的洗礼。我不知道这话的真实性,拍着胸脯说不怕,暑假到了就有机会啦。然后车就驶过她住的地方。可是我忘了我高考结束时她还在上学。我真是个考虑事情不全面的人。
高考完后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收拾行李,留恋地和一个个背满行李的同学说再见然后离开学校。我开心是因为我再也不用过着枯燥的高中生活,再也不用害怕床上四处乱爬惹人厌的臭虫。我自由了。学校在我脑海里留下最疯狂的印象是高考结束当晚满天飞的碎纸和停在宿舍楼下装满书本的运货卡车。我又一次经历了这么壮观的场面。
之后我去中山度过难得的长假期。夏天又到来,太阳还是那么热情奔放,把阳光洒给大地。我开始打暑假工,过着汗流浃背的日子。而秋走过了高二的时光,即将迈向高三;八月就要去学校补课,过上无聊而冗长的校园生活,一如我过去的两年。我问她有没有心仪的大学,秋说她要考到江苏读建筑类的专业。我“哇”了一声然后想起自己在填报志愿的前两天才开始查大学和专业时手脚无措的样子暗自发笑。她真的目标明确有计划。
只是我想我们以后会越来越少联系。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害怕她离开我。其实谁都知道我是一个需要安全感的人,害怕突然失去。后来她说是她把全部的好友都删了,不必再加为好友,因为很少上网。我默认。后来我也就没刻意找她的QQ号码,也不知道她过得怎样,是否还在为鼻炎的事情烦心,是否还是经常去医院,是否在班上还是沉默寡言。国庆节假期我在家里呆着,看到电视上报道的交通堵塞新闻觉得可悲,他们想放松却过得比上班还累。一个夜晚,我站在楼顶上看天上的飞机飞来飞去,灯光一闪一闪的,突然心血来潮,拨通了她的手机号码,是她姐姐接的,她说秋放两天假,不回家,已不带手机去学校了。我才想起她在读高三。嗯,她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那夜我撑在扶栏上看着远处被路灯照得发黄的马路出神,周围的住宅透出微弱的灯光,衬得这个城郊的夜更黑暗、寂静。妈妈在楼下提着嗓子喊,在楼顶干什么,早点洗澡睡觉啊。我“嗯”了一声,突然有点伤感,想听苏打绿的歌。
你们说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无关痛痒的联系会经历怎样的心情旅程?这些年,我感到很多以前凝视过的脸、握过的手、拍过的肩膀正在逐渐消失不见,他们在人流中融入了其他群体,对我挥着看不见的手沉默地说再见。我只是在旁边看着,什么也没做。
很多事情都是慢慢变化的。她学习繁忙,会被越来越多的试卷淹没;我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我想我们如同漂流在生活的河流上的小船,安静地过着各自的生活,又像两条曾经缠绕过的藤蔓,在夏天丰沛的雨水的滋润和炎阳的照耀下又各自叉开生长一样。
我能说什么呢?我能做什么呢?只能在远方眺望她所在的城市,愿她安好。
用我习惯的字号,这本书有1063页,我是看到500多页以后才感觉到好看的,这书前半部分一度让人觉得无聊想放弃,可能是译本的原因,也可能是我笨拙没有体会到深意。我跟随着马洛去探索真相,被他睿智的头脑所征服,待一切明朗之后,也只能跟着他叹息。
我可以理解马洛为了告别做的所有事情,被打被关被诬陷还不被其他人理解。但我实在理解不了特里到底有什么值得马洛这么付出的。在我看来,特里就是个吃软饭又懦弱的酒鬼,让人避之不及,他的闪光点唯有脾气好这点,另加十几年前为救人而炸伤了脸,其他优雅什么的不出来啊。
特里这个早该死去的人,居然还活着回来了。感觉,如果,他诈死前没寄那封信出来,马洛是不是会好过些呢?大概也不会,向他那么执着的人,估计还是会有其他办法去查案,而另一头,那个作家夫人,特里前妻也会对马洛下手,大概明明之中都安排好了的感觉。
马洛后来对特里说了一段话,“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马洛也不曾真正了解特里吧。 反正以后也做不了朋友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