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导演李安想拍一部电影,他把片名定好,叫《饮食男女》,顾名思义,这片子一要有吃喝,二要有男女,吃喝乃国人文化,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而男女嘛,首先肯定是情欲,然后就是父女之间的亲情。
这题目想好了,那么就是安排自己手头的演员了,御用演员郎雄是一定要用的,他年纪这么大,就安排做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吧,老人肯定有儿女呀,为了戏剧性,给他安排三个女儿,老伴的存在不利于戏剧冲突,干脆就安排死去吧。按照中国传统伦理分析,这三个女儿,大的肯定继承了长女为母的思想,而二女儿呢,就要像贾宝玉一样,做一个叛逆的老二,但是这个叛逆的老二又要和长辈最相像,也最受喜爱。老三,在好的环境中长大,自然是个乖乖女的形象了。
俗话说,女子里外不一,金发***马特风格的姑娘,往往敢爱敢恨,从一而终,而外表清纯可人的姑娘,往往又是个公交一般的货色。基于这个理论,李安我就给这三个女儿,设计了独特的“内核”。大女儿虽然温顺顾家,但是一个把***压抑过甚的人,有压迫就有反抗,所以当老大有了男人,就把老爸抛到爪哇国去了。三女儿看起来很乖,但心里接受了欧美的风气,最为开放,所以最早结婚,最早离家。而二女儿,虽然叛逆,虽然和一个花花公子纠葛不清,虽然和公司帅哥肆意调情,虽然每每主动把老爸气得心肝儿疼,但是最后继承老爸收手艺,并肩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
如果光说老人家和三个女儿的故事,还不够火候,还需要给老人加入一段禁忌的爱情。俗话说,征服了她的胃,就征服了她的心。老人家为一对孤儿寡母,天天做各种顶级中餐料理,日久生情,自然就成了孤儿她爸,寡母她夫,这一定要成为电影中的惊喜炸弹,需要到最后才揭露。电影要戏剧化,还需要加点冲突,那么就给女方设计一个母亲,她对老人也很有意思,本以为自己能够找一个老伴,没想到,老伴做不出,反成了女婿,知道如此震撼消息,这个老婆子肯定会哭天喊地,多么震撼人心的事情呀,观众们肯定爱看。
设计了这么多,那么可以根据这个家庭的情况,设计男性角色了。首先老人需要有一个朋友,两人关系好,知心之交,然后让这个朋友死去,来反映老年人丧友的痛楚,这是人性,演的好,一定能够打动观众。然后,为三个女儿设计情夫,不,应该是丈夫。大女儿被设计成了一个如李纨的女人,心如死水,沉溺在幻想的失恋中不可自拔,这样的女人,必须要有一个救世主,方可拯救。那就设计一个强壮活泼的男教师把,然后让一帮小子替他写情书,让大女儿误会,最后情感爆发,两人在走到一起,然后大女儿逼着男人信耶稣,最后来一个教堂洗礼的镜头。这个镜头肯定可以讨好信教的观众。二女儿呢,既然最受关注,那么就赏给她两个男人,都要帅,都要有才,都要有钱。第一个,富二代,艺术家,开画廊,知心朋友,同居情人。第二个,赵文瑄主演,放浪不羁,职场达人,一往情深。为了父亲,就让她和这两个男人相遇相知,却不可以在一起吧。第三个女儿呢,虽然是个乖乖女,可感情不能来得太平淡,这样设计把,虎口夺食,从自己最好的闺蜜手里,把一个痴情的文艺青年,夺过来,然后然两个女孩为争男人大吵一场,瞧瞧,多么的有冲突,多么的有吸引力!
剧情设计好了,可这分明就是四段故事嘛!要是多点细节,真可以拍成四部电影了,这四部电影分别是这样的:
第一部,饮食男女之夕阳也有爱。一个老去的名厨,天天为一对母女做饭,这母呢,和他女儿一般大,但是他们通过没有隔阂的美食,连接在一起,最后甚至结婚同居,女方为老人***生子。咦?怎么和某个姓张的大导演的故事,这么的相像呢?
第二部,饮食男女之我若在你心上。老姑娘一直嫁不出去,她自己说是因为要照顾父亲,要抚养妹妹们,听到这话的人,无不被她的牺牲精神感动。老姑娘没有男人,就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上帝身上,公交车上,男人太多,说话阳气过重,怎么办,戴上耳机,大声放哈利路亚。学校全是男孩,见了伤感,怎么办?摆出灭绝师太的样子,有一对拆一对。这个老师这样可恶,得罪了高大英俊的班长,于是他想了一个歪主意,每天写一封情书,放在老处女的办公桌上,让她浮想联翩。老师每次看到信,就会有一个嬉皮笑脸的体育老师出现在眼前,第一次还好,第二次只能说是巧合,可是第三次,第四次,这家伙都出现了,这是怎么回事?看来写信的人就是他了,仔细看看,这个教练阳光,强壮,是个不错的男人呢。但是自己一心要去侍奉父亲,做不得呀。后来,自己的秘密被妹妹撞破,原来自己的灰心,都是源自自己的幻想,自己从来没有失恋过,脸皮撕破,就顾不得装了,于是大女儿浓妆艳抹,抱着体育老师说我爱你,一众真正写情书恶搞的小伙伴们,在门口看得目惊口呆,感情自己弄假成真,帮老处女找了到大好姻缘。
第三部,饮食男女之误当小三。航空公司高级白领,和前男友藕断丝连。这男人有了未婚妻,还和瞒着她,继续保持性爱朋友的关系,后来女子发现真相,怒甩男友,一心去陪着父亲,并继承父亲的手艺,帮助父亲恢复了味觉。
第四部,饮食男女之上位记。平民肯德基女孩,发现闺蜜被一个公子哥追求,闺蜜心中也很爱公子,但为了考验他,设置重重难题。若肯德基女孩是个善良的人,那么她就会做西厢记中的红娘,牵线搭桥,成就一段姻缘。可惜她不是呀,所以这个姑娘,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口口声称自己的闺蜜不爱你,不见你是因为讨厌你,同时带着男孩去吃台北各种美食。于是,男孩就和这个姑娘在一起了,还说我家房子很大,我很有钱。女孩找准机会,和公子迅速结婚,成功上位。
李安我是一个聪明人,既然设计了这么大信息量的剧本,那么干脆就用分镜头的方式,老老实实把所有故事给拍完了,然后进行剪辑,根据时间线把剧情紧凑的放在一起。
叙事方式,就借鉴文学化的手段吧。中国经典讲故事的模式,可以借鉴老和尚讲故事的方法。老和尚是这样讲的:从前有座山,山中有个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他对着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他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中有个庙…..。
分析一下吧,这个典故给导演的启发就是,用最快速的方式,铺开故事。先说地方,再说地点,然后说人,最后描述人在做什么。利用这样的方法,这个电影的述事方式就定下了。
编编号号
述事
1
开篇,滚滚车流,表现出这是台北市,镜头一转,来到市区的一座老房子。
2
老房子,有一老人,***鱼,切肉,煲汤,擀面,画面掠过墙面,贴满他和大人物合影的照片,再来一幅匾牌,上书“人间美味”,这样就用最短的时间证明了老人是个著名的中餐厨师。
3
三个镜头,分别给了三个女人,大一点的在听哈利路亚,小一点的刚欢愉完毕,最小的做肯德基的服务员。然后三个女人和老人一起吃饭,表现这是一家人,吃饭时,让二女儿和老爸顶嘴,表明父女关系紧张。
4
一个电话,老人未动筷子,离家,去大饭店,受人尊重,并解决问题,表现老人很有本事。工作完毕,主角和老友喝酒,聊天展现女儿们的状况,表明主角和女儿之间的真实情感。
5
三个女儿洗碗,对话表面女儿之间关系。梁锦荣出现,对话直接表明她的身份、大家的关系。
6
关系铺垫完,就按时间线,穿插展示父亲和三个女人,这四个人,每一个人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用父亲对烟雾过敏,锦荣之母满口的长沙话,表明两人生活习惯的不合适。
7
最后高潮。大年三十,三男六女,九人同聚一桌,席间父亲喝酒,对大家要公布一个秘密。秘密大出所有人意料,宴会变成闹剧。
8
锦荣***,三女儿生子,大女婿信教,父亲在二女儿帮助下恢复味觉,电影结束。
结尾之言,用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来反映人之本性,来展现故事,这是李安一以贯之的手法。
(这片英文名叫《 Eat Drink Man Woman》,不如中文名《饮食男女》有艺术感。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大若天地。我们生存的基本要素就是从食物中获取的,大地万物的生灵全部都要靠食物来补充能量,获取营养,维持生命。再看这部《闲话中国人》,开头第一炮便是在大谈“饮食”。中国的饮食文化早有上千年的历史,可算得上是传统文化了。由此可看出,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所占地位之重。
外国人重于情趣,中国人则重于饮食。中国人既然能以食为天,则“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世界上还有比天大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中国人甚至认为“普天之下,莫非一吃”,认为不管任何事都能用“吃”来解决。这就是现代中国人对千百万年前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的认识,这也是书中所说的“泛食主义”。
说到这“泛食主义”,它也包含在饮食文化内,只不过是口语上通过文字来表达的。就像是说人就叫“人口”;谋生就叫“糊口”;职业和工作就叫“饭碗”。干什么工作就吃什么饭,就像书中所说的:“修鞋补锅是吃手艺饭;说书卖唱是吃开口饭;当教书匠是吃粉笔灰;出租房屋是吃瓦片儿。”总而言之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切都与“吃”扯得上边。
饮食,说白了也就是吃饭。但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终于深刻的了解了中国人的“吃饭”文化。
何为“吃饭”文化,我想这也只能在中国才寻找得出答案。在中国人看来,食物乃生命之源。因此给人食物,请人吃饭,是一种很重的礼仪;而接受他人的食物,则是受了很大的恩惠,必须加以回报。这,便是中国文化中“吃饭”文化的基本准则。但在这一来一往,你一席我一顿的过程中,这“吃饭”文化渐渐的变了味儿。中国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渐丰满的腰包也闲不住了,开始流行起“请客吃饭”,而“吃饭”文化的基本准则也渐渐成为中国人请客吃饭的正当理由。大家也习惯起这新一代的“吃饭”文化。像这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老人做寿诞,小孩过生日,谁家不请,哪个不吃?如果升了职位,涨了工资,搬了新居,走出国门,三朋四友七大姑八大姨也都会堂而皇之地要求你请客吃饭。有人来了要“接风”,送人走了要“饯行”,有事要“撮一撮”,没事也要“聚一聚”。用书上的话总结:中国人恐怕是世界上最爱请客吃饭的民族。
这饮食饮食,说完了“食”,接着得说“饮”了。
既然说到“饮”,那么“茶”,便是不折不扣的.中国文化。
中国人爱喝茶,西方人爱喝酒。“西人饮酒而取其汁,国人饮茶乃取其气”,这是书上的原话。西方人喝酒是为了身体,中国人品茶则是为了意境。
自古以来,茶就是文人雅士所热衷的“至清至雅之物”,它也往往用于陪衬一些山水美景,文雅之趣。所以,这喝茶不叫“喝茶”,得叫“品茶”,从这品茶中还能品出人生哲理,事物的启迪,从而自古产生那么多的伟大诗人来“颂”茶。就连这品茶中,还品出了茶术之道。
不单“食”能请,这“茶”也能请。比如这“吃早茶”,则是如今商场上用来谈生意的办法之一。吃早茶不过于排场,但也不过于寒酸,几叠小食,一杯清茶,既能解决早餐问题,也可以享受其中的一点“意境”。它也确实比请客吃饭少了一点铜臭味,少了一点利益和关系。
柴米油盐酱醋茶,厨房中的繁杂琐事,生活中的切切察察;
悠悠上下五千年,时代中的巨大变迁,历史中的中国文化。
这本书可谓笼万物于形内,把生活中最繁杂却又最简单的事与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人读完此书,必定能领悟到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的巨大魅力和深远影响。
饮食,我认为主要是一日三餐。人在生活中每天身体内需要的营养就来源于三餐之中,为学习工作提供能量。所以,人们常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一养生经验是有道理的。
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要讲究质量。主食一般吃含有淀粉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能使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过正常标准,从而使人精神振奋,精力充沛的.工作或学习。对经常不吃早餐的人来说,不但工作或学习达不到精力充沛的最佳状况,还容易发生胆结石。
午餐应适当多吃些,而且质量要高。主食一般是米饭、馒头、面条等,副食品增加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和豆制品等,以及新鲜蔬菜。使体内血糖继续保持在高水平,以保证下午的工作或学习。否则,如果因工作或学习紧张,会把脑中供应的这些神经传递消耗殆尽,供不应求,就会影响工作或学习。
晚餐要吃得少,应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至少要在睡觉前两小时进餐。如果晚餐吃得过多,并且吃进大量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也会影响睡眠。
另外,无论工作或学习再忙再紧张,吃饭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这样会有利于肠胃有规律并正常工作,否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对身体更为不利。
总之,一日三餐要巧安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作为佛弟子,我们信奉并恪守佛陀的教言:“一切众生皆平等,皆有佛性,皆为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故佛弟子普遍奉行不***生,不伤及一切众生、动物生命。也有很多佛弟子自觉自愿长期严格素食,拒食一切动物,肉、蛋、奶,不用动物皮、毛,一切身份,无疑这是非常难得的。反思心灵深处,很多人虽然也严格食素,但仍认为(虽然是不经意地我的生命、人比动物高贵,这也仅仅因为自己是人,以人为中心放大自我的一种偏见。这让我们傲慢地自居高地,俯视同为生命的动物,而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建立平等,否则为什么家家厨房餐桌每日屠***百千万亿众生血肉,而我们也如他人一样,选择忽视沉默呢?
当读完《世界和平饮食》,出门正看到一只小黑狗自顾自玩耍,我竟如发现新大陆一般眼前一亮,生命的美感通过它传递给我。再看一切昆虫、微生物,也有了全新的觉受,会欣赏感动,生命是平等的,佛性是平等的。
随着我们对生命平等的感悟,我们的心量会越见扩大,内心的喜悦会加深,也会更平静。自我以个人为中心不断向外放大而有了不同的表现,当它只是个人层面的自我,很容易察觉,过于自我的人在大众中不受欢迎;但随着自我的放大,便越来越难觉察。先是放大到家庭,共同的家庭成员必然维护这个家庭自我,再放大到团体、种族、国家、性别、宗教、人类,也就成了超级自我。所有人都迷在其中,而又极力维护的。这种人类集体的自我中心主义,力量之强大、形式的迷惑几乎无人可挡,无人可识,所以才有所有人类合谋集体屠***同为生命的动物以满人类口腹之欲的行为,却对其不合理视而不见并编造种种理由。有人说,人类最大的罪过便是人类中心主义。(我越来越坚信,人类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就是人类中心论。——马修·福克斯一点不假,佛说我执无明是造罪的根源,唯有破除人我执、法我执,达致人无我、法无我,才是解脱。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发达,食品也跟着越来越丰富。看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食品,对于我这个爱吃的小馋猫而言,就像是猫儿掉进了鱼缸里——妙极了,真想一日三餐都吃它们。但是,爸爸、妈妈还有老师总是要我们吃足三餐,学校里也禁止带零食,每次到了节假日还发告家长书重点强调饮食安全教育。我就弄不明白了,难道吃还能吃出病来吗?
原来吃还是一门学问呢。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吃得不合理,反而会成为慢性毒药。现在就让本馋猫化身成饮食小专家来说说吧。
吃东西要挑,不食用变质或“三无”食品,这是最基本的。校门口、路旁的小摊子,东西价格便宜但质量却并不好,它们基本上都是“三无”产品,俗称“垃圾食品”。老吃这些东西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生病。还有我的最爱——饮料,即雪碧、可口可乐等,尤其是夏天,喝一杯冰过的饮料,别提多舒服了。但是汽水中含有的山梨酸钾、二氧化碳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成分,所以只能忍痛割爱了。虽然如此,可难不倒本专家,纯果汁、牛奶和酸奶等,有助于我们成长,可以喝这些。当然,还要注意营养的平衡,过量地饮食也是不好的,而且吃的食物还要多样化,这样吸收的营养才可能越丰富和完整。
朋友们,多吃谷物粗粮、蔬菜水果,多喝奶类产品,少吃“垃圾食品”,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让我们一起来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吧!
那么该如何维持饮食均衡呢?其实不难,记得有句广告词语是这么说的,“天天五蔬果,健康带着走!”,因为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他命与纤维素,养颜美容又可帮助肠胃蠕动消化,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另外适度摄取鱼、肉、坚果类等食物以及乳製品,是获得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蛋白质、矿物质主要来源;但油炸食品及没有营养价值的垃圾食物,则应少吃为妙,以免跟您的身体健康过不去。
以上是我对均衡饮食重要性的一些感想,当然维持身体健康的方法,除了饮食要均衡以外,也要常常运动,锻练强健的体魄,以及生活作息要正常,尤其是我们正在发育中,充足的睡眠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自然就会百病不侵,让我们长得头好健壮。
不可否认很多人都是潜在的男子中心主义者,以为男性比女性优越,而这只是因为自己现身处于男性的'角色,而且受传统及习俗的影响,不曾、不愿也不能对此有真正透明正确的认识,以至在对待女性时明显地心存骄慢,自以为是。
从道理上我们明白男女平等,男性女性各有优势,亦各有不足,但落实在现实中,顽固的自我中心主义就会暴露出来。这是因为从“男性优越论”中我们会获得更多的特权,没有人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这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以男性为标准,刻意放大女性不足以永久维持男性的统治、特权,“女人比较笨” “女人不理智,情绪”“头发长,见识短”……我们的文化中充斥了这样歧视的语言,毫无疑问,这是男性强加的,有些即使是事实,也不能说男性更优越,因为若以女性为中心,男性之不足,如野蛮、暴力、攻击性、缺少慈悲、过于逻辑概念、少直觉智慧、少耐力……是不是也可以编一大堆歧视性的谚语呢?
在长期男性主导的文化背景下,女性受压迫,她们的创造力、优点长处一直在压抑状态,不曾发挥出来,甚至很多女性也自认较为低劣,或者想在本属男性长处的方面硬拼,这都是长期男性文化熏陶的结果,对人类进步极为不利。世界地球成了今天这个畸形发展的样子,人类已到危亡的边缘,就因为一味男性化,而缺少女性力量的制衡。昼须夜制,总是白昼,所有人都要疯,女性力量之伟大而又为现代所急需,远远未被认识,更说不上“开发利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