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修养而读书。
这是一个无聊的命题。这是作者说的,不是我说的。
此书名为快速阅读术,似乎更像是在辨析,而不是在介绍方法。如果真的是想学快速阅读,那么看这本书,恐怕得不到你想要的。推荐一本叫做《事倍功半读书法》。
开篇作者提到能仔细阅读又能快速阅读,这样的人,我也很羡慕。嗯,我也做不到,我更偏向于快速阅读。而读书到底是快好,还是慢好,似乎没有定论。我中学时候语文老师说过我,你看那么快,记得住什么。我说,看得慢也未必就记得多啊。当时比较年轻气盛,想什么就说什么了。现在看来,很难说在单位时间内,同样一本书,是仔细看一遍好,还是快速看三遍好。
作者提到一点,我觉得,很有道理。用手抄而不是电脑录入。我从小到大学四年级,都是手抄。但是觉得手抄太慢,携带不方便,检索不方便。所以改电脑录入,那效率的确是蹭蹭上涨,我本来就是写字偏慢的,大概电脑输入是比手写快四倍有余。而正如作者所说,因为速度快了,所以这个也想写,那个也想写。而且,虽然检索方便,但我也很少去回看。手抄,还是录入,这是一个问题。
作者驳斥了为了提高修养而读书,读书提高自身素质这些观点。深以为然。我也不知道从何时起,读书成了万能药(也许真的是),所有励志书、成功书、教育类都会告诉你要读书。
诚然,以我的阅历和年纪来谈论读书能不能提高修养,有点不合适。我只是认为,即便读的是同样的书,每个人读法和收获都不同。而把书,视为解决困境的解药,恐怕,没得治。
看到这本书名叫《快速阅读术》的书时,简直是如获至宝。这本书字数不多,所以一向看书很慢的我,这次居然很快就读完了,并且觉得获益匪浅。
作者是印南敦史先生,曾经也是一个读书很慢的人,自嘲读一页书需要5分钟,后来因为工作的需要,他成了一个书评人,每个月写60篇书评,一年可以读700本书。
其实现在我们想读书却读书慢的人,总会觉得阅读量减少了,作者阐述的理由就是阅读量减少很正常,因为我们觉得的读书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本书从头看到尾,但是现在手机网络都很发达,我们每天也会读大量的新闻和文章,但是这些都没有归结为阅读。
作者有一个特别触动我的理念是,像听音乐一样去读书,不用被仔细阅读的念头束缚。我们听音乐的时候不会提醒自己现在是前奏,现在是副歌。即使我们以非常轻松的心情去听音乐,也依然会记得一些旋律。所以印南敦史先生说不需要把读书想的过于沉重,不用读完一本书要全部记得,哪怕一本书里有一行文字一个片段触动了自己,那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全书除了分析阅读缓慢的原因,介绍阅读理念之外,也讲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选书的方法,管理书籍的方法。这本书最大改变了我的就是读书的心态,不会再强求逐字逐句的读。
最后作者作为一个博览群书的书评人,也说了自己的体会:读书不应该是一个强求的行为,不要把读书想的过于沉重,更好的`是享受阅读。
“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这是书里面的一句话。感谢这本书让我遇见了这行字文字,我应该不会再惧怕读书了。
《快速阅读》是一本实践应用型的书籍,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训练快速阅读的四个方面:一、提高阅读速度。二、集中注意力。三、培养理解力。四、增强记忆力。二是整本书的阅读步骤和阅读技巧。在这这两大模块中作者都提供了不少的的练习方法。由于书中的一些练习难度较大,现阶段自己操作起来感觉有些难度,自己只摘取了其中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不妨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也会有自己的收获。
首先说一下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步骤和技巧,通过泛读把握文章整体脉络,快读和精读相结合,回顾重点、系统整理收获。
在阅读速度的问题上,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读的慢,是因为我们的逐字阅读,无论默读还是朗读都会对阅读速度产生影响。要想提高阅读速度,方法一是使用辅助工具,用笔或是手指引导我们的视线。配套的'练习有3-2-1练习,(读相同的段落依次用3分钟、2分钟、1分钟,2-2-2练习(三个2分钟的时间依次累加一半的阅读章节)。第二个方法不使用辅助工具的1-2-3练习(阅读每行时在心里根据字数的多少默念1、2、3.目的就是打乱我们对文章的默念)。
当我们提升阅读速度以后会发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有所下降。如何做到又快又好的读书呢?作者提供的方法是:可以在找到自己阅读间隔后停下来制作视觉卡片。制作原则有横向排版、主题在中央,顺时针记录、字写在线上、字迹工整、使用颜色、符号、箭头等。大体类似于思维导图。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增强自己的记忆力,核心是要学会条件反射,即明确阅读目标的条件反射,激活知识储备的条件反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复述文章的条件反射(配合视觉卡片一起练习)。理解和记忆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复述文章的水平。至于注意力的训练就一句话学会放松,快乐阅读。
自己之所以大篇幅写这些阅读方法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通过对本书的的重新整理,形成适合自己的理解框架,加深印象。另一方面本书的许多练习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短期内阅读效果提升不会很明显,自己的也不是很深。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阅读习惯,然后加以改进。自己的阅读习惯概括来说一是读书读得少。二是盲目追求阅读速度,忽视对内容的理解,结果就是搁下书本就忘了读的内容;另一个极端是如果每次读一点,时间又会拖得比较长,往往一本书读几天就束之高阁了。这些都是很不好的阅读习惯,当然这些都无法做好的话,也就无从谈起了。不过好在自己已经认识到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相信群里坚持读书的小伙伴体会更深。希望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也希望自己可以把读书坚持读下去。
学好语文,我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
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词语积累,掌握文体结构,为写打基础。
有些同学认为,语文课,讲得多而考得少,不听也照样能考好。这种想法就错了。其实认真听课是很学习语文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了解书本以外的`许多东西,作者的创作背景,环境、心情。只有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把握语文的真谛。
这样,只要一遇到适宜的环境,书中所说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书中的语句这时候也就脱口而出了……
二
坚持每天写一篇。
有些同学把日记看成一种负担、一种苦差事,是为了应付检查才写日记的。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记日记就是把今天所学知识(包括书本上的、社会上的、自然界里的)和语文积累的一种复习巩固,是自己为自己书写的一本真实的自传。当我们年老时翻阅这些日记时,我们会觉得我们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不会产生虚度此生的落寞之感。
记得叶圣陶说过:“记日记是一种形成惯性的方法。”是的,一旦你真正养成了这种惯性,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不写一篇日记,今晚你都昨不安生了。
三
多观察生活。语文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要学好语文,一定要观察多彩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提炼者。要知道:生活语文!!!
这就是我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以致用,我学语文,就是为了用好语文,让语文为我添彩,让它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1什么是扩写。
扩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展,进行细致的描述,使文章的内容得到扩充,变得具体生动。经常做扩写练习,可以开阔写作思路,发展我们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在写作中加以实际运用,并在运用中不断提高技能和技巧。
(2扩写的基本要求。
①忠于原文,只要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主题,主要情节与原文保持一致,增写的内容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突出重点;只要是合情合理,无论怎样扩展,都是允许的。②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③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④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
(3扩写的基本类型。
从形式上看,扩写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情景式扩展,即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要生根据这一情景展开想像,进行扩展。如:请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续写不少于50字
情景一:北京的路平直而宽阔。
情景二: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
②“添枝加叶”式扩展,即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要求为之增加修饰、限制成分,使之生动形象。
“添枝加叶”式扩展的基本方法是增加表明人或事物的性质、形状、姿态、颜色、数量、所属以及动作变化发生的时间、处所、方向、方式、情态、程度,等等的内容。例如: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生动形象,不超过25字。
姑娘摘葡萄。
可以扩展为:美丽的维吾尔姑娘轻轻地摘下了一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③提供中心式扩展,即提供一句话作为语段的中心句,要求围绕这一中心句扩展内容。提供中心式扩展的基本方法是以提供的句子为中心内容加以阐释、发挥和引申,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例如:将“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个句子扩展成一段话。要求:A.从正反两方面扩展;B.提供的句子放在句首、句尾皆可;C.不超过150字。做这道题
,我们就可以用阐释发挥法,将之扩展为:适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如果只让学生死啃书本,没有课外阅读,学生就会变得知识贫乏,视野狭窄,语文水平就很难提高。所以,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④补写、续写式扩展,即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在规定的位置上补写或续写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补写或续写出的句子要做到语意上与原句相互联系、协调一致,表达共同的中心,形成和谐的语境,在句式特点和句子结构上与原句保持一致;在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原句保持一致或符合题目的要求。
(4扩写的一般步骤。
①读原文,把握住中心。扩写时,还要把握其中的意境,这样才能围绕中心扩展情节。
②保留与原文中心联系密切的段落和写作顺序。
③要抓住最能表现中心的句、段去扩展故事情节。扩写的部分一般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以及能突出文章中心意思的环境描写。要仔细地研究哪些地方可以扩展,哪些地方可以补充,在怎样扩展和补充上下工夫,在经过缜密的思索以后,再动笔写。
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集中创作。可以把自己读过的、听过的故事,融会到自己所扩写的内容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扩写主要情节。
典型范例展示九
扩写故事
提供材料
海边的森林里住着猴妈妈一家人。猴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猴听话,老实本分;老二叫猴机灵,很爱动脑筋;老三是个女孩,叫猴美丽,长得很漂亮。有一天,猴妈妈把三个孩子叫到跟前,给了每人100元钱,叫他们离开家去独立生活,看谁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要求同学们展开想像,把这个故事扩写具体,题目自拟。
导航
根据提供的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像,把故事的情节写得具体生动,并写清事情的结果。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去推敲他们所做的一切。老大猴听话老实本分,或许会用猴妈妈给的100元钱脚踏实地地干一番大事业;老二猴机灵爱动脑筋,可能会用猴妈妈给的100元钱创造出奇迹;老三猴美丽,由于爱美,或许几天工夫,猴妈妈给的100元钱就被花光,甚至流浪街头??
(2要展开合理的想像。尽管是一篇扩写故事的文章,但也不能漫无边际地凭空想像,最好能以现实生活为原型,围绕确定的中心去写。
(3详略合理,过渡自然。故事的主题是想像猴妈妈的三个孩子都分别去做了些什么。所以,应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确定把谁所做的一切作为重点去写,可以自由确定。确定主次后,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问题,也就是做好段落之间的过渡,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故事性更强。
本书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快速阅读的方法,如“流水式”阅读、“一行采集”等阅读技巧和如何挑选书籍,整理书籍等。当然作为一本介绍阅读方法的工具书,它所阐述的方法并不普适于所有读者。通过作者的自述,快速阅读仅适用于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如商务书和时下新书,而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少触及这些类型的书籍,我更偏向于故事性较强的小说和随笔游记等书籍,那么我就不能像作者一样去阅读。因而对我来说,本书的价值有限。对于阅读有着不同需求的读者,本书的价值也因人而异,但我们可以采取其中仍对我们有着普遍价值的方法,如“一行”理论。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本书的某些观点也存在问题。作为职业和兴趣不能像作者一样对书籍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大部分人而言,一年阅读700本亦或是作者所倡导的300本的阅读量是不可越过的门槛,兴趣爱好,阅读需求,生活理念以及时空间的限制,使得每个人的阅读量有所不同。对于作者整理书籍的方式,根据阅读时间的远近和书籍的时效性来决定书籍是否有继续保留的价值,对此我亦不敢苟同。我们不能因为一段时间没有阅读一本书而判断这本书对我们是没有什么用的,由于眼界和当下需求等原因,我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阅读,但这并不代表它对我们的价值有限。
归根结底,本书的价值因人而异。读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个人能力,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心灵愉悦。因而我认为,面对一本书,你想从中获取些什么和你对该书的态度,才是对你阅读速度最大的影响。
运用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所谓细节,是指所记人、事、景中的细枝末节,如人物细致的神态、生活中细小的事件、环境中细小的事物等等。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指头,示意家人将油灯的灯芯由两根改为一根,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着人物画廊中的又一个吝啬鬼的典型。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一时得意,“排出”九文大钱,写出了他的可笑。阿Q在自己的死刑判决书上画押,阿Q不会写字,就用画圈代替:“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就在这“画圈”中糊里糊涂结束了自己生命。捕捉生活中真实而典型的“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就能使人物个性在举手投足之间闪闪发光,就会使描写对象栩栩如生,具体感人。
怎样刻画细节呢?一是撷取小动作,准确地使用传神的动词。如:《凡卡》中描写他给爷爷写信:“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想“、”蘸“、”写“、”抓“、”添“这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刻画人物是为了表达中心。因此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仔细观察,精心选择,具体描写,就成了写好人物动作的关键。二是勾勒小景物,突出景物的特征、状态。如:《听潮》一文中,作者把海浪声化作具体形象的画面:”海在我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作者抓住海浪声轻柔的特点,展开联想,巧妙地运用比喻描绘声态,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给人一种含蓄而鲜明的柔美感。三是抓住小道具,突出小道具独特的含义及其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如:《孔乙己》一文中,咸亨酒店三次出现的小粉板。没有小粉板,也就没有掌柜的在”端午“和”年关“想到孔乙己。小粉板上的酒债,是这场悲剧尾声中一个令人闻之泣血的音符,孔乙己的悲剧用一笔酒债告示结束了,让世人永远深思。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