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你如果去寻乌河边,就能感受微风吹拂着你的脸庞,是那么温柔。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你呼吸着新鲜空气,感觉太阳温暖着你。闭上眼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去,似乎比杭州更像人间天堂。睁开眼睛,发现河边的`一朵朵花在春雨的浇灌下,开的那么美、长得那么茂盛、那么令人陶醉、那么生机勃勃。它们旁边就是公路,体现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让人觉得它们比玫瑰、百合更加美丽。而在一旁,就是美丽的寻乌河,仔细聆听,河水汨汨流淌着,十分悦耳动听。它虽然不像一面平静的大镜子,但河底长着青苔的石头粒粒可见。远远望去,隐隐约约的山影,美的像一幅画卷,就想诗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啊!
夜晚降临,两岸的灯光给寻乌河穿上了一件秀丽的衣服,寻乌河的两岸毕竟没有珠江两岸的繁华,但别有一番景色。寻乌河的一排排树上有“一盏盏指明灯”发出红、黄、绿的颜色,多像交通灯啊,他们在为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呢!
我爱寻乌的美景,我更爱我家乡的寻乌河!
你,就是春天的阳光洒下来的一颗小小的生命,要不怎么会那么明亮呢?
你是不是冬天里剩下的最后一簇雪花呢?是不是天空中被树枝牵下来的一朵云呢?还是一颗无暇的白玉呢?你花虽多,但不挤不闹;你花虽香,但那芬芳却从心底里飞出,自然而清新,既不张扬,又不骄傲;你花虽美,却不夸张,又不娇柔。你就是你,永远那么高贵、那么纯洁、那么素雅、那么单纯。我真想用手去摸摸你那清澈如水的肌肤,纯洁的你,仿佛能洗涤人们的心灵,让痛苦和烦恼全部随着清风飘扬而去。春风是你的母亲,是她把你送进了人间,她轻轻地抚摸着你,你抖动着翅膀,犹如蝴蝶一般,似乎随时准备展翅飞翔。你是如此的让人入迷!
我站在你面前,咦?你怎么没有一点绿色呢?无论是满枝、满树还是满眼,除了花,还是花!有人认为是你把叶子挤走了,自己独享阳光。可是我却不那么认为,在我的心里,你永远是善良的!你不需要叶子的陪衬,因为你不愿意看到别人为了你而牺牲。你是那么的善良,你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包容那么多,不像夏日的荷花需要荷叶来为她托举。
刚刚探出头来的你,总是那样惹人喜爱。我想伸手去摸摸你,可还是忍住了。你的花骨朵就像一座座美丽的花房,里面一定住着漂亮的花仙子。我真的怕惊扰了她!
你的花是那样的大,大得像只晶莹剔透的盘子;你的花是那样的饱满,饱满得像张灿烂的笑脸;你的花是那样的挺拔,挺拔得像只玻璃杯。你向着阳光,就留着影,也许你是害羞吧!你太过安静,让我们觉得好像缺乏激情,然而谁又知道你的激情是藏于心底的呢?
站在你面前,我细细地品味着生命的美丽。
看完《家》已经两天了,心中还是空空的,宛如“一波绿水”。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我”是世界,还是“你”是世界?而“世界”,又是什么?是忘记吗?我沉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我不知谁对谁错,我只能去想……我仍会努力去做。
一部1931年创作的作品,正如巴金自己说的,有些激进,有些不妥,有些幼稚。它让我开始明白“时代”的意义,时代改变人的意义。但或许当初作者若“给人指出一条道路”了,我就没现在那么喜欢它了。
同为“新时代”的人,我是不喜欢觉慧的。甚至没有过多的好感。他是个什么人?叛逆,造反甚至是疯狂的。他试图改变一切,改变礼教,改变家庭,改变社会,但他手无缚鸡之力。他只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带给我们什么了?星星之火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所有的星星之火都跑到了一处,组成了大火,固然好。但是,其他地方不还是冰冷的么?若真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有远大的抱负,这点欠缺,也许就是所谓的“幼稚”吧。
觉慧另外让我深恶到痛恨的几个地方,就是:一个正面人物,一个需要讴歌的人物,竟然也会忘记!竟然会为他的所谓的无知的“事业”而忘记一个为他甘愿也确实付出一切的人。鸣凤死后的第一句描写竟然是“觉慧终于写完了”,之后的那句“他决定放弃她”又是什么;他从不三思,当觉新饱含热泪说出“你想过我的感受没有……”,我相信所有的读者此时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怜悯,我甚至以为他会打消出走的念头,谁知,他说:我不管……这是什么?这是耍孩子气,觉新此时也不生气,反生歉意的泪光。唉……这是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当时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时代,可正如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新思想没有错。新思想的发展势必会遭到遏制,所以激进一些也未尝不可。但,以上两个片段,一个是深爱的人,一个是手足情深的兄长。难道,新思想就是抛弃一切吗?人们说忍耐到了极点就是反抗,这种反抗的力量是惊人的。可如果一个人没有忍耐,总是爆发,会长久么?……我说不下去了。
……
舒了两口气的我觉得刚才的我确实有些气愤,过于冲动。现在,我以一颗平静的心首先梳理一下过程:首先讲一下我对每个人的感觉,再详细作感想,最后,我对于“忘记”和“你我”以及“社会”做一个议论……
……
文章里的主人公无疑是觉慧,他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但是,我想,他也许过于偏激,起的作用适得其反,而他自己却还茫然不知甚至以为成功~对于他,要说的太多,却不是主要的,没准后边还会谈及吧。但是,这里要做重点说明的是,我认为,他毁了鸣凤。换句话说,鸣凤爱上觉慧是个错误,是个“宿命”。也许我这个人不习惯走中间,反而爱去两边。爱去亲身体会最上层鱼最下层人的感受,尚且不说。我觉得我要是从《家》这部小说中找出一个最正面的人物,莫过于鸣凤了。她有什么?她什么都懂。这一点第二章就有体现:她坐在床上,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自己的“宿命”,哑然失笑。
说到苦笑,我还要岔开一下,巴金在《家》中用了过多的苦笑、凄然地笑、忧伤的笑,不知为何,总之我觉得有的地方真的难以这样抛弃自己本身意愿的“笑”,有些地方真的连哭都哭不出来或是根本不用苦笑……唉,我不懂。
话说回来,正因为鸣凤懂得太多了,所以她会不自觉地瞎想,甚至想到死。但是聪颖而不是传统的她怎么会爱上偏激好动异想天开的觉慧呢?!也许这真是宿命吧。后文会提到,我有两三次看不下去。《家》我是一直以一种不屑的眼光去看的,直到鸣凤的死,我突然感觉到了奇妙的痛苦,这也是我读说有书以来第一次痛苦憋闷的看不下去的时候。当时仿佛大石压心口,抑郁、烦闷、焦躁使我真正无法看下那一行行字,我歇了眼,甚至因此休息了一天。当我再次拿起书时“觉慧终于写完了”一行厌恶的字现了出来。我很想再歇息一会儿,但强咬着牙看了下去。居然看到了觉慧的“一丝”毁意,紧接着“他决定放弃她”使我刚刚舒下的心又激动起来,咽下的吐沫呛在嗓子里。从此,我越来越看不懂觉慧了,也越来越“厌恶”他了。大家若有谁为觉慧而不平,不要说我,找鸣凤吧……之后的半部小说,我是在行尸走肉的状态下看完的,瑞钰的死,老太爷的死,的确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丝波澜,也让我有时看不下去,但我都强忍了,鸣凤死后的那种惊天动地的痛却再也没有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