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你擦一枚火柴燎亮的心灯,是我青春中,最美的剪影。
记忆中,那空旷的练功房又浮现在眼前。“啪嗒,啪嗒”,我有些窃喜的看着窗外,雨水声很快转变为“哗哗哗——”。
“爷爷,今天雨下得这么大,刚刚老师也打了电话说取消,今天就不练了吧。”我扭头看向他,小心翼翼试图征求他的准许。
可是他的脸绷得紧紧的,冰冷的扑克脸让人厌恶却又情不自禁地屈服。他终于开口了;“下雨有什么关系,想当年练兵,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心中的怨恨像一把利刃,划破本就簿如蝉翼的智,满心的尖酸刻薄倾巢而出,:“我才不要练什么破舞,无聊都无聊死了!”一眼瞄见他眉头轻挑了一下,慌不择路,夺门而出。
暴雨如注,施虐着整个大地,我只能呆坐在家门前低着头双臂抱膝,轻轻抽泣,许久,竟是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迷糊着睁开眼,却是一阵刺眼,慢慢适应过来,发现自己竟躺在自家床上,窗外早已是晴空万里,阳光正媚。
只听见门外脚步声越来越近,是爷爷,他走了进来,我悄悄合上眼,想知道他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动。
床边陷了下去,他坐在床边,伸手试了试毛巾是否还冰凉,为我盖好被子。宽厚而有力粗糙的大手竟也如此轻柔。
非常细微的动作,像风吹皱云朵,像蝴蝶扇动翅膀,像窗外的暖阳,生怕打扰这一刻的温柔,悄无声息地缓缓扫过。
继而就听见他沉重的一声叹息,然后他起身,脚步声渐行渐远,轻轻合上了门,就像他那声叹息,那样悲凉。
这么多年来,他也是一直陪着我,明明开始变得年迈,明明不过是为了我好,明明不再那么健壮灵活,却还要硬撑着装作无所谓,他那日益弯曲下来的脊梁骨仿佛还在叫喧;“我还健壮着呢。”
亲爱的爷爷,你独暖一缕阳光,如一盏温润的月光酒,温暖了我的整个生命。(阳光均匀的扫遍我的睫毛,踱过,每一寸心田,新芽在指尖抽枝,开成了一朵不败的花。(你独暖一缕阳光,踱过每一寸心田,扫遍每一帧回忆,温暖了我的整个生命。
他,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正讲述着坎坷而又别样的人生体验。幽默的语言文字激情荡漾,回畅耳畔。他,就是华东地区少儿民乐研究会理事,上海音协会员,上海琵琶学会理事王锡澄。
其实在我眼里,王锡澄老师只是一个简单的老人,他拥有的只是一个简洁客观的乐于用点、线、面这类纯理性的逻辑来理解世界的头脑。但他在谈话过程中的自然之态则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从讲述幼小时生病的感伤记忆开始,他便纯粹的将我们带入他的世界。小时候的疾病所留给他的痕迹并未让他放弃对未来人生的追求也没有造就他的自卑心理,反而成了他努力活出属于自己人生的.动力。最终,在音乐的世界中辗转反侧,确定了自己对琵琶的热情和喜爱,开始了一段艰辛且意味深长的音乐旅程。
其中,最令我感到感慨的则是王老师对于音乐坚定的选择。因插队落户的关系王老师被安排去工厂做苦力活,但为了自己的双手能继续创造琵琶艺术而毅然拒绝了上方的安排。这是执着的选择、不悔的选择,亦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此时此刻适逢正午之时,大家似乎都有些昏昏欲睡,但王锡澄老师用属于他的人格魅力促使众人打起精神静静聆听。这是一种气质,且与生俱来,不奢华不娇媚,朴实淳厚,恍若带着丝丝辛辣味扑鼻而来,思绪时断时连。这便是人生境界的最高诠释,学不来做不到,只能带着潮汐般起伏的崇拜去遥望艺术界那座不朽的里程碑。
回顾历史长河,琵琶仿佛成了民乐艺术家的必修课,无论是聆音散人沈肇州,还是紫琅琴士徐立孙,无不是从学琵琶开始走向人生的艺术巅峰的。并且因王锡澄老师又有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学弹琵琶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突然,一阵铃声响起,中断了王老师的表演。同学们强烈要求继续,王老师笑了,笑得很开心。但老师则是无奈的笑了,这种笑容过多的应该是我们因王老师而更增加了对音乐境界追求的热血的欣慰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古朴绮丽琵琶声;纯正之音,刚直之志,两袖清风瞻然态。
感谢王锡澄老师带给我们一段难忘怀的讲座,是您用最朴素最有感染力的语言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爱音乐,如何通过学习音乐来提升自我情操。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的真正含义:不要因为生命中的某些遗憾而怨天怨地,要学会在逆境中依旧能如鱼得水,并骄傲的舞出自我生命的亮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