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我来说充满了陌生。见到它,也只有在那些绝美的照片里。它时常活跃在各大风景排行榜中,如此美丽,却又如此神秘。
刚到青海,便下起了雨。雨水在西部尤显珍贵,导游说“贵人出门多风雨”,我们开心地都笑了。望着车窗外,沿途广袤的草原绿草如茵,牛羊成群。草场无边无际,马儿自在奔跑,牛羊悠闲地吃草,青海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么完美地映在脑子里。
驱车三百多公里,我终于与青海湖相遇。作为一个在海边长大的人,我见过很多的江河湖海。但这个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却是那么的不一样。这里,天高云淡,湖水是宝石蓝,湖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以及草原上天然的\'主人牛羊马匹和各色翱翔的鸟儿,没有高温,没有喧闹,没有烦恼。高原特有的微风拂过,混合着掠过口鼻的草原微香,令人陶醉。
茶卡盐湖,被游客称为“天空之镜”。“茶卡”是藏语,盐池的意思,也就是青海的盐。作为天然结晶盐湖,由于湖底盐分的堆积,在阳光照耀下散发出柔和的微光,洁白光滑。湖水映照蓝天,举目四望,满眼的白,满目的蓝。时间停滞了,是倒影双份成倍放大了的精彩,如此美丽的景象,舍不得闭上眼睛,手就停留在原位吧,不要打扰这份宁静。用鼻子轻轻的嗅一下,张大了嘴,不是用来呼吸,是惊讶。
不远处,矗立着连绵不绝的祁连山。山体的雄浑大气和盐湖柔美交融于一体,就有了无法言表的味道。这片纯净的土地,随手一拍都是风景。更让人感受到的是天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里,更能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晴空万里的意境……
黄土地是一种博大和宽厚,她孕育了华夏文明养育了一方生灵生生不息;黄土地又是一种传统和束缚,亘古苍凉贫瘠冷漠逃不掉挣不脱留给我们多少伤痛
这部电影意在要“以养育了中华民族、产生过灿烂民族文化的陕北高原为基本造型素材,通过人与土地这种自氏族社会以来就存在的古老而又最永恒的关系的展示”,来引出一些“有益的思考”。“黄土地”成为整个影片的核心意象:画面构图始终以大面积的黄土为主,沟壑与土塬连绵不绝,山形地貌经岁月的销蚀,大起大落,高原一片荒凉,没有一点生命的痕迹。“黄土地”看上去或温暖、或冷漠、或贫瘠、或深广,总是传达出一种特别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在影片中,它的意义已远不只是单纯的故事背景,成了整个民族的人格化的象征体。
而黄河,博大开阔、深沉舒展,它在黄土地上平铺而去,自由的身姿和安详的底蕴,使我们想到充满了力量的民族形象。它沉沉的、静静的空自流去,身边就是无限苍莽的群山和久旱无雨的土地,它却不能解救这片为它的到来而闪开身去的广漠荒野。这又使我们想到数千年历史的荒凉。
《黄土地》是陈凯歌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而摄影就是张艺谋。影片突破了传统叙事的规范,强烈地表现了自我意识和审美理想,以诗化的电影语言创作了独特的视觉风格,以其磅礴的气势震撼了整个电影界。陈、张这次唯一的会合,决定了“第五代电影”的奠基。也从会合的那一天起又决定了他们必然的分离,这又导致了后来第五代电影的扩展、分化和嬗变。陈、张之所以成为第五代电影的.两个代表,是缘自他们都深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从《黄土地》创作的构思中,就明显地反映出这种相知和相通。
从《黄土地》开始,第五代们终于摆脱了旧有的叙事模式,用画面直接与我们对话,而情节是次要的。气势磅礴的黄土地,浊浪滚滚的黄河,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场面,众多中国象征和风俗民风的描写,加上人物命运的压抑悲怆,使影片集叙事、象征、隐喻于一身,在土地、民俗与人物命运之间反思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特性。影片大色块和色觉强烈的摄影、西北黄土地的民俗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性叙事基调,让中国电影呈现了另一番不同的风貌,也标志着第五代视野不同与以往中国导演的历史视角。
影片多处以长镜头构划出一种“大环境小人物”的意境。这种视角转换中表现的“大”与“小”的差别,将人物在大环境、大时代的命运通过对比表现出来,制造一种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与灯红酒绿的都市片相比,《黄土地》的镜头有些单调,看不到任何多余的画面,却包含着深刻、富足的命题。大有响入云天的腰鼓阵,哀吟动地的求雨声,小有入夜深谈,河边浅唱。长镜头,特写,宽广,壮阔,一幕幕,极富震慑力:婚礼,热闹中的悲凉;腰鼓,似突兀而又那么和谐;求雨,古老的悲壮与叹息
总有一些影片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黄土地》就是这样一张“中国制造”的艺术电影“名牌”。看《黄土地》,忘不了翠巧的那双眼睛,纯净透明却有着无尽的欲说还休;忘不了黄土地的信天游,高亢昂扬却有藏不住的苍凉与悲戚;忘不了那一片黄土地,纵横连绵跌宕起伏却有着惊心的静谧看《黄土地》,如同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读海子的诗:“半尺厚的黄土 /
麦子熟了”,听崔健那“一无所有”的吼声我们怀念《黄土地》,怀念这部片子所洋溢着的一种质朴和力量,思考那些深深埋在黄土层深处的更多、更多的东西
《黄土地》从抗战初期的一个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来到陕北收集民歌开始展开,讲述了这个具有革命的觉悟和心态的人慢慢融入翠巧一家的生活,并给翠巧一家带来的冲击和改变的故事。
整个影片中最主要的有四个人物,顾青,翠巧,憨憨(翠巧的弟弟),还有翠巧的父亲。而我认为这四个人就代表四种不同类型的人。首先顾青代表的是接受的新思想,很大程度上突破的思想束缚的人;其次,翠巧代表的是刚接受心思想的冲击,产生极大震撼,却也愿意积极接受改变,融入新社会的人;第三,憨憨代表的是游离于新思想和旧社会之间,无所适从的人;最后,翠巧爹则代表的是受封建束缚荼毒太深,以至于难以自拔,甚至主动去维护封建陋习的一类人。而影片中的乡亲们也大多和翠巧的父亲一样,绵延几千年的祖先文化中的陋习在他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例如影片开始的婚宴,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女娃却就要结婚,然而参加婚宴的乡亲们却沉浸在一片欢乐中,这是一种对当时愚昧农民含蓄的讽刺?
影片之中很为精彩的是新思想与旧思想的“对决”,这种对决主要体现在顾青和翠巧爹的身上。最开始,顾青来到陕北高原后住在翠巧家,就在他到的当晚,想起白天的童婚,他谈到的在延安的妇女已经婚姻自主,开创新生活的事,然而得到的却是翠巧爹的长久沉默,沉默后的回答却是对所谓“婚姻自主”的抨击,翠巧爹还是认为婚姻大事,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由女人自己决定不就乱套了吗?这是第一次对决,明显的反映了当时的新思想对于遥远的陕北人民来说是陌生的,他们还难以接受,在排斥新思想的同时还极力维护封建习俗。后来,顾青再收集民歌时也帮着翠巧一家劳作,看到翠巧爹将稀饭洒向黄土地,顾青惊讶的问,人都没有吃的,为什么还要将米粒洒向黄土地?翠巧爹的回答是黄土地养育了我们,这米粒是用来祭祀黄土地,用来祈祷上天赐予足够的粮食的。可见,已经到了20世纪,国际上已经风云变幻,科技已经在当时变成第一生产力了,但是在中国的社会底层,在遥远的陕北高原,却仍然有靠天吃饭,相信有神明,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上天的想法。这也预示着一场彻底革命即将到来,同时暗示了这场巨大革命的必要性。这两次比较明显的对决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与现状,也深刻显示了影片具有的写实性。电影是一种叙事艺术在此种对决中也得到很好彰显,其叙事意义也是引起人们深刻反思的。
另外,影片通过叙述一些矛盾来更好揭示主题。在这个遥远的陕北黄土高原,有许许多多的矛盾。首先就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黄河,翠翠一家以及整个陕北高原的人都和黄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牲畜、黄土地都要仰仗黄河水生存,可以说是黄河水养育了黄河边的人,但是最后翠巧乘着小舟去找顾青时却是淹没在黄河水中的,“成也黄河,败也黄河”!其次,可以在那一片黄土上艰难生存下来的人可以说是超乎寻常的勇敢坚毅的,可是仍然是这一群勇敢的人,他们最终还是抵不过大自然的考验,仍然是需要通过六月祈雨来渴望得到上苍的怜悯,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是否又象征着民族的劣根性以及农民的命运的艰难曲折?通过这一系列的讲述,既凸显出这许多的矛盾,更好的揭示了对民族和人民命运的思考,反应创作者对在当时特定时代的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整个影片中,新的思潮产生的反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反响很好的体现在翠巧和憨憨身上。翠巧是一个勇敢的同封建思想习俗斗争的姑娘,在刚听到延安的姑娘可以自己追求婚姻幸福时,她就透露出极大的兴趣,后来渐渐的她跟着学共产党的歌,也想成为“公家人”,甚至不惜在结婚当天勇敢逃婚,独自去追寻顾青,希望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而憨憨呢,他从最开始的排斥顾青,胆怯,不开口说话,不愿意敞开心扉,到后来逐渐接受顾青这个大哥哥,并也开口大胆唱共产党的歌!他们两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新的思想的影响,这说明农民也是有觉悟的,说明实践的可实施性。这种反响透漏出莫大的积极意义,是对追求进步的莫大鼓舞。影片叙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这时共产党尚未夺取革命的胜利,影片反映的是当时共产党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心,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时代对解放民众的拼搏和努力。对今日也是有很大的启发和振奋意义的。
但是,产生了反响并不意味着斗争是件简单的事情,相反,这种斗争充满了艰巨性,我们也可以从影片中找到相关提示。首先,翠巧是一个用于接受新思想的人,这是一种很大的胜利,可是翠巧最终却被黄河淹没;而憨憨是一个初具启蒙意识的人,这种意识只是些微萌芽,远不能和他头脑中的旧思想抵抗,影片最终,憨憨看到了顾青,奋力向顾青跑来,但是这种方向是与所有那些乡亲相反的,憨憨拼尽全力,却仍然湮没于人群。这两个人,最终都没有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很深刻揭示了革命的艰巨性。带来这种艰巨的,有整个“吃人”的社会,还有这个社会的疯狂、腐朽的人。毕竟,以翠巧爹为代表的人是整个村子的人,是大部分人,要他们这些人的改变还是很缓慢艰难的。然而,就是这种暗示斗争艰巨性的方法却没有让人产生对追求进步的气馁。我们不要忘了,影片记录的是过去,而影片是在取得胜利后的新时代制作播放的。这种叙事方式,在记录斗争艰巨性的同时,变相凸显了革命的伟大,讴歌了共产党的努力与奋斗,赞美了共产党带来的希望与胜利。这种手法近似文章写作时的“春秋笔法”,比正面言志要深刻成功的多。
从影片的艺术手法来看,影片在音乐、画面、色彩等方面也是十分优秀的。先说整个影片的音乐,《黄土地》基本上是由陕北民歌贯穿着的,其中的主题曲也带着浓浓的陕北意味儿。这种由陕北人民在劳动中创作并传唱的歌曲与其他歌曲不同,它产生于黄土文化氛围之中,似乎不受歌词和限制,具有很大的一种随意性。这部影片展现给了中国人乃至世界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传播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这个方面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再说画面和色彩,整个电影的画面不能说是轻松活泼的,可以说是有一点沉重的,大片大片的黄土的,奔腾喧嚣的滚滚黄沙,都有一种历史的凝重感,给整个故事奠定背景基础。色彩方面,电影以一种有一点夕阳红和接近日暮黑的色彩为主,里面的人物也多着黑灰色的服装,当然,穿着亮丽的红色的翠巧自然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就像是“黑云压城”下的一抹绚丽的希望。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陈凯歌用一种非常独特却又合适的艺术手法,将其“艺术特性全面综合。叙事性和表意性、逼真性和假定性、造型性和节奏型、运动性和静止性、写实性和抒情性等艺术性质显而易见地在电影文本中得到具体、全面的化合”。《黄土地》理所当然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值得借鉴的是,整部影片的画面与拍摄背景是十分真实而独特的。这部影片的画面很有很多是大片大片的大地,这种与天空比例十分不协调的质感,给陈凯歌影片的成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拍摄方式,陈凯歌用这种自成一家却又十分契合所要表达情感的方式,使影片获得莫大的成功。影片在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这都是观众对其成功的认可。再说拍摄背景,陈凯歌以真实的陕北黄土高原,真实的陕北农民,真实的陕北习俗来讲述了这个故事,影片除了情节加工意外,其它基本保持它的纯天然性。
最后,回到整部影片的主题来说,就像是我的标题所提到的一样,这时一场挣脱藩篱的抗争,是一场“无声”的硝烟。“挣脱藩篱”指的是翠巧的努力,翠巧的勇敢是十分值得钦佩的,这是一种伟大的挣扎,翠巧代表着千千万万为革命、为迎接新世界到来而努力的人。之所以说无声,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这场新旧思想的较量没有打仗与流血,是无声的。第二则是许多人尚未意识到有这么一场战争,尚未从中获得真正的改变,新的思想并未给使他们觉悟,这是无声无息的,也间接说明革命的困难。第三,翠巧的死所产生的\'一种沉寂感是无声的,也许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一场革命的硝烟正在接近......
陈凯歌这部电影,对许多矫揉造作的、虚假构造的影片来说又是一大借鉴与反思,当今的导演也许会禁不住自省一下。影片所表达的令人振奋的主题告诫现在许多导演应该保持导演所应有的良心,多拍一些令人振奋的的影视作品,而不是庸俗的“艺术品”。陈凯歌拍摄采用真人真物真地方的拍摄方式肯定会有很多困难,但这并没有让他对这部影片有一丝的松懈,他对这部影片的严格把关也告诉我们“态度决定一切”。现今的许多导演,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也应该保有一个导演在影视界的良心。现阶段中国从事电影工作的人,应该多从获得成功的好的电影制作人的身上学习借鉴,是电影真正的成为一门艺术。
今年教师节过得很特别,幼儿园组织我们去电影院度过了自己的节日,看了一部党史篇《黄土情》,感触颇深。
一、 讲真话,拒绝诺言
女主人公武兰花敢说敢做,有想法,不人云亦云,不颠倒是非。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少了,遇到不公平的事、不正义的事,不作为,不敢吐真言,不说真话,讲假话的人有,附和的人也多。说白了,这是社会风气,大家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却明白了一个真理,讲真话的人有,讲真话不一定会受到冷落、迫害,讲真话会有人听在心理,讲真话才能让领导或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二、 为民想,领导风范
电影中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给我留下来一个深刻的印象,他只领一条裤子,裤子脏了拿去洗了,却缩进被子里,不吩咐卫生员去领一条,别人怎么劝也没有动摇他的心。只是简单一个意思,把裤子留给更需要的人去穿,我一条就足够了。作为领导,却没有将自己高高在上,处处想到自己,为所欲为,没有尽可能地在物质上满足自己,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节省一条裤子做起,却处处为民想。还从困难处入手切实深入调查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谋出好思路,造福人民,视人民的艰苦为自己的艰苦,视人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这就是我们讴歌的领导风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