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它全长6671千米,起源于非洲中部高原,是世界第一长河。可以这么说,若把埃及比作一位艳后,那尼罗河就是缠绕在她身上的一条最美丽的丝带。假如我在埃及,我会最先往游览尼罗河。可到时已是夕阳西下我只得借宿在河边一户热情的人家里。安置好行李,我要走到窗前举目看往,黄昏下的尼罗河被落日刺眼的光芒照射,呈现出一片碧波粼粼、金光闪闪的景象;黄澄澄的河面与河岸的黄土壤仿佛融为一体,甚至分不清哪儿是河,哪儿是大地,只是那渐渐活动的`尼罗河宛如那柔柔的丝绸在随风飞舞……到了夜晚,月牙儿缓缓挪动到天边,把它那皎洁如水的月光尽不保存地倾注到尼罗河面上,此时,似乎河面上全是亮晶晶的星星似的,清粼粼的,伴着河面一起一伏地闪动。清晨,空气格外清新,尼罗河显得如此精神抖擞,仍在两岸间的缝隙间流淌;河面上多了不少摆渡的船。
我还要往看金字塔,与那户人家挥手离别,便乘坐尼罗河上摆渡的小船,往尼罗河下游驶往。
在尼罗河河畔上有很多古建筑遗址,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胡夫金字塔。它是埃及规模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原高146.5米,是法老胡夫为自己建造的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听说是
20万人花了3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呢。我会迫不及待地踏上岸,来到金字塔前,哇,那一级一级的门路缠在这高大耸立的金字塔上,宛若在一片荒漠上稳坐着的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我还会伸出自己稚嫩的小手,触摸这位慈爱的老人。一股粗糙的细腻顿时汇集在我的指尖,古老而神秘的气味弥漫在我脑旁。我不禁发问:为什么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能造出比例如此精确的建筑物?他们是怎么搬动塔上一块块重达3~10吨多的巨石?难道是外星人来到地球助一臂之力?可时间过得好快,我让不想离往……
希看这一切能成为美好的现实,我是多么想到美丽迷人、古老神秘的埃及古国往游览一番。
前几天,我们学了《楼兰的忧郁》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情绪久久不能平息。
文章主要讲了:楼兰古国的消亡,列举宁夏,青海的各地的环境恶化程度状况,之后,国家组织了固沙林带,防止沙漠蔓延,保护了环境。
当我读到“驼铃声声,马蹄哒哒”的时候,不禁发出感慨。以前“驼铃声声,马蹄哒哒”的楼兰古国,就是因为,就是因为人类不注重保护环境,最后,被淹没在了沙海里。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呀!
就在我国,还有很多的地方环境恶劣,面临被沙漠吞噬的危险。
在我国有500个城市,有300个城市面临缺水,有40个城市严重性缺水,青海湖每年以10厘米之13厘米的速度快速下降。甘肃中东部地带已经是万山秃尽,宁夏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人类建设了许多工厂,冒出的白烟咆哮吞噬了蓝蓝的天空。南极臭氧层破裂,紫外线直接射入地面,许多人都得了皮肤癌。这一切的一切,难倒不是人类自己亲手造成的吗?
就在我们那里也有这类事!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闲着无聊就去小树林里散步,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当我走到小树林深处的.时候,我看到一辆车上下来两个人,他们两个手里一人拿着一把电锯,去旁边的树林里去砍树,电锯的利齿碰着树皮,不一会儿,一根高高的大树就被这两个人给放到了,然后,他们把树剩余的地方锯去,又锯成几段,然后放上了车,看到这一幕之后,我不禁想到,苍天啊!人类什么时候才能觉醒,才能不破坏环境了啊!
我梦想的地球是这样的:蓝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流,新鲜的空气,人与人和谐相处,不在砍伐树木。
来吧!世界上的人类们。来吧!让我们保护环境。来吧!让我们一齐保护地球,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
据悉,一座汉晋时期古墓和一座距今约2000年前婴儿墓,已于前几天同时出土。成人彩棺图案以黄、橘红、绿等色彩绘,有铜钱、花卉纹样,并以斜线分格。整个彩棺图案,虽近2000年的岁月,却仍如新绘一般。
此次考察考古学科负责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所长王炳华教授告诉记者,这一发现,不仅为考古、古代罗布尔文明、丝绸之路北道地理环境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而且弥补了中国学术界60多年来在这一研究领域巨大而学生的遗憾。
神秘的“5号小河墓地”
楼兰“5号小河墓地”在整部楼兰探险史中,是最有名的遗址。楼兰人在这里为王族修建了寄托民族之根的陵墓,以一条运河——“小河”作为通向圣地的大道。只要关闭运河龙口,让河床断流这个墓地就被“封闭”在一个不容外人侵入、打扰的禁地。但至今仍是疑迷难解的神秘之域。自从1934年,探险家奥尔得克等人发现了那个“有1000口棺材的小山丘”——“5号小河墓地”后,60多年过去了,再没有人踏上去,重睹“楼兰公主”那“东方蒙娜丽莎”式的神秘微笑。
近日,王炳华等一行来到新疆孔雀河流域,那是一片无人地带,荒漠、沙漠交集。孔雀河已经断流,故道布满了沙枣、胡杨、红柳,且兽迹纵横。贝格曼当年划过船的小河,观察记录过的咸水湖,如今已化为沙漠及光裸的河滩。只有河谷台地上稀落的红柳沙包、枯死胡杨,在诉说60多年来这片地区巨大而激烈的地理环境变化。河水变化及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人类活动,是导致这一环境改变的根本原因。
王炳华教授说,从蹄印观察,这些野生动物主要为鹅喉羚、塔里木兔、狼,也有可能是雪豹的迹痕,在考察过程中他们曾两次发现珍稀濒危动物野骆驼。第一次是在北纬40度40分487秒,东经88度28分387秒处,发现了一只野骆驼。另外在大雪之后他们见到一串野骆驼蹄印,蹄痕特别清晰。
到了孔雀河下游,王教授忽然看到一处形制特殊的大型墓地,凭着多年的考古他断定其一定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墓地是一个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高达6-7米的巨大圆形沙丘。它的顶部布满了100来根高2-3米的棱形木柱、卵圆形立木,中部为八棱形柱体、顶部呈尖锥状的木质立柱,其南北为立木围栅。立木周围,是丛丛密密的船形木棺,约有140座以上。大部分已被破坏,个别人体仍然暴露在地表。一件形体大小如真人,宽胸细腰、臀部肥硕、女性特征明显木雕像倾仆在巨型沙丘脚下。当年贝格曼报道过的另两名男根突出的男性木雕像已经消失不见。
据王教授分析,这处古墓地,绝不是一片普通的丛葬墓地,它实际上是孔雀河下游远古居民崇奉的神山。种种迹象表明;在这处丛葬墓地里,寄托着孔雀河下游远古居民对祖先虔诚的崇拜,他们祈求部落人丁兴旺,祈求获得强大生殖能力。
王教授告诉记者,这些资料,对认识孔雀河下游古代居民的原始宗教崇拜、生殖崇拜及徒刑艺术等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孔雀河下游、距今近40000年的古墓沟墓地相比较,它们在埋葬习俗、棺木形制、死者衣帽样式、随葬草蒌等均有相同相通之处。只不过古墓沟墓地时代稍早,但它们都是孔雀河下游青铜时代的古墓葬遗存。
这对认识罗布尔地区古代文明、居民各族万分、农业、率牧业经营及毛纺织、毛毡、皮革等手工业曾经达到的水平,均是无可替代的重要资料,填补着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消失”的王陵
据王教授介绍,每年的.四五月间,是楼兰罗布荒原的“风季”,且酷暑难当。1934年5月,一支探险队在楼兰库姆河边扎下营地。他们要寻找隐藏在库姆河流域的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两个月中,罗布“猎驼人”奥尔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寻都劳而无功。就连奥尔得克本人都猜测,古墓已让十几年间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给淹没了,或者是被某次强烈的黑风暴重新埋葬了。月底,探险队向更靠近罗布荒原西南的绿洲带挺进。
不久,他们发现了一条流向东南的河流。它有20米宽。总长约公里,水流迟滞,一串串小湖沼被芦苇、红柳环绕。它是库姆河复苏后出现的新河,历史不足10年。在他们沿这条河流进入沙漠前,临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小河”。“小河”东岸4-5公里,有一个浑圆的小山丘。远远看去山丘顶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极近,一株连着一株,互相支撑着。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髅、被支解的躯体、随时绊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织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打开棺木,严密的裹尸布一碰就风化成粉末了。揭开覆盖在面部的朽布,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双目紧闭,嘴角微翘,就像着了魔法刚刚睡去,脸上浮现着神秘会心的微笑。这就是传说中的“楼兰公主”或“罗布女王”。她已经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她长发披肩。身体娇小,身高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顶,有彩绘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栅栏,真人一样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筑。专家认定,它绝不是为普通楼兰人修建的,而是一处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专家力尽艰难险阻到达了罗布荒漠。他们意外地看到了一些类似废弃的城墙的痕迹,无所遮掩地袒露于黄天之下。在一个百岁罗布老人的指引下,证实这是一个已成为废墟的罗布人的村庄。
王教授说,小河也许进一个楼兰遗址——古城居民们的公共墓地。经过近百年来探险家、考古家们的忙碌,已在罗布荒漠发现了许多大规模的墓葬及随葬物品。那么,在沉寂了千年的楼兰荒漠里,会不会隐藏着类似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样世间少有的旷世杰作或未被发现的奇迹?王教授的推测是肯定的,这个奇迹,就是尚未露面的“王陵”。
楼兰人到底源于何处
曾经是谁在楼兰这方神秘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又是谁的聪颖才智创造了灿烂夺目的绿洲文明?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都是引人入胜,扑朔迷离。
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海村说:“楼兰人使用中亚去卢文作为官方文字,而楼兰本族语言却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术界称作‘吐火罗语’。”“楼兰人类学研究的结论和楼兰语言学研究结果再一次提醒我们,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支印欧人部落生活在远离欧洲的楼兰。”因而,此书的观点认识,楼兰人是“漂泊东方的印欧人古部落”。
然而,“楼兰人到底源于何处”这一问题并没有取得一致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人属于雅利安人。社科院楼兰考古专家杨连告诉记者,80年代,他去楼兰,他见到过一位30多岁的男子,身体很高,有2米左右。他行地为他拍了一张照片,和他站在一起的男孩才到他的胸部。
据近期我国某人类学家从基因学、器物学的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楼兰人更接近于古代阿富汗人,这又是一个全新的论点。
王教授说,那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浅色头发,眉弓发育,鼻骨挺直的形象,明显具有高加索人种特征。这与人类学家对墓地出土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测量的结果完全吻合。到了汉代楼兰王国时期,楼兰居民的种族构成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与高加索人种共生,其中还有蒙古人种的存在。亚欧旧大陆上的古代居民都曾把这片并非绿草如茵的土地作为过自己的驻脚点,希望能够在此营造美好的家园!
新发现“5号小河墓地”与10处古人类遗址,不久将会给我们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答案,以揭开这个迷底。
今天,我们学了《楼兰的忧郁》这篇文章。读了它后,我深有。
文章主要讲了三千多年能干与否前,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的宝地,因为没有对砍树者的追究,而导致没有了树木的阻拦,而被黄沙湮没。宁夏人以甘草挖的多少来评论一个人的能干与否。
而几年后,宁夏被挖得面目全非。葱茏的六盘山,青海湖和甘肃现在也被黄沙所困扰。
文章通过这几个事例来告诉我们:要保护树木和环境,科学地改造环境,才会生活在美好的,绿色的家园之中。
楼兰的忧郁,现在也没有停止:千疮百孔的郑州,7.8万公顷的荒地,也是黄沙漫漫。400个大大小小的沙丘,不停地向四周扩散。车走过,人都要捂住口鼻,不然黄沙就会扑面而来。一但起风,胡同里都会卷起一个由黄沙组成的“龙卷风”人们民不聊生。
这楼兰也给了人们极大的教训。曾经的楼兰是多么繁华,美丽。置身其中定会陶醉不已。但今天,这份陶醉也只能在梦中实现。是谁让楼兰消失在茫茫黄沙之中?是黄沙吗?不!绝对不是!是人类自己。是我们自己不懂保护树林。黄沙没有了阻拦,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一个个曾经繁华的城市。是一把把利斧砍去了古老的文明。城市消失在黄沙之中,最终还是害了自己,这些警告还不够吗?现在,我们应该共同携起手来,保护自然环境,呵护花草树木,少开汽车,节约用水……这些都是保护环境的方法。千万别让“楼兰的忧郁”再次上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