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桂林的山水”是天下最美的山水,可我却说”天马湖的山水”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湖面上的冰雪化了,湖面像一面大镜子,小鹿在天马湖边散步,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
夏天,雨水多了,湖面也宽了,碧蓝碧蓝的真像一块蓝宝石,小草像绿色的地毯。最美丽的`就算火烧云了,从东边到西边都是红彤彤的,真像天上着了火一样。
秋天,鱼虾到处都是,渔民们架着小舟,到天马湖里捉鱼虾,这回鱼虾们可倒四辈子大霉了,吓得四处乱逃,但还是逃不过渔民们的手掌心,太阳下山了,渔民们满载而归。
冬天,湖面上结了冰,那晶莹剔透的冰简直就是透明的,又下起了鹅毛大雪,这一场雪把田野·山坡·房子都披上了银白色的冬装。
曾有过一次去甘肃省兰州出差的机会,这是一座有历史文化的省会城市。由于早就听闻甘肃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藏品价值连城。所以,在业务之外,便挤出时间参观了这个心中向往已久的殿堂,也有幸在这里领略到齐家文化精髓。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的甘肃省博物馆,离中山桥不远,走一段路便到了。甘肃省博物馆收藏藏品繁多,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在这里,我看到了马踏飞燕这件镇馆之物。而心仪已久的齐家文化中的彩陶也能在这里看到。
在甘肃省博物馆被,有一项展品是十分珍贵,且觉有十分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的,这就是远古时期的陶器。属于齐家文化的范畴陶器,纹饰十分艳丽多姿,美轮美奂。
齐家文化是以中国甘肃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在齐家坪发现遗址而得名。时间跨度约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一支具有特殊价值的考古学文化。
齐家文化的陶器以黄色陶器为主,且有刻创纹路,并常有绳纹。特色非常鲜明。主要是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一些器物的表面施以白色陶衣。
齐家文化的陶器基本是素面的,也有少量彩陶,绘以菱形、网格、三角、水波和蝶形花纹,线条简化而流畅。
器物造型以平底器为主,三足器和圈足器较少。介绍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典型器物,就一个三足器。齐家文化的陶工善于用粘土捏制各种人头造型和动物塑像,人头长颈圆颊,双眼仰望;动物有马、羊或狗等,形体小巧生动。
通过这次参观,使笔者对齐家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笔者也惊叹,数千年前的人类有着非常高的智慧,能创造出如此美丽的陶器。
早上八点多,我和我的同桌从我们的住处出发,也就是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附近,前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甘肃省博物馆。两地相距六公里左右,我们本来打算步行过去的,考虑到博物馆九点就开门了,再加上我同桌的朋友中午过来,我们就选择坐公交过去,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参观博物馆。
于是,我们坐上了31路公交车,也许是因为早上八点多,时间有点早,又或许是由于兰州人少,一路上,整个公交的座位都没坐满,根本就不用考虑让座问题。我事先查过腾讯地图,上面显示30分钟到达目的地。然而事实上,我们只花了10分钟就抵达甘肃省博物馆了。我们拿证件领取门票后就进到馆里了。
博物馆一层未设置展厅,我们用手机拍下展厅示意图,发现整个博物馆面对参观者开放了7个展厅,第二层有三个展厅,分别是红色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古生物化石展,这三个展厅各有特色,展品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第三层有四个展厅,它们是黄河古象厅、恐龙展厅、甘肃彩陶展、甘肃佛教艺术展。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甘肃彩陶展厅,这个展厅的数字博物馆做得很好,数字化、可视化、可触摸、可创作,吸引了很多大朋友、小朋友,可以说是比较人性化的、接地气的。因为传统的博物馆是大家只能看,而且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不可能让人去触摸、更别提创作了。如今,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博物馆,不仅让人能够360全方位地欣赏展品,还能让人进行再创作。还有,有些展品旁边放置了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就可以听解说,等等。
就像彩陶,上面的花纹就是我绘制的。由于人们可以进行再创作,参观者完成后会有一种成就感,对展品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这是非常棒的。还有,恐龙展厅里有一个展品可以触摸,旁边写着“摸一摸,沾点龙气,会更幸运!”这也是很接地气的,赢得很多参观者的好评。
此外,甘肃省博物馆内还设置了博物馆书店和咖啡厅,以及博物馆纪念品专卖店,有效地利用了博物馆资源,值得称赞。
由于我同桌的朋友要来,我们要赶去接她,在博物馆参观的时间只有2个多小时,但我真的感觉非常震撼——有视觉的震撼,也有心灵的震撼。我想,如果时间允许,我能待上一天,慢慢去欣赏那些展品,以便更好地体会我们的先辈们的智慧,去联想他们是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的。
甘肃省博物馆,下次再见!
8月13日晴
旅行地:张掖
“一眼七彩丹霞,天下群山无色”。丹霞地貌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的断层和褶皱,主要成分是砾岩和砾石,主要颜色有红褐色、丹褐色,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黄的似金,银的似钢。远看气势磅礴,近看包罗万象。移步换景,能看到七彩云霞、大扇贝、众猴拜僧等景象。
8月14日晴
旅行地:嘉峪关
天下第一关,内城小,草木茂盛;外城大,草木稀疏。城内的文昌殿是歇山顶,顶上有青龙,两边雕刻着精美的窗花。当时,为了建明长城,官府让工人们建造时不能多砖,也不能少砖。等长城建完后,还多了一块砖,最后,工人们把它放在了一个石壁的中间,被称为“最后一块砖”,体现了我们的先人高超的建筑技术。
8月15日小雨
旅行地:敦煌鸣沙山
很幸运,在干旱少雨的敦煌,因为我们的到来迎来了今年的第二场雨。伴随着雨点声,我兴奋得来到鸣沙山景区,走进景区,看见一望无垠的沙漠,不远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它就是“鸣沙山”。远远地听见悠扬的驼铃声在鸣沙山的朔风之中,回头一看,发现一只只骆驼排成一队,浩浩荡荡从山中经过,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
傍晚下着雨,很冷,妈妈躲在亭子里已经冻成一团,我和爸爸登上了鸣沙山,看到了传奇的月牙泉,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拿着爸爸的手机拍下了照片。下山的.路好走多了,不到五分钟,我们就从山顶狂奔到山底。
8月16日:又见敦煌
旅行地:敦煌莫高窟
发现敦煌的是一个僧人叫乐僔,他看到佛光四射,感觉神灵在召唤,于是开始在此处修行,建造洞窟。敦煌莫高窟体现了佛教、道教等多种思想,人们来到这里看壁画,了解历史、音乐、建筑和服饰,我们的古人很有智慧,真是不可思议。在来莫高窟之前,我听妈妈讲起敦煌的历史,当时我很痛恨那个把经书卖掉的王圆禄,可听完讲解员的解释,原来敦煌壁画被盗是历史的原因,王道长还把卖掉经书的钱用来修缮洞窟。我希望流落在国外的壁画能回归中国。
8月17日:茶卡盐湖雨
青海因为地理原因形成众多湖泊,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天空之境—茶卡盐湖。茶卡盐湖广袤无垠,但是并没有看到湖水和天连成一片,也许是我把杭州的台风带到了青海,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远远看去一片灰白色。走在路上,发现脚底越来越滑,低头一看,并不是沙子,而是像冰晶状的盐粒。虽然很遗憾,但是看到了雨中茶卡盐湖的另一个样子,也特别有意思呢。
早上八点多,我和我的同桌从我们的住处出发,也就是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附近,前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甘肃省博物馆。两地相距六公里左右,我们本来打算步行过去的,考虑到博物馆九点就开门了,再加上我同桌的朋友中午过来,我们就选择坐公交过去,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参观博物馆。
于是,我们坐上了31路公交车,也许是因为早上八点多,时间有点早,又或许是由于兰州人少,一路上,整个公交的座位都没坐满,根本就不用考虑让座问题。我事先查过腾讯地图,上面显示30分钟到达目的.地。然而事实上,我们只花了10分钟就抵达甘肃省博物馆了。我们拿证件领取门票后就进到馆里了。
博物馆一层未设置展厅,我们用手机拍下展厅示意图,发现整个博物馆面对参观者开放了7个展厅,第二层有三个展厅,分别是红色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古生物化石展,这三个展厅各有特色,展品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第三层有四个展厅,它们是黄河古象厅、恐龙展厅、甘肃彩陶展、甘肃佛教艺术展。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甘肃彩陶展厅,这个展厅的数字博物馆做得很好,数字化、可视化、可触摸、可创作,吸引了很多大朋友、小朋友,可以说是比较人性化的、接地气的。因为传统的博物馆是大家只能看,而且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不可能让人去触摸、更别提创作了。如今,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博物馆,不仅让人能够360全方位地欣赏展品,还能让人进行再创作。还有,有些展品旁边放置了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就可以听解说,等等。
就像彩陶,上面的花纹就是我绘制的。由于人们可以进行再创作,参观者完成后会有一种成就感,对展品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这是非常棒的。还有,恐龙展厅里有一个展品可以触摸,旁边写着“摸一摸,沾点龙气,会更幸运!”这也是很接地气的,赢得很多参观者的好评。
此外,甘肃省博物馆内还设置了博物馆书店和咖啡厅,以及博物馆纪念品专卖店,有效地利用了博物馆资源,值得称赞。
由于我同桌的朋友要来,我们要赶去接她,在博物馆参观的时间只有2个多小时,但我真的感觉非常震撼——有视觉的震撼,也有心灵的震撼。我想,如果时间允许,我能待上一天,慢慢去欣赏那些展品,以便更好地体会我们的先辈们的智慧,去联想他们是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的。
甘肃省博物馆,下次再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