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下午,天上没有太阳,显得有些“凉丝丝”的。我在家里,摆弄着爸爸的“宝贝花草”,忽然,我看见了一只蜗牛缓缓地爬上了叶子。蜗牛到底是害虫还是益虫呢?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是留下长长的一条“线”?那它的鼻子、眼睛到底在哪里?这一连串的问题便在我脑中浮现出来。
我走到床边,向爸爸问了这些问题,爸爸眯着睡惺惺的眼睛有气无力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不如去亲自实验一下。”我先采用了食物的.这个方法,把它放在一张菜叶上,过了一会儿,发觉菜叶上出现了好几个洞。证实了蜗牛的确是害虫,接着,我又把蜗牛壳给敲破,慢慢地抽出了壳里的那块软绵绵的肉,用手摸了摸,粘糊糊的,还有着一些小粒的东西,后来我一查书,才知道了那粘糊糊的东西就是它的脚。
通过了这个实验,我真是受益非浅!我不但知道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动手去做一做,实验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啊!
我看见泥中有一条明显的水流,在泥水中显得更加的'清晰。我想:这水流从哪儿冒出来的?莫非是螃蟹?可螃蟹呼吸应该是一呼一吸,而不是只呼不吸才对呀?我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拿着夹子去试探,果真是螃蟹在作怪。我越来越矛盾,决定采取行动,便用两个晒衣夹夹住螃蟹的“大钳子”,就开始研究起来。
我仔细观察螃蟹嘴部,看见螃蟹一直在吐泡泡,便随着泡泡找,发现螃蟹嘴得来两边各有一个绿豆大的小孔,泡泡正是从里面冒出来的!螃蟹真的只出气不吸气?我更加奇怪:生物基本法则就是要呼吸,不吸,它怎么获得氧气呢?我再次认真观察了螃蟹的嘴部,忽然发现稍稍偏下的地方又有两个更小的孔,我想:这应该就是螃蟹的进气孔。为了证明,我拿了一小片面巾放在螃蟹的那两个小孔上,真的吸住了。我终于弄清了!那就是螃蟹的进气孔!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大自然中有很多事物是不能,以常规的思维去想的,螃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我的作业很快就做好了,该干些什么呢?我在家中的厨房里找到了一包粗盐,是用一个陶罐子装着的,好奇的我脑子里立刻出现了一个新奇的'想法:我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我把装着粗盐的罐子里装了一点水,然后用筷子在里面搅来搅去,很快罐子里的粗盐变成了白乎乎的盐水,我顿时慌了手脚,我想:这一定是水太多了,我还以为会变成很细粉的盐呢,这可怎么办呢?突然,我发现桌上摆着好几个鸡蛋,我想,如果用鸡蛋填上,也许会把水吸掉一点。说干就干,我伸手拿起了那几个鸡蛋,先把一个放入了盐水中,鸡蛋慢慢的沉了下去,我搅了搅盐水,没想到鸡蛋竟出乎意料的浮了上来,我更加好奇了。拿出那个鸡蛋,左摸摸右摸摸,也没发现和 别的鸡蛋有什么不同。于是,我又在盐水里放了另一个鸡蛋,情况还是和上一个一样,这时我有点必愣了,这大概晃不是鸡蛋出了问题,而是 盐的关系。我把另一个一样的罐子里也簇了盐,不过和上次不同,我这放的是精盐,放入一定的水量后,我做起原来的实验,我拿起刚才的那些鸡蛋放入一个搅了搅 ,鸡蛋 还是浮了上来。这一实验成果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为什么 ,盐水可以使蛋浮起来呢?难道是盐水有魔力?经过了多次实验,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原来,盐不仅是烧菜、调味的佐料,而且它有一种强大的张力,一量盐水变得十分浓密,便可以使部分物体漂浮起来。这一发现也使我明白了“百慕大三角”中的“人在水面漂”的现象也是由于水中含盐较多的原因。想到这儿,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情不自禁地嚷道:“啊!我发现的盐的秘密。”
今天下午,我在阳台上摆弄着爸爸的“心肝宝贝”——兰花,突然便看见一只小蜗牛爬上一片叶子。“蜗牛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蜗牛的鼻子眼睛在哪儿?”这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做一做实验,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我先把白菜、馒头分别放在抓来的蜗牛面前,它大概饿了,爬向自己喜爱的食物上去,只见蜗牛选上了白菜叶子,吃了起来,对别的食品闻也不闻,不一顿饭的工夫,蜗牛把白菜叶子吃光了,这下可以判定:蜗牛是害虫。
“为什么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这个问题我先用一片叶子把蜗牛的引出来,然后用手轻轻地往头部下面一摸,没想到头立刻缩回去了,这可怎么办?我有点儿灰心了,这时爸爸向我走来,对我说:“怎么,这么一点小事就灰心啦!亏你长大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一个办法从脑海中闪过。“有了,有了!”我手舞足稻地叫起来。我用一块小石头,轻轻地把蜗牛的壳砸碎,取出蜗牛的身子,用手一摸发现了一个颗立状的东西,通过翻书、查阅字典,我知道了那是蜗牛的脚,那一条长长的细线是蜗牛的分泌物,它有助于蜗牛蜗牛爬行。
“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儿?”我按照前一部方法,把一片白菜叶子放在地上又抓来一只蜗牛,这只蜗牛好像知道我的苦心,乖乖地让我看见了它的眼睛、鼻子、蜗牛的大触手和小触手,大触手是眼睛,小触手是鼻子。
通过这一连串实验,真是受益不小!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作文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要求妈妈给我买了四条可爱的小金鱼,有:金黄色的、红色的、黑色的和白色的。我喜欢极了!
妈妈带我去花鸟市场给我可爱的小鱼们买鱼食,买完了以后,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飞快地跑到鱼缸前给我的小金鱼们喂鱼食,小鱼们飞快地向鱼食冲去,过了一会儿鱼儿再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我想:鱼儿不应该想去哪就去哪吗?看着小鱼们,我觉得它们好像对我说:“主人,我们还没有吃饱呢!再喂我们一点儿吧!”于是我又给它们撒了一些鱼食,就这样,感觉小鱼们还是没有吃饱,我一直喂到小鱼在鱼缸里吃饱为止。
喂完小鱼,我就上床去睡觉了。第二天,我早早的起床就去看我的小鱼。啊!我的小黑怎么肚子大大的,还浮在水面上,其它的小鱼也都无精打采的!我的小黑不会是死了吧!我急忙地问妈妈:“妈妈,我的`小鱼怎么了?”妈妈说:“可能是昨天你喂的太饱了,小鱼撑死了!我们还是查查百度吧!”百度说:小鱼只有七秒的记忆力,如果喂太多鱼食,鱼的肠道堵塞,小鱼就会死掉!
我知道了小金鱼的秘密,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的对待小金鱼了!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或许(有的)像蚊子、蚂蚁那么不起眼,有的像熊猫、老虎那么珍贵,但它们都有很多奥秘。
今天,刚下过小雨,空气很潮湿。我在院子里的墙角上发现几只蜗牛。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何不捉几只蜗牛研究研究呢?
说做就做,我立刻抓了两只蜗牛。哇,好可爱!圆圆的壳上有几个圈,越往外越大,越往外越宽。平时,蜗牛都是躲在壳里,并用粘液封住洞口,这样,它就可以安心地在壳里睡大觉了。只有在雨天这样潮湿的天气,它才从壳里钻出来,背着大大的壳慢慢地爬了。
蜗牛为什么会分泌粘液呢?好奇心促使我打破沙锅问(纹)到底。我便上网查,网上说蜗牛的足里面有个叫“足腺”的小东西。那粘粘的像胶水一样的东西就是足腺分泌出来的,爬行时,这种粘液不断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爬行,边爬边粘在了爬过的地方。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迷惑着我:蜗牛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我决定不再请求电脑老师,自己动手做一做。我找来一个死蚊子和一片菜叶,放在蜗牛跟前。过了一会儿,蜗牛探出头来,在菜叶上闻了闻,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而那只死蚊子呢?蜗牛看也没看。所以,事实证明,蜗牛是害虫。
我又继续观察起来。我又看见,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长的,一对短的。我心里想这肯定是蜗牛的眼睛和鼻子了。那到底哪一对是眼睛,哪一对是鼻子呢?我心里猜想:估计是跟人的一样,上面的长触角是眼睛,下面的短触角是鼻子了。我不敢肯定,又上网查了查,果然是这样。我肯定了我的想法。
这一次试验很成功,我很高兴,同时又明白:做事要大胆猜测,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秘密没有解开,让我们一起发现、一起努力吧!
一天,我无聊地走在一条路上,忽然,看见一只蜗牛在墙角上爬过,留下一条深深的白线。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感到十分奇怪,蜗牛为什么会留下一条白线?
我带着这个问题回家问妈妈,妈妈说:“我不懂得这是为什么?你去问你哥哥。”我就问哥哥,哥哥也是说:“我也不知道”。我想不要再问了,唯一的希望是问爸爸,哎呀!别问了,爸爸也是不晓得。说不定他还会说我问东问西,不务正业。于是,我又回到原来的小路上寻找蜗牛,争取获得准确的答案。
我眼观四方,认真寻觅蜗牛。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一只特大号的蜗牛。我屏息凝视地蹲在蜗牛旁边,等到蜗牛伸出触角来,我用手按住它的触角,然后两只手指抓住触角,使劲拉,太润滑啦,一脱手,它又缩回去了,藏在它的窝里去了,再也不敢出来了。真拿它没有办法,我继续耐心地等待。蜗牛再也不敢探出头来,可是一等就是几个钟头,我有点气急败坏了,随手拿起一块石头把它打得粉碎了。
过了几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蜗牛的“白线”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差点儿让我失眠。我暗下决心,非弄清楚这个难题,揭开这个秘密不可。于是,我又悄悄去寻找蜗牛,很快就找到一只大约三厘米的“大号”蜗牛。我拾起一块石头,小心翼翼地砸开它的贝壳,看见一小堆肉和湿漉漉的白白的东西,我摸了摸那东西,好恶心啊!我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恍然大悟,原来,那“白线”是蜗牛的排泄物啊!我高兴得连蹦带跳地跑回家,把我的发现告诉家里人。我也从中懂得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老是去问别人,要自己动手去实验,才能获
得最准确的答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